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

搜索文档
军工热门赛道又现IPO企业!
IPO日报· 2025-05-19 15:47
上市辅导备案概况 - 5月12日至5月16日期间,中电防务、邦正精机、尼索科、鸿翔环境4家公司完成IPO辅导备案 [1] - 2025年以来IPO辅导备案新增125家 [2] 中电防务 - 公司背景: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4亿元,专注军用通信和电子对抗技术研发生产,前身为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国营第七一四厂) [5] - 技术实力:科研能力覆盖短波通信、卫星通信、电子干扰等9大领域,是国内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骨干力量,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5] - 混改情况:2023年启动混改,2022年资产总计168.17亿元,营收41.88亿元,净利润3.02亿元 [6] - 股权结构:南京中电熊猫持股69.9851%,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6][7] 邦正精机 - 公司背景: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524万元,主营智能自动化贴合设备研发制造 [8] - 财务数据:2024年收入1.87亿元,但净利润从2023年5179.37万元降至4159.4万元,毛利率从55.41%下滑至43.54% [10] - 股权结构:欧学峰、刘淑君合计持股71.7%,两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9] 尼索科 - 公司背景: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2987.64万元,控股股东倪泉持股69.5507% [13] - 业务领域:高压大电流连接系统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 [13] - 融资情况:2022年获国中资本投资,后者管理规模达百亿元 [14] 鸿翔环境 - 公司背景:城市环境治理服务商,专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控股股东为鸿翔控股集团(持股44.4719%) [16][19] - 财务数据:2024年营收4.88亿元,归母净利润5005万元 [18] - 历史沿革:2018年鸿翔控股集团曾尝试港股IPO未果 [20]
副总卸任唯一在管基金,中航基金“债强股弱”困局待解
华夏时报· 2025-05-17 14:38
基金经理变更 - 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海清因"内部工作调整"卸任中航混改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职务,该基金转由方岑单独管理 [2] - 邓海清任职1年零154天期间,该基金C份额回报率为-12.9%,跑输业绩基准21.92%,同类排名3643/4028 [3] - 中航基金回应称邓海清卸任是公司正常人事调整安排,流程严格按照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相关规定执行 [2] 基金业绩表现 - 中航混改精选近三年累计跌幅达35.20%,邓海清任职期间亏损13.45% [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中86.55%仓位集中于万科A、保利发展等地产品牌 [3] - 该基金2024年换手率达1571.45%,频繁交易导致负收益 [3] 行业主题基金特点 - 中航混改精选作为行业主题基金,其表现具有天然周期性,无法脱离市场风格切换的影响 [5] - 行业主题基金投资范围受限,存在使用衍生品对冲受限、固定仓位限制被动应对下跌等"天然短板" [5] - 基金公司合规严格限制风格漂移,未经合规程序不能调整投资方向 [5] 公司业务结构 - 中航基金管理规模431.33亿元中,债券基金占比高达72.5%,权益类业务占比不足8% [6] - 公司业务结构长期呈现"债强股弱"的失衡特征,混合型基金仅31.8亿元,股票型基金不足2亿元 [6] - 旗下权益产品除个别科技主题基金表现尚可外,多数产品深陷业绩泥潭 [6] 基金规模波动 - 中航混改精选规模从2023年底一千多万,到2024年三季度超过1.5亿,后又回落到两千万左右 [6] - 规模波动与房地产行情走势密切相关,四季度房地产行情走弱导致规模回落 [6] 新任基金经理背景 - 方岑为90后基金经理,毕业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应用经济学专业 [7] - 曾任职于九州证券、格林基金等机构,2022年2月加入中航基金,2023年3月起担任中航混改精选基金经理 [7]
调研奇瑞汽车公司的一些感悟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5 17:27
奇瑞汽车发展历程 - 公司诞生于90年代末中国轿车私人消费初期 抓住市场前景成为芜湖支柱产业 [2] - 创始人尹同跃凭借一汽发动机技术背景 带领团队突破审批限制 通过自主研发发动机(1998年)和整车(1999年)获得2001年轿车生产资质 [2][3] - 近30年发展形成独特企业文化 核心包括迎难而上 谦慎节俭 创新驱动 技术领先 国际化发展等精神 [4][5][6] 行业创新与领先地位 - 首创"先发动机后整车"自主发展模式 发动机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7] - 最早实行传统车与新能源车独立运营 形成资金与品牌协同效应 [7] - 连续22年保持汽车出口量第一 覆盖100+国家地区 2001年即启动国际化布局 [7] - 汽车行业首个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企 机制灵活性显著提升 [8] 战略发展启示 - 需保持危机意识应对复杂外部环境 包括国际竞争和后来者挑战 [11] - 混合所有制改革需探索新机制 涉及利益分配 管理体系 员工激励等维度 [12] - 品牌定位应聚焦母公司形象 参考丰田多产品线统一品牌策略 [14] - 产品技术路线需兼顾差异化 经济效益和规模优势 避免盲目跟风 [14][15] - 创新与服务为核心竞争力 需持续保持技术活力并建立用户中心型服务体系 [16]
起底陈利浩:公司澄清“跑马门”男主角不是他!自学创业办软件公司,混改离职后远光软件遭遇瓶颈
金融界· 2025-03-25 18:50
公司澄清声明 - 公司澄清马拉松事件中男子并非名誉董事长陈利浩 强调其当时在广东履行公务 [1] - 事件发酵后公司股价连续7个交易日下跌 累计跌幅达8% 其中3月24日出现明显下跌 [1]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创始人陈利浩中学辍学后进入电力局工作 通过函授和自学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 [4] - 1985年开发供电企业会计核算系统 1987年通过水电部鉴定并在全国推广 [5] - 1991年创办珠海远方电脑公司(远光软件前身) 1993年通用会计核算系统获财政部评审通过 [5] - 2000年获国电电力等机构投资 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 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 [6] - 2010年开发GRIS系统 2013年提出财务共享中心理念 2014年收购神航星云软件拓展业务 [6] 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 - 2019年国家电网旗下国网电商公司通过股权划转成为第一大股东 持股10.63% [8] - 国网电商与陈利浩等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 国务院国资委成为实际控制人 [8] - 混改基于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旨在整合产业链资源完善能源互联网布局 [7] - 公司可借助国家电网资源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 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 [7] 管理层变更与薪酬情况 - 2024年9月陈利浩辞去董事长等所有管理职务 改任终身名誉董事长 [9] - 其任职期间薪酬从2018年81.2万元增至2023年161.23万元 增幅59.63% [10] - 2023年管理层薪酬总额2067.24万元 同比增长27% 人均薪酬22.94万元 [10]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营收23.98亿元同比微增0.4% 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下降14.96% [11][12] - 近五年业绩呈现先升后降趋势:2020-2023年营收从16.92亿元增至23.89亿元 净利润从2.63亿元增至3.44亿元 [12] - 2024年利润下滑主因研发投入增加 虽提升产品竞争力但短期冲击利润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