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誉减值
icon
搜索文档
渤海租赁(000415.SZ):上半年净亏损20.19亿元
格隆汇APP· 2025-08-29 22:1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4.60亿元 同比增长75.9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9亿元 同比盈转亏 较上年同期减少27.35亿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91亿元 较上年同期减少28.24亿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0.3264元 [1] 商誉减值影响 - 因出售GSCL 100%股权交易价格低于净资产 计提商誉减值损失约32.89亿元 [1] - 剔除商誉减值影响后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0亿元 同比增长77.27% [2] - 剔除商誉减值影响后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98亿元 同比增长87.42% [2] 航空租赁业务 - 全球航空客运需求保持景气 飞机制造商产能受限支撑飞机市场价值及租赁费率维持高位 [2] - 完成CAL 100%股权交割 通过飞机资产销售优化机队结构 [2] - 存量机队平均收益率水平提升 飞机租赁业务利润同比增长 [2]
兴发集团收购磷矿背后:溢价超5100%探矿权下发20年未开工5.9亿接盘大股东资产后商誉大幅减值
新浪财经· 2025-08-29 20:01
收购交易概述 - 全资子公司保康楚烽化工以现金8.55亿元收购桥沟矿业50%股权 交易完成后桥沟矿业将成为全资控股子公司 [1][3] - 收购目的是增强磷矿资源保障能力 夯实磷化工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发展基础 [1][3] 资产评估与溢价 - 标的公司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17.09亿元 较账面价值增值率达5103% [2][3] - 无形资产评估值从0增加至18.6亿元 主要因探矿权评估考虑了未来收益 [2][3] 标的资产历史与风险 - 桥沟磷矿探矿权于2005年首次取得 至今近20年仍未开建 目前处于采矿工程建设初期 [2][3] - 安全生产许可证尚未取得 未来取得时间及正常经营后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2][4] - 交易未约定业绩承诺与补偿条款 高溢价收购隐含潜在风险 [2][4] 历史收购与财务影响 - 2022年以2.6亿元收购星兴蓝天51%股权 评估增值率30% [5] - 2024年以3.3亿元收购谷城兴发100%股权 两次收购控股股东资产合计斥资近6亿元 [5] - 因高溢价收购导致商誉连续减值 2023年减值1.2亿元 2024年减值2.3亿元 [5] 项目延期与经营状况 - 2022年可转债融资28亿元 核心募投项目包括年产20万吨磷酸铁及硅橡胶装置 [6] - 原定2024年9月建成的项目已延期 具体延期时间未披露 [6] - 公司净利润持续走低 负债率不断攀升 [2][5] 行业背景与业务布局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磷矿石 硅矿石 磷化工 化肥及有机硅产品的开采与销售 涉及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域 [3] - 收购桥沟矿业符合磷矿资源整合战略 收购谷城兴发旨在填补硅石矿资源缺口 [3][5]
兴发集团收购磷矿背后:溢价超5100%探矿权下发20年未开工 5.9亿接盘大股东资产后商誉大幅减值
新浪证券· 2025-08-29 19:24
收购交易概述 - 兴发集团全资子公司以现金8.55亿元收购桥沟矿业50%股权 交易完成后桥沟矿业成为全资孙公司 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 [2] - 公司表示收购有利于增强磷矿资源保障 夯实磷化工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发展基础 加快推进桥沟磷矿开发进程 [2] 标的资产评估与溢价 - 桥沟矿业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17.09亿元 增值率高达5103% [4] - 无形资产评估值从0增加至18.6亿元 主要因探矿权评估增值 评估值考虑了未来收益 [4][6] - 根据评估明细表 无形资产增值18.6亿元 净资产增值16.76亿元 增值率5103% [5] 标的资产历史与风险 - 桥沟磷矿探矿权于2005年9月首次取得 至今近20年仍未开建 处于采矿工程建设初期 安全生产许可证尚未取得 [6] - 交易未约定业绩承诺及业绩补偿 未来取得许可证时间及正常经营后利润存在不确定性 [6][7] 公司过往收购与财务影响 - 2022年以2.6亿元收购星兴蓝天51%股权 增值率30% 2024年以3.3亿元收购谷城兴发100%股权 增值率114% [8] - 因高溢价收购等因素 2023年商誉减值1.2亿元 2024年商誉减值2.3亿元 导致业绩大幅下滑 负债率持续攀升 [8] 募投项目与财务状况 - 2022年可转债融资28亿元 核心募投项目包括年产20万吨磷酸铁及硅橡胶装置 建成时间从2024年9月延期至2026年9月 [10] - 公司净利润不断走低 负债率持续攀升 此次收购后未来前景或更加难料 [3][10]
锦欣生殖(01951):25H1多因素影响下业绩波动,待业绩边际改善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29 17:03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OUTPERFORM),目标价3.06港元,较现价2.93港元存在4.4%上行空间 [2] 核心观点 - 25H1收入12.9亿元(同比-10.7%),净亏损10.4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9亿元),主要受高基数效应、医保政策适应期及美国加州山火等多重因素影响 [3][4][5] - 预计2025-2026年收入分别为28.3亿元(+0.7%)和30.4亿元(+7.2%),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8亿元(-56.3%)和3.1亿元(+68.9%) [6] - 作为中美辅助生殖龙头,受益生育政策支持,2026年在低基数下业绩有望边际改善,基于2026年25倍PE设定目标价 [6][9] 财务表现 - 25H1毛利率30.4%(同比下降10.0个百分点),主因成都药品零加成政策及经营因素影响 [5] - 销售与管理费用率22.7%(同比+1.8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0.7%(同比-0.1个百分点) [5] - 计提减值损失10.9亿元,包含HRC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9.5亿元、老挝业务减值4017万元及投资定金减值9900万元 [5] - 经调整净利润8229.8万元(同比-68.3%),经调整净利率6.4%(同比下降11.6个百分点) [5] 业务分析 - 国内业务收入9.9亿元(同比-13.4%),受四川省医保政策适应期影响,医疗机构优先采用IUI治疗致IVF周期减少 [3] - 成都IUI患者数增至969人(同比+326.9%),大湾区IUI患者数增至894人(同比+300.9%) [3] - 海外业务收入3.0亿元(同比持平),受加州山火致部分诊所停运1个月,且美国SB-729法案推迟至2026年执行导致患者就诊递延 [4] 行业与估值 - 可比公司2026年平均PE为19倍,报告给予2026年25倍PE估值,高于行业平均 [6][9] - 公司市值80.8亿港元(10.4亿美元),自由流通股比例81% [2] - 近12个月股价涨幅19.6%,但相对MSCI China指数跑输28.1个百分点 [2]
鹏翎股份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9 06: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2.9亿元 同比增长18.24% [1] - 归母净利润2743.82万元 同比下降57.2%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6.56亿元 同比增长15.08%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427.06万元 同比下降86.95%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9.53% 同比下降5.29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2.04% 同比下降65.24% [1] - 扣非净利润2601.5万元 同比下降56.95% [1] - 每股收益0.04元 同比下降57.24% [1] 成本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4亿元 [1] - 三费占营收比10.87% 同比上升10.59% [1] 资产质量状况 - 应收账款9.7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55.89% [1] - 货币资金2766.7万元 同比下降25.81% [1] - 有息负债3.34亿元 同比增长43.84% [1] - 每股净资产3.03元 同比增长1.15% [1] 现金流表现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3元 同比大幅下降136.77% [1]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仅为58.79% [3]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比例仅为2.71% [3] 投资回报水平 - 2024年ROIC为2.51% 资本回报率不强 [3] -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4.92% 投资回报较弱 [3] - 2020年ROIC为-2.69% 为历史最差水平 [3] 业务运营特点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及营销驱动 [3] - 应收账款/利润比例高达1253.48% [3] - 密封部件板块营收增长较快 未计提商誉减值 [3]
华控康泰(01312.HK)中期净亏损约3.21亿港元
格隆汇APP· 2025-08-28 23:2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为452.7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1.3% [1] - 公司毛利约为254.6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8.1% [1] - 公司净亏损约为321.4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净亏损约4.5百万港元 [1] - 每股基本亏损约为5.06港仙,2024年同期每股盈利约0.09港仙 [1] 亏损原因 - 公司净亏损大幅增加主要由于健身业务特许经营表现变化 [1] - 经济前景不明朗和竞争加剧导致业务复苏速度较预期缓慢 [1] - 中国台湾地区联营公司经营困难及资金紧绌 [1]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金融资产减值亏损约159.0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约25.5百万港元 [1] - 无形资产减值亏损约123.9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约13.6百万港元 [1] - 健身业务分部商誉减值亏损约88.4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无此项亏损 [1]
财说| 全球最大辅酶Q10生产商可转债火爆申购背后:高负债扩张与盈利隐忧
新浪财经· 2025-08-28 11:41
可转债发行情况 - 金威转债网上有效申购数量达871.21亿张 中签率仅0.0024% 成为今年最难抢新券之一 [1] - 约871.21万户投资者参与申购 原股东优先配售比例达83.49% 总计10.79亿元 [1] - 控股股东厦门金达威投资有限公司获配448.60万张 占发行总量34.71% [1][2] 募资用途与战略转型 - 可转债发行规模12.92亿元 是公司近年来最大规模再融资 [1] - 募资投向: 辅酶Q10改扩建项目2.97亿元(占22.98%) 阿洛酮糖和肌醇建设项目4.64亿元(占35.90%) 信息化系统建设1.44亿元(占11.14%) 补充流动资金3.88亿元(占30.02%) [3] - 公司战略从营养原料供应商向食品配料和甜味剂市场跨界 [2][3] 新产品开发风险 - 阿洛酮糖仅完成中试 肌醇仅完成小试 需从零构建生产线和市场渠道 [4] - 阿洛酮糖甜度为蔗糖70% 热量为蔗糖10% 几乎不被人体代谢 可用于饮料、烘焙、乳制品 [4] - 肌醇是食品强化剂 具有维生素B1类似作用 可用于婴幼儿配方粉 [4] - 甜味剂行业竞争激烈 头部企业优势明显 公司作为后来者面临市场不确定性 [4]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28亿元 同比增长13.46% 归母净利润2.47亿元 同比增长90.12% [5] - 2024年收入构成: 营养保健食品19.64亿元(同比+3.67%) 辅酶Q10系列7.26亿元(同比-1.11%) 维生素A系列2.73亿元(同比+27.17%) 其他产品2.77亿元(同比+6.87%) [8][9] 盈利能力变化 - 辅酶Q10毛利率从2020年77.57%下滑至2024年48.2% [10] - 维生素A系列毛利率整体下降 2023年曾为负数 目前35.34%较2020年接近腰斩 [10] - 2024年四季度投产620吨辅酶Q10新产能 但毛利率进一步走低 [13] 债务结构变化 - 今年一季度总负债23.03亿元 同比增长48.74% [14] - 2024年总负债20.74亿元 同比增长46.37% [14] - 短期借款从2023年0.58亿元增至2024年3.66亿元(增幅530.31%) 今年上半年达6.61亿元(增幅252%) [14]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2024年增长67.31%至3.06亿元 今年上半年达3.63亿元 [15] - 长期借款2024年增加22.65%至5.38亿元 今年上半年达6.27亿元 [15] 投资活动与扩张 - 2020年至今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连续四年净流出 累计达13.07亿元 [16] - 2024年完成辅酶Q10 1.5倍扩产改造项目 完成6幢生产车间及1幢员工宿舍楼建设 [16] 商誉与收购风险 - 2024年商誉账面价值5.15亿元 占净资产11.9% [18] - 历史收购共计产生商誉原值11.64亿元 [18] - 对江苏诚信药业全额计提1.45亿元商誉减值 对VitaBest Nutrition计提4.94亿元商誉减值 [19] - Doctor's Best商誉1.55亿美元 Zipfizz商誉3.2亿元 Activ Nutritional商誉2200万元 [20] 汇率风险暴露 - 2024年境外收入25.66亿元 占总收入79.2% [22] - 2022-2024年汇兑收益分别为5464万元、2932万元和1984万元 [22] - 美元降息预期增加可能导致汇兑收益转为汇兑损失 [22]
董事长任职不到4个月突被监视居住,华仁药业紧急换帅
贝壳财经· 2025-08-27 23:12
公司治理变动 - 董事长张力因个人原因辞职并被采取监视居住措施 任职不足四个月[2][3] - 公司推举董事侯瑞鹏代行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责[4] - 新任董事长张力曾任职平安银行及曲江系金融企业 2024年4月才经控股股东提名进入董事会[3]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净利润亏损13.68亿元 同比下降827.67%[6] - 2024年营业收入13.53亿元 同比下降17.30%[6]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733.29万元 同比下降49.01%[9]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4亿元 同比下降19.13%[9] 资产减值影响 - 对子公司青岛华仁医药应收国药药材款项13.48亿元全额计提信用减值损失[7] - 子公司恒星制药计提商誉减值8743万元[7] 业务运营状况 - 2024年药品销量6.03亿瓶(袋/支)同比下降9.46%[8] - 自产药品收入2024年12亿元同比下降9.43%[8] - 腹膜透析液产品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2.18亿元 同比增长22.23%[11] - 基础输液产品收入占比仍主导 腹膜透析液和治疗制剂占比分别为25.73%和12.63%[8] 市场环境因素 - 输液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部分产品销售价格下降[10] - 药品价格相关政策对营业收入及毛利造成影响[10]
华润电力(0836.HK):电力主业经营持续改善 业绩受限煤炭业务与高基数
格隆汇· 2025-08-27 10: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78.72亿港元 同比减少15.9% [1] - 纯火电业务拥有人应占核心利润27.88亿港元 同比增长20.6% [2] - 可再生能源业务拥有人应占核心利润56.37亿港元 同比增长1.5% [3] 火电业务分析 - 火电售电量711亿千瓦时 同比减少1.4% [1] - 燃煤平均上网电价0.391元/千瓦时 同比下降6.1% [1] - 火电发电销售收入290亿元 同比减少5.0% [1] - 平均标煤单价823.8元/吨 同比下降11.8% [1] - 平均单位燃料成本0.241元/千瓦时 同比下降12.7% [1] - 煤电厂点火价差0.1499元/千瓦时 同比增加0.0096元/千瓦时 [2] - 整体燃料成本217.17亿港元 同比减少12.2% [2] 煤炭业务表现 - 煤炭生产业务拥有人应占核心利润亏损1.47亿港元 [2] - 煤炭业务较去年同期业绩贡献减少5.51亿港元 [2] - 火电板块整体拥有人应占核心利润26.41亿港元 同比减少2.7% [2] 可再生能源业务 - 新增风电及光伏并网装机483.9万千瓦 [3] - 风电权益并网装机2554.9万千瓦 同比增长33.6% [3] - 光伏权益并网装机1296.6万千瓦 同比增长159.2% [3] - 风电售电量259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5.5% [3] - 光伏售电量4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1.3% [3] - 风电平均上网电价同比下降11.0% [3] - 光伏平均上网电价同比下降6.1% [3] - 可再生能源税前核心利润71.48亿港元 同比增长7.4% [3] 特殊项目影响 - 新能源项目计提商誉减值1.21亿港元 [3] - 可再生能源板块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15亿港元 [3] - 去年同期收购广西贺州火电项目取得收益8.76亿港元 [2]
知名连锁药店,越开店越亏?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23:3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7.74亿元同比下降1.51% 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下降20.86% [2] - 毛利率33.08%同比下降1.24个百分点 医药零售营收同比下滑2.30%且毛利率下降1.07个百分点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44.13% 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幅-21.98% [4] 门店运营动态 - 净增门店108家 其中加盟店净增305家 直营店净减少197家 [3] - 新零售业务销售占比提升导致毛利率下降 新店处于业绩成长期产生亏损 [3][7] - 全国零售药店环比净减少约3000家 门店总数回落至70万以下 [3] 资本结构与风险 - 商誉总额57.63亿元 占净资产67.33亿元的85.6% [6]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0.93亿元 长期借款13.21亿元 [6] - 控股股东累计质押持股比例62.04% 占总股本15.65% [10] 控股股东资本运作 - 控股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2280.29万股(占总股本3%) 预计套现4.51亿元 [9] - 实施"解押再质押"操作 质押3211万股获三年期融资 [9] - 2020-2022年期间累计套现逾10亿元 [9] 行业竞争环境 - 药店行业竞争白热化 频繁促销与价格战压缩利润空间 [3] - 代表性药店企业2024年集体业绩大幅下滑 颓势延续至2025年上半年 [3] - 市场淘汰出清后店均服务人数有望持续上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