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育种
搜索文档
育种、牧海、强农机!三院士为岭南特色现代农业出谋划策
南方都市报· 2025-08-27 04:16
行业概况 - 2024年广东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9701.21亿元 位居全国前列 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产量领先 [1] 农业机械制造 - 需加强中小型农业机械制造 明确以动力机械、水稻生产机械、蔬菜生产机械、水果生产机械为重点方向 [2][5] - 当前存在农机制造工业薄弱、企业数量少、产品档次低、缺乏知名品牌等问题 [5] - 建议通过揭榜挂帅、重点支持、省内选拔及省外引进等方式培育中小型农机企业 [5] 海洋牧场建设 - 广东管辖海域面积41.93万平方公里(陆域2.3倍) 大陆海岸线4114公里(全国第一) 海洋GDP连续30年全国第一 [6] - 需重点发展精深加工体系 包括海产品鲜活输运技术、保鲜技术及健康食品研发平台 [9] - 优质鱼类市场(如大西洋鲑鱼、石斑鱼)单种规模约20-30万吨 预计可扩展至50万吨 [9] - 种苗建设需兼顾近海种类(金鲳鱼、石斑鱼等)与深远海品种(三倍体牡蛎、金枪鱼等)开发 [9] 生物育种技术 - 广东种质资源保存量全国领先 超级稻、白羽肉鸡及水产育种成果显著 [10] - 需突破基因编辑工具、生物大数据解析、AI育种算法等"卡脖子"技术 [13] - 建议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资源 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大型表型组学平台 [13] - 通过"政府+科研+企业"机制推动品种研发推广 加强国际种业科技合作 [13]
广东现代农业发展问计专家 三位院士在这场会议上给出答案
南方都市报· 2025-08-27 03:55
产业规模与基础 - 2024年广东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9701.21亿元 位居全国前列 [2] - 全省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1.63万亿元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507家 年营收规模近万亿元 [2] - 2024年海水养殖产量达376.83万吨 同比增长5.47% 增速创2011年以来新高 [3] - 渔业经济总产值4718.25亿元 累计建设5个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 总投资超70亿元 [3] 科技与机械化进展 - 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3% [3] - 深圳大疆和广州极飞农业无人机国内市场份额占比约96% [3] - 华南农业大学在全国15个省市建设30多个无人化智慧农场 [3] - 广东收集保存农业种质资源36.8万份 建成农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四大省级种质资源库 [3] - 育成超级稻品种36个占全国28% 畜禽新品种40个占全国15% 水产新品种43个占全国14% [3] 发展瓶颈与挑战 - 特色产业规模不足 生物种业实力较弱 农机推广应用面小 [4] - 农业品牌经营主体分散 产品同质化严重 部分农业标准不完善 [4] - 海洋牧场适养区域不足 养殖品种不够丰富 良种生产体系待提升 [4] - 病害防控与饲料使用指引不足 金融保险产品单一 [4] 智慧农业发展建议 - 加强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和智慧化管理关键技术研发 [5] - 建设一批智慧农(牧、渔)场场景 提升应用水平 [5] - 设立智慧农业本科专业及硕博学位点 加强基层实用型人才培养 [5] - 重点发展动力机械、水稻、蔬菜、水果及其他作物生产机械 [8] 海洋牧场建设方向 - 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 优先保障海洋牧场用海需求 [8] -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一张图" 明确空间布局与安全红线 [8] - 发展海产品鲜活输运技术、保鲜技术、特医食品研发技术 [8] - 强化物流体系建设、水产品宣传科普与市场扩展 [8] - 以广州海洋实验室、湛江湾实验室等为样本探索深远海规模化养殖模式 [8] 生物种业创新路径 - 构建"种质资源保护—基因编辑—品种培育"全链条攻关路径 [10] - 加快突破性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应用 [10] - 实施全链条技术攻关 建设高能级平台 深化科企融合加速成果转化 [10] 装备与政策支持 - 重点整合资源加强智能农机、丘陵山地小农机、智慧农场研发应用 [13] - 突破农用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关键技术 打造"研发—制造—推广"一体化平台 [13] - 建设100个智慧农业示范场 通过"人工智能+农机装备"破解劳动力短缺 [13] - 强化财政补贴 支持深远海养殖装备与种苗系统等核心设施 [13] - 建设粤西海洋种质资源库 推动校企共建中试基地 [13] - 构建"预防—监测—预警—控制"一体化智能防控体系 [13] - 组建国家海洋牧场工程研究中心 加速科研成果市场化与产业对接 [14]
广征良策绘就广东农业新图景,这场专题会干货满满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22:32
会议背景与目标 - 广东省召开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岭南特色现代农业专场) 围绕推动岭南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探讨 [4][5] - 会议展示全省11个市海洋牧场建设成果 10个市特色农业发展成效 8家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创新成效 [2] - 会议旨在共商良策 绘就广东农业新图景 [5] 政策规划与调研基础 - 《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发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 实施"粤强种芯""粤强农装"工程 [8][9] - 省人大专题调研组围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开展近半年调研 形成"1+3"调研报告 [15][16] - 调研重点关注"粤强种芯""粤强农装"工程实施情况 现代化海洋牧场规模化体系化发展 [13][14] 种业创新现状与挑战 - 广东种业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保存农业种质资源36.8万份 种类和数量全国前列 建成四大省级农业种质资源库 [27] - 育成超级稻品种36个占全国28% 畜禽新品种40个约占全国15% 水产新品种43个约占全国14% [28][29] - 10家(次)畜禽企业 12家(次)水产企业入选国家种业企业阵型 居全国首位 [29][30] - 存在农作物种业缺少领军企业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生物育种发展滞后等问题 [31][32] 种业发展建议与方向 - 建议明确技术服务市场化收费机制 给予免税等政策支持 [34] - 建议建立"政府+科研+企业"品种研发推广机制 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35] - 专家提出以生物育种为核心 构建全链条攻关路径 加快突破性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应用 [39] - 广东具备生物育种基础和产业应用市场条件 有责任在该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42] 农机装备发展现状 - 广东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3% [46] - 深圳大疆和广州极飞农业无人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约96% [47] - 华南农业大学突破无人化智慧农场关键技术 在全国15个省市建设30多个无人化智慧农场 [48] 农机装备挑战与建议 - 广东农机装备产业规模与兄弟省份差距较大 智能农机与丘陵山地小农机研发转化不足 [53] - 农机制造企业少 产品档次不高 缺乏知名品牌 [54] - 建议重点发展中小型农业机械 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培育中小型农机企业 [55][57] - 建议整合资源加强智能农机 丘陵山地小农机 智慧农场研发应用 [58] 海洋牧场建设成果 - 广东编制全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 出台17条支持措施和政策 [64] - 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创新中心 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65] - 沿海各市 省属国企成立现代化海洋牧场一级开发主体 [66] 海洋牧场发展挑战 - 适养区域不足 养殖品种不够丰富 良种生产体系有待提升 [67][68][69] - 病害防控 饲料使用等指引不足 保险产品较为单一 [71][73] - 存在"丰产不丰收"风险 需加强精深加工 销售渠道和品牌建设 [86] 海洋牧场发展建议 - 尽快制定沿海市县"现代化海洋牧场一张图" [75] - 推动装备标准体系和确权登记 支持建立装备研究生产基地 [75][76] - 构建全产业链全流程保险体系 提高海水养殖保险覆盖率 [77] - 系统构建"种苗繁育-渔业养殖-饲料动保-养殖装备-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交易服务"全产业链条 [81][82] 政府部门回应与行动计划 - 省农业农村厅将从种质资源精准鉴定 育种联合攻关 企业扶优等五方面推动种业振兴 [89] - 实施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项目 推动"人工智能+农机"深度融合 [91] - 加快打造万亿元级现代化海洋牧场全链条产业集群 [93] - 省科学技术厅将加力研发生物育种底盘技术 推动育种向"育种4.0"阶段转变 [95][99]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运用产业政策协同推进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和应用 [100][101] - 广东金融监管局将指导提供全链条"一揽子保险"服务 完善风险共担机制 [105][107]
温氏股份总裁黎少松:在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周围划定禁养区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17:03
核心观点 - 温氏股份总裁提出加强生猪育种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包括划定禁养区保障生物安全 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 建立市场化合作机制 [1][7][9] 行业现状分析 - 种业具有基础性 公益性特点 投资大 门槛高 见效慢 周期长 一般企业难以承担 [2] - 广东育种存在三方面问题:育种企业市场竞争压力大经济效益较低 高水平综合性人才短缺 育种基地疫病防控难度较大 [4][5] 政策建议 - 优化政策环境 遴选重点育种企业 制订长周期有重点的扶持政策 在资金 重大项目和人才引进培养上提供支持 [8] - 给予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和国家级原种场优先地位 在其周围3公里范围内划定禁养区保障长期生物安全 [9][10] - 加快生物育种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 建议制订政策减少研发中试的法律风险 [11][12][13] - 建立育种企业与养殖企业合作机制 明确技术服务市场化收费机制 按农产品同样条件免税 [14][15] 公司经营数据 - 温氏股份2024年上市肉猪3018万头 肉鸡12.1亿只 产值1049亿元 [16][17]
粤开市场日报-20250826
粤开证券· 2025-08-26 16:20
核心观点 - A股主要宽基指数多数调整 沪指跌0.39%至3868.38点 深证成指涨0.26%至12473.17点 创业板指跌0.76%至2742.13点 科创50跌1.31%至1270.87点 [1] - 全市场个股涨跌各半 2802只个股上涨 2469只个股下跌 152只个股收平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26790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缩量4621亿元 [1] 行业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各半 农林牧渔领涨2.62% 美容护理涨2.04% 基础化工涨1.26% 传媒涨1.23% 综合行业涨1.09% [1] - 医药生物领跌1.09% 非银金融跌1.06% 钢铁跌0.98% 国防军工跌0.93% 通信跌0.79% [1] - 农林牧渔/美容护理/基础化工行业成交活跃 [9][13] 概念板块表现 - 连板/高送转/鸡产业/消费电子代工/智能音箱概念涨幅居前 [1][10][11] - 稀土/CRO/稀土永磁/医疗服务/创新药概念显著回调 [10][11] - 鸡产业与猪产业概念同时进入涨幅前列 [1][11] 市场资金动向 - 主要宽基指数成交规模分化 上证指数成交活跃度高于创业板指 [9][13] - 基础化工/传媒等上涨行业获得资金关注 [9] - 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等下跌行业资金流出明显 [1][9]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实施育种全链条攻关,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15:06
行业背景与现状 - 全球种业竞争日趋激烈 [6] - 中国在水稻、小麦等口粮作物上实现基本自给 [6] - 广东是农业和种业强省 种质资源保存数量全国领先 生物育种获得显著成效 [7] - 广东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建设薄弱 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仍需突破 创新整体效能有待提升 [8][9][10] 发展建议与战略方向 - 实施全链条攻关 突破卡脖子技术 优化生物育种重大专项 [12][13] - 聚焦智能设计育种、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 [13] - 建立从种质资源保护到品种选育的一体化创新链 [13][14] - 重点突破基因编辑工具、生物大数据解析、AI育种算法等关键技术 [14] - 推动育种向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迈进 [15] - 建设高能级平台 强化协同创新 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资源 [16][17] - 争创生物育种领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 支持建设大型表型组学平台和农业生物基因库 [17] - 打造跨学科、跨单位的创新联合体 提升重大成果产出能力 [18] - 深化科企融合 加速成果转化 建立政府+科研+企业品种研发推广机制 [19][20] - 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建设品种测试与示范基地 [20] - 推动新品种、新技术快速落地 加强国际种业科技合作 [21] - 提升广东种业的国际影响力 [21] 行业意义与目标 - 生物育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支撑 [22] - 广东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在生物育种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23] - 推动广东种业振兴 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23][24]
农林牧渔行业2025年第34周周报:规模创新高,本届亚宠展有何看点-20250824
天风证券· 2025-08-24 20:4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9] 核心观点 - 宠物产业规模创新高且出口增长 亚宠展展览规模达31万平 汇聚全球2600+展商与2万余品牌 宠物食品出口量2025年1-7月达20.10万吨(yoy+6.64%)[2][13][14] - 生猪板块供需失衡致价格承压 出栏均重达127.98kg(环比+0.16kg)为近五年同期最高 散户均重143.07kg创年内新高 政策引导下产能有望去化[3][15] - 牛产业经历深度亏损后产能出清 奶牛存栏下降近7% 原奶价格有望触底回升 肉牛价格或迎拐点[4][17][18] - 禽板块引种缺口驱动行业变革 白羽鸡祖代更新量同比下降30.14% 黄鸡价格全面上涨(快/中/慢速类环比+0.3/+0.3/+0.36元/斤) 蛋鸡苗价格因引种受阻维持高位[5][19][21][23] - 种植板块聚焦生物育种技术 转基因玉米商业化加速 头部种企竞争力提升[6][25] - 后周期板块中饲料行业集中度提升 动保领域依赖新品突破同质化竞争[7][26][27] 细分板块总结 宠物板块 - 亚宠展规模创历史新高 展览面积31万平 吸引2600+展商及2万余品牌 展现全球化与智能化趋势[2][13] - 宠物食品出口量增长但金额微降 2025年1-7月出口59.30亿元(yoy-0.16%)[14] - 国产品牌加速崛起 重点推荐乖宝宠物、中宠股份、佩蒂股份[2][14] 生猪板块 - 猪价及盈利持续走低 全国生猪均价13.82元/kg(环比-3.63%) 自繁自养盈利缩至87元/头(年内新低)[15] - 供应压力显著 出栏均重127.98kg(环比+0.16kg) 屠宰量环比+1.29%[15] - 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牧原股份头均市值3000-3500元/头 推荐温氏股份、牧原股份[16] 牛板块 - 优然牧业业绩稳健 营收103亿元(yoy+2.3%) 原奶业务收入增长7.9% 毛利增长15.5%[17] - 产能出清推动周期反转 2023-2025年奶牛养殖业累计损失700亿元 存栏下降7%[18] - 关注奶肉联动模式企业 推荐优然牧业、中国圣牧[18] 禽板块 - 白羽鸡引种受限 2025年1-7月祖代更新量61.51万套(yoy-30.14%) 海外引种仅22.14万套[19] - 黄鸡价格全面上涨 快/中/慢速类均价分别达5.42/6.34/7.62元/斤[21] - 蛋鸡苗价格因引种受阻维持3.2元/羽 推荐圣农发展、晓鸣股份[20][24] 种植板块 - 生物育种技术地位提升 转基因玉米商业化加速[25] - 头部种企优势凸显 推荐隆平高科、大北农、荃银高科[25] 后周期板块 - 饲料行业集中度提升 海大集团市占率增长 海外市场空间达9-10亿吨[26] - 动保板块依赖新品突破 宠物动保国产替代加速 推荐科前生物[27]
隆平高科披露2025年中报:夯实产业与资本优势,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9:3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66亿元[1] - 扣非净利润亏损1.57亿元 同比减亏39.13%[1] - 水稻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4%[1] - 巴西玉米业务净利润同比大幅减亏59.13%[1] 水稻业务表现 - 水稻种子收入保持平稳 实现营收7.79亿元[2] - 坚持运作高产稳产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大单品[2] - 抓住低镉绿色品种运作战略机遇[2] - 依托飓两优 琮两优 晨锋优等优势新品系强化产品布局[2] 玉米业务表现 - 玉米业务实现营收近10亿元[3] - 巴西隆平实现营收8.68亿元 同比增长2.11%(按同期汇率计算增长14%)[3] - 国内玉米业务以隆创310 嘉禧136 巡天196 隆昇2025等密植型品种优化结构[3] - 完成10个次转基因玉米品种国家审定 9个次公示 裕丰303D等品种表现突出[3] 研发创新突破 - 研发投入2.80亿元[4] - 水稻亲本创制中双抗恢复系占47.8% 抗病长粒优质恢复系占33.3% 低镉恢复系占17.0%[4] - 抗飞虱高产水稻新品种扬籼优4278已推广应用[4] - 基因编辑与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取得关键突破 成功挖掘七大性状[4] - 巴西新登记11个玉米品种和5个高粱品种[4] - 实现国内外育种资源高效穿梭利用[4] 其他作物进展 - 小麦实现育种技术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跨越[5] - 黄瓜种质创新结合前景选择 背景选择和回交转育技术[5] - 辣椒抗炭疽病表型鉴定室完成建设[5] - 成功研发出粮饲两用型谷子[5] - 成立国内首个向日葵种业创新联合体[6] 资本与运营管理 - 完成向大股东中信农业定增募资12亿元[7] - 有息负债规模较年初下降7.26亿元[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2.66%[7] - 资产负债率较年初下降6.46%[7] - 财务费用减少0.46亿元 降幅17.33%[7] - 实现汇兑收益1.48亿元[7] 行业环境与展望 - 行业面临全球粮价低迷 库存压力高企 市场竞争白热化挑战[7] - 政策扶持 生物育种技术突破 行业整合推动结构性变革[7] - 下半年将抓住低镉水稻品种运作 重点新品系快速上量机遇[8] - 国内玉米业务受益生物育种产业化机遇[8] - 巴西玉米受益乙醇产业增长及中国进口多元需求[8]
7月猪企出栏缩量,降重持续
华福证券· 2025-08-18 13:36
行业投资评级 - 农林牧渔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4] 生猪养殖板块 - **7月出栏数据**:18家猪企合计出栏生猪1595.63万头,环比-5.39%,同比+24.48%[13] - **出栏均重**:行业生猪出栏均重128.59公斤(环比-0.01公斤),7家上市猪企均重121.28公斤(环比-1.18%)[13][18] - **价格走势**:8月15日全国生猪均价13.73元/公斤(周环比+0.06元/公斤),7月上市猪企销售均价14.65元/公斤(环比+1.90%)[18][21] - **产能调控**:政策强调淘汰能繁母猪、控制出栏体重,7月三方口径能繁存栏环比增幅缩窄/转负(卓创-1.36%、钢联+0.00%、涌益+0.52%)[43] - **建议关注标的**: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巨星农牧等[43] 家禽板块 - **白羽肉鸡**:8月15日毛鸡价格7.20元/公斤(周环比+0.06元/公斤),苗价3.58元/羽(周环比+0.45元/羽),海外引种受限或进一步收缩产能[48][51] - **蛋鸡**:立秋后需求季节性增长,8月14日鸡蛋均价6.40元/公斤(周环比+0.17元/公斤)[48] - **建议关注标的**:益生股份、圣农发展、晓鸣股份等[48][51] 农产品板块 - **豆粕行情**:8月15日豆粕期货价3137元/吨(周环比+43元/吨),现货价3092元/吨(周环比+84元/吨),受USDA报告及贸易政策影响走强[64] - **粮食安全**:政策推动良种推广与技术遴选,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63] - **建议关注标的**: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63] 行情回顾 - **板块表现**:过去一周农林牧渔板块下跌0.14%,跑输沪深300(+2.37%),子板块中农产品加工涨幅最高(+7.03%)[70] - **个股表现**:中粮糖业(+35.95%)、申联生物(+13.97%)涨幅居前,正虹科技(-7.35%)、大禹生物(-7.03%)跌幅较大[70]
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在兴安盟召开
内蒙古日报· 2025-08-18 09:21
行业动态 - 第31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在兴安职业技术大学召开,主题为"生物育种赋能中国大豆高质量发展",吸引了600余名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管理部门、科技推广机构及企业的代表参与[1] - 研讨会安排主旨报告11场,分论坛报告77场,展示论文摘要25篇,涵盖遗传育种与资源、基因组与分子生物学等多个主题[1] - 与会专家围绕大豆在遗传育种、栽培耕作、营养品质、光周期反应、抗病性、抗虫性、耐逆性、营养高效利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展开深度交流[1] 区域发展 - 兴安盟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大豆生产基地之一,依托生物育种产业化试点经验优势,建成了全国首个省级领域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1] - 兴安盟打造了全国最大的生物育种大豆种植基地和全国最大生物育种大豆标准化制种基地,并获批国家现代农业大豆产业园[1] - 2024年兴安盟推广生物育种大豆30.53万亩,科右前旗成功申报"自治区级大豆制种大县"[1] 实地考察 -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将前往科右前旗归流河镇光荣嘎查的万亩生物育种大豆单产提升示范区进行田间观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