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边制裁
搜索文档
美国对俄油制裁烂尾,特朗普对中国“网开一面”,仅拿印度开刀,还放莫迪“放鸽子”
搜狐财经· 2025-08-21 11:59
美国对俄油制裁政策执行差异 - 美国最初宣称对所有俄罗斯石油买家实施二级制裁 但实际执行大打折扣 仅对印度采取实质性行动 包括对其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 使总体关税达到50% [1] - 欧洲通过灰色转运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 美国未采取制裁措施 中国作为重要买家也未纳入制裁名单 导致俄罗斯能源出口未受实质冲击 [1] - 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并转售欧洲 美国制裁未能有效遏制俄罗斯能源收入 联合国批评该单边制裁违反国际法 [1] 美国对中印差异化待遇的战略考量 - 美国暂停对中国实施24%对等关税90天 与之前提出的三位数关税形成鲜明对比 因中国成品油出口占全球5.9% 制裁可能引发全球能源市场震荡 [3] - 美国2025年8月全国平均油价降至每加仑3.15美元 处于四年夏季最低水平 稳定油价成为政治优先事项 且中国拥有稀土管制等反制手段 [3] - 针对印度加征关税旨在间接施压俄罗斯 迫使印度在贸易谈判中让步 并遏制其转售俄罗斯石油冲击美国页岩油市场份额 [3] 美国政策不一致性的深层原因 - 美国政策表现出随机性和多变性 中期选举临近导致两党将经贸问题安全化 国会难以就关税政策达成共识 [5] - 政策摇摆削弱美国国际信誉和关税威慑力 各国更倾向于通过多边机制维护利益 促进中印在金砖等机制中的协调合作 [5] - 美国单边制裁能力与全球供应链深度绑定存在矛盾 无法承受全面对抗代价 暴露其利益至上本质 [7] 地缘政治格局演变趋势 - 美国差异化对待中印促使新兴国家联合自强 若持续实施不连贯政策 其国际影响力可能进一步下滑 [7] - 中印关系回暖 中国有意恢复对印度肥料和稀土供应 若落实将推动双边合作 增强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 [3][7] - 美国霸权逻辑与现实能力失衡 倒逼多边主义发展 国际舞台权力结构面临重组 [7]
谈判破裂,印度面临50%关税!莫迪对华急转舵,中国成唯一救命稻草
搜狐财经· 2025-08-21 11:53
美国对中印俄油采购的差异化策略 - 特朗普对是否因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加征关税的问题,回应为“两三周后再说”,表现出暂不对中国采取次级制裁的审慎态度[1] - 美国未对中国实施制裁的原因在于,中国购入的原油经炼化后大量再出口至全球市场,若切断此供应链将导致国际能源价格瞬间暴涨,美国将首当其冲承受通胀压力[1] - 与美国对待中国的态度不同,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加征25%的关税,使美国对印度的关税总税率达到50%,以威胁印度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3] 印度面临的能源与外交困境 - 印度每日进口超过200万桶俄罗斯石油,但几乎全部用于国内消费,再出口能力微弱且市场话语权有限,因此成为美国更容易拿捏的对象[3] - 印度难以放弃俄罗斯的低价能源,同时又极度依赖美国市场和投资,导致其真正能反制美国的牌寥寥无几[3] - 美国对印度加征高关税已引发印度国内反美情绪升温,表现为抵制美企和鼓吹“印度制造”,这是其为消化外部冲击的无奈应对[5] 美印经贸关系恶化与中印关系转暖 - 原定于月底进行的第六轮美印贸易谈判被无限期推迟,意味着美印经贸对话已陷入僵局甚至接近破裂[5] - 在美印谈判破裂后,印度外长苏杰生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会谈,双方就双边关系及国际议题展开了“积极、建设性和前瞻性”的讨论[5] - 印度莫迪政府释放出一系列对华缓和信号,包括恢复中国公民赴印签证、计划在上合峰会期间安排领导人会晤等[5] 中国对印合作方案与地缘战略影响 - 中国外长王毅向印度提出一份三步走合作方案,呼吁中印作为大国联合自强,强调两国应是伙伴而非威胁,并提出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周边家园[7] - 该方案的核心是建议中印搁置边境争议,全身心搞经济合作,以共同应对美国的高关税[7] - 印度外长苏杰生在会谈中特意提到台湾问题,称印度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此举被视为在关键时刻向中国示好[9]
特朗普果然不可信!美国财长隔空喊话,要求G7对中国加税200%?欧洲可不干!现场鸦雀无声
搜狐财经· 2025-08-19 12:03
美国对俄能源贸易加税提议 - 美国财长贝森特要求欧洲支持对俄罗斯能源买家加征关税 矛头指向中国[1] - 该提议早在6月G7峰会上提出 当时建议对中国征收200%次级关税 但遭遇全场沉默[1] - 参议员格雷厄姆4月起草的法案规定对俄能源贸易国输美产品税率不低于500%[1] 欧洲国家的立场与顾虑 - 德国汽车产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加征关税可能导致订单锐减和工厂停摆[3] - 日本电子零件供应链与中国深度绑定 加税将直接冲击企业生产和出口[3] - 欧洲国家对美国单边制裁心存顾虑 因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已让盟友受害[4] - 匈牙利总理指出中国在贸易上打败美国 连贝森特也承认美方在谈判中做出很多让步[3] 地缘政治动态 - 美国将关税与"普特会"结果挂钩 暗示可能根据会谈情况调整制裁力度[6] - 德国总理强调欧洲安全利益必须得到保护 乌克兰必须参与和平谈判[7] - 法国总统表示乌克兰领土问题只能与乌克兰讨论 欧洲声音需要被聆听[7] - 俄罗斯认为欧洲寻求的磋商在政治和实际操作上都没有意义[7] 对全球贸易体系的影响 - 美国单边制裁和关税威胁扰乱全球供应链 增加企业运营成本[6] - 这种做法削弱世贸组织等多边机构作用 可能引发各国效仿单边制裁[6] - 中国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强调关税战没有赢家[6] - G7内部意见分歧显示美国霸权行径正遭到越来越多国家抵制[6] 会谈前景与市场影响 - 分析人士对"普特会"前景持谨慎态度 指出特朗普在如何与普京打交道等方面面临挑战[9] - 欧洲基于自身利益考量 不会轻易跟随美国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9] - 全球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各国摒弃零和博弈思维 通过对话合作解决分歧[9]
包藏祸心询问G7“对华加税200%”意愿,美财长碰了钉子
观察者网· 2025-08-14 15:24
美国对俄能源贸易施压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G7峰会上提议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加征不低于500%的关税,但欧洲成员国未明确支持 [1] - 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4月起草的《2025年制裁俄罗斯法案》规定对同俄进行能源贸易国家的输美产品征收500%关税,但该法案被冻结 [1] - 美国已因印度购买俄能源行为对其额外加征关税,并威胁可能进一步加大制裁力度 [5] 欧洲国家对美俄会谈的立场 - 欧洲领导人通过视频会议向特朗普施压,强调乌克兰必须参与和平谈判,不能在没有乌参与情况下达成协议 [6] - 德国总理默茨表示欧洲正帮助制定美俄会谈议程,但强调必须保护欧洲和乌克兰的安全利益 [6] - 法国总统马克龙重申涉及欧洲大陆的问题需要听取欧洲声音,乌克兰领土问题只能与乌克兰讨论 [10] 美俄元首会谈前景 - 特朗普与普京将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一对一会谈,重点讨论结束俄乌战争 [5][6] - 欧洲国家是乌克兰军事和财政支持最大来源,持有数千亿欧元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这对任何和平解决方案都至关重要 [10] - 俄罗斯外交部官员认为欧洲寻求的磋商在政治和实际操作上缺乏意义,欧盟措辞只是拖延解决进程的尝试 [10]
关税或猛增100%!美国彻底对华摊牌了,中方反击不留情面,九三阅兵不必给特朗普留位置了?
搜狐财经· 2025-08-13 10:56
中美能源贸易与关税威胁 - 美国威胁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以阻止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1] - 中国回应将根据国家利益采取能源保障措施并强调关税战没有赢家[1] - 中美经贸会谈中美国抛出关税威胁正值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前夕[1]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 - 中俄能源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例飙升 完全绕开美元体系[3] - 中国构建多元供应体系(俄罗斯 中东 拉美三条生命线)保障能源安全[7] - 实现全链自主从稀土开采到智能油田控制系统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7] 地缘政治与军事合作 - 中国国防部宣布8月与俄罗斯举行海上联合-2025军演及第六次联合巡航[3] - 中俄印三方就恢复合作机制进行谈判[3] - 印度将原油进口来源国从27个扩大到40个并采用本币结算[3][5] 全球能源贸易格局变化 - 印度85%石油依赖进口其中35%来自俄罗斯[5] - 印度通过多元化采购和本币结算构建应对美国制裁的防火墙[5] - 单边制裁在全球化时代失效 美元霸权正被能源人民币逐步瓦解[7] 多极化国际秩序发展 - 美国500%关税威胁无法改变中国建立的能源安全立方体体系[7] - 多极化世界秩序不可阻挡 单边主义时代正在终结[7] - 观礼名单取舍具有象征意义 反映国际社会对二战历史共识[5]
中美关税暂停期限是否延长?外交部回应
环球时报· 2025-08-12 06:45
中美关税暂停期限 - 中美5月经贸高层会谈后商定暂停征收24%关税90天 8月12日期限临近是否延长引发关注 [1] - 美国谈判代表将延长关税休战决定权交给总统特朗普 后者尚未明确表态引发紧张局势升温担忧 [1]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希望美方按两国元首共识 在平等尊重互惠基础上争取积极成果 [1] 大豆贸易动态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称希望中国将美国大豆订单量翻两番以缩减贸易逆差 [1] - 中国2024年大豆贸易额超120亿美元 但截至7月底尚未订购9月新季大豆 [1] - 特朗普发帖后芝加哥大豆期货盘中上涨2.8%创四个月最大涨幅 玉米小麦价格同步走高 [1] - 分析师指出中国未显现大豆短缺迹象 必要时可完全转向南美采购 [2] 潜在新关税动向 - 美国副总统透露政府正考虑对华加征新关税 作为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回应 [2] - 中国驻美使馆回应称中俄贸易合法合规 反对美方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2] - 中方强调关税战无赢家 施压手段徒劳无功 [2] 经贸会谈进展 - 5月以来中美经贸团队已在日内瓦伦敦斯德哥尔摩举行三轮会谈 [2] - 最新共识显示双方将继续推动暂停的24%对等关税及反制措施展期90天 [2]
外交部:敦促有关国家和机构停止为反中乱港分子撑腰张目
新华社· 2025-08-11 21:47
外交表态 - 中方对七国集团及有关西方国家批评香港特区政府执法行动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1] - 香港警方依据香港国安法和国安条例对海外反中乱港分子采取执法行动 符合国际法及国际通行惯例 [1] - 中方敦促有关国家和机构停止为反中乱港分子提供支持并停止干涉中国内政 [1] 执法依据 - 香港警方执法行动旨在捍卫国家安全和保障香港长治久安 [1] - 中方认为七国集团所谓"跨国镇压"的指责纯属无稽之谈 [1] - 个别国家被指滥施"长臂管辖"和非法单边制裁却攻击香港正当执法行为 [1]
北约秘书长宣称: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若继续与俄罗斯做生意,可能会受到“二级制裁”
搜狐财经· 2025-07-30 20:40
美国二级制裁机制 - 美国对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 对美出口商品可能面临最高100%的关税 [1] - 制裁本质是用美国市场准入权要挟他国站队 而非直接针对俄罗斯 [3] - 特朗普团队保留取消或推迟制裁的绝对权力 为霸权裹上协商糖衣 [3] 印度能源贸易困境 - 印度从俄进口石油量暴增7倍 占其总进口量的45% [3] - 替换俄油将增加20%以上运输成本 直接冲击印度经济 [3] - 印度GDP增速已因高油价承压 能源安全被视为发展底线 [3] 巴西战略自主立场 - 巴西外长明确反对美国干预能源采购政策 南美国家决策不应由华盛顿决定 [3] - 作为拉美最大经济体 巴西拒绝成为大国博弈棋子 [3] 欧洲地缘政治压力 - 北约要求欧洲国家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5% 用于资助乌克兰武器 [4] - 欧洲既需承担军费开支又需配合美国站队 被绑定在美国战车上 [4] - 北约渲染俄罗斯威胁作为制裁借口 实际俄军在北极仅增兵不足3000人 [4] 中国贸易立场 - 中国反对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强调关税战没有赢家 [4] - 中国坚持中立原则 未向俄乌任何一方提供武器且未中断与俄正常贸易 [4] 美俄贸易现状 - 美国与俄罗斯直接贸易额萎缩至战前水平的5% [3]
中方敦促乌克兰立即纠正错误
中国基金报· 2025-07-28 16:46
乌克兰制裁中国企业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批准新制裁措施,涉及来自中国等国家的53名个人和法人实体 [1] - 中方反对未经联合国授权的单边制裁,敦促乌方纠正错误并消除负面影响 [1] - 中方将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1] 中美经贸会谈 - 中美即将在瑞典举行经贸会谈,中方希望美方落实两国元首共识 [2] - 中方主张在平等、尊重、互惠基础上通过对话增进共识 [2] - 中方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 [3] 香港长和集团业务 - 香港长和集团拟邀请中国内地策略投资者加入财团,共同协商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业务 [3] - 中国政府将依法监管,维护国家主权和市场公平 [3] 在美中国学者 - 又一名在美中国学者被美执法部门无理拘押 [4] - 美方频繁滋扰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严重侵害其合法权益 [5] - 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歧视性执法,维护中国学生学者权益 [5] 柬泰冲突调解 - 中方提出协助缓和泰国与柬埔寨之间的冲突 [6] - 中方希望柬泰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分歧 [6] - 中方将继续同柬泰保持沟通,积极劝和促谈 [6] 市场动态 - 市场出现集体跌停现象 [7]
特朗普拿不到访华邀请?中美谈判再出意外,贝森特放出威胁,不准中国买俄伊石油
搜狐财经· 2025-07-28 13:40
中美贸易谈判核心议题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宣称将中国采购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议题塞进中美贸易谈判议程[1] - 特朗普团队将瑞典会谈视为最后摊牌时刻,交锋焦点包括稀土的出口管制、市场准入和整体关税水平[2] - 谈判结果与特朗普9月的访华计划形成微妙挂钩,8月1日是关税协议最终期限[2][8] 中国能源进口格局变化 - 2025年6月,中国对美国原油采购量戏剧性归零,为三年来首次[1] - 中国从美国煤炭进口额从去年同期的9000万美元断崖式跌至248美元[1] - 中国市场转向拥抱俄罗斯与伊朗的能源供应,作为对美国单边制裁的回应[2] 美国策略与市场反应 - 美国警告将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100%“二级关税”,并向欧洲施压要求协同行动[2] - 美国能源企业在华市场份额蒸发速度远超华盛顿预料[1] - 当中国连续三个月近乎停止进口美国能源时,华盛顿的关税威胁更像是对自身能源企业的惩罚[8] 中国立场与外交策略 - 中国阐明磋商应秉持平等态度,尊重彼此关切,反对将地缘政治议题捆绑贸易谈判[6] - 中国通过暂停对杜邦集团反垄断调查等举措释放缓和信号,展现软硬兼施的外交智慧[6] - 中国表明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反对非法单边制裁[6] 全球贸易格局影响 - 全球数十个国家正屏息观望谈判结果,这将影响各国与美国周旋的底气或引发竞相签署类似不平等条约[3] - 这场围绕石油与关税的博弈影响力已超越双边范畴,每个筹码都牵动着全球贸易神经[3][8] - 在石油美元体系出现裂缝的今天,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原油买家已成为撬动能源格局的关键支点[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