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吉林黑土地上的故事“热辣滚烫”
人民网· 2025-07-18 20:36
在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基地核心区,田埂上,国家黑土地现代农业研究院农机研发中 心主任苗全正在查看玉米的长势。 7月16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组在吉林的产粮大县梨树县、公主岭市等地采访。让我们从三个故 事,看瞄准现代化大农业这一主攻方向,吉林黑土地上"热辣滚烫"的生动实践。 第一个故事,关于耕地。 盛夏时节,广袤的黑土地上,大片玉米随风摇曳起绿浪。吉林,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 用全国4%的耕地,产出6%的粮食。这里的粮食商品率超过90%,全国每10斤商品粮,就有1斤产自吉 林。 数据显示,吉林黑土耕地面积9811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7%。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吉林正通过实施 一系列保护性耕作技术,守护着"耕地中的大熊猫"。 苗全介绍,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离不开机械化作业的支持。过去,为了实现秸秆覆盖地表、 免耕少耕的效果,需要四台机器轮番下地,费时费力,效率不高。 为了破解推广保护性耕作过程中应用机械化难题,解决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梨树模式"个别环节与机具 不匹配的短板。2021年,梨树县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研制多功能免耕播种一体机,实现整地和免耕播种 一次性完成。 " ...
黑龙江电力赋能农业生产好“丰”景
智慧农业发展 - 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有限公司通过农田管理手机App实现水稻叶龄智能监测 监测点增至220个 [1] - 国网黑龙江电力强化供电保障能力 为智慧农业提供可靠电力支持 [1] 电力服务保障 - 国网黑龙江电力组建1022支农时保电服务队 一线值守保障农业生产用电 [2] - 国网伊春铁力供电公司开展"田间课堂"安全用电宣讲 覆盖农户60余人次 解决用电问题10余项 [1] 电网基础设施升级 - 国网牡丹江供电公司为绥西村黑木耳基地新增2台200千伏安变压器 组立电杆52基 [2] - 电网企业针对性改造升级各地电网 满足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用电需求 [2] 电力营商环境优化 - 国网黑龙江电力推行"三省""三零"服务 压减办电时间30% 简化流程并降低成本 [3] - 电力服务成为推动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3] 特色农业产业化 - 绥阳镇绥西村黑木耳标准化示范基地年培植量新增15万袋 电力保障支撑产能扩张 [2] - 电力供应稳定性直接提升农户信心 绥西村党支部书记明确表示产业发展信心增强 [2]
如何纾解粮菜争地之困
经济日报· 2025-06-17 06:06
粮食安全与多种经营统筹发展 - 粮食主产区通过拓展经济作物种植实现"粮丰菜增",福建省政和县带动1.2万余户农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湖南省新田县蔬菜出口占全省四分之一,江西省宁都县利用"四荒"资源发展设施农业 [1] - 中央政策强调耕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同时支持多样化食物供给,要求形成与市场需求和资源环境匹配的农业生产结构 [2] - "蔬菜上山"模式破解粮菜争地矛盾,兼顾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实现产业增效、乡村增绿的多赢局面 [1][2] 非常规用地资源开发策略 - 开发非耕地资源需坚持生态环保与利用并举,实施环境恢复治理、水土保持与低丘缓坡同步开发 [3] - 科学选地与权属改革是关键,通过荒地"三权分置"明确权属,实施连片开发并保留生态绿山 [3] - 湖北省"长阳西红柿"运用高山避雨栽培技术错季销售,江西省金溪县创新水培、袋装基质等模式提升产量与口感 [3] 科技与模式创新驱动农业升级 - 科技赋能精细管理,推广数字化管理、机械化采摘等技术解决水肥问题并提高产量 [3] -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农人"体系,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 [3] - 生产方式向集中化、现代化转型,需配套水电路网、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 [4] 政策与市场协同支持机制 - 政府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开发涉农贷款和保险产品,完善普惠金融服务 [4] - 建立"县出资、乡建设、村管理、户使用"模式统筹基础设施,强化产销对接助力"土特产"发展 [4]
AI时政画报|大农业的路子宽又阔
央视网· 2025-05-28 10:32
农业政策与发展战略 - 习近平在福建宁德调研时提出"大农业"概念,强调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立体农业,区别于传统单一平面小农业 [4] - 2015年总书记要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将现代农业作为重要产业支撑 [4]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践行大农业观",要求以"大观念""大视野"打破农业发展壁垒 [8][9] 现代化农业实践案例 - 安徽濉溪县推动小麦全产业链建设,通过良种培育、龙头企业和绿色食品加工集群提升附加值,种粮大户订单种植500亩小麦增收7万元 [5][6] - 福建永安市建立金线莲产业研究院,实现药材向食品高附加值转变,形成超亿元产业链,竹农套种3亩金线莲获2万多元收益 [6][7] - 北大荒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推进绿色农业用养结合 [5] 农业支持政策与规划 - 《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部署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格局 [5] - 《"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提升质量效益 [5] - 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意见明确机械化重点任务 [5] 农业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 - 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田网、渠网、路网交织的现代化生产体系 [10] - 吉林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 [7] - 各地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生产格局,如三江连通水资源综合利用 [5][10]
深入理解践行大农业观
经济日报· 2025-05-22 06:18
农业发展理念创新 - 大农业观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突破传统小农业观的局限性,将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拓展资源范围和产业边界 [1][3] - 小农业观局限于耕地资源和单一生产过程,导致效率低下、发展不可持续,难以解决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 [1] - 大农业观的发展历程:1991年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首次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念",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2] 大农业观的核心内涵 - 以大资源观为前提,拓展农业资源范围至耕地、森林、草原、水体及生物资源,注重国土空间统筹开发 [3] - 强调全产业链融合,推动农业与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协同,发展立体农业、设施农业等新业态,突破传统耕地限制 [3] - 突出农业多功能性,兼具经济、生态、文化价值,需协调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多领域发展 [4] -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模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促进农业绿色转型 [4] 践行大农业观的实施路径 - 坚守粮食安全底线,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6] - 全方位开发农业资源,我国现有耕地12860.88万公顷、园地1961.09万公顷、林地28369.57万公顷、草地26321.57万公顷、湿地2351.98万公顷,需挖掘非耕地资源潜力 [7] -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规模化、智慧化、品牌化发展,发展设施农业、城市农业等新空间 [8] - 建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共建共享的发展共同体 [9] 现代化大农业的区域实践模式 - 东北和西北垦区适合发展现代化大规模农业,以黑龙江垦区为例,依托大基地、大企业探索大规模农业成效显著 [10] - 人均耕地较少地区推广适度规模经营,结合土地流转和服务外包实现复合型规模经营 [11] - 都市圈发展现代都市大农业,全国35个300万人口以上城市可开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业态 [11] - 特色型现代化大农业依托区域独特资源禀赋,发展多样化特色农业 [12]
“黑土粮仓”春耕忙——吉林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一线观察
新华社· 2025-05-17 16:15
现代化大农业发展 - 吉林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 统筹发展科技农业 绿色农业 质量农业 品牌农业 [3] - 吉林省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 坚持"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发力良田建设 推进科技创新应用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3]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表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 吉林要打好良田基础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7] 盐碱地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 吉林省近年实施100余个盐碱地治理项目 新增耕地80余万亩 可实现粮食年增产近10亿斤 [7] - 2025年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预计超过9000万亩 力争年内新增和改善水田17.8万亩 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 推广保护性耕作4000万亩 [13] - 公主岭市利用国债项目加快兴建高标准农田 修缮6公里沟渠 铺设4.2公里机耕路 [11] 智慧农业与科技创新 - 吉林省开展数智赋能大田作物单产提升试点示范建设 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智化转型升级 [16] - 吉林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94.7% 已建立智慧农场60个 将加快6个省级育种创新平台建设 [18] - 吉林省通过"吉农云"平台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和"数字村" 实现农田管理"天上看 云里算 掌上管" [18] 绿色农业与生态种养 - 吉林省已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余个 覆盖400余万亩耕地 [20][22] - 大安市联合乡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开展生态种养 产出高品质大米的同时收获稻田蟹 稻田鱼 稻田鸭 [24] - 梨树县青堆子村应用秸秆还田 测土配方施肥等黑土地保护技术 并利用牛粪堆沤发酵成粪肥还田 [22] 企业参与与产业升级 - 中化环境修复(吉林)有限公司参与盐碱地治理项目 2025年有6万余亩盐碱地改造和低产田改善计划 [9] - 信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稻渔综合种养 建起现代化水稻加工厂并注册品牌 延伸产业链条 [24] - 吉林省将创建省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园区 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县乡布局 [24]
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经济日报· 2025-05-10 06:09
政策规划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强调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1] -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2] - 202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从食物来源渠道、开发质量效益、价值链等方面进行部署 [2] 行业发展现状 - 国内粮食总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突破1.4万亿斤 [1] - 人均粮食占有量从2012年的450多公斤增加到2024年的500多公斤 [1] - 水产品总产量保持逐年增长态势并于2024年达到7366万吨 [1] - 居民人均每日能量供给量已达到4871千卡 [1]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出台关于食物保供的法律法规 [2] - 发布种植业、畜牧、林业草原、海洋经济等领域的发展规划 [2] - 开展农业支持保护、重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推进奶业振兴、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等 [2] - 组织开展重大农业科技攻关、种质资源保护、畜牧良种推广等 [2] 行业发展方向 - 保障多元化食物生产渠道,强化消费端导向作用 [3] -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食物生产格局 [3] - 构建与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相适应的农业产业体系和食品工业结构 [4] - 深化农业国际合作,建立稳定的农产品贸易关系,分散进口风险 [4]
努力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黑龙江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5-06 05:52
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发展 - 黑龙江绥化市玉米加工产业规模显著,拥有43户规上玉米加工企业,产值达2898亿元,形成9条产业链和50余种主要产品 [1] - 玉米深加工能力超过2800万吨,产品品类扩展至61个,其中维生素C售价30元/斤,辅酶Q10售价高达1000元/斤 [4] - 行业通过"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策略推动产业链延伸,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4] 农业科技与生产效率提升 - 黑龙江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08%,通过"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提升黑土有机质含量,每千克增加41克 [3] - 采用"等高环播"种植模式实现水土流失减少50%、化肥使用量降低15%、增产5% [3] - 集成推广74个高效增产技术模式,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深度融合 [3] 产业集群与龙头企业增长 - 2024年新增117家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较2022年增加340家,增幅达176% [1] - 大豆深加工产品扩展至23个品类,粳稻、糯玉米、黑木耳等产业规模全国领先 [4] - 北大荒农垦集团友谊农场应用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对190万亩耕地精准管理 [3]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龙江森工集团建设625万亩森林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10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黑木耳等森林食品成为利润增长点 [5] - 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超1亿亩,稳居全国前列,同时发展冷水鱼、生态森林食品等供应基地 [6] - 行业践行"大食物观",通过宜粮则粮、宜牧则牧等策略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 [5]
柞蚕之乡又“破茧”
辽宁日报· 2025-05-05 08:38
柞蚕新品种研发与特性 - 辽宁省农科院蚕科所培育出优质丰产抗病柞蚕新品种"辽蚕527" 该品种历经7年14代繁育而成 具有抗逆丰产特性 对不良环境耐受性强 出蛾羽化集中 蚕茧出丝率高 茧丝长 [1] - 现有柞蚕品种因气候和饲育环境变化导致适应性下降 "辽蚕527"的研发填补了生产需求缺口 [1] - 蚕科所28年间已成功繁育8个柞蚕新品种 持续推动品种改良 [1] 柞蚕产业规模与区域经济 - 丹东凤城市作为"中国柞蚕之乡" 拥有150万亩柞园 年放养柞蚕直接收入约5亿元 [1] - 辽宁省全产业链产值1亿元以上的农业特色产业近60个 其中海参 小粒花生 草莓等8个品种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 [3] - 柞蚕产业与中药材 食用菌 绒山羊等共同构成辽宁省特色农业体系 [2] 柞蚕养殖技术创新 - 蚕科所研发柞蚕卵净选机 每小时净卵60千克 效率达人工4倍 可替代传统人工筛选 [2] - 高效割茧机获实用新型专利 作业效率提升2-3倍 同时降低伤蛹率 [2] - 柞园轮伐枝条粉碎机实现现场粉碎还山 产出木料长度不超过1厘米 [2] - 蚕科所与当地企业合作研发系列省力化机械设备 推动传统柞蚕业向现代化转型 [2] 产业政策与发展方向 - 辽宁省积极践行大农业观 大食物观 通过开发森林 海洋等资源拓展"新粮食"来源 [2] - 蚕科所通过推广新品种 新技术和机械化设备 强化柞蚕产业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 [1]
益海嘉里金龙鱼启动“6步鲜·春耕节邀您一起种地吧”春耕仪式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4-29 15:39
公司活动与品牌理念 - 公司在浙江省杭州市京杭大运河畔的生态稻田启动2025年春耕仪式 主题为"6步鲜·春耕节邀您一起种地吧" 活动参与者包括《种地吧》节目嘉宾李昊 奥运冠军邢傲伟 业内专家及消费者代表 [1] - 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传递金龙鱼6步鲜大米"鲜米从源头开始"的理念 呼吁公众关注农耕文化传承与现代化科学田间管理 参与者学习分秧 插秧技巧 [1] - 公司连续3年深度合作《种地吧》节目 品牌与年轻嘉宾实现"双向奔赴" 支持年轻人亲近自然 热爱劳动 勇于创新 强调尊重土地 振兴新农业的长期承诺 [1] 技术创新与产业链 - "6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包含"鲜割 鲜谷 鲜存 鲜碾 鲜装 鲜食"6个关键环节 运用新理念技术和工艺保障五常大米全产业链的新鲜和食用品质 [1] - "鲜割"环节在稻谷九成熟时进行 兼顾产量和食味值 减少收割时稻谷自然脱落带来的田间损失 响应国家节粮减损政策 [1] - 电商渠道代表和线下渠道代表参与活动 共同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鲜米直通车 以溯源互动强化消费者信任 [2] 企业战略与行业定位 - 公司作为中国粮油行业领军企业 以"大农业观"为指引 聚焦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 [2] - 未来将持续依托"6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及产业化 引领粮油食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绘就"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时代蓝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