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社区团购
icon
搜索文档
步步高涨2.19%,成交额15.5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801.0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14:2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日盘中股价上涨2.19%至6.06元/股,成交额15.53亿元,换手率12.29%,总市值162.9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801.05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6.02%和6.89%,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0.03%和21.61%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3.42%,近期涨幅显著:近5日涨21.44%,近20日涨30.89%,近60日涨15.43% [2] - 年内7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8月27日龙虎榜净卖出2536万元,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12.48%和13.40%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33亿元,同比增长24.39% [2] - 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7.7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77亿元,但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8.85万户,较上期大幅增加96.50% [2] - 人均流通股17105股,较上期减少49.1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050.68万股 [3]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商品零售,收入构成:超市64.34%、其他(补充)27.44%、百货6.01%、物流及广告2.21%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商贸零售-一般零售-超市 [2] - 概念板块涵盖免税概念、统一大市场、预制菜、腾讯概念、社区团购等 [2] - 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2008年6月上市,注册地址为湖南省长沙市 [2]
被遗忘的社区团购
投资界· 2025-08-31 15:15
社区团购行业兴衰 - 2020年社区团购经历爆发式增长与急速退潮 互联网巨头包括美团 拼多多 阿里 京东 滴滴等纷纷入场并投入巨额资金 但行业整体陷入严重亏损 美团优选所在新业务板块2020-2024年累计亏损超800亿[3] - 大厂竞争策略包括高额补贴和激进扩张 京东京喜拼拼悬赏2000万争夺区域市场份额第一 阿里淘菜菜为进入前三投入至少200亿 滴滴将车辆改为广告牌 美团和拼多多广泛招募乡镇团长[4] - 行业在2021年后快速降温 京喜拼拼 橙心优选 淘菜菜出现巨额亏损 中小平台如呆萝卜 十荟团倒闭 2020年底"九不得"条例限制无序竞争 但刷单等内部乱象也加剧行业困境 京喜拼拼单日GMV曾出现90%水分[10] 商业模式与成本控制 - 社区团购采用"次日达+自提"模式显著降低履约成本 单均履约成本仅为前置仓模式的1/20 运营成本比即时零售低40%[6] - 供应链环节通过精简SKU和预售制归集订单 上游减少中间环节 采用产地直采或单层批发 将整体加价率从45%压缩至20%以内[8][9] - 生鲜品类作为引流产品面临盈利难题 2020年底主要平台生鲜SKU占比降至40% GMV占比降至30% 接近传统商超水平[17] 生鲜品类固有挑战 - 生鲜行业利润空间有限 美团闪电仓通过销售日用百货将券前毛利率提升至50%以上 而社区团购因生鲜特性难以盈利[14] - 生鲜具有强区域属性 全国饮食习惯分散 供应链高度本地化 导致规模化扩张困难 区域企业如兴盛优选 朴朴 叮咚买菜 胖东来均呈现地域性特征[15] - 社区团购尝试拓展非生鲜品类如女装和数码未成功 用户核心需求仍集中在低价生鲜产品[18] 竞争格局与战略分化 - 2022年行业形成双寡头格局 多多买菜市占率44% 美团优选32% 2024年双方均以减亏为目标 美团优选于2024年6月停止服务[12] - 拼多多与美团战略定位不同 拼多多以农产品销售为核心目的 持续投入供应链优化 美团则将社区团购作为商品零售延伸尝试 现已转向新模式业务[22] - 即时零售快速发展对社区团购形成挤压 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 是社区团购的两倍 2024年主要平台单日总订单量突破2亿[22][24] 行业价值与前景 - 社区团购面临即时零售的全面竞争 即时零售凭借日用百货为主品类 外卖引流优势及闲置运力利用 展现出更清晰的盈利路径[24] - 该模式既未能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战略船票 也未能实现稳定盈利 最终陷入增长空间被侵蚀的双重困境[24]
巨头撤场,“湖南胖东来”绝地求生
虎嗅· 2025-08-30 15:09
行业格局演变 - 社区团购行业热潮散去 互联网巨头调整业务 阿里3月砍掉淘宝买菜次日提服务 美团优选6月末退出亏损区域转向高效模式 多多买菜入局即时配送 [1][2] - 美团优选退出后行业格局调整 兴盛优选由防守转为进攻 7月敲定扩规模战略 让出两个点毛利率抢夺美团腾挪市场 [12][13] - 美团优选占据32%市场份额 多多买菜占44% 兴盛优选占17% [18] 公司战略调整 - 兴盛优选2023年后全国多地撤城 从鼎盛时期覆盖18个省收缩至湘鄂赣三省 [2][4] - 2024年初定下激进年增长目标 年中战略重心从追求规模转为追求盈利 [6] - 收缩战略恢复造血能力 2024年收获近17%毛利率和3%净利率 但GMV规模继续下滑 [9] 财务与融资状况 - 2018至2021年累计融资超50亿美元 资本方包括今日资本、红杉中国、真格基金等头部机构 [8][22] - 2023年12月投资方仅剩KKR和京东 目前知情人士称投资方只剩下一个 [7] - 按官网数据2024年GMV增长600倍达216亿元 但实际规模约150亿~160亿元 较2021年400亿~500亿规模大幅下滑 [10][11] 运营数据表现 - 湖南市场团点营业额显著上浮 长沙某团长7月单量增长三成 日均营业额从不足500元升至千元 [16][17] - 湖北江西两地年交易规模不足1亿元 团点密度和销售额远不及湖南 [19][20] - 新项目"百万兴店"进展不如预期 投入资金门槛过高 扩张缓慢 [6][33] 人事管理动荡 - 2024年间互联网空降高管几乎全部离职 包括技术、产品、运营、财务、HR负责人 年薪80万元以上高管均离开 [3] - 2023年末COO熊卫等多名高管离职 创始人内部整风摒弃大公司文化 [4] - 高管离职潮直接源于2024年战略转变导致的变相降薪 薪资包拆解为16个月 其中4个月年终奖与绩效挂钩 [5][6] 市场竞争策略 - 重启BD招聘筛选宝妈做金牌团长 提供运营维护、小区独家保护、直播间导流和最高12%抽成(普通团长6%) [14][15] - 依靠湖南市场熟人圈子优势 但出省作战能力不足 难以复制全国模式 [24] - 用户忠诚度极低 价格是唯一驱动因素 如12罐雪花啤酒美团售29元兴盛售36元 [28] 业务模式挑战 - 社区团购核心矛盾在于优质团长与服务难以规模化 [30] - "百万兴店"项目要求"驿站+超市+线上社群"复合业态 对经营者能力要求极高 [33] - 公司陷入两难:要规模需牺牲利润 要利润需放弃大规模扩张 [35]
被遗忘的社区团购
远川研究所· 2025-08-28 21:06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2020年社区团购行业爆发后迅速退潮,从战火燎原到监管介入用时不足一年[3] - 2022年行业形成双寡头格局,多多买菜与美团优选市占率分别达44%和32%[31] - 大厂旗下社区团购业务普遍严重亏损,2020-2024年间美团优选所在新业务板块累计亏损超800亿元[3][4] 商业模式与成本结构 - 社区团购采用"次日达+自提"模式,单均履约成本仅为前置仓模式的1/20[21] - 运营成本相比即时零售降低40%,通过团长承担"最后一公里"配送实现[22] - 供应链环节精简SKU并采用预售模式,将整体加价率从45%压缩至20%以内[25] 生鲜品类固有挑战 - 生鲜品类利润空间极其有限,客单价难提升、损耗率难控制、毛利率难保证[39] - 区域属性明显导致规模化扩张困难,全国饮食习惯高度分散[41][42] - 生鲜占社区团购SKU比重下降至40%,GMV占比降至30%,接近传统商超水平[45] 企业战略差异 - 美团将生鲜作为向商品零售延伸的手段,2024年将减亏作为首要目标[32][55] - 拼多多以农产品起家,将卖菜作为核心目的,持续优化供应链[54] - 京东曾设UE模型目标毛利率15%,配送成本10%,最终挤出2-3个点利润[33] 外部竞争环境变化 - 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是同期社区团购规模的两倍[57] - 即时零售以日用百货为主,美团闪购因盈利清晰被调整至核心本地商业[60] - 即时零售依托外卖高频流量和闲置运力,性价比优于前置仓模式[61] 行业衰退原因 - 疯狂补贴引发监管关注,2020年底"九不得"条例限制无序竞争[28] - 刷单灰产盛行,某平台1000万日GMV中900多万为水分[28] - 高频带低频预期未实现,非生鲜品类面临电商和即时零售双重挤压[47][49]
水井坊跌2.02%,成交额1.9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252.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11:3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45.58元/股 成交1.94亿元 换手率0.86% 总市值222.2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252.09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325.77万元 大单净卖出926.32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下跌13.27%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95%/12.75%/7.41% [1] 经营业绩与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59亿元 同比增长2.74% 归母净利润1.90亿元 同比增长2.15%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高档产品占比91.32% 中档产品占比5.07% 其他业务占比3.62%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3.7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80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8.64万户 较上期减少8.06% 人均流通股5640股 较上期增加8.77% [2] -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A持股1397.46万股(第三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21.78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74.63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90.36万股 [3] - 酒ETF持股321.62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7.60万股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3年12月21日 1996年12月6日上市 主营白酒生产与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分类:食品饮料-白酒Ⅱ-白酒Ⅲ 概念板块涵盖白酒/社区团购/MSCI中国/基金重仓/高派息等 [1]
步步高涨2.13%,成交额7.5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070.4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10:37
股价表现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上涨2.13%至5.75元/股 成交额7.55亿元 换手率6.27% 总市值154.60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5.57% 近5日涨18.31% 近20日涨13.41% 近60日涨8.70% [2] - 年内7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8月27日龙虎榜净买入-2536万元 买入总额3.45亿元(占比12.48%) 卖出总额3.70亿元(占比13.40%) [2]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6070.43万元 特大单买入5417.62万元(占比7.18%) 卖出6892.68万元(占比9.13%) [1] - 大单买入1.61亿元(占比21.28%) 卖出2.07亿元(占比27.36%)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33亿元 同比增长24.39% 归母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增长357.71%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超市64.34% 其他(补充)27.44% 百货6.01% 物流及广告2.21% [2]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85万户 较上期增加96.50% 人均流通股17105股 较上期减少49.1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1050.68万股 [3]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为商品零售 所属申万行业为商贸零售-一般零售-超市 [2] - 概念板块涵盖免税概念、统一大市场、REITs概念、预制菜、社区团购等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77亿元 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步步高涨2.15%,成交额7.8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88.3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4:5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7日盘中股价上涨2.15%至5.23元/股 成交额7.85亿元 换手率7.15% 总市值140.6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88.34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8.93% 大单卖出占比22.65%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2.41% 近5日涨8.06% 近20日跌1.69% 近60日跌3.86% [2] - 年内6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5月6日龙虎榜净卖出2934.81万元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33亿元 同比增长24.39% [2] - 归母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57.7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77亿元 但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8.85万户 较上期激增96.50% [2] - 人均流通股17105股 较上期减少49.1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1050.68万股 [3]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商品零售 收入构成:超市64.34% 其他(补充)27.44% 百货6.01% 物流及广告2.21%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商贸零售-一般零售-超市 [2] - 概念板块涵盖免税概念、统一大市场、REITs概念、预制菜、社区团购等 [2]
涪陵榨菜跌2.02%,成交额2.4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423.6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4:5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7日盘中下跌2.02%至13.58元/股,总市值156.70亿元,成交额2.48亿元,换手率1.58%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423.67万元,特大单净卖出1957.18万元(买入687.14万元占比2.77%,卖出2644.32万元占比10.68%),大单净卖出1466.50万元(买入4925.94万元占比19.89%,卖出6392.44万元占比25.81%) [1] - 年内股价下跌0.95%,近5日跌1.45%,近20日涨1.49%,近60日涨0.67%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榨菜产品、榨菜酱油及其他佐餐开胃菜研制销售,榨菜收入占比85.52%,泡菜9.03%,萝卜2.5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调味发酵品Ⅱ-调味发酵品Ⅲ,概念板块含国资改革、休闲食品、MSCI中国等 [1] - 成立日期1988年4月30日,上市日期2010年11月23日,注册地址重庆市涪陵区 [1] 股东结构与经营业绩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0.07万户,较上期减少1.32%,人均流通股11410股,较上期增加1.33% [2]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3.13亿元,同比增长0.51%,归母净利润4.41亿元,同比减少1.66%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6.3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1.68亿元 [3] - 十大流通股东中兴证全球欣越混合A增持507.76万股至1278.60万股,南方中证500ETF增持173.81万股至1198.25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132.82万股至773.38万股,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持股700万股不变,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减持108.09万股至667.57万股 [3] - 景顺长城鼎益混合持股572万股不变,天弘永利债券A减持262.93万股至536.91万股 [3]
永辉超市跌2.06%,成交额3.8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984.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13
股价表现 - 8月27日盘中下跌2.06%至5.24元/股,成交额3.83亿元,换手率0.80%,总市值475.53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下跌17.35%,但近期呈现反弹态势:近5日上涨5.43%,近20日上涨7.38%,近60日上涨3.35%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2984.53万元,特大单净流出1620.71万元(买入1962.01万元/占比5.12%,卖出3582.72万元/占比9.35%),大单净流出1363.83万元(买入8118.75万元/占比21.18%,卖出9482.58万元/占比24.74%)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9.48亿元,同比减少20.73%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87.3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1.01亿元,但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35.98万户,较上期减少6.24% [2] - 人均流通股25,220股,较上期增加6.6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4亿股(第七大股东),较上期增持1189.54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新进成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6735.67万股 [3] 业务构成 - 食品用品类收入占比56.78%,生鲜及加工占比38.42%,其他业务占比3.30%,租赁收入占比1.51%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商贸零售-一般零售-超市,概念板块涵盖新零售、预制菜、社区团购、并购重组等 [2] 市场活动 - 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4月8日 [2] - 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13日,于2010年12月15日上市 [2]
新乳业涨2.03%,成交额9773.3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6.3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14:0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6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18.64元/股 成交金额9773.39万元 换手率0.62% 总市值160.4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6.32万元 特大单买入222.44万元(占比2.28%)卖出182.10万元(占比1.86%) 大单买入1986.40万元(占比20.32%)卖出2000.43万元(占比20.47%)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1.04% 近5日/20日分别上涨5.49%和11.88% 近60日下跌7.40%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6.25亿元 同比增长0.42% 归母净利润1.3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48.46%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液体乳占比92.22% 其他业务占比7.11% 奶粉业务占比0.67%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68万户 较上期减少3.93% 人均流通股50568股 较上期增加4.10% [2] - 中欧价值智选混合A增持197.20万股至749.25万股(第三大股东) 华安安信消费混合A减持87.89万股至351.58万股(第六大股东) [3] - 中欧新兴价值一年持有混合A新进持股275.10万股(第八大股东) 中欧瑞丰灵活配置混合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公司基本概况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饮料乳品-乳品 概念板块涵盖新零售/社区团购/融资融券/中盘/基金重仓等 [2] - 公司成立于2006年7月5日 2019年1月25日上市 主营乳制品及含乳饮料研发/生产/销售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76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4.48亿元 [3] 市场交易特征 - 年内累计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4月10日 当日龙虎榜净买入6708.16万元 [1] - 买入总额1.39亿元(占总成交额27.48%) 卖出总额7234.20万元(占总成交额14.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