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为概念
icon
搜索文档
中集车辆涨0.91%,成交额1.52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12 15:47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销量排名第一的半挂车生产企业 在全球主要市场开展七大类半挂车的生产、销售和售后市场服务[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全球半挂车71.21% 其中普通半挂车59.32% 上装、底盘及牵引车14.44% 罐车11.89% 半挂车及专用车零部件10.00%[6] - 公司是知名冷藏厢式车厢体制造企业 产品应用于冷链物流运输、冷藏生鲜配送、生物制药及疫苗运输场景[2] 技术合作与产品创新 - 旗下凌宇汽车与华为洛阳新基建发展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需求开展工作[2] - 公司已推出氢能源冷藏车厢体产品 响应客户在氢能源方面的需求[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5.91亿元 同比减少10.91% 归母净利润1.79亿元 同比减少32.59%[7]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6.6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6.55亿元[8] 股权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66万户 较上期增加4.13% 人均流通股39729股 较上期减少4.05%[7] - 大成高鑫股票A(000628)新进为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2480.07万股[8] 市场交易数据 - 8月12日成交额1.52亿元 换手率1.18% 总市值166.05亿元[1] - 主力净流入92.23万元 行业排名4/13 主力持仓占比6.18% 无连续增减仓现象[3][4]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8.69元 股价在压力位9.28元与支撑位8.43元之间波动[5]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商用车-商用载货车 概念板块包括整车、增持回购、融资融券、冷链物流、中盘等[6]
青岛港涨0.79%,成交额1.41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1120.10万
新浪财经· 2025-08-12 15:38
核心观点 - 公司为世界第七大港青岛港区的唯一综合运营商 经营业绩良好 收入及盈利规模稳步增长 [2] - 公司具有多重概念主题 包括航运概念 中韩自贸区 高股息精选 一带一路和华为概念 [2]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8.07亿元 同比增长8.51% 归母净利润14.02亿元 同比增长6.51% [6]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集装箱 金属矿石 煤炭 原油等各类货物的装卸及配套服务 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 港口配套服务 金融服务等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装卸及相关业务51.90% 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39.97% 港口配套服务-销售油 电及其他5.01% 港口配套服务-租金收入2.09% 港口配套服务-工程等劳务1.03% [6] - 公司位于山东省青岛市 地处山东半岛 离韩国距离很近 青岛进出口企业与韩国有往来 中韩自贸协议的签署给青岛港带来利好 [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8.07亿元 同比增长8.51% 归母净利润14.02亿元 同比增长6.51% [6]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5.1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0.48亿元 [7] - 最近3年的股息率分别为:4.80% 4.74% 3.45% [2] 市场表现 - 8月12日公司股价涨0.79% 成交额1.41亿元 换手率0.29% 总市值577.71亿元 [1] - 当日主力净流入1120.10万元 占比0.08% 行业排名13/35 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增仓 [3] - 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4.53亿元 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 主力趋势不明显 [3] 资金与技术面 - 主力持仓方面 主力没有控盘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主力成交额3501.07万元 占总成交额的4.87% [4]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8.10元 近期有吸筹现象但吸筹力度不强 [5] - 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8.92元 [5]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股东户数3.12万户 较上期增加2.72% [6] - 十大流通股东中 易方达稳健收益债券A(110007)持股2190.02万股 持股数量较上期不变 [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926.38万股 相比上期减少1738.16万股 [8] 战略合作 - 华为与公司签合作协议 在国内主要大港加速拓展智慧港口业务 [3] - 公司作为百年老港 "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 占有东北亚港口沿线的中心位置 [2]
冠石科技公开“华为含量” 相关业务营收占比约1%-2%
新华网· 2025-08-12 13:48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主营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特种胶粘材料 其中半导体显示器件2022年营收9.9亿元 占总营收89% [1] - 公司功能性器件产品仅小部分应用于华为手机 相关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例约1%-2% [1]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11.08亿元同比下降20.69% 净利润8163.3万元同比下降17.25% [3] - 2023年上半年营收4.17亿元同比下降32.37% 净利润2926.86万元同比下降28.96% [3] 客户结构与合作关系 - 公司与京东方 彩虹光电 惠科 富士康 华星光电等显示面板制造龙头企业建立合作 [2] - 产品最终应用于华为 小米 OPPO VIVO 海信 创维 苹果 三星等消费电子品牌 [2] - 2020-2022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90.12% 90.58% 88.27% 其中京东方占比超50% [2] 战略投资与产能布局 - 公司拟投建半导体光掩膜版制造项目 总投资额20亿元 建设周期5年 [2] - 项目规划年产12450片半导体光掩膜版 产品制程覆盖350-28nm 以45-28nm成熟制程为主 [2] - 通过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8亿元用于该项目建设 应用领域涵盖高性能计算 人工智能 移动通信等 [2] 技术来源与人员配置 - 光掩膜版项目技术来源为新引入人员 涉及核心人员15名 目前8名已签署劳动合同 [3] - 上交所就募投项目与现有业务区别 必要性及产能规划合理性发出审核问询函 [3]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于9月7日收获两连涨停 市值达37亿元 [1] - 龙虎榜数据显示游资博弈明显 9月6-7日前五大买卖席位均为游资 [4] - 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 向34名核心员工授予73万股限制性股票 [3] - 业绩考核目标为2023-2025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0% 30% 50% [3]
北汽蓝谷上周获融资净买入1.55亿元,居两市第36位
金融界· 2025-08-11 09:15
融资交易表现 - 上周累计获融资净买入额1.55亿元,位列沪深两市第36位 [1] - 上周融资买入额11.41亿元,融资偿还额9.86亿元 [1] 资金流动情况 - 近5日主力资金流入1.51亿元,区间涨幅1.74% [1] - 近10日主力资金流入7.57亿元,区间涨幅4.48% [1] 概念板块归属 - 所属概念板块涵盖汽车整车、新能源车、无人驾驶、华为汽车、小米汽车等21个细分领域 [1] - 包含北京板块、央国企改革等地域与政策相关概念 [1] 企业基本信息 - 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注册资本55.74亿元人民币 [1] - 企业定位为汽车制造业,法定代表人张国富 [1] - 对外投资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67次 [1] - 拥有专利信息11条,行政许可7个 [1]
金域医学股价微涨0.10% 公司参与基孔肯雅热病毒检测
金融界· 2025-08-08 00:36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30.69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3元 涨幅0.10% [1] - 开盘价30.60元/股 最高价31.88元/股 最低价30.58元/股 [1] - 成交量151891.0手 成交额4.73亿元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21.65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0.01%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46.86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0.05% [1] 业务定位 - 国内领先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 [1] - 主营业务包括医学检验 病理诊断 新药临床试验等服务 [1] 技术能力 - 依托感染检测中心技术平台开展基孔肯雅病毒检测项目 [1] - 拥有血清学 荧光PCR 一二代测序等平台技术 [1] - 技术平台可精准识别病原体 帮助临床精准诊断 [1] 市场机遇 - 广东省新增报告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 [1] - 疫情波及十余座城市 [1] 概念板块 - 所属概念包括医疗服务 广东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华为概念 [1]
荐股108只,浮亏比例近52%!营销套路多,九方智投服务惹争议
中国证券报· 2025-08-07 07:33
公司营销策略与投资者体验 - 公司通过夸大个别成功案例(如华媒控股两连板)吸引投资者购买高价服务(2.53万元"股道领航鸿运系列"),但实际荐股胜率仅38.89%,浮亏比例达51.85% [1][6][8] - 投顾主播在短视频平台以"揭秘华为核心供应商"等概念吸引用户,通过隐去公司名称、支付1元领取资料等方式诱导投资者,但推荐标的与券商报告不符且存在信息误导 [2][3][4] - 公司采用"漏斗式"营销,从免费荐股到高价服务(如9.98万元"超级投资家")逐步筛选客户,但升级服务后投资者仍亏损数万元 [6] 荐股服务问题 - 一个月内通过App推送108只个股,风口先机板块浮亏比例高达75%,且对亏损个股(如实丰文化累计跌17%)无后续指导建议 [7][8][9] - 同一公司内部投顾观点矛盾(如上证指数预测),客户经理选择性放大正确预测以营造专业形象 [10] - 推荐逻辑混乱,如华为PCB概念推荐标的与英伟达PCB概念混用,且部分公司公告信息不实(如方正科技2019年路演内容被包装为近期动态) [3][4] 行业影响与法律风险 - 公司行为被律师定性为"选择性呈现"营销误导,涉嫌欺诈性服务,可能需承担财产损害侵权责任 [11] - 夸大利润、隐匿亏损的短视行为加剧第三方投顾行业信任危机,损害投资者信任基础 [1][11] - 投顾主播通过虚假信息(如光弘科技外资增持、龙虎榜数据)诱导投资者,实际陆股通减持且龙虎榜数据滞后 [4]
荐股营销套路多 九方智投服务惹争议 记者亲历荐股浮亏比例近52% 投资者直呼“割韭菜”
中国证券报· 2025-08-07 07:29
九方智投营销与服务质量问题 - 公司通过夸大个别成功案例(如华媒控股两连板)进行营销,但实际荐股胜率仅38.89%,浮亏比例达51.85% [1][6][8] - 在华为概念炒作中,不同投顾主播推荐标的出现矛盾(光弘科技/中富电路等),且部分推荐依据存在虚假陈述(如方正科技与华为合作信息)[2][3][4] - 公司内部对同一标的操作建议自相矛盾(如中油资本减仓后股价上涨20%),且仅选择性宣传正确预测 [10] 投顾服务操作模式 - 采用"漏斗式"营销:从免费荐股→直播课→付费服务层层筛选客户,最终引导购买万元级高阶产品(如2.53万"鸿运系列"或9.98万"超级投资家")[5][6] - 荐股服务存在重大疏漏:部分推荐个股跌幅达17%期间未提供任何操作指导(如实丰文化)[9] - 信息推送存在系统性偏差:108只推荐个股中仅对42只盈利案例制作宣传海报,亏损案例完全隐匿 [8] 信息披露违规行为 - 投顾资料存在明显造假:李某凯引用的世纪证券报告实际与PCB无关,且5家推荐公司中4家未出现在原报告中 [3] - 虚构上市公司公告内容(如声称光弘科技7月31日股东大会将官宣华为代工)[4] - 法律专家指出该行为已构成"选择性呈现"营销误导,可能涉及欺诈性服务 [11] 客户实际体验 - 付费用户实测显示:1个月内接收108只荐股,其中56只出现亏损,风口先机板块浮亏比例高达75% [7][8] - 典型客户案例显示:追加投资至12.56万元后仍累计亏损数万元(如博创科技亏10428元、南威软件亏9146元等)[6] - 投诉平台集中反映:高阶会员服务未能改善投资收益,部分用户声称累计亏损数十万元 [6]
荐股营销套路多 九方智投服务惹争议
中国证券报· 2025-08-07 05:09
九方智投营销与服务质量问题 - 公司通过夸大个别成功案例(如华媒控股两连板)进行营销,但实际荐股胜率仅38.89%,浮亏比例达51.85% [1][6][7] - 在华为概念炒作中,不同投顾主播推荐标的出现矛盾(光弘科技等5家公司被不同主播列为不同概念标的)[2][3] - 投顾主播存在虚假陈述,如声称方正科技7月28日公告华为合作实为2019年旧闻,光弘科技代工华为Mate80的"官宣"预测也未兑现 [3][4] 投资者投诉与体验问题 - 记者实测2.53万元购买的"股道领航鸿运系列"产品,一个月内推荐108只个股中56只浮亏,风口先机板块浮亏比例高达75% [1][6][7] - 投资者林海累计支付12.56万元购买服务后仍亏损数万元,典型案例包括博创科技单只亏损10428.98元 [5][6] - 个股下跌时缺乏跟踪服务,如实丰文化推荐后5个交易日跌17%却无任何操作提示 [7][8] 行业运作模式与合规风险 - 采用"漏斗式"营销:从免费荐股→直播课→案例宣传逐步筛选目标客户,最终引导购买万元级服务 [4][5] - 存在选择性信息披露行为,仅宣传盈利案例(如中油资本20%涨幅),隐瞒亏损案例 [8][9] - 行业人士指出38.89%的胜率远低于一般投顾产品要求,涉嫌违反适当性管理和信息披露规定 [7][9] 华为概念炒作乱象 - 投顾主播以"1元领取资料"为诱饵,实际提供的标的与券商报告内容不符(如李某凯将装备制造报告曲解为PCB概念)[2][3] - 同一概念下推荐标的混乱,如华为代工概念同时出现光弘科技、立讯精密等5家不同公司 [2][4] - 虚构基本面信息,如宣称外资抢筹光弘科技,实际陆股通一季度减持且2月后无龙虎榜数据 [4]
控股股东减持次日,股价20cm涨停!东方国信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19:49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东方国信8月6日开盘后快速拉升并于10时54分封死"20CM"涨停,收盘报12.71元/股,总市值达145亿元 [1] - 股价催化因素可能源于华为昇腾计算产业发展峰会上宣布的硬件与软件开源计划,市场认为此举将降低AI产业门槛 [1] - 公司回应称业务部门正在跟进股价异动原因,尚未确认是否与华为概念相关,且对华为技术开源的影响暂无明确结论 [1] 华为合作基础 - 公司与华为在鸿蒙生态、鲲鹏生态等领域存在稳定合作,涉及研发和产品推出,但具体订单因未达披露标准未公开 [2] - 2021年公司数据库已完成华为鲲鹏适配,2023年自主研发的AI深度学习应用层产品与华为昇思(盘古大模型底层框架)完成兼容认证 [2] - 2025年1月披露其AI产品已通过华为昇思、鸿蒙兼容认证,并协助中国移动等客户构建昇腾大模型训推平台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7.93亿元(同比+17.18%),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107.62%),实现扭亏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01亿元(同比-5.41%),归母净利润亏损0.27亿元(同比-752.6%) [2] 股东减持与大宗交易 - 控股股东管连平、霍卫平计划在8月4日至10月31日减持不超过3416万股(占总股本3%),8月5日已减持268万股 [3] - 8月5日发生4笔大宗交易,总成交量268万股,成交价均为9.56元/股(较当日收盘价折价9.73%),总金额2562万元 [3][4] - 8月6日发生21笔大宗交易,合计卖出718.46万股,成交价10.2元/股(较收盘价折价19.75%),总成交额7328.29万元 [4][5]
美迪凯跌0.08%,成交额5248.04万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1322.10万
新浪财经· 2025-08-06 15:46
核心观点 - 公司为光学半导体领域企业 涉及MicroLED 先进封装及消费电子终端应用 产品已进入苹果 华为等国际品牌供应链 [2]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9亿元 同比增长29.02% 归母净利润为-1599.21万元 亏损同比收窄32.12% [7] - 公司当前总市值48.40亿元 股价靠近技术压力位12.17元 主力资金趋势不明显 筹码分布分散 [1][4][5] 业务与技术 - MicroLED产品已于2024年12月30日前完成全流程制样并点亮 [2] - 超低反射成膜技术应用于摄像头模组 解决超高像素摄像头眩光问题 某国际顶尖消费电子品牌产品接近验证尾声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精密光学零部件19.06% 半导体零部件及精密加工服务17.13% 半导体声光学16.26% 半导体封装13.81% 微纳电子11.96% [6] - 合作客户包括京瓷集团 AMS 汇顶科技 舜宇光学 海康威视 富士康 佳能 三星 苹果 华为等知名企业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9亿元 同比增长29.02% [7] - 归母净利润-1599.21万元 同比增长32.12% 亏损幅度收窄 [7]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368.31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8] 市场交易 - 8月6日成交额5248.04万元 换手率1.11% 总市值48.40亿元 [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出347.21万元 近5日净流出1322.10万元 近10日净流出2573.60万元 [3][4] - 主力持仓占比5.08% 筹码平均成本9.79元 股价接近压力位12.17元 [4][5] - 股东户数1.02万户 较上期减少7.13% 人均流通股39046股 较上期增加7.67% [7]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涵盖光学光电子 半导体光学 半导体微纳电路 半导体封装及智能终端研发制造 [6]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光学元件 概念板块包括集成电路 芯片 半导体 生物识别等 [6] - 成立于2010年8月25日 于2021年3月2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