创新药

搜索文档
药捷安康的“疯狂一日游”行情:股价从最高679.5港元跌至192港元,多只创新药ETF承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8:09
股价异动表现 - 9月16日股价盘中最高达679.5港元 较前日大幅上涨63% 市值一度逼近2700亿港元[1] - 当日收盘价暴跌至192港元 单日跌幅达53.73% 市值缩水至762亿港元[1][2] - 纳入港股通后出现连续大涨 除9月9日与16日外 其余交易日涨幅均超20%[3] 公司基本面状况 - 公司处于注册临床阶段 专注于肿瘤/炎症/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疗法研发[1]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0 亏损达1.23亿元人民币[1] - 目前尚无商业化产品上市 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变动[1] 股本结构与流动性特征 - 总股本约3.97亿股 IPO发行价13.15港元[2] - 实际流通股仅549万股 占比较低 流通盘极小[2] - 流通筹码有限导致股价易受资金集中买入影响[2] 港股通纳入影响 - 9月8日正式纳入港股通标的 同时进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3] - 南向资金持续加码 截至9月15日净买入306.25万股 占实际流通股本56%[3] - 纳入前最后一个交易日(9月5日)收盘价63.1港元 纳入首日即涨20.13%[3] 对创新药ETF影响 - 多只创新药ETF持有公司股份 市值占比均约2.62%[4]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跟踪产品规模总计371.23亿元[4] - 被动配置买盘达数亿元规模 股价跳水导致相关ETF净值承压[4]
首家中美合资药企60%股权确认出售!BMS表态继续投资中国市场,会影响药物供应吗?
新浪财经· 2025-09-17 07:54
公司股权交易 - 百时美施贵宝确认出售其持有的上海施贵宝60%股权给高瓴资本关联公司 交易预计2026年初完成[1] - 上海施贵宝成立于1982年 是中国首家中美合资制药企业 股权结构为百时美施贵宝中国投资公司持股60% 上药集团持股30% 国药持股10%[2] - 交易内容包括仅为中国大陆市场制造的关联产品[1] 公司战略调整 - 出售行动是公司全球生产战略的一部分 旨在通过外部合作平衡内部资源 深化区域战略布局[1] - 公司强调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 将继续在"中国2030战略"指引下投资中国市场[1] - 公司未来将加速引入创新前沿疗法并提升药物可及性[1] 行业趋势 - 合资药企正逐步退出中国医药行业 2023年9月强生将西安杨森更名为"强生创新制药" 2025年7月赫力昂以16亿元收购中美史克剩余12%股份[2] - 跨国药企全球业务调整趋势明显 越来越多剥离非核心业务 聚焦创新药业务[4] - 跨国药企转向在中国引入更多创新药物 频频加码中国创新药资产[4] 产品与市场影响 - 上海施贵宝拥有抗乙肝病毒药物恩替卡韦片(博路定) 降压药福辛普利钠片(蒙诺)等处方药 以及施尔康 百服咛等非处方药[2] - 经典降糖药格华止(盐酸二甲双胍片)由默克持有上市许可 但生产和销售由上海施贵宝负责[3] - 行业认为经典产品通过交易变换到新公司名下 未来仍有望在国内销售 老牌药物或焕发新的生机[4] 历史地位与行业贡献 - 上海施贵宝建立了中国第一支非处方药物推广队伍 是第一个通过美国FDA认证并将西药制剂出口到美国的合资企业[3] - 合资药企曾为中国医药市场提供经典药物 并推动中国医药行业发展 西安杨森被称为"医药界的黄埔军校"[3] - 行业人士指出合资药企时代结束 因成熟品种在国内已有更具性价比的仿制药[3]
中国首例植入式神经接口手术完成;新元素药业递表港交所丨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7:13
神经接口与脑机接口技术临床应用 - 中国首例舌下神经刺激植入手术完成 标志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1] - 手术通过微创方式植入舌下神经刺激系统 术后患者呼吸暂停显著减少且睡眠质量明显改善 [1] - 技术代表精准调控加智能干预新方向 有望带动睡眠医学、可穿戴监测及康复管理等产业协同发展 [1] 创新药合作与权益引进 - 海正药业引进艾欣达伟全球首创小分子前药AST-3424在中国区域权益 并开展AKR1C3酶活化平台战略合作 [2] - 合作有助于完善创新药布局 双方在研发、生产及销售方面优势互补 有望加速创新药落地并为肿瘤治疗提供新选择 [2] 药品注册与产品线拓展 - 人福医药控股子公司取得左炔诺孕酮片药品注册证书 产品为紧急避孕药 [3] - 获批丰富公司女性健康用药产品线 有助于提升竞争力并为业绩增长增添新动力 [3] siRNA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 大睿生物自主研发靶向INHBE的GalNAc-siRNA新药RN3161向澳大利亚递交临床试验申请 旨在为超重及肥胖人群提供长期减重疗法 [4] - 若研发成功将填补GLP-1类药物市场空白 公司融资充足且技术平台成熟 有望加速研发进程 [4] 生物技术公司上市与疾病领域布局 - 新元素药业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公司专注代谢、炎症和心血管疾病领域 涵盖痛风患者全流程护理 [5] - 产品管线中ABP-671和ABP-745进展顺利 上市有望助力研发加速及市场拓展 [5]
莫只谈潜力不谈风险 警惕蹭热度炒概念行为
证券时报· 2025-09-17 02:11
与股价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药捷安康目前还未实现任何主营业务收入,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亏 损1.23亿元。作为一家典型的生物科技企业,药捷安康的估值完全依赖于其在研管线的潜力,但公司的 管线价值能否支撑目前的市值存在疑问。 近期,部分医药公司的股价演绎堪称港股市场的"现象级"行情,公司发布药品研发进展后,迅速吸引资 金关注,股价翻倍式上涨。 9月10日,药捷安康发布公告称,公司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获得乳腺癌Ⅱ期临床默示许可。发布公告 后,公司股价即从当日开启加速上涨态势,一路飙升至9月16日的679.50港元,短短几个交易日累计涨 幅超8倍。 公司股价暴涨的背后,是市场对公司产品赋予的想象力。招股书显示,公司管线布局的核心产品替恩戈 替尼是一款具有独特机制的多靶点激酶(MTK)抑制剂,主要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三个关 键通路的激酶,有潜力解决多个耐药、复发或难治实体瘤,包括胆管癌、前列腺癌、肝癌、乳腺癌、胆 道癌和泛FGFR实体瘤。 药捷安康股价9月16日从暴涨超50%到暴跌超50%,表明缺乏基本面支撑的炒作,最终会由跟风炒作的 投资者买单。不少投资者因高位接盘而损失惨重,更危险的是, ...
百时美施贵宝出售这家合资企业股权 跨国药企缘何纷纷出售成熟产品
搜狐财经· 2025-09-17 01:17
公司资产出售 - 百时美施贵宝出售在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持有的60%股权 该工厂为中国改革开放后首家中美合资制药企业 最早成立于1982年 [1] - 出售前股权结构为百时美施贵宝持股60% 上海医药集团持股30% 国药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0% [1] - 出售SASS工厂体现公司生产战略 通过外部合作平衡内部资源 深化区域战略布局 确保药物长期稳定供应 [1] - SASS工厂主要经营成熟产品 包括头孢拉定胶囊 对乙酰氨基酚滴剂 氨酚伪麻美芬片 恩替卡韦片等 [2] 行业趋势 - 跨国药企在华优化资产布局趋势显著 优时比2024年8月以6.8亿美元向康桥资本与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出售中国成熟产品业务及珠海生产基地 [2] - 自2019年以来礼来 葛兰素史克 武田 辉瑞等跨国药企均进行过以成熟产品为主的资产剥离 [2] - 2018年后中国集采政策压缩过期专利药利润 跨国药企难以依赖成熟产品获得高额回报 [2] - 中国政策导向转向创新药 在研发 审批环节给予优惠支持 医保目录持续向创新药倾斜 [2] 公司战略调整 - 百时美施贵宝实施"中国2030战略" 目标2025年前引进近30款创新产品或适应证 2026-2030年加速引入全球创新成果 [3] - 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在肿瘤学 血液学及免疫学等核心治疗领域的创新领导者 [3] - 2024年11月引入全球首创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迈凡妥 为心血管领域首个创新药物 [3] - 2024年12月重新获得RayzeBio管线产品在大中华区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用于GPC3靶点肝细胞癌治疗 [3] 产品市场表现 - 百时美施贵宝PD-1单抗O药(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于2018年在中国获批 为首个进入中国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4] - O药虽具全球先发优势和丰富适应证 但在中国未形成规模优势 因未进入医保导致患者治疗费用高昂 [4] - 公司正推动O药进入2025年医保目录 该药已通过形式审查 后续需经过专家评审和价格协商等环节 [5]
中概股深夜飙涨 百度涨超5% 蔚来涨3% 黄金升破3700美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23:59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35%至45723.21点,标普500下跌0.12%至6607.41点,纳斯达克指数持平于22348.40点 [1][2]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1.00%至8536.16点,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26.21% [1][2] - 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上涨1.09%至4781.43点,年初至今涨幅高达48.78% [2] 科技巨头与中概股表现 - 科技七巨头涨跌不一,特斯拉上涨2.38%至419.81美元,亚马逊上涨1.51%至234.917美元,苹果上涨0.93%至238.892美元,Meta上涨0.48%至768.369美元,而谷歌下跌0.12%至251.45美元,微软下跌0.31%至513.78美元,英伟达下跌0.70%至176.505美元 [2][3] - 中概股强势拉升,ROBO.AI大涨42.33%至2.149美元,新股QMMM上涨29.23%至1.68美元,森淼科技上涨20.93%至2.6美元,房多多上涨15.36%至3.542美元 [3][4] -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量子之歌上涨9.38%至10.5美元,百度上涨5.04%至120.605美元,蔚来上涨2.70%至6.665美元,百胜中国上涨2.75%至44.76美元,携程和小马智行上涨约2.92%,京东上涨1.95%至34.275美元,阿里巴巴和网易分别上涨1.10%和1.19% [3][5] 大宗商品与美元走势 - 美元指数直线下跌,现货黄金短线拉升,一度突破3700美元/盎司,日内上涨0.56%,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累计大涨1076美元/盎司,COMEX黄金报3722美元/盎司 [5]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2024年累计降息100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4.25%至4.50%,2025年已连续五次利率会议按兵不动 [6] - 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17日会议上降息至少25个基点,甚至可能降息50个基点 [6][7] - 美联储内部分歧可能导致本次会议出现三票或四票反对,为2019年以来首次 [6] - 点阵图和经济预测成为焦点,关注长期中性利率是否上移、2025-2026年利率路径偏度以及长期失业率与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的相对位置 [7] - 疲软的劳动力市场和温和的通胀使降息几乎确定,但鹰派姿态风险存在,可能引发市场回调 [7][8] 对中国资产的影响 - 美联储降息可能引发全球央行降息潮,中国可能通过下调LPR和MLF利率或降准释放流动性,对A股市场形成提振 [9] - 预防式降息期间A股和港股结构上受益于低利率估值扩张的成长板块和利率敏感型行业,港股弹性更大 [9] - AI算力/半导体、创新药、恒生科技/港股互联网、固态电池、机器人、有色金属和非银金融预计受益 [9][10] - 美联储降息缓解中美利差压力,有望吸引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特别是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 [10] - 美元指数下行压力为人民币带来升值动能,人民币汇率预计以稳为主 [10]
中概股深夜飙涨,百度涨超5%,蔚来涨3%,黄金升破3700美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23:42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60.24点至45723.21点(跌幅0.35%) 纳斯达克指数微跌0.35点至22348.40点(基本持平) 标普500指数下跌7.87点至6607.41点(跌幅0.12%)[1][2]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表现突出 上涨1.00%至8536.16点 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26.21%[1][2] - 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大幅上涨 单日涨幅1.09%至4781.43点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高达48.78%[2] 科技巨头个股表现 - 特斯拉领涨科技七巨头 单日上涨2.38%至419.810美元 亚马逊上涨1.51%至234.917美元 苹果上涨0.93%至238.892美元[2] - 部分科技巨头小幅下跌 谷歌下跌0.12%至251.450美元 微软下跌0.31%至513.780美元 英伟达下跌0.70%至176.505美元[2] 中概股强势表现 - 多只中概股出现大幅上涨 ROBO.AI单日暴涨42.33%至2.149美元 INTERCONT上涨29.23%至1.680美元 森淼科技上涨20.93%至2.600美元[2][3] - 热门中概股普遍上涨 百度上涨5.04%至120.605美元 蔚来上涨2.70%至6.665美元 京东上涨1.95%至34.275美元 阿里巴巴上涨1.10%至159.775美元[2][3] 美元与黄金市场动态 - 美元指数显著下跌 下跌0.59%至96.7832点 年初至今累计下跌10.78%[3][4] - 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 伦敦金现上涨0.11%至3682.890美元/盎司 COMEX黄金升至3722美元/盎司 全年累计上涨1076美元/盎司[3][5] 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 -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降息 预计9月17日会议至少降息25个基点 存在降息50个基点的微小可能[6] - 美联储内部存在分歧 本次会议可能出现2019年以来首次三票反对 甚至可能自1990年以来首次四票反对[6] 美联储政策信号关注点 - 中性利率变化成为关键 若长期中性利率上移则承认生产率与财政供给推高均衡利率 若维持窄区间则维持低利率框架[8][9] - 降息路径偏度受关注 若更多委员将利率压在中位数下方 意味着以频率替代幅度进行降息[9] - 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位置受重视 若该指标上调代表对名义利率容忍度高于过去[9] 美联储政策可能影响 - 鹰派姿态可能引发市场回调 若鲍威尔偏鹰派将迫使市场下调今年降息预期 但整体影响可能有限[10] - 可能的意外情况包括 美联储内部分歧扩大主张更大幅度降息 点阵图隐含中性利率小幅上升 声明将就业风险置于通胀之上加快降息节奏[10] 对中国资产影响 - 全球央行可能跟随降息 中国央行存在下调LPR和MLF利率的空间 可能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11] - A股和港股结构上受益 成长板块和利率敏感型行业将受益于估值扩张 港股弹性更大[12] - 人民币债券配置价值凸显 美联储降息缓解中美利差压力 有望吸引外资增持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12] - 人民币汇率获得支撑 美元指数下行压力为人民币带来升值动能 人民币汇率预计以稳为主[13]
港股杀人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9-16 21:36
市场今天情绪比较好,不知不觉中,wind全A已经再次刷新10年来的新高了,周日晚上说过, 这周市场的两条主线 ,一是上半周的中美会谈,二是周四凌晨的美联储降息预期,至少目前来看,中美两个市场,都在积极交易这两条 主线。 昨晚,就已经传出,中美就TikTok达成了一致协议,很多人会问,美国人为什么那么想要TikTok,背后的原因当然 有很多,但对川宝团队来说, 很迫在眉睫的一点在于,明年就要中期选举了 ,而全世界人民都在被短视频"洗脑", 平均阅读能力比较差的美国人更是如此(不是我定义的,是美国人自己说的)。 今天权益市场,最「脏」的仔,是港股的医药股—— 药捷安康 ,下图,是它的日内K线图,日内从最高的680块左 右,暴跌到200块不到,按涨跌幅算,则是从一度涨60%左右,到最后倒跌了60%,单日市值缩水2000亿, 令人咋舌 这事儿的背景是这样的,6月23日,该票上市,上市价格是13块,去年营收是0,净利润亏2亿多,今年上半年营收也 是0,亏了1亿多,属于典型的,"以后可能会赚钱的"港股创新药企业。 8月25日,其公告,自己被纳入了多个恒生指数系列,且9月8日生效,并且, 9月8日,也被纳入了港股通标的 , ...
汇百川基金倪伟:看好股票后市表现 可转债具有交易价值
中证网· 2025-09-16 21:19
股票市场展望 - 看好股票市场表现持续性 [1] - 重点关注产业周期驱动的成长性行业 包括AI 机器人 创新药 新消费 [1] 可转债投资观点 - 可转债与股票相关性增强 交易价值大于配置价值 [1] - 更偏重偏股型转债的交易机会 [1] 固收+产品配置策略 - 债券利率较低导致产品安全垫不高 需控制权益资产风险预算和仓位 [2] - 根据股市判断调整权益仓位:震荡向上则保留仓位并调整持仓结构 存在下行风险则系统性降仓位 [2] - 通过仓位与子策略间的负相关性和分散度控制回撤 [2]
50倍大妖股!惊魂过山车!
格隆汇· 2025-09-16 20:08
药捷安康成为最近港股备受瞩目的焦点。 近一周的暴涨的背后,到底是行情驱动,还是精心操纵? 01 在部分人看来,药捷安康这波行情,并非无的放矢。 今年以来,整个创新药板块均表现不错。截止8月底,港股整个医药板块翻倍股达到16只,板块整体热度较高。 在上周市场纷纷讨论,药捷安康是否配得上其700亿市值之时,昨日,药捷安康股价再次暴涨,市值直接突破2500亿港元,超越康方生物等一众成熟药企。 今日盘中,药捷安康股价更是高见679.5港元,9月以来最大涨幅超10倍。 若从今年6月港股上市时,仅13.15港元/股的发行价算起,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药捷安康股价直接暴涨近50倍! 然而午后,药捷安康突发跳水,较日内高点跌超70%,总市值直接蒸发近2000亿港元。 来源:图虫 而在9月10日,药捷安康发布一则公告,披露其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的一项II期临床试验获得了中国药监局的临床默示许可,被视为此次行情的主要推动力 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替恩戈替尼(Tinengotinib)是一款创新多靶点小分子激酶抑制剂(MKT),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三大通路,通过靶向肿瘤细 胞和改善肿瘤微环境发挥抗肿瘤作用。 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