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双循环
搜索文档
“十五五”时期经济大省如何持续挑大梁
经济观察网· 2025-10-27 17:34
经济大省的定义与重要性 - 经济大省通常指GDP常年位居全国前六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 [1] - 六省的经济总量、市场主体数量、吸纳就业人数均占全国40%以上 [1] - 经济大省被视为全国经济的“压舱石”,其发展态势明显优于其他地区 [2] “十四五”时期的经济表现 - “十四五”期间经济大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除广东外其余五省份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3] - 2024年山东GDP增速达5.7%,超出全国GDP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 [3] - 经济大省集中了中国7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 [6] 消费市场的引领作用 - 2024年前六大经济省份中除广东外其他五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增速 [4] - 2024年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5.0%,其中餐饮收入增长7.7% [4] - 经济大省是内循环中高端供给的输出口和优质需求的吸纳器 [3] 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 “十四五”期间经济大省在科创、数字、绿色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先行先试,研发投入位居前列 [6] - 山东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49%,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5万家 [7] - 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上涨42%,“三新”经济占GDP比重达18% [6] “十五五”时期的展望与目标 - “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区间预计为4.5%—5.3%,乐观情形下年均增长指标设定为5%左右 [8] - 要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2026—2035年GDP年均增速需保持在4.4%以上 [8] - 《公报》提出“十五五”时期要“发挥重点区域增长极作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1] 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 - 山东是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具备完整的生产链条 [7] - 将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动力源以及跨区域大通道等“硬联通”设施建设 [9][10] - 经济大省通过产业链协同和技术溢出产生辐射带动效应,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 [11]
专家: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
搜狐财经· 2025-10-20 18:47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黄汉权:我国经济在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冲击情况下,整体运行 平稳,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在运行当中,经济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内外循环等方面都表现 出较多亮点。新兴产业快速增长、未来产业加快落地,还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些都代表着新质生产 力持续发展壮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了有力有效的支撑。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温彬:特别是在消费(方面),对经济的贡献度超过一半以上,对经济增 长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从刚刚过去的国庆和中秋假日来看,无论是出行人数还是旅游收入,都创了新 高,所以增长也比较快,对服务的需求增长越来越明显。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 魏琪嘉:从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我们实现了经济发展 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当中,各项举措进一步落地落细,推动内 需进一步提振,同时稳住外贸基本盘,实现内外双循环的联动畅通。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已经揭晓,如何评价这份成绩单?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令文芳 ...
从“硬核”数据透视前三季度经济发展成绩单 “稳”“进”“韧”特性没有改变
央视网· 2025-10-20 13:41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5.2%,整体看,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经济运行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从经济增长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 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061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64020亿元,同比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592955亿元, 同比增长5.4%。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称:"从全球来看,5.2%的经济增长在主要经济体中稳居前列,中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重要的增长源。我 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具有坚实支撑。"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专家表示,新兴产业加快落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支撑了中 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称:"我国经济在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冲击的情况下,整体应该说 ...
看浙江的出口韧性
搜狐财经· 2025-09-16 08:39
出口表现与全国地位 - 2023年1月至2024年8月浙江省出口总值持续居全国第二 [1] - 2024年1至8月全省出口同比增长7.7%,增速比全国快0.8个百分点,进出口及出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浙江省出口总额占全国15.9%,并已持续32个月保持全国第二的位置 [1] - 2024年上半年浙江经济增速与宁夏并列全国第4,出口是重要贡献因素 [1] 出口增长驱动力与主体 - 民营企业是出口核心力量,2024年1至8月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11.7万家,增加7%,其中民营企业出口增长贡献率高达96.3% [1] - 体制机制创新是出口韧性的关键,新世纪前后的“企业改制”和“中国加入WTO”构成出口增长“双引擎” [1] - 2011年比2001年,全省出口增长9.4倍,较上一个十年的7.9倍增长有较大提升 [1] 贸易方式与结构优化 - 一般贸易是浙江出口强项,2024年前7个月全省一般贸易出口占全省出口76.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以上 [2] - 全国一般贸易出口占比为66.1%,较2014年上升14.7个百分点,而浙江状况更好 [2] - 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纺织服装出口占比降至16.5%,比2020年降低3.1个百分点 [2] - 机电产品出口高度多元化,有12个子类合计占比超过50%,其中电工器材位列首位,1至7月累计出口1027.8亿元,同比增长11.6% [2] 出口市场分布 - 对欧洲和北美市场依赖度高于全国,前7个月对欧洲出口占全省出口24.4%(比全国高3.8点),对北美出口占15.7%(比全国高3.5点) [3] - 对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出口占比也均高于全国,显示开拓新兴市场能力较强 [3] 全球与中国出口背景 - 全球出口增长自2012年断崖式回落,从2011年增长19.8%跌至仅增长0.9% [3] - 2011至2024年全球出口年均增长2.2%,比上一个10年低9.2个百分点 [3] - 同期中国出口年均增长5.0%,比全球高2.7个百分点,但比中国上一个10年低16.7个百分点 [4] - 中国商品出口占全球份额从2021年的14.9%回落至2024年的14.6%,工业品出口份额从2022年的21.2%回落至2024年的20.6% [4] 区域核心竞争优势 - 超大规模经济优势可将综合成本压至最低,便于跨国公司构建有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 [4] - 物流优势突出,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形成全球少有的班轮密集的物流双子星座 [4] - 拥有全国统一大市场支撑,形成双重市场结构优势 [4] - 企业家及产业工人精明勤劳,微观活力较强 [4] 未来发展策略 - 2024年浙江省工业品出口额相当于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28.4%,增强内循环是重要选项 [5] - 建议在加强出口的同时,积极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推进在全国布局“销地产” [5] - 利用港口优势稳步发展商品进口,以平衡贸易、增强国内供给并促进消费 [5]
(经济观察)出海企业迎新支持 中国部署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中国新闻网· 2025-09-13 09:14
中国出海企业支持政策 -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为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有力支撑[1] - 全球产供链加速调整 地缘政治挑战加剧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企业需提升应对外部环境能力[1] - 现有出海服务体系无法充分满足企业现实需求 急需构建针对性解决痛点的综合性支持体系[1] 服务体系建设具体措施 - 加强法律金融物流等领域服务资源协同联动 构建服务平台并丰富服务产品[2] - 支持有条件地方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 推动在重点国家建立海外综合服务站形成内外联动[2] - 增强商协会服务功能 培育跨境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服务机构以丰富企业出海工具箱[3] 政策实施意义 - 部署体现针对性和实践性 关注企业出海共性诉求和难点问题[2] - 通过赋能商协会使企业第一时间获取政策市场信息 提升整体竞争力[3] - 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紧密相连 助力内外双循环发展[3]
"天时"与"基本面"的共振:奥克斯电气叩响港股大门
格隆汇· 2025-09-02 11:50
公司上市与财务表现 - 奥克斯电气于9月2日在港股上市,发行价为每股17.42港元 [1]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195.28亿元增至297.5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3.4% [1] - 同期净利润从14.42亿元提升至29.10亿元,复合增速达42.1%,净利润率从7.4%提高至9.8%,2025年前三个月进一步升至9.9% [1] 业务战略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实施"内外双循环"战略,海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42.9%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57.1% [2] - 累计研发投入超16亿元,拥有超过12000项注册专利,创新构建"网批新零售"模式提升渠道效率 [2] - 公司为全球第五大空调提供商,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5]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空调市场规模2024年达1.3万亿元人民币,预计2028年突破1.5万亿元,中央空调市场增长更为强劲 [4] - 港股市场2025年表现强劲,恒生指数年内累计上涨逾25%,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7% [3] - 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额近9800亿港元,前8个月港股IPO募资1322.6亿港元,同比激增567.5% [3] 资本市场环境与估值 - 港股市场对基本面扎实、成长性强的制造业企业给予积极认可 [5] - 公司获得中邮保险、华菱香港等知名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认购 [5] - 上市时机把握港股估值修复、南向资金关注和行业前景明朗等多重利好 [5]
金融风险防范化解五年迈一大步,“十五五”如何兼顾化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收官
第一财经· 2025-08-26 19:31
金融机构数量变化 - 参加存款保险的金融机构数量从2020年末的4025家减少至2025年6月末的3554家,减少470多家 [1] - 2022年以来10个地区组建了新的省级农信机构,包括浙江、辽宁、河南、山西、四川、广西、海南、江苏、江西、内蒙古 [1][5] 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置进展 - 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从2019年三季度的649家峰值下降了一半 [3] - 截至2023年底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为357家,较峰值减少近300家,资产占比为1.78% [4] - 高风险机构主要集中在农信机构和村镇银行,地区分布集中在四个省份 [3] - "十四五"期末高风险机构数量有望压降至200家以内 [4] 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建设 - 存款保险基金规模持续扩容,覆盖范围和管理透明度提升 [6] - 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与存款保险基金、行业保障基金构成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6][7] - 《金融稳定法》逐步构建金融风险防范法治框架,明确风险处置机制 [7] 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措施 - 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方式包括补充资本、重组合并、市场退出 [4] - 省级农商联合银行或省级农商银行的成立对化解区域中小银行风险起到关键作用 [5]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 [9] 外部风险应对机制 - 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加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 [8] - 外汇管理法律法规升级,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和预警更加精准有效 [8] - 金融机构海外业务审慎经营和金融基础设施对外合作增强全球风险防护能力 [8] "十五五"期间金融风险防范重点 - 增强存款保险制度的专业化风险处置职能,加强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资金积累 [12][13] - 建立风险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和早期处置机制 [13] -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提升风险识别和处置的智能化水平 [13] -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提升全球金融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13]
“柯新亚”跨境专线首发
人民日报· 2025-08-26 06:27
物流通道建设 - 新开通"柯新亚"跨境专线 从浙江绍兴柯桥区始发 经新疆伊犁口岸中转 最终抵达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 [1] - 运输时间较以往方式压缩约2天 构建高效稳定的多式联运体系 [1] - 专线覆盖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核心经济城市 [1] 贸易数据 - 本次首发列车载有16个集装箱 货物价值160万美元 [1] - 中国轻纺城年交易量超4000亿元 其中近60%出口额销往中亚 中东 欧洲等地 [1] 经济效益 - 新物流通道大幅提升国际物流速度并降低物流成本 [1] - 多式联运体系有效激发内外双循环原动力 [1] - 专线依托新疆伊犁 喀什 阿克苏等重要口岸 服务纺织品"买全球 卖全球"战略 [1]
这才是特朗普不敢制裁我们的原因,鲁比奥说了实话,印度自吞苦果
搜狐财经· 2025-08-19 13:13
关税政策差异 - 美国对印度部分商品加征10%关税,印度对美出口增速从两位数跌至不足3% [3]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维持原状,白宫以"观察期"为由未升级 [3] - 印度民间抵制美货但效果有限,中国未高调反击印度被加税 [14] 能源产业对比 - 中国将60%进口俄油加工为成品油出口至欧美市场,印度仅能自用且出口余量不足10% [4] - 中国炼厂具备生产航空煤油、低硫船燃能力,印度仍以基础汽柴油为主 [25][26] - 俄油对印度折扣从每桶6美元扩大至9美元,中国买家维持4美元折扣 [18] 金融与供应链优势 - 中国手握美债持仓与美元清算网络,减持或转移托管可冲击美债市场 [6][7] - 美国制药、电子、汽车行业对华依赖度超30%,印度仿制药集中在低毛利环节 [8] - 中国稀土、电池材料、光伏组件供给调整可直接推高美国制造成本 [8] 产业基础与效率 - 中国炼化技术自主可控,高端阀门、泵壳反向出口美国 [41] - 印度境内货运走廊建设拖延20年,中国昆明至印度洋原油管道5年贯通 [20] - 中国中欧班列物流时间比海运缩短50%,抢占印度对欧出口窗口 [41] 资本市场反应 - 印度卢比兑美元三日跌1.8%,外资净流出20亿美元 [19] - 人民币微跌后回稳,北向资金净流入 [19] - 人民币离岸汇率波动率降低,市场预期美国对华关税雷声大雨点小 [46] 技术路径选择 - 中国重资产投入形成全球化工心脏,印度轻资产外包致根基不稳 [12] - 长江存储、中芯国际产能爬坡,美国半导体禁令加速国产替代 [13] - 中国提前布局低硫船燃应对欧盟碳排新规,印度尚无相关产能 [29] 地缘战略布局 - 中国通过缅甸、巴基斯坦港口分流马六甲航线压力 [23] - 印度安达曼基地补给依赖新加坡,战略自主性受限 [23] - 中国一带一路整合炼油、港口、管道,印度基建缺口大且项目拖延 [16][17]
强化民生导向 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
央视网· 2025-07-31 16:25
经济政策基调 - 下半年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增强灵活性和预见性 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3] - 宏观政策需持续发力并适时加力 以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3][5] - 政策需根据下半年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增加灵活性 实现更精准发力 [5] 政策着力点 - 宏观经济政策着力于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强化民生导向 [7] - 在稳企业 稳就业和对低收入群体保障方面加大政策力度 体现政策民生温度 [9] 消费政策方向 - 继续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有效释放内需潜力 [10] - 在扩大商品消费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 [12] - 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升 是消费升级主要方向 需重点培育新增长点 [14] 服务消费意义 -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既能改善民生 符合美好生活向往 又能扩大整体消费规模 是保持消费较快增长重要抓手 [16] - 服务消费对满足民生需要 推动消费产业升级 创造新消费场景发挥重要作用 [18] - 做大做强服务消费领域有利于促进内循环和外循环 实现内外双循环良性互动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