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
搜索文档
李哥庄的“头”部产业链(神州看点·小物件里探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8-28 06:19
行业规模与地位 - 全球每三顶运动帽就有一顶产自李哥庄镇 年产量近5亿顶 产值约35亿元 [1] - 产品远销欧美 日韩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全镇共有400余家制帽企业及200余家配套企业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2家 [2] - 全镇12万人口中有30%从事制帽业 [2] 生产与技术能力 - 通过5G+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传统制帽工序压缩至8小时完成 良品率提升至99.6% [1] - 绣眼 合衬等60%关键工序已实现自动化 [2] - 智慧共享工厂配备130余台智能设备 可替代人工完成18道工序中的10道 [3] -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使总体生产成本降低约30% 生产效率提升约4倍 [3] 产业链发展 - 制帽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 1985年成立首家制帽企业 3年成为行业龙头 [1] - 完善的产业配套具备低成本 高品质 短工期的显著优势 [2] - 形成从进料 绣花 制线 帽盖 帽扣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 [1] 标准化与创新 - 主导编写六片运动帽轻工行业标准 实施后产业产值提升20% [5] - 从原材料采购 生产工艺到质量检测建立完整标准体系 [5] - 采用数码印花技术替代丝网印花 成本更低品质更高且满足个性化定制 [3] 订单与交付能力 - 单批欧洲订单达3万顶运动帽 要求5天交付 [1] - 数字化排产系统自动协调7家配套企业联动生产 [1] - 年出口各式帽子超1100万顶 [1]
全球每三顶运动帽 就有一顶产自这里 李哥庄的“头”部产业链(神州看点·小物件里探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8-28 06:07
行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全球每三顶运动帽就有一顶产自山东青岛胶州市李哥庄镇 年产量近5亿顶 产值约35亿元 产品远销欧美 日韩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全镇共有400余家制帽企业及200余家配套企业 其中规模以上制帽企业82家 形成"村村有帽企"产业格局 [2] - 全镇12万人口中有30%从事制帽业 [2] 生产技术与效率提升 - 通过"5G+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传统制帽工序压缩至8小时完成 良品率提升至99.6% [1] - 数字化转型使总体生产成本降低约30% 生产效率提升约4倍 [3] - 智慧共享工厂配备130余台智能设备 可替代人工完成18道工序中的10道 已与近260家制帽企业合作 [3] 产业链发展历程 - 制帽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 1985年香港商人与当地企业合作成立制帽企业 3年成为行业龙头 [1] - 产业链涵盖进料 绣花 制线 帽盖 帽扣等上下游环节 [1] - 2008年被确立为主导产业 2009年获评"中国制帽之乡"称号 [1] 产品创新与标准制定 - 六片运动帽行业标准实施后产业产值提升20% 企业从"跟跑者"转向"规则制定者" [5] - 数码印花技术替代传统丝网印花工艺 成本更低且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 [3] - 60%关键工序已实现自动化 包括绣眼 合衬等工序 [2] 订单管理与供应链协同 - 数字化排产系统自动协调7家配套企业联动生产 实现5天交付3万顶订单的能力 [1] - 企业通过APP下单魔术扣 织带等配件 共享工厂接单生产并实现平台支付 [3] - 完善的产业配套具备低成本 高品质 短工期优势 18道工序所需近10种辅料可本地化供应 [2]
2025年四川省“5G+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走进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活动在成都市温江区举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00:59
活动概况 - 四川省举办2025年"5G+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 聚焦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 主题为拥抱人工智能与加速工赋园区 [1] - 活动由四川通信产业园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 四川省5G产业联盟等六家机构联合主办 汇聚200余名企业及科研院所代表 [1] 区域发展规划 - 温江区依托电子科大高校资源 高起点打造四川通信产业园 采用"1+N"合作共建机制 [2] - 园区聚焦5G/6G 卫星通信 光通信 量子通信 物联网等前沿赛道 推动创新研发与生产制造协同 [2] - 温江区实施"立园满园"行动 构建"3+6"现代化产业体系 深化与通信央企合作 招引标志性项目 [3] 产业生态建设 - 园区毗邻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5公里半径内汇聚华为 英特尔等龙头企业 [2] - 发布《四川省5G+工业互联网典型案例集》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集》 提供可复制实践经验 [2] - 发布238条供给清单和61条需求清单 涉及120余家企业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对接 [2] 技术融合方向 - 活动探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2] - 推动先进技术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 加速创新资源向园区集聚 [1]
天玛智控: 天玛智控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8 00:1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52亿元,同比下降21.21%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51.57万元,同比下降65.72% [3] - 基本每股收益0.16元/股,同比下降65.96%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48.78万元,较上年同期-6095.30万元有所改善 [3] 行业发展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2%和9.5% [5]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下降15.4%,受新能源发电替代作用增强影响 [5] - 预计到2025年中国离散型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35% [6]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建有1806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建成智能化煤矿907处 [2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6] - 主要产品包括SAM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和SAP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 [7] - 构建煤与非煤两大产业"一体两翼"协同发展战略格局 [6] - 在薄及较薄煤层领域开创"地面规划割煤、装备自动执行、面内无人作业"的无人化采煤新模式 [7] 市场地位与竞争 - SAC系统合同额市占率达37.7%,SAM系统市占率25.4%,SAP系统市占率16% [18] - SAC和SAM系统销售台套数位居行业第一,SAP系统位列第二 [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累计在400余个大型煤矿应用1236套 [32] - 国家首批71处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中,39处由公司提供技术支撑,占比55% [32] 技术创新与研发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8.22% [3] - 攻克I类防爆电气设备超薄结构高可靠性防护技术,研制薄煤层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 [22] - 研发放顶煤开采智能煤矸识别技术,首创"自主采放、远程干预、虚实映射、无人作业"智能采放新模式 [22] - 研制3150L/min安全阀,是目前国内取得安标认证的最大流量立柱安全阀 [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有效授权专利763项,软件著作权303项 [27] 人才与团队建设 - 拥有238人的煤矿智能开采技术研发团队,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72.27% [28] - 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正高级职称14人 [29] - "煤炭智能化无人开采创新团队"2017年被授予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29] - 公司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全体员工比例提升至43.4% [29] 战略布局与发展规划 - 积极拓展非煤领域,重点聚焦智能制造和油压精准数控领域 [6] - 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俄罗斯、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开拓 [23] - 持续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 [22] - 完成公司创新工厂一期建设,夯实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基础能力 [22] 品牌建设与荣誉 - 荣获北京品牌企业(五星)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AAA级企业信用等级认证 [27] - 获评中国证券报"金牛上市公司科创奖(高端装备)" [26] - 万得ESG评级获A级、华证ESG评级获AA级,入选华证2025年A股上市公司社会维度最佳实践TOP50 [26] - 2024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33]
杰克股份(603337.SH)拟将证券简称由“杰克股份”变更为“杰克科技”
格隆汇APP· 2025-08-27 20:16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证券简称由"杰克股份"变更为"杰克科技" 证券代码"603337"保持不变 [1] - 变更证券简称为配合公司战略发展布局 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1] - 变更事项需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后方可实施 [1] 业务转型方向 - 公司业务已超越传统制造 融入工业互联网 人工智能等领域 [1]
北路智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主要受煤价周期性影响,同比下滑
证券日报网· 2025-08-27 18:4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滑 主要受煤价周期性影响 [1] 技术研发 - 重视研发创新 通过5G AI 软件等新型工业互联网技术维护产品领先性 [1] - 在研或已完成技术包括智能驾驶 基于5G的调度系统 UWB高精度定位 基于AI视频分析的矿用视觉安全监测系统 [1]
杰克股份:拟将证券简称变更为“杰克科技” 预计下半年发布高端AI缝纫机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7:4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业务范畴超越传统制造概念 深度融入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 [1] - 证券简称拟由"杰克股份"变更为"杰克科技" 证券代码603337保持不变 [1] 产品研发进展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发布高端AI缝纫机产品 [1] 行业技术升级 - 缝纫机行业向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深度拓展 [1]
杰克股份:拟变更证券简称为杰克科技
新浪财经· 2025-08-27 17:37
公司战略调整 - 证券简称由"杰克股份"变更为"杰克科技" 证券代码"603337"保持不变 [1] - 变更事项需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后方可实施 [1] 业务转型方向 - 公司业务已超越传统制造 融入工业互联网 人工智能等领域 [1] - 变更证券简称旨在配合公司战略发展布局 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1] 公司治理动态 - 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 审议通过证券简称变更事项 [1]
华电新能新平台上线
中国电力报· 2025-08-27 16:25
核心观点 - 华电新能发布"华智·智新"新能源智慧生产管理平台 通过集约化、数智化和科技赋能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电力市场化改革和新能源数智化转型 提升生产运营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 [1][2][5][6][7] 集约化管理 - 公司装机容量突破8000万千瓦 风光场站超1100个 居行业前列 [2] - 构建"远程集控、分级诊断、片区维护、专业检修"生产运营管理体系 应对新能源项目"小、散、远、多"分布特性 [2] - 平台开发集控、诊断、安防、巡检等十余种功能 实现发电形式全领域、管理主体全层次、生产业务全范畴覆盖 [2] 数智化转型 - 融合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 打造全容量覆盖、全要素感知、全业务联动的数智化管理系统 [5] - 省域集中监控和场站无人值守使运行人员平均减少约60% [6] - 智能巡检使巡检效率提高约80% 大幅降低劳动强度 [6] - 搭建国产化数字底座 实现设备层至平台层全链自主可控 [5] 技术突破与应用 - 研发AI大模型高精度功率预测系统 对统调负荷及新能源出力精准预测 [7] - 开发构网型变流器主动支撑控制技术、多能互补能源系统集成与调控技术、智慧储能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 [7] - 风机螺栓智能检测系统实现技术跨代升级 检测效率提升4-5倍 [8] 行业影响与战略定位 - 平台实现新能源全生命周期管理 提升电站发电能力、设备可靠性和安全保障水平 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参考 [4] - 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 [5][7] - 未来将积极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准 [8]
工信部《2025年5G工厂名录》公示,长沙7家工厂入围
长沙晚报· 2025-08-27 12:48
5G工厂名录入选情况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5年5G工厂名录》 48个行业560个项目入选[1] - 长沙共有7家工厂入围 包括山河智能 中联重科 星邦国际 三一 中兴 恒茂信息 中电凯杰 数量相比往年显著增长[1] 5G工厂定义与建设标准 - 5G全连接工厂充分利用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 打造新型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1] - 覆盖产线级 车间级 工厂级等生产现场 形成生产单元广泛连接 IT与OT深度融合 数据要素充分利用 创新应用高效赋能的先进工厂[1] 长沙入选工厂行业分布与特征 - 工厂集中在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三大行业[1] - 整体呈现技术密集 智能化程度高 产业协同性强的突出特征[1] - 以5G全连接为基础 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 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技术 实现生产过程实时感知 智能调度与精准控制[1] 中联重科5G智能工厂应用案例 - 基于中科云谷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智能制造整体应用架构 实现全流程端对端数字化拉通[2] - 利用5G超大上下行带宽及低时延特点支撑8个关键业务场景[2] - 焊接自适应AI模型结合大师焊接数据 焊透率提升至80%[2] - 多智能体设备融合5G网络与自主感知技术 实现全自动化配送 物料配送节拍满足率达99%[2] 恒茂信息5G工厂效率提升 - 5G技术实现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 生产线情况精准反馈[2] - 5G+售后管理应用场景上线后 售后库存水位下降81% 运营成本降低15%[2] - 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分析深挖生产问题原因 形成改善闭环流程 协助提升质量 成本 交付等方面[3] 5G工厂建设政策背景 - 工业和信息化部连续3年进行5G工厂遴选 深入推进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3] - 累计遴选超1000家5G工厂 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