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值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与贵州茅台各有千秋
北京商报· 2025-09-28 23:36
市值表现与市场关注 - 宁德时代市值一度超越贵州茅台引发市场关注 但两家公司投资价值各有千秋 不适合简单横向比较 [1] - 宁德时代股价表现让投资者看到坚守大型科技股的投资机会 大型科技蓝筹股同样可能出现大幅持续上涨 [1] - 贵州茅台投资价值未发生巨大改变 近几年股价表现平平与投资偏好及业绩增长阶段有关 [1] 投资者偏好与投资逻辑 - 两家公司投资者群体不同但都属于价值投资 都需要中长期持有才能获得满意收益 [2] - 宁德时代代表的科技蓝筹股更易获得价值投资者和题材投机者的双重青睐 股价表现更活跃 [2] - 贵州茅台能提供更稳健现金分红 对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等追求稳健现金流的机构异常重要 [2] 业绩与股价驱动因素 - 宁德时代业绩持续高速增长推动股价上涨 展现大型科技股投资魅力 [1] - 贵州茅台若推出新产品并大火 业绩存在超预期可能 [2] - 传统行业业绩波动风险相对更小 投资者持股安全性更高 [2] 投资价值评估标准 - 最终判断依据是公司能否持续为股东带来稳健回报 以及是否拥有持续提升价值的内在驱动力 [3] - 坚持价值投资原则 买入并持有价值高于股价的公司 最终获得长期满意投资收益并非难事 [3]
北京商报侃股:宁德时代与贵州茅台各有千秋
北京商报· 2025-09-28 21:15
宁德时代与贵州茅台市值表现及投资价值对比 - 宁德时代市值一度超越贵州茅台 引发市场关注[2] - 两家公司投资价值各有千秋 不适合简单横向比较[2] - 宁德时代展现大型科技股投资魅力 业绩与股价齐飞[2] 投资者偏好与持股策略 - 两家公司投资群体不同但均属价值投资 需中长期持有[3] - 宁德时代获价值投资者和题材投机者双重青睐[3] - 贵州茅台提供稳健现金分红 适合社保及保险等稳健资金[3] 科技股与传统行业投资特性 - 科技股存在更多业绩提升机会 传统行业业绩波动风险更小[4] - 贵州茅台若推出新产品大火 业绩有超预期可能[4] - 投资者需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长期持有的公司[4] 公司股价表现驱动因素 - 宁德时代业绩持续高速增长支撑股价慢牛走势[2] - 贵州茅台股价表现平平与投资偏好及业绩增长阶段相关[2] - 投资价值最终依据是持续为股东带来稳健回报的能力[4]
侃股:宁德时代与贵州茅台各有千秋
北京商报· 2025-09-28 21:13
宁德时代与贵州茅台市值表现及投资价值比较 - 宁德时代市值一度超越贵州茅台 引发市场关注[1] - 两家公司投资价值各有千秋 不适合简单横向比较[1] - 投资者需关注长期投资回报而非短期市值排名[1][2] 宁德时代股价表现及投资逻辑 - 宁德时代展现大型科技股投资魅力 股价与业绩持续高速增长[1] - 实践表明大中型科技股可走出慢牛走势并可能超市场预期[1] - 投资者可关注大型科技蓝筹股 不再局限于小盘科技股[1] 贵州茅台投资价值分析 - 贵州茅台投资价值未发生巨大改变 近几年股价表现平平[1] - 业绩增长期已过超预期发展阶段 与市场投资偏好有关[1] - 提供稳健现金分红 对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等追求稳健现金流的机构异常重要[2] 两类公司投资群体及风格差异 - 投资群体不同但均属价值投资 需中长期持有获得满意收益[2] - 宁德时代代表科技蓝筹股更活跃 获价值投资者和题材投机者双重青睐[2] - 贵州茅台业绩波动风险相对更小 持股安全性更高[2] 投资价值判断依据 - 最终依据是公司能否持续为股东带来稳健回报[3] - 公司需拥有持续提升价值的内在驱动力[3] - 坚持价值投资原则 买入并持有价值高于股价的公司[3] 传统行业与科技行业投资机会 - 科技股存在更多业绩提升机会 但传统行业并非一无是处[2] - 传统行业只要产品和服务获消费者认可 业绩持续提升总有机会[2] - 贵州茅台若推出新产品并大火 业绩也有超预期可能[2]
段永平谈茅台估值思路,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
搜狐财经· 2025-09-28 20:43
投资理念 - 强调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 现金流折现模型是思维模式但实际计算不靠谱 因变量和假设过多[2] - 价值投资关键在于宁要模糊的正确 不要精确的错误 估值模型帮助建立对企业长期价值的认知而非提供绝对答案[7] - 投资核心是寻找模糊的正确 保持客观理性 识别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背后的稳定性 比短期价格涨跌更重要[10] 茅台估值方法 - 认为茅台变量相对较少 更适合用现金流折现模型计算[4] - 采用1.5%贴现率 参考银行利率和国债收益率等无风险回报水平[7] - 即便在十年几乎零增长假设下 茅台估值仍具备性价比 有望跑赢国债收益水平[7] - 关键不是折现率 而是准确预测未来盈利能力 不切实际的现金流预测会使估值失去意义[8] 茅台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增长9.16% 净利润增长8.89% 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竞争优势凸显[10] - 资产负债率持续处于低位 现金流充足[10] - 市值管理领先 通过增持 回购 分红政策协同形成系统化策略 主动维护市场形象和股东权益[10] 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底 基金公司合计持有9298.02万股 较3月底增加230.84万股[10] - 私募大佬林园公开表示只加仓不减仓贵州茅台[10]
82%专家支持沃勒,为何胜算仅20%?
搜狐财经· 2025-09-28 18:53
每当翻开财经新闻,总能看到各路专家指点江山。上周芝加哥大学的调查显示82%经济学家力挺沃勒接任美联储主席,但现实胜算却只有20%。这让我想起 股市里那些言之凿凿的"股神"们——他们说得头头是道,结果往往南辕北辙。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有趣的现象。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调查结果堪称当代金融界的"罗生门"。82%的经济学家支持沃勒接棒鲍威尔,认为他是最符合"中央银行家"专业形象的候选人。但 讽刺的是,只有20%的人相信他能真正胜出。 这种分裂背后折射出一个残酷现实:在政治面前,专业判断往往要让位。39%的受访者预测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哈西特最可能接任,原因无他——只因 这位先生与特朗普的政策立场更契合。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Robert Barbera一语道破天机:"沃勒不迎合政治的姿态,恰恰可能让他出局。"这句话让我想起股市里那些坚持价值投资的基金经理们 ——他们的专业判断常常要屈从于短期排名压力。 这种现象在股市里更是司空见惯。现在资讯发达,"股神"遍地开花。今天喊牛市来了,明天又说熊市将至。他们的套路我太熟悉了: 说到底,市场走势无非涨、跌、横三种可能。但某些专家能用两千字的长文让你看得云里雾里。别怀疑自 ...
周末官方数据,助力价值板块复苏?
虎嗅· 2025-09-28 18:50
市场风格切换争论 - 临近三季度末与四季度初,市场出现关键争论,焦点在于A股板块是否会从科技向价值切换 [3] - 三季度科技板块涨势如虹,而以银行、蓝筹、消费为代表的价值赛道全线跑输平均 [3] - 市场将价值与蓝筹板块戏称为“老登资产”,将新兴产业与科技板块称为“小登资产”,双方争论贯穿整月 [3] 价值板块复苏迹象 - 近期一些长期“潜水”的明星基金经理发声,认为四季度蓝筹与价值正“酝酿复苏的种子” [3] - 上周五科技板块出现明显资金流出,创业板和科创50表现均逊于价值板块 [3] - 长假前部分资金从科技板块抽仓落袋为安,结合盘后新线索,价值风格似乎获得额外助力 [3] 核心关注方向 - 核心关注方向包括工业企业利润明显恢复对价值板块的影响 [5] - 核心关注方向包括科技龙头公司利好但投资市场不买账的现象 [5] - 核心关注方向包括整体热度持续下,潜力方向面临的转换压力 [5]
60、70后基金经理业绩领跑!“老登”投资力压“小登”?
私募排排网· 2025-09-28 18:00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私募排排网"。 (点击↑↑ 上图查看详情 ) 今年来,A股市场行情火热,主要指数全线上涨,截至9月25日,上证指数涨幅约15%,深证成指上涨29.11%,创业板指涨超51%。 虽然这轮牛 市行情指数表现亮眼,但市场风格分化却演绎到极致,机器人、 AI算力、半导体等通信、电子板块涨幅吸睛,食品饮料、煤炭等传统蓝筹板块 跌幅居前,因此近期市场也开始衍生出"老登、中登、小登"的投资区分 。 此前,更有私募大佬公开质疑某CPO上市公司2027年净利润超250亿元的预测,随即却遭到某券商分析师的怒怼"买你的白酒去吧,老登",火药 味十足。 在这场由科技成长股主导的 "盛宴"中,不同年代的私募基金经理,其业绩表现是否也如这"登字辈"的划分一样呈现出清晰的断层线?经笔者统 计发现并非如此,60后、70后私募基金经理投资经验相对更为丰富,投资风格也更偏稳重,今年来的收益均值领先80后、90后基金经理 。 为了给予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笔者将梳理今年来60后、70后、80后、90后私募基金经理业绩10强,供投资者参考。 (注:截至2025年8月底, 参与排名的基金经理需满足旗下在私募排排网上有3只及以上符合排名规 ...
Pfizer: A Reluctant Upgrade To Hold (NYSE:PFE)
Seeking Alpha· 2025-09-28 16:08
I am a corporate lawyer with an MBA and a long-standing interest in value investing. After spending 7 years practicing at several prestigious Wall Street and Silicon Valley law firms as a corporate transactional lawyer, I founded and have been operating my own boutique law firm for the last 10 years, focusing on investment transactions and the resolution of investment disputes. I occasionally write here to clarify and organize my own thinking. My goals are twofold: (1) to identify reasonably priced companie ...
17年3890%回报!巴菲特清仓比亚迪背后:新能源行业变局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9-27 20:31
伯克希尔哈撒韦清仓比亚迪 - 伯克希尔哈撒韦于2025年第一季度完全清仓比亚迪股份 结束长达17年的投资 [1][3] - 清仓时投资回报率达3890% 初始投资为2.3亿美元认购2.25亿H股(持股比例9.89%) [1] - 减持过程自2022年8月开始 首次减持133万股 2024年7月减持139.55万股使持股比例从5.06%降至4.94% [3] 比亚迪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12.8亿元 同比增长23.3% [7]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63.56亿元 同比下降29.87% [7] - 第二季度毛利率16.3% 同比环比均下滑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达71.08% 营运资金缺口达千亿级 [7]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超200家 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 [5][9] - 特斯拉持续降价加剧价格战 行业呈现"一超多强"竞争形态(比亚迪/吉利/五菱/特斯拉/长安/理想) [5][15]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0.9% 月销量可能首次超过燃油车但增速放缓 [11][12] - 行业技术迭代加速 比亚迪上半年研发投入308亿元同比增长53% [9] 市场表现与压力 - 比亚迪1-7月全球销量249.03万辆 仅完成全年550万辆目标的45.28% [8] - 国内销量连续三个月(5月/6月/7月)下滑 7月产量出现17个月来首次同比负增长 [5] - 高管与核心人员增持48.82万股(金额5232.78万元)以传递信心 [4] 投资逻辑分析 - 清仓时比亚迪动态市盈率约30倍 高于特斯拉的20倍 [4] - 行业从高增长转向存量竞争 扶持政策力度可能减弱 [12][13] - 清仓资金可能重新配置至更具性价比标的 符合资产调整策略 [7]
波动面前,价值投资者的生存法则:看透、稳住、少看
新浪财经· 2025-09-27 17:33
价值投资核心理念 - 价值投资的核心在于建立一套在波动中生存并获利的体系,其三大关键词为看透企业、拒绝杠杆、远离市场 [2] 看透企业 - 股价的日常波动如同海浪,而企业的内在价值才是根本,优质企业能通过持续创新和稳定盈利实现自我造血 [2][3] - 巴菲特在1988年市场波动中买入可口可乐,看重其品牌护城河,持有至今仅股息分红就已收回初始投资的12.99亿美元 [2] - 标普500指数自1957年以来经历12次熊市,但年化回报率仍达10.26%,48个上涨年份远多于20个下跌年份 [3] 拒绝杠杆 - 杠杆会改变波动的性质,无杠杆时50%的暴跌仅是账面浮亏,而加1倍杠杆后同等跌幅将导致本金归零 [4] - 2008年金融危机中,贝尔斯登使用100:1的杠杆豪赌,最终在72小时内以2.36亿美元被收购 [3] - 2020年一投资者通过杠杆将200万本金炒至1800万市值,但在随后的下跌中不到三年亏光近千万本金 [3] 远离市场 - 过度交易是收益的隐形杀手,A股市场中月换手率超过200%的投资者三年累计收益率中位数为-18.7%,远低于低频交易者的34.2% [4] - 频繁盯盘和操作易导致追涨杀跌,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将精力集中于财报分析和企业调研,而非短期价格波动 [5] - 应对市场暴跌的策略是检查持仓企业基本面,若依然优秀则忽略短期波动,让时间成为优质企业的朋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