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经理
icon
搜索文档
平安基金段玮婧“清仓式”卸任!新人李晓天能否接住这泼天富贵?
搜狐财经· 2025-05-28 12:54
在货币市场基金领域,段玮婧掌舵的平安金管家货币基金表现亮眼,任职期间总回报为24.89%,在同行业中位列前8%,据统计,2017年至2024年底,该 基金为投资者创造24.24亿元盈利,即便在2023年市场剧烈波动期,其七日年化收益率仍稳定高于2.5%,规模长期维持在百亿级别。 债券券型基金则是段玮婧长期价值投资的核心配置。平安合兴1年定开债基金自2020年6月运作至今,累计收益率达18.52%;平安合禧1年定开债基金实现 年化回报为4.63%,较业绩基准超额收益2.24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段玮婧管理规模已达320.59亿元,成为平安基金固收板块的中流砥柱。 | 基金名称 | 投资类型 | 任职目期 | 基金规模 | 任职总回 | 年化回 | 同类排名 | | --- | --- | --- | --- | --- | --- | --- | | | | | (亿元) | 报(%) | 报(%) | | | 平安惠融纯债 | 中长期纯债券型 | 2025-01-13 | 5.04 | 0. 36 | 1.02 | 1893/3310 | | 平安惠鸿纯债 | 中长期纯债券型 | 2025-01- ...
汇添富百亿基金经理更迭,激进派张韡接管保守派郑磊最大在管产品
搜狐财经· 2025-05-27 12:34
5月24日,汇添富基金公告旗下产品"汇添富创新医药"解聘基金经理郑磊,该基金交由当前共同管理该产品的张韡来管理。张韡于2025年4月10日被增聘 为"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的基金经理,经过大约一个半月时间的交接,郑磊正式退出由张韡接棒。 郑磊,复旦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曾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员、中海基金医药行业分析师、基金经理。2017年11月加入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 公司,2018年8月8日开始任"汇添富创新医药"的基金经理,这也是郑磊在汇添富基金管理的第一只产品。 图中人物系汇添富基金 基金经理 郑磊 张韡业绩优秀、管理规模创新高,郑磊业绩不佳、管理规模持续萎缩 引起这次基金经理变更的直接导火索是今年以来张韡的业绩要显著跑赢郑磊。根据wind统计,截止2025年05月23日,张韡的投资经理指数今年以来的收益率 是34.31%,而郑磊的投资经理指数今年以来的收益率是16.61%。 下图是张韡的投资经理指数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郑磊和张韡均是汇添富基金旗下管理医药主题基金的基金经理,郑磊比张韡管理公开产品的时间更长,郑磊的投资经理年限9.70年,张韡的 投资经理年限为4.17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 ...
曾经的“王者”基,何以变成如今的“青铜”?
市值风云· 2025-05-26 18:02
百亿基金表现 - 截至一季度末,25只百亿规模主动权益基金今年平均回报6.6% [5] - 表现最佳的两只基金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和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回报均超50%,规模双双突破百亿 [5] - 兴全趋势LOF今年回报-10.7%,是唯一亏损超10%的百亿基金,规模较巅峰缩水65% [9][10] 基金业绩对比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规模109亿元,今年回报58% [6]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规模115.2亿元,今年回报51.4% [6] - 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规模389.1亿元,今年回报5.5% [6]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规模311.8亿元,今年回报4.4% [6] 兴全趋势LOF分析 - 该基金近五年亏损13.6%,大幅跑输业绩基准和沪深300指数 [10] - 机构持有份额从2019年的107亿份降至不足5亿份,个人投资者份额仍高达250亿份 [11][13] - 基金经理董理任职期间年化回报-11.7%,最大回撤达44% [26] 投资策略变化 - 董理接管后权益仓位从65.6%提升至85.6%,行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33][36] - 重仓电子和房地产板块,保利发展2023年下跌32.4%拖累基金净值 [38][40] - 当前前三大重仓股为顺络电子、北方华创和紫金矿业,合计占比约24% [42]
基金经理“团队制”如何搞?这些有益探索已先行!
券商中国· 2025-05-26 16:45
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 - 团队制成为提升公募基金投研能力建设的主要抓手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 行业高度认可投研一体化和共管模式作为探索方向 但与真正团队制仍有差距 需从投研机制变革入手 [1] - 证监会《行动方案》明确团队制为强化投研能力核心部分 要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支持"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 中欧基金工业化数智化平台、诺安科技投研团队为典型实践案例 [2] - 共管模式通过多人协作应对单一策略局限 工银领航三年持有混合为首只四人共管偏股基金 银华新能源新材料量化等产品采用三人共管 行业认为团队制可提升风格兼容性和业绩稳定性 [3] 共管模式实践与挑战 - 共管基金数量逐步增加 但存在角色定位模糊、协调成本高问题 国泰基金指出需明确分工机制 北京公募人士观察到当前共管尚未实现"1+1>2"效果 成熟基金经理间易现协作障碍 [4] - 共管基金分三类:知名基金经理挂名型(如某百亿基金经理10只产品均共管但实际由他人主导)、应对离职过渡型(鲍无可、王鹏案例)、传帮带培养型(华南基金经理分仓位给新人自主操作) [5][6] 行业竞争与机制创新需求 - 主动权益投资面临四大难题:6000家上市公司筛选压力、投研精力有限、同业竞争激烈(量化/被动基金崛起)、大管理规模下超额收益难度增加 沪上公募人士指出需团队协作应对 [7] - 北京公募人士强调团队制需投研文化变革支持 要求成员能力互补(宏观/产业/选股/风控) 通过投委会整合资源形成大团队 持有人期待共管基金透明展示分工贡献 [8]
基金经理团队制受关注 公募探索投研一体化改革
证券时报· 2025-05-26 02:03
在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以下简称"团队制")成为提升公募基金投研能力建设 的重要抓手。 从证券时报记者多方采访来看,团队制设想目前已得到基金业内相关人士的高度认可。受访人士对记者 表示,近年出现的投研一体化和基金经理共管模式有望成为团队制的有益探索,但这与真正意义上的团 队制还有不少距离。团队制模式的真正实施,既要着手于基金经理间的优势分工,更要从自上而下的投 研机制变革抓起。 已有实践探索 5月7日,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到,要建立基金公司投研能力评价指标 体系,引导基金公司持续强化人力、系统等资源投入,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 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做大做强投研团队。 在此之前,已有基金公司逐步着手进行投研一体化实践探索。同时,也有基金公司通过基金经理多人共 管模式,来扭转大规模基金的单一策略和能力圈制约的弊端。 北京一位公募投研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在基金行业过往发展过程中,一只基金由两名以上基金经 理共同管理的情况并不少见,特别是"固收+"和公募REITs等产品。但有意识通过共管形式来提升投研能 力建设,实际上是近几年来才出现 ...
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A累亏4成 基金经理面临降薪大考
中国经济网· 2025-05-23 16:20
基金表现 - 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A(代码012148)成立于2021年6月9日,截至2025年5月20日规模为10 86亿元,单位净值0 5668元,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13 40%,近三年亏损54 33%,跑输基准(中证800指数收益率60%+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2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20%)约59 1% [1] - 截至2025年5月22日,该基金今年来收益率-5 01%,成立来收益率-43 82%,累计净值0 5618元 [2] - 阶段涨幅表现不佳:近1周-0 37%,近1月-1 35%,近3月-13 81%,近6月-10 21%,近1年-13 16%,近2年-45 36%,近3年-55 19%,均跑输同类平均及沪深300指数 [3] 基金经理 - 基金经理施成从业超6年,管理该基金3 95年期间回报-43 32%,目前管理总规模27 32亿元 [1] - 施成曾任中国建银投资证券和招商基金研究员,2017年3月加入国投瑞银基金研究部,自基金成立以来独立管理该产品 [4] 政策影响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首次明确基金经理绩效薪酬与长期业绩挂钩机制:若产品三年以上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绩效薪酬需大幅下调 [1] 持仓情况 - 基金聚焦新能源和TMT行业,2025年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包括科达利、德业股份、宁德时代、圣泉集团、江海股份、蔚蓝锂芯、杰华特、华丰科技、铂科新材、恒立液压 [3] 公司回应 - 国投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母公司)表示相信子公司国投瑞银基金已关注到《行动方案》并做出相应安排,但未透露具体措施 [2]
基金经理向业绩比较基准调仓了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21:24
近期,银行股屡创新高之下,市场上有一个猜测:基金经理向基准调仓了。 其逻辑是,5月7日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要求基金经理 薪酬与业绩挂钩,强化了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主动权益基金通常会选取沪深300等代表性宽基指 数作为业绩基准,由于以往基金经理普遍低配其中权重较大的银行、非银、公用事业等行业。因此,为 了不让净值与业绩比较基准偏离太多,基金在加速回补低配的行业,近期金融板块的抢货潮也被指与此 有关。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调查显示,公募并没有明显向业绩比较基准调仓的迹象。 事实上,在面临着"调仓"还是"调基准"的选择时,大多数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更倾向调整业绩比较基准。 业绩与基准的困境 5月7日,《行动方案》公布。《行动方案》显示,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 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 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 这一条规定将影响很多基金经理的薪酬。 国泰海通证券统计显示,2017年至2025年4月末期间,全市场公募基金3年累计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0%以 上的平 ...
知名基金经理鲍无可离职,接任者都是什么水平?
市值风云· 2025-05-21 18:36
多为市场老将,但风格迥异。 | 作者 | | 破浪 | | --- | --- | --- | | 编辑 | | 小白 | 上个周末,公募界发生了不少事——张坤卸任易方达副总,选择专注投资,同时4月份就传出离职的 鲍无可也正式官宣了。 4月初,鲍无可在管的多只基金增聘基金经理,且增聘的多是市场老将,这一风向被市场解读为鲍师 傅要离职了,毕竟"增聘"这一举动几乎是基金经理离任前的"标配"。 因而,鲍无可的离职是意料之中,但走的这么快风云君还是有些稍感意外,业内不少人猜测他的下一 站或为私募。 这两年,不少绩优基金经理纷纷卸任出走,公募基金难道真要变成"私募的黄埔军校"? 注:如无特殊说明,全文数据截至2025年5月16日。 年化回报超15%的十年老将退场 鲍无可是市场里少数的"双十"基金经理之一,即基金经理从业年限超过10年、年化回报高于10%,他 目前只服务过景顺长城一家公募,而且一干就是15年多。 2009年12月,鲍无可加入景顺长城,先后担任研究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职务,2014年6 月开始管理基金,后做到投资部投资副总监。 净值走势上,鲍无可管理的基金整体走势平稳向上,是业内为数不多、确实能让 ...
惠升基金张一甫卸任权益投资总监!新副总能否重构“固强权弱”局面?
搜狐财经· 2025-05-21 13:20
5月20日,惠升基金接连发布三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副总经理张一甫同日卸任其管理的惠升惠泽混合、惠升惠民混合及惠升医药健康6个月持有期混 合三只产品的基金经理职务,全面退出基金管理一线。 根据公告披露,张一甫卸任的三只混合型基金分别由孙庆、彭柏文、张政三位基金经理接任。值得关注的是,惠升基金公告中对张一甫的未来去向未 作任何说明,仅以"工作安排"模糊带过。张一甫此次"清仓式"卸任行为,市场对其离任产品管理背后的深层原因猜测纷纷。 | 惠升惠泽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 | | | 惠升惠民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 | 惠升医药健康6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 --- | --- | --- | --- | --- | --- | --- | | 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 | | | 送出日期:2025年5月20日 | | 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 | 送出日期:2025年5月20日 | | | 1. 公告基本信息 | | | 透出目期:2025年5月20日 | | 1. 公告基本信息 | | | 基金名称 | 惠升高民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1. 公告基本信息 | | | 基金名称 | ...
基金经理能力如何评价?选股范围影响投资业绩
券商中国· 2025-05-21 10:03
行业主题基金业绩表现 - 行业主题基金在特定赛道顺风时能取得高收益 例如南方地区某医药健康基金今年收益率超过17% [1] - 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非行业主题基金表现可能较差 例如该基金经理其他两只全市场基金今年亏损约10% [1] - 行业主题基金业绩具有高波动性 2015年以来互联网、消费、新能源等主题基金经历火爆后陷入长期亏损 [2] 行业主题基金特性分析 - 行业主题基金选股范围受合同限制 具有"必选性" 业绩难以完全反映基金经理真实能力 [1] - 行业主题基金更像工具型产品 业绩与对应行业市场表现直接相关 基金经理个人能力非决定性因素 [3] - 行业主题基金在FOF投资中较难成为重仓对象 因其业绩具有复杂性和高波动性 [3] 基金经理能力评估 - 全市场基金更能体现基金经理真实投资能力 因其考验更大范围内的选股能力 [3] - 新手基金经理通常先管理行业主题基金 能力提升后再管理全市场基金 [4] - 基金公司提拔基金经理时 会考察其对其他行业的理解深度 全市场基金业绩反映其投资认知程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