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和科技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展现文化产业新气象 ——写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之际
经济日报· 2025-05-22 06:40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5月22日至26日举办,主题为"创新引领潮流·创意点亮生活",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将展示与交易 [1] - 展会线上线下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参与,线下设8大展馆(3个综合馆+5个专业馆),云上文博会平台同步展示 [1] - 目标打造"七个超级平台",涵盖交易、投融资、技术发布、文化出海等全产业链功能,强化"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品牌 [1] 科技与文化融合 - 重点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机制,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邀请6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推出AI会展助手"文小博"及具身机器人服务 [2] - 罗湖展区通过AI赋能传统文化产业,展示数字化转型、媒体融合及新业态应用 [2] - 乐聚机器人、时空壶翻译机器人等AI矩阵将现场演示,同期举办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和世界无人机大会,三展联动突出深圳AI创新基因 [3] 国际化与特色展品 - 国际化程度创新高,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合作机构及展品品类均达历史之最 [3] - 埃及展团带来知名文创品牌,瑞典高奢珠宝品牌首发白垩纪琥珀藏品,秘鲁展团展示传统羊驼手工艺制品 [3] 文创与交易创新 - "文创中国"主展区面积从上届1300平方米扩至3000平方米,吸引100余家机构及知名IP参展,增设4个分展区 [4] - 推出22项促交易措施,包括新品首发、项目路演、供采对接等,联动淘宝、京东、腾讯等平台提供流量支持和出海服务 [4] - 打通"展前配对—展中直购—展后云洽"全周期服务链,结合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实现文化资产变现闭环 [4]
构建超级交易平台,推动文化与市场深度融合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06:16
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于5月22日开幕,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是深圳最重要的文化IP与传承盛事 [1] - 文博会定位为文化展示窗口、交易平台、文化引擎,同时也是文化强国实践的载体 [1] - 展会功能涵盖文化产品交易、投融资服务、新技术发布、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出海、品牌传播及改革成就展示 [1] 交易规模与参与主体 - 历届文博会累计总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服务企业机构超4.5万个,展示文创产品超200万种 [2] - 市场化组展比例从上届50%跃升至75%,显示市场化力量增强 [2] - 吸引海内外300余家头部品牌企业参展,包括60家首次参展的新企业如埃及Konouz,以及腾讯、网易等老牌机构 [2] 国际化与创新举措 - 上届展会覆盖108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采购商达3万名 [3] - 本届推出22项促交易措施,通过场景、通路、服务升级强化"交易力" [3] - 推动网文、网剧、网游等中国文化产品出海,同时促进国内外企业合作 [3] 行业影响 - 构建文化产业交流生态,实现文化资源全国优化配置 [2][3] - 主题聚焦"文化与科技融合",体现创新导向 [2] - 形成文化产品服务高效流通机制,带动产业整体繁荣 [3]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5月22日开幕 现场展示12万件文化展品
广州日报· 2025-05-15 09:51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现场展示12万件文化产品 举办近200场交易活动 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现场交易[2] - 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 覆盖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 305家海外展商参与[5] - 设立8大线下展馆(3个综合馆+5个专业馆) 全市设52个分会场 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展示[2][5] 科技创新与AI应用 - 新设人工智能展区 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 包括"常青顶流"和"破圈新秀"企业[6] - 通过AI全应用场景呈现、科技演出及共创互动方式突出AI创新亮点[6] - 首次开发"AI会展助手——文小博" 通过AI技术重构交易服务体系实现精准供需对接[9] 交易促进措施 - 特别策划22项促交易措施 通过场景、通路、服务三方面升级实现全链赋能[8] - 开辟新品首发、项目路演、供采对接多元交易场域 招商会和发布会实现倍增扩容[8] - 联合电商平台推出"文博会消费季" 提供全域流量支持和出海服务[8] 国际化与新品发布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合作机构及展品品类创历史之最 覆盖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7] - 全馆举办超120场新品发布会 包括合翼航空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模型等重磅项目[6] - 吸引60余家首次参展企业 包括埃及Konouz及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等国际机构[6] 文化IP与产业生态 - 游戏《黑神话:悟空》、电影《哪吒2》等现象级文化IP持续破圈出海[3] - 数字创意、微短剧、生成式AI应用等新兴文化业态加速布局[3] - "文创中国"主展区从1300平方米扩至3000平方米 汇聚100余家机构及知名IP[6] 联动效应与平台建设 - 与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世界无人机大会形成"三展联动"资源共享[2][5] - 着力打造七大超级平台 包括超级交易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及出海贸易平台等[5]
文博会新设人工智能展区
南方都市报· 2025-05-15 07:07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将于5月22日-26日举办,主题为"创新引领潮流 创意点亮生活",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全市设52个分会场 [1][2] - 展会规模庞大:12万件文化产品展示、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交易、近200场交易活动、22项促交易措施落地 [1] - 参展情况: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企业线上线下参展,305家海外展商参与,覆盖65个国家和地区 [2] 展馆设置与同期活动 - 线下设8大展馆(3个综合馆+5个专业馆),云上文博会平台同步展示 [2] - 与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资源共享 [2] 五大核心亮点 1) **参展企业**:超300家海内外头部品牌企业参与,含60余家首次参展企业如埃及Konouz,以及腾讯、网易等"老朋友" [3] 2) **AI科技**:新设人工智能展区,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通过全场景呈现、科技演出等方式突出AI创新 [3] 3) **新品发布**:全馆举办超120场新品发布会,包括合翼航空载人无人机模型、云洲数字AI大模型等重磅项目 [5] 4) **文创中国**:主展区面积从1300㎡扩至3000㎡,100余家机构/IP参展,增设4个分展区 [5] 5) **国际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合作机构、产品品类均创历史新高,覆盖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5] 交易促进措施 - **场景升级**:开辟新品首发/项目路演/供采对接多元场域,"文博会消费季"联合淘宝/京东/腾讯提供流量支持 [6] - **通路升级**:打通展前配对-展中直购-展后云洽全链条,联动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实现文化资产变现 [6] - **服务升级**:首次上线AI会展助手"文小博",优化即时购/掌上购/云端购渠道,提供"快递到家"服务 [6]
汇“顶流”强“交易”重“科技”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将启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5-14 19:34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将于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举办,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全市设立52个分会场 [1] - 展会以"创新引领潮流 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现场将展示12万件文化产品 [1] - 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其中国际化程度创历史新高,覆盖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 [1] 展会规模与特色 - 线下共设8大展馆(3个综合馆+5个专业馆),云上文博会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展示和供采对接 [3] - 新设人工智能展区,吸引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通过AI全应用场景呈现、科技演出等方式突出创新亮点 [4] - 特别策划22项促交易措施,通过场景、通路、服务三方面升级,打造"文化深水港"对接"经济新蓝海" [4] 同期活动与平台建设 - 与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5月22-24日)、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5月23-25日)实现资源共享 [3] - 着力打造"七个超级平台",包括文化产品交易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新技术发布平台等,强化"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品牌 [3] - 展会期间将举办超120场新品发布会和近200场交易活动,展示载人无人机、AI大模型等创新项目 [4][5] 国际化与创新亮点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全球合作机构、参展产品品类均创历史之最,国际化"朋友圈"覆盖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1] - 吸引海内外头部品牌企业超300家,包括合翼航空载人无人机模型、意大利达芬奇文化中国推广计划等国际项目 [4] - 深圳云洲数字将首发国内首家对话式开发者AI大模型,体现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 [4]
6280家展商、超12万件文化展品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下周启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17:10
5月14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 会")新闻发布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会上获悉,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将于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举行,主会场设在深圳 国际会展中心,将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65家。 据介绍,第二十一届文博会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主办,广电总局轮值主 办,深圳市政府承办。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 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共计将展出文化产品超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将在现场 进行展示与交易。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文博会新设人工智能展区,优必选、元象、影石创新、洲明科技、乐聚机器人等60 多家知名企业悉数亮相,由此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以AI重塑文博会。 超12万件文化产品集中亮相 发布会上,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刘蕾首先介绍了第二十一届文博 会的总体安排和筹备情况。 本届展会共组织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65家。其中,线下参展 企业330 ...
*ST天择: 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3 18:32
公司治理与运营 - 2024年度董事会召开11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案,包括年度报告、财务预算、内部控制评价及高管薪酬考核等[2][3] - 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共召开9次会议,其中审计委员会5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1次、节目编委会1次、战略委员会2次,各委员会就专业性事项进行研究并提出意见[4][5] - 独立董事在报告期内未缺席董事会会议,对历次审议议案均未提出异议,并对高管薪酬、内部控制评价等事项发表独立意见[5] - 公司严格执行股东大会决议,2024年召开3次股东大会,决议全部合规有效[3] - 监事会2024年召开6次会议,审议通过14项议案,对公司财务状况、内部控制及关联交易等进行监督核查[15][17][1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0,014.34万元,同比增长29.37%[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03.63万元,较2023年亏损扩大836.47万元[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54.22万元,同比下降41.30%[30] - 总资产86,889.99万元,同比下降1.77%,其中货币资金减少12.12%至22,167.12万元[23][24] - 应收账款15,670.27万元,同比增长20.97%,主要因节目制作收入规模增加[23][24] 业务发展 - 公司聚焦主题主线内容创作,打造职业正能量IP矩阵,包括《守护解放西》《我是检察官》《闪闪的儿科医生》等作品[8] - 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红色文旅项目《恰同学少年》青春剧场报告期内票房收入超千万[9] - 深度引入AI技术探索AIGC应用,提升内容创作效率,并依托"中国V链"数字版权平台加强版权保护与交易[9][10] - 2024年节目制作成本增加导致营业成本上升30.56%至23,522.47万元[28] - 投资性房地产同比增长38.75%至11,423.84万元,主要因新增房屋建筑物出租[24][26] 战略规划 - 2025年将强化科技投入,推动AI、区块链技术在内容创作和新媒体领域的应用,深化数字版权探索[12][13] - 优化业务布局,巩固精品内容制作优势,拓展互动影视、微短剧等新兴赛道,推进IP全产业链开发[12] - 制定文旅大融合长期发展战略,输出文旅内容创作与运营优势,实现跨区域业务拓展[12] - 积极寻求投资并购机会,围绕内容创作、文旅融合、技术研发等领域筛选互补优势企业[14] - 加强市值管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者关系管理,为股东创造更大回报[14]
湖南省母基金又出资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11 17:17
马栏山文化科技基金设立 - 马栏山文化科技基金是湖南省金芙蓉产业引导母基金落地的第四支子基金 管理人为深圳市达晨财智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重点投资领域包括"文化+科技" "文化+旅游" "文化+新消费" "文化+体育"四大方向 旨在助力湖南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高地 [1] - 该基金从发布遴选公告到完成注册用时不到4个月 体现了产业与金融的高效对接 [1] 湖南省产业引导基金布局 - 湖南省政府已批复设立9支产业引导类子基金 2支科创引导类子基金 1支其他类子基金 [2] - 首批子基金包括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湖南子基金(35亿元) 数字产业子基金(10亿元) 大健康产业子基金(10亿元) 大学生创业子基金(5.05亿元) 均已落地投资 [2] - 第二批子基金中马栏山文化科技基金率先设立 正在推进先进制造产业子基金 现代石化产业子基金 智能衡器计量及智能制造产业子基金 科技成果转化子基金和中非经贸深度合作服务基金的设立 [2] 财信金控发展规划 - 财信金控作为母基金管理人 重点围绕"4×4"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支持科技创新布局子基金 [1] - 公司正在积极对接中央企业 国家基金 产业龙头 省内地市及市场优秀管理机构 为第三批子基金设立做准备 [2] - 下一步将加快推进第二批和第三批子基金全面落地 持续推动子基金稳健高效运营 引导资金投向关键领域 重点项目和优质企业 [2] 其他活动信息 - 首届中阿投资峰会圆满落幕 12家中东LP到场 [3] - 2025 40U40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揭晓 [3] - 2024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发布 [3]
湖南力促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5-07 05:59
数字文博技术突破 - 芒果数智公司自主研发算法将文物数字化采集效率提高10倍,成本下降80% [1] - 公司"山海"数字文博平台上线7个月完成2.7万件文物数字化采集,用户达3000万 [1] - 96部相机环形拍摄配合智能算法可在10分钟内完成高精度三维建模 [1] 音视频产业发展 - 2024年湖南省音视频产业集群规上企业营收2827.6亿元,同比增长9.7% [2] - 音乐综艺节目采用云导播技术和AI导演"爱芒",全网播放量达1590亿次 [2] -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聚集5家上市公司和4000余家产业链企业 [3] 技术创新与研发 - 自研GPU、4K/8K超高清视频解码芯片和音视频多媒体垂类大模型取得突破 [3] - 首创云导播技术实现观众自主切换镜头,AI导演可快速剪辑生成字幕 [2] - 智慧操场系统通过视觉分析实现体育教学"四可"管理 [1] 产业生态建设 - 设立专项资金和产业引导母基金支持文化和科技融合 [3] - 构建"行政+司法+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 [3] - 建立部省联动机制,将文化和科技融合纳入重点改革事项 [2][3] 教育数字化应用 - 智慧操场系统通过摄像头捕捉分析学生动作并自动评判排名 [1] - 数智技术赋能教育实现"可视、可管、可控、可量"的体育教学 [1] - 教育数字化应用既促进青少年健康又开拓教育新天地 [1]
与观众和时代同行!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揭晓
新华社· 2025-04-28 00:26
行业趋势 - 中国电影行业通过现实题材影片如《第二十条》《年会不能停!》等聚焦社会议题,融入悬疑、喜剧等强情节元素传递温情力量 [2] - 农村、少数民族、少儿题材作品如《我本是高山》获得嘉奖,展现多元题材表达趋势 [3] - 青年电影人如张吃鱼执导的《独行月球》推动行业创新活力,华表奖通过扶持青年力量深化文化表达 [4] 技术发展 - 《哪吒之魔童闹海》《流浪地球2》《封神第一部》等影片在3D打印、数字车床、特效镜头等技术应用上提升工业化水平 [5][6] - 《流浪地球2》采用3D打印等技术优化道具生产效率,《哪吒之魔童闹海》集结100多家动画公司及4000余名制作人员完成1900个特效镜头 [6] - 《流浪地球3》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拍摄制作,行业持续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 [6] 市场表现 - 《哪吒之魔童闹海》因2025年春节档以来国内外市场突出表现获"特别贡献影片"荣誉 [5] - 华表奖获奖影片如《封神第一部》《流浪地球2》等通过工业化制作增强市场竞争力 [6] 行业生态 - 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作为《封神》《流浪地球》系列拍摄地,成为行业技术探索的重要基地 [6] - 电影行业通过题材创新、技术赋能与青年培养实现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共赢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