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陆海新通道

搜索文档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全力跑好“第一棒”——他们以青春守护这条国际物流大通道
新华网· 2025-06-18 19:23
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情况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从重庆兴隆场车站出发,经秀山交接后由广州局集团完成国内段运输,再通过钦州港铁海联运出口至东南亚国家,运输货物包括汽车、电子产品、化工原料等"西部造"产品 [1] - 通道采用双线运行模式,日均开行率提升近30%,列车通过效率显著提高 [4] - 截至今年一季度,通道目的地已覆盖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63个港口,运输货物品类达1250余种,中西部地区经新通道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7.3% [9] 司机团队与运营管理 - 重庆机务段渝怀线司机团队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队伍规模已扩展至300余人,人员结构年轻化 [7] - 司机需掌握跨境专列120公里/小时的行驶技术,对铁路JSQ车等特殊车型的制动特性有严格要求 [2] - 团队开行7年多保持零事故记录,司机执行任务前需详细分析车型、货重、路况等参数以应对突发情况 [7] 货物运输演变 - 初期仅运输钢材、煤炭等大宗货物,现扩展至汽车整车、高端设备、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等高附加值品类 [3] - 铁路JSQ车等专用车型投入运营,满足汽车整车等特殊货物的运输需求 [2] 基础设施特点 - 渝怀线铁路桥隧比超过70%,复杂地形与气候条件(雨雾天气)对行车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7]
甘肃首条自主投资铁路迎突破!天陇铁路首条特长隧道贯通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23:33
项目进展 - 天陇铁路首条特长隧道徐家坪隧道贯通,全长16.27公里,为后续铺轨工作奠定基础 [1][3] - 隧道洞身多处穿越断层破碎带和浅埋段,最大埋深600米,是天陇铁路建设的重中之重 [3] - 徐家坪隧道的顺利贯通标志着天陇铁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全线早日建成通车迈出关键一步 [4] 项目背景 - 天陇铁路是甘肃省第一条自主投资建设的铁路,也是甘肃省首条全额投资、自主修建的单线客货共线铁路 [3] - 该项目是甘肃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两廊六轴十直联"中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走廊东通道铁路之一 [3] - 铁路正线全长208.207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建成后将与陇海铁路、兰渝铁路连接 [6] 施工技术 - 采用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与地质雷达技术,累计完成围岩监测200余次,提前预警风险段47处 [6] - 采用聚能爆破技术,配合全断面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日均掌子面进尺由7米提升至8米 [6] - 投入液压仰拱栈桥、智能衬砌台车等20余台先进设备,研发锁脚锚杆角度定位卡具等10项工艺工法,施工效率提升约20% [6] 项目管理 - 建立"三级联动"管理机制,统筹协调设计、施工、监测等多方资源 [3] - 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与技术论证,针对断层破碎带等关键节点制定专项管理措施 [3] - 搭建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作业现场情况、掌控现场作业施工参数 [3] 项目意义 - 将成为打通甘肃南向通道、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能的关键一环 [6] - 对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和构建"北煤南运"新通道具有重要意义 [6]
“税路”畅通 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2 08:23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完成 - 中国与东盟十国宣布全面完成自贸区3.0版谈判,向签署升级议定书迈出关键一步 [1] - 2024年前4个月东盟继续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贸易总值2.38万亿元,增长9.2%,占中国外贸总值16.8% [1] - 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6.99万亿元,增长9.0%,占中国外贸总值15.9%,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1] 中国企业投资东盟案例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在泰国设立首家海外工厂,规划年产能超5万台,2024年4月越南工厂第一期投产,辐射东盟市场 [2] - 湖州市在泰国曼谷建立海外营销中心,总面积8000平方米,采用"新零售+新批发+新展会"模式,已签约入驻中国企业140多家,达成意向订单金额超2500万美元 [3] -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越南成立两家分公司,执行项目面积超120万平方米,2024年海外营收超6亿元,同比增长19.48%,越南市场占比最高 [4]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数据 - 2023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251.2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7400家,雇用外方员工超72万人 [4] - 2024年中国对东盟地区投资较上年增长12.6%,全国税务部门为投资东盟国家纳税人开具6000余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4] - 税收协定网络覆盖114个国家(地区),包括东盟10国中的9国(除缅甸外) [4] 东盟企业投资中国市场 - 新加坡高德(苏州)电子有限公司投入3亿元启动智能化车载电子线路板扩建项目,投产后年产能达105万平方米,年产值提升30% [5] - 截至2024年底,苏州工业园区累计吸引东盟各国设立项目564个,合同外资投资超75亿美元 [5] - 2023年东盟在华投资新设企业2887家,同比增长35.5%,实际投资金额102.9亿美元,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3%,2024年前4个月东盟对华投资增长42.9% [7]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 2024年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进出口规模超2000亿元,同比增长超10% [8] - 湖南怀化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班列266列,增长46.2%,外贸进出口35.4亿元,增长9.3%,其中对东盟进出口额达8.3亿元 [10] - 怀化市税务局实现270项业务"极速简办"、120项业务"即来即办",出口退税平均审批时长压缩至0.77天 [10]
生意红火、成果丰硕!多个地理视角透视外贸亮眼“成绩单” | 解析↓
央视网· 2025-06-09 15:48
北部湾港与东盟贸易 - 北部湾港由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组成,2020年纳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6] - 2025年一季度制造业产品占中国与东盟贸易比重超90%,其中出口平板显示模组、汽车零配件、锂电池增速超20% [18] - 钦州港至越南海防港航程仅8小时,跨境"直通船"实现常态化运行 [11] - 中国与东盟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2025年前5个月贸易数据亮眼 [13] - 广西口岸东盟水果进出口值占中国与东盟水果进出口值20%以上 [20] 长三角外贸发展 - 2025年前4个月长三角进出口总值5.2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跨境电商出货量预计达300万单 [34][33] - 长三角机床出口占全国近70%,高端机床出口突破10万台,贡献出口总额50%以上 [36]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全国近50%,民营企业贡献区域出口总值超60% [39][41] - 杭州综试区集聚2000家跨境服务商,覆盖120多国商品,6.5万家电商卖家 [28][30] 粤港澳大湾区外贸 - 2025年前4个月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总值2.8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52] - "一港通"模式使物流时间从5-7天缩短至1-2天,单箱成本降低300元 [46] - 大湾区工业机器人出口同比增长56.4%,海关监管模式提升交货速度一倍 [56] - 湖南至南沙港电冰箱1天抵达,5天运至越南,7天送达泰国 [49]
连续5年互为首位 看我国与东盟如何实现“双向奔赴”创新高
环球网· 2025-06-09 14:33
中国与东盟贸易概况 - 今年前5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 5% [1] - 中国与东盟已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1][7] - 中国对东盟连续9年进出口保持增长 [5][7] 北部湾港的战略地位 - 北部湾港由钦州港、北海港、防城港三港口组成 [2][4] - 2020年钦州-北海-防城港被纳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4] - 北部湾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国际门户港 辐射中国西部区域并衔接亚欧大陆 [5] - 钦州港至越南海防港航程约8小时(163海里) 跨境"直通船"已常态化运行 [7] 贸易商品结构 - 一季度制造业产品占中国与东盟贸易比重超90% [9] - 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速超20%的产品包括平板显示模组、汽车零配件、锂电池 [9] - 中国自东盟进口保持增长的产品包括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印刷电路、纺织原料 [9] - 东盟连续8年保持中国农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广西口岸东盟水果进出口值占中国-东盟水果贸易总值20%以上 [11] 物流与基础设施 - 一季度中国对东盟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进出口分别增长37%、23 2%、5 8%、16 4% [13] - 中老铁路累计开行货物列车超5万列 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铁海联运无缝衔接 [13] 区域合作深化 - 中国-东盟自贸区3 0版建设将扩展新兴领域和新质生产力合作 [15] - 双方通过资源优势互补带动上下游产品进出口快速增长 [7][15]
前五月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开行车次、运输货值均超去年全年
快讯· 2025-06-08 17:51
跨境公路班车运营情况 - 重庆前5个月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开行超6000车次 [1] - 同期运输货值近57亿元 [1] - 开行车次同比增长3倍 [1] - 运输货值同比增长4.3倍 [1] - 两项指标均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1] 行业增长态势 - 跨境公路运输呈现强势增长 [1] - 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显著提升 [1]
西江集团成功发行3亿元公司债券
证券日报网· 2025-06-04 20:49
债券发行情况 - 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3亿元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 [1] - 债券期限为3+2年 票面利率2.3% 全场倍数2倍 [1] - 发行价格低于同期债券估值23BP 创广西区域同级别私募债历史新低 [1]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 注册资本57.06亿元 信用债存量72亿元 其中公司债17亿元 [1] - 业务范围涵盖港口 物流 工贸 能源 建设开发 船闸 金融等板块 [1] - 主要负责西江黄金水道航电枢纽 船闸 航道及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经营管理 [1] 区域战略地位 - 西江是珠江水系重要组成部分 连接云贵 广西和粤港澳 属于国家"两横一纵两网"水运主骨架 [1] - 公司高质量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高效衔接平陆运河构建现代水运物流体系 [2] - 持续助力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 市场评价 - 主承销商财达证券认为本次发行体现公司综合实力 优化品牌形象 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广西北海铁山港:30年蝶变超千亿现代化工业强区
中国新闻网· 2025-06-04 20:26
铁山港区经济发展 - 铁山港区从传统农业区蝶变为产值超千亿元的现代化工业强区 [1] - 地区生产总值从建区之初的7.6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602.66亿元,增长78倍 [3] - 规上工业总产值从1.34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1773.21亿元,增长一千多倍 [3] 产业集群发展 - 从石化"一枝独秀"发展为绿色化工、金属新材料、高端纸业、硅基新材料、新能源、生态铝、海工装备等集群产业"齐头并进" [1] - 连续三年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区" [3] - 新材料、粮油加工、林浆纸产业跨国境产业链供应链已初步形成 [5] 港口与物流建设 - 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474.92万吨,较建区之初跃升800余倍 [3] - 铁山港公用码头成为连接中国西南地区以及华南、华中部分地区的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 [3] - 陆海铁联运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生产性泊位24个,对外开放泊位9个 [4] - 20万吨级航道正在加紧建设,船舶通行能力不断提升 [4] - 进港铁路专用线通车,解决铁路港口联运"最后一公里"难题,年货运量能力远期将超2000万吨 [4] 战略定位与开放平台 -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 [4] - 依托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北海协同发展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等开放平台 [5] - 加快构建"畅通高效、内外循环"的多式联运体系,完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4]
巴渝蓄满“新”动能
中国能源网· 2025-06-03 10:2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 -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要求重庆四川紧密合作提升发展能级 [1][5] - 重庆制造业基础好,需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 [1][4] - 川渝两地已形成汽车产业链集群,汇聚超600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和近300家汽车软件企业 [7] 能源与基础设施发展 - 川渝特高压工程打通清洁能源输渝通道,将西南电网最高电压等级提升至1000千伏 [10] - 2024年川电入渝154.97亿千瓦时,渝电入川5.2亿千瓦时,形成电力余缺互济新常态 [10] - 川渝共同谋划20个重大项目,涉及总投资超1000亿元,包括特高压工程和天然气生产基地 [10] 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 - 2024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95.32万辆,同比增长90.5%,单车价值达23.6万元 [19] - 海辰储能重庆基地采用第四代锂电产线,效率提升30%,带动上下游企业形成储能产业集群 [20][21] - 重庆规划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产值达2000亿元,纳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21] 物流与国际贸易 - 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新三样"出海重要载体,2024年重庆外贸"新三样"出口增长23.8% [12] - 2024年重庆出口汽车47.7万辆,其中电动汽车6万辆,同比增长96.5% [12] - 中欧班列(成渝)开通跨里海运输走廊和亚欧多式联运线路,支持"渝车出海"计划 [1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重庆形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和先进材料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17] - 赛力斯超级工厂实现24小时智能化生产,长安数智工厂最快60秒下线一辆新车 [17][18] - 实施"选种育苗"策略培育科技企业,通过政策支持撬动市场资源发展前沿产业 [19]
广西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6-03 05:43
冷链物流与港口发展 - 马来西亚关丹港至中国北部湾港冷链精品航线完成首航 新增跨境海运物流通道促进中马优质商品流通 [1] - 广西已开通9条面向东盟的冷链精品航线 北部湾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达217.39万标箱 同比增长12.06% [1] - 北部湾港作为中国—东盟海陆枢纽 已开通38条东盟集装箱航线 区位优势显著 [2]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南凭高铁崇左至凭祥段全线铺轨完成 预计年内开通 南宁至凭祥车程从4小时缩短至1小时 [2] - 广西建成61条出省出海出边陆路大通道 南宁机场航线覆盖东盟 国际陆地光缆达12条 [2] - 广西计划打造"陆海空数"四位一体通道 目标成为中国—东盟最短时效、最优服务物流枢纽 [2] 贸易便利化与制度创新 - 南宁吴圩机场启用智慧航空物流平台 进口水产品机坪直提 单证录入时长从1小时压缩至10分钟 [3] - 广西自贸试验区形成214项制度创新成果 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1873.3亿元 同比增长16.8% [3] - 对东盟进出口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RCEP规则对接成效显著 [3] 跨境教育与人才合作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东盟国家培养超1000名技能人才 如老挝留学生成为中老铁路技术骨干 [4] - 广西建设10个中国—东盟技术创新学院 与近200所东盟院校合作 一季度出入境人次达363.1万 同比增长10.1% [4] - 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加速建设 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实体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