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食物观
icon
搜索文档
观察丨阳江海鲜进成都,一个沿海城市的省际突围
南方农村报· 2025-05-01 23:34
阳江农业品牌推介活动 - 4月30日阳江农业品牌产品推介活动在成都举办,集中展示阳江特产和美食[4][6] - 活动旨在促进农产品跨地域产销对接,加快融入全国市场[10][11][12] - 阳江企业组团调研成都农批市场、物流平台等,达成多项合作意向[60][61] 阳江农业产业优势 - 阳江拥有7966.8平方公里土地和1.23万平方公里海域资源[20][21] - 深水网箱养殖规模达866口,年产量超4万吨、产值12亿元,规模居全省第二[16][17][18] - 建成3个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和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4] 特色农产品与品牌建设 - 核心产品包括程村蚝、对虾、双肩玉荷包荔枝、春砂仁等国家地标产品[25][26][27][46] - 打造"漠阳味道""阳江海鲜"品牌,拥有127个农业类品牌,其中49个为全国/省级名特优产品[40][42] - 预制菜和即食品加工技术提升,推动"土特产"向"抢手货"转型[52][53] 产业集群发展 - 建成1个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个国家特色产业集群及29个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41] - 海陵岛-阳西渔港经济区入选国家级试点,沙扒镇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典型案例[48][50] - 金鲳鱼、对虾等13项产业入选广东省十亿元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58] 跨区域合作意义 - 活动打通阳江农产品进入西南市场的通道[61] - 通过产业链协同实现沿海与内陆资源互补[66][67] - 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64][68]
福建福州持续擦亮特色渔业品牌
海上粮仓建设 - 福州加快推进"海上粮仓"建设,推动福州鲍鱼、海带、鳗鲡等特色渔业品牌持续提升 [1] - 福州以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全力耕海牧渔,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区 [1] - 拓展深远海养殖、构建"1+6+4"海洋科创体系等典型工作经验在福建省推广 [1] 水产种业振兴 - 实施水产种业振兴行动,创新培育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水产养殖新品种 [1] - 建设规模化鱼类种业基地,推动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升级改造 [1] 深远海养殖发展 - 实施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行动,建设深远海养殖渔场 [1] - 争取更多深远海养殖平台落地福州 [1] - 支持连江探索深远海养殖装备产权登记工作,构建连江深远海养殖集中区防灾减灾监测体系 [1] 远洋渔业发展 - 实施提振远洋渔业发展专项行动,优化"远洋十条"政策 [1] - 支持远洋渔业企业稳生产、延产业链、拓新渔场 [1] 产业融合与品牌提升 - 实施产业融合工程,以"园区化""龙头企业引领"和"一条鱼全产业链"思路,重点推进鲍鱼类、海带类、鱼糜类等精深加工 [2] - 做大做强福州鱼丸、鳗鲡、鲍鱼、佛跳墙等特色优势产业 [2] - 实施品牌提升工程,着力打造福州鲍鱼、海带、鳗鲡等特色渔业品牌 [2] 海洋科技创新 - 实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海洋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推广专项行动 [2] - 建强福州海洋研究院、福州海洋食品研究院,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2] 金融支持与改革 - 强化金融支持,加快兑付奖励资金,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1] - 深化养殖海权改革,引导在榕银行与基层组织深化合作,推动出台更多面向渔民、审批便捷、利率优惠的金融产品 [2] - 探索试点渔业船舶检验社会化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选取渔业船舶检验社会化服务机构,推动渔船检验工作实现"检管分离" [2]
第九届水产界“达沃斯”盛大启幕,百余位院士专家破题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8 12:44
行业现状与成就 - 2025第九届中国国际水产科技大会在成都举行,主题为"科技引领、创新赋能、绿色发展",吸引500余家产业链企业参与,创历史纪录 [1][2] - 2024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7366万吨,同比增长3.5%,连续30余年全球第一,其中养殖产量6062万吨,同比增长4.3% [3] - 水产行业提供14亿中国人三分之一的蛋白质来源,仅占用7%-9%的饲料产量 [4] 行业挑战与转型 - 行业面临绿色发展、质量安全、原料紧缺、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 [5] - 渔业资源衰退、种业"卡脖子"、产业链附加值低、智慧化程度低制约高质量发展 [5] - 行业进入从量变向质变的关键时期,需技术突破和制度创新 [4][5] 企业案例与战略 - 通威、海大、新希望六和等100家企业入选"2025中国水产行业百强品牌",覆盖种业振兴、绿色养殖等领域 [2][6] - 通威2023年提出"好产品年"战略,强调"原料稳定,质量如一",2024年深化"万户共成长"计划 [9][10] - 通威2007年起布局海外,在越南、孟加拉等国建立饲料生产基地,年产能超百万吨 [11] 未来发展方向 - 大会提出五大倡议:发展水产新质生产力、科技突破关键领域、绿色生产体系、智慧产业链升级、协同发展共同体 [6] - 需关注智慧渔业趋势,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动能迭代 [7] - 行业需解决存量时代轻产品、重营销问题,提升终端客户对质量的甄别能力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