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浪潮
icon
搜索文档
最像英伟达的中国公司,要上市了
36氪· 2025-10-13 07:57
2024年夏天,国产3A大作《黑神话悟空》发布之后,很多人想到,国产3A有了,那么能不能用国产硬件玩呢?由于游戏对于硬件在光线和毛发渲染上的 能力有着极高要求,GPU(显卡)成为了决定能否在畅玩3A游戏时实现"国产替代"的关键一环。 至于国产显卡,当时的选项基本上只有摩尔线程一家。不过很遗憾,即便摩尔线程专门就《黑神话》更新了驱动软件,但还是"卡":在明暗表现、光线追 踪、画面帧率上,其性能都不尽人意。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曾经尝试过用1000元组装一台能玩《黑神话悟空》的电脑,我们发现,四五百元的二手1060系列显卡,就可以流畅运行大 部分3A游戏,价格仅为号称对标3060系列的摩尔线程S80显卡的四分之一。 尽管在一些方面,摩尔线程与英伟达尚不可同日而语,但作为国产GPU领域"全村的希望",摩尔线程不仅仅是一家商业公司,也寄托着GPU自主可控的宏 大目标。 在2025年国产替代的浪潮之下,摩尔线程也迎来了大爆发,2025年上半年营收7.02亿元,超过2022-2024三年之和。9月26日,摩尔线程通过科创板上市审 议,以88天的"光速"过会,创下了科创板半导体企业的最快纪录。 摩尔线 ...
管制≠禁止,锂电出口新规意味着什么?
高工锂电· 2025-10-11 18:57
政策核心内容与影响 - 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首次将锂电池制造设备明确列入出口管制范围,管制物项包括能量密度≥300Wh/kg的锂电池本体、电芯层级关键制造设备以及高端正负极材料及制备工艺[2][5][6][7] - 出口管制不等于禁止出口,企业可通过申请许可方式开展业务,审批周期约45个工作日[2][7] - 政策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实施出口管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地区[14] 短期与长期行业影响 - 短期冲击有限,因当前能量密度≥300Wh/kg并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的企业仍在少数,主流出口产品能量密度约为260Wh/kg,暂不受影响[5][14][16] - 长期看,政策将推动产业链向更健康、更本地化方向发展,合规门槛提升使得具备海外产能和全球化运营经验的头部企业优势凸显[4][9][15][23] - 政策“硬约束”会让本地化更具价值,具备海外生产基地的企业能直接向当地客户供货,降低交付成本并满足合规要求[8][18] 锂电产业的战略地位 - 锂电技术已从产业优势上升为国家战略资源,2025年1-8月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达30.03亿个,同比增长18.66%,出口额达48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5.79%[11] - 在AI浪潮推高能源需求的背景下,电池产业成为全球能源政策重点,高工产研预计2024至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市场规模将增长12倍,宁德时代预测2030年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300GWh[13]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锂加工国和消费国,掌握磷酸铁锂、三元前驱体等核心环节,系列政策动态旨在帮助国内产业锁定技术红利,延长领先周期[11][12] 企业案例:利元亨的本地化布局 - 利元亨在波兰和加拿大设有生产基地,可实现本地化生产,直接向欧洲客户供货,降低交付成本并满足合规要求[8][17] - 2025年初,利元亨斩获捷克储能企业模组PACK线订单,设备产能峰值达150PPM,稼动率稳定在99%以上,优率高达99.95%[19] - 公司与波兰商用车动力电池企业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波兰基地可输出整条动力电池模组、PACK组装测试线,逐步提升海外市场比重[20][21]
照明龙头跨界“押宝”芯片!时空科技拟收购存储大厂嘉合劲威控股权
新浪财经· 2025-10-10 00:57
智通财经10月10日讯(记者 王碧微)A股市场"跨界"并购再添重磅案例,主营智慧照明工程的时空科技 (605178.SH)在经历了多年业绩低迷后,将目光投向了炙手可热的半导体存储赛道。 周四晚间,时空科技发布公告,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国内存储模组大厂深 圳市嘉合劲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嘉合劲威")的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该事项预计构成重大 资产重组,时空科技股票已于10月9日开市起停牌。 嘉合劲威官网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系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自称是"国内最大的内存模 组厂商之一"。从公司发展历程来看,其阶段性成绩在国产存储行业崛起的浪潮中十分亮眼:2020年, 公司量产首款"中国芯"内存条光威弈Pro系列;2021年,率先量产DDR5内存模组,精准卡位技术迭代的 关键节点;更关键的是其产业链地位,公司与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等国内存储原厂巨头均有深度合作。 公告显示,嘉合劲威的股东除了实控人张丽丽、陈晖夫妇外,还有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苏州招赢云 腾、温岭市国资等一众产业资本与地方国资的身影。 对于主业为智慧照明工程、业绩与宏观基建投资紧密相关的时空科技而言,此次收购 ...
先进封装玻璃基板实现技术突破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09 16:28
行业指数表现 - 本周(2025年9月29日至10月3日)SW电子行业指数上涨2.78%,在31个SW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位,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99% [2] - SW电子三级行业中,集成电路制造板块领涨,涨幅达6.93%,其次为集成电路封测(+4.50%)和数字芯片设计(+4.14%) [2] - 品牌消费电子板块表现相对落后,本周下跌0.99% [2] 玻璃基板技术突破 - 鸿海集团旗下玻璃工厂正达在CoWoS先进封装玻璃基板领域取得技术突破,预计明后年将陆续开启产品交付 [1][2] - 全球玻璃基板龙头企业康宁已主动向正达寻求合作,此举未来或将推动正达业绩上扬 [1][2] - 玻璃基板相比传统有机基板具有更低信号损耗、更高尺寸稳定性、超低平坦度、高密度通孔能力和更精细线宽线距控制水平,并能承受更高温度 [3] 玻璃基板市场前景 - 全球玻璃基板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70.1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123.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7.3% [4] - 中国玻璃基板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52亿元增至2024年的36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9.4% [4] - 全球玻璃基板行业集中度高,2023年康宁、旭硝子、日本电气硝子三家企业合计市占率达88% [4] 重点公司分析 - 沃格光电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6.0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2.2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38.48% [5] - 公司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维持在20%左右,盈利稳定性突出 [5] - 沃格光电已实现玻璃基板通孔孔径最小至3微米、深径比高达150:1且支持四层线路堆叠,2023年和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0.89亿元和1.20亿元 [5]
一级市场变形记:各方都在“渡劫”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10-05 17:03
行业宏观悖论 - 宏观数据显示一级市场理性回暖,港股IPO数量增长15% [12] - 微观层面从业者体感冰冷,大量初创企业未能撑过资本寒冬 [7][12] - 创始人因融资协议中的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条款而陷入困境的案例普遍存在 [8][11] 基金管理人新常态 - 投资模式从募投管退转变为募投管退返,返投成为最痛苦环节,仅30%投资机构能实现返投 [14] - 管理费出现断崖式下跌,新基金管理费在0.5%-1.5%之间,难以收到2%的管理费 [16] - 极端案例如广东省政策要求管理费从基金收益中支付,未赚钱的GP不能拿管理费,百亿级政府引导基金70%盘子管理费率不到0.5% [16][18] 游戏规则结构性变革 - 政府引导基金占LP认缴出资总规模的81.2%,成为最主要出资方 [20][26] - GP目标从为LP创造高回报转向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21] - 超过80%的国内风险投资协议包含附带个人担保的赎回权条款,年化利率8%-12% [21] - 风险投资背离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精神,转变为只要收益不要风险的放贷业务 [22][23] 市场参与者生存现状 - 美元基金面临生存压力,LP出资意愿下降,投资标的政策限制趋严,需适应招商返投新环境 [24] - 人民币基金投资逻辑转变,核心问题从市场团队估值变为返投能力固投和回购主体 [25][26] - 国资机构陷入深度困境,投资经理需承担投资亏损责任完成招商任务并面对强制跟投,月薪8000却可能倒贴十万 [27][28] - 国资机构内部地位排序显示投资经理地位低下 [29] 系统性缺陷诊断 - 激励错位问题突出,GP主要收入依赖管理费而非carry,导致更关心募资规模而非投资业绩 [30] - 风险承担不对等,GP享受投资成功收益,downside风险由创始人兜底 [31][33] - 创新导向存在偏差,政府需要的确定性与创新本身的不确定性存在根本矛盾 [35] - 退出机制不健全,A股上市门槛高周期长,港股估值体系和流动性不理想 [36] 行业出路与转型方向 - 头部机构开始回归投资本质,从财务投资转向价值创造,深度参与被投企业战略和运营 [38][39] - 出海成为新选择,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出海数量同比增长25%,为GP提供新投资机会 [40] - AI具身智能新能源产业链出海消费品牌全球化工业软件国产替代等领域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 [41][42] - 商业模式出现创新,探索PIPE定增业务港股crossover策略和长期价值投资等新方向 [43] - 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从规模导向转向质量导向,市场力量将推动资本流向最有效率的地方 [45]
新易盛 公告!
中国基金报· 2025-10-01 16:13
股权变动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之一高光荣计划通过询价转让方式转让1143.0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5% [2] - 本次拟转让股份数量占高光荣所持公司股份的比例为15.56% [4] - 转让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新质生产力方向的前沿科技投资 [3][4] 转让条款 - 转让价格下限设定为发送认购邀请书之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70% [6] - 受让方被限定为具备相应定价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 [6] - 高光荣承诺在本次询价转让完成后12个月内不通过二级市场方式减持公司股份 [5] 股东结构与控制权 - 高光荣目前持有公司股份7344.5383万股,占总股本的7.40%,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3][8][9] - 第二大股东黄晓雷持有公司股份7079.428万股,占总股本的7.13% [8][9] - 高光荣与黄晓雷结成一致行动人,共同控制公司 [8]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公司2024年营收达86.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9.15% [9] - 公司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12.26%,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355.68% [9] - 公司股价从2022年末的11.62元(前复权)最高涨至2025年9月2日的401.1元,不到三年最高涨幅超过30倍,今年以来涨幅超过300% [9] 行业背景与增长动力 - 公司业绩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AI浪潮带来的光模块需求爆发 [9] - 全球云厂商资本开支激增以及英伟达GPU芯片需求高增,直接拉动了高速光模块的配套需求 [9]
高频高速树脂:AI浪潮推动高频高速树脂国产替代、量价齐升
2025-09-28 22:57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为高频高速树脂及覆铜板行业 公司包括东材科技、圣泉集团、美年新材及其子公司 海外公司包括沙比克、阿科玛、科腾、潮达、旭化成和松下[1][3][5][6][9][10][11][12] * 高频高速覆铜板是印刷电路板的基础材料 分为关注介电常数稳定性的高频板和强调低介电损耗的高速板[2] * 高频高速树脂是制造高频高速覆铜板的三大核心原材料之一 其性能直接影响最终电子产品的信号传输质量[2][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行业驱动因素**:5G通讯、汽车智能化、数据中心云计算及AI浪潮推动对高频高速覆铜板的需求 使其逐步取代普通覆铜板[1][2][13] * **技术核心**:高频高速树脂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减少极性基团以改善介电性能 主流工艺体系包括PTFE为代表的热塑性体系和碳氢/改性PPO为代表的热固性体系[1][4] * **性能标杆**:松下M系列覆铜板是业界先进产品 最新一代M8的DF值低至0.012 比前代改善近30%传输损耗 应用于路由器、交换机和AI服务器等领域[1][5] * **国产替代机遇**:AI浪潮推动行业发展和材料升级 为国产替代提供空间 具有前瞻布局的企业将受益[13] * **公司布局与产能**: * 东材科技自主研发多种树脂 投资建设年产5,200吨特种树脂项目 并计划新建年产2万吨电子树脂材料项目 预计2026年三季度投产[3][10] * 圣泉集团具备全系列产品解决方案能力 拥有100吨碳氢树脂产能 并启动1,000吨碳氢树脂项目建设 同时扩建及规划新建剧本明产能至2,000吨以上 预计2026年三季度前投产[3][9][11] * 美年新材通过子公司生产用于M8级别覆铜板的恶烯单体 已开始送样 预计2025年底前扩大至500吨产能[12] 其他重要内容 * **PPO树脂改进**:通过化学法进行特殊端基改性 可提高PPO的加工性、耐溶剂性和耐热性 使其更适用于低介电领域[8] * **国内PPO产能现状**:南通新城拥有约5万吨聚苯醚产能 但主要不用于低介电领域[6] * **海外供应商**:电子级碳氢树脂的海外主要供应商包括法国阿科玛旗下的沙多玛、美国科腾、日本潮达和日本旭化成等[9]
聚辰股份(688123):VPD驱动新增长
中邮证券· 2025-09-26 15:3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SSD接口升级驱动VPD芯片需求与技术迭代,VPD芯片需新增温度传感功能并通过I3C、SMBus等接口上传实时温度数据,接口类型从I2C逐步过渡至I3C [4] - AI浪潮带来DDR5 SPD市场增量,AI服务器通常部署超过20根DDR5内存模组(传统服务器2倍),LPCAMM2内存模组替代LPDDR5X板载内存需配套1颗DDR5 SPD芯片 [5] - 公司在DDR内存模组配套芯片领域拥有近二十年量产经验,是全球DDR2/3/4/5 SPD系列芯片核心供应商,国内唯二具备向头部内存模组厂商直接供应资质的企业 [5] - 汽车级EEPROM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公司是国内唯一提供成熟、系列化汽车级EEPROM芯片的供应商,产品成功导入全球领先汽车电子Tier1供应商 [6][7] - 汽车级NOR Flash芯片报告期内成功搭载多款主流品牌汽车,进一步完善汽车电子产品布局 [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80亿元、18.01亿元、23.2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4.22%、30.52%、28.86% [10][1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1亿元、6.26亿元、8.6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5.32%、38.82%、37.48% [10][13]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85元、3.95元、5.44元 [10][13] - 预计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46.32倍、33.37倍、24.27倍 [10][13]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57.1%、57.5%、57.8%,净利率分别为32.7%、34.7%、37.1% [13]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31.96元,总市值209亿元,总股本1.58亿股 [3] - 52周最高价131.96元,最低价47.23元 [3] - 资产负债率6.2%,市盈率71.72 [3] - 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天壕科技有限公司 [3]
深夜暴涨,芯片重大利好
证券时报· 2025-09-24 07:19
台积电涨价与市场表现 - 台积电计划对其3纳米和2纳米制程工艺节点进行涨价 [1][2] - 台积电ADR在美股盘初一度暴涨近5%,创历史新高,截至22:50涨幅为3.5% [1][2] - 由于研发成本高昂和良率优势,台积电2纳米制程价格相比3纳米或至少上涨50% [2] 芯片行业涨价潮 - 除台积电外,三星、美光科技和闪迪等芯片大厂也已宣布涨价策略 [1][3] - 三星大幅上调内存和闪存价格,DRAM产品涨幅高达30%,NAND闪存价格上涨5%至10% [3] - 美光科技的存储芯片产品价格涨幅达20%至30%,并暂停接受新订单 [3] 芯片股市场反应 - 美股芯片股多数走强,英特尔大涨超4%,美光科技、安森美半导体涨超2%,博通、阿斯麦ADR、应用材料、德州仪器均涨超1% [2] - 亚洲交易时段,三星电子股价上涨1.44%,SK海力士股价上涨2.85% [3] 先进制程需求与客户 - AI浪潮推高半导体需求,数据中心建设增加存储器采购量,增强芯片供应商议价能力 [1] - 苹果iPhone 17系列的A19芯片采用台积电3nm N3P制程,下一代A20将采用2纳米工艺 [3] - 英伟达下一代AI芯片Rubin Ultra和AMD的Instinct MI 450 AI也将采用台积电2纳米工艺 [3] 美联储政策观点 - 美联储理事鲍曼表示决策者可能面临“落后于形势”的风险,需要果断采取行动应对劳动力市场疲软 [5] - 鲍曼预计2025年共降息三次,并认为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有限且短暂 [5] - 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认为应谨慎降息,因通胀高于目标,其认为劳动力市场稳定,与鲍曼观点形成对立 [6]
深夜,暴涨!芯片重大利好!
券商中国· 2025-09-23 23:06
芯片行业涨价潮 - 芯片巨头台积电计划对其3纳米和2纳米制程工艺节点进行涨价 [1][3] - 台积电2纳米制程价格相比3纳米或至少上涨50%,远超市场预期 [3] - 三星大幅上调内存和闪存产品价格,DRAM产品涨幅高达30%,NAND闪存价格上涨5%至10% [6] - 美光科技存储芯片产品价格涨幅达20%至30%,并暂停接受新订单 [6] - 此轮涨价潮反映出AI浪潮对半导体产业链的深度影响,数据中心大规模建设推高存储器采购量,芯片供应商议价能力显著增强 [1] 芯片公司市场表现 - 受涨价消息刺激,台积电ADR美股盘初一度暴涨近5%,创历史新高,截至22:50涨幅为3.5% [1][3] - 其他美股芯片股走强,英特尔大涨超4%,美光科技、安森美半导体涨超2%,博通、阿斯麦ADR等涨超1% [3] - 亚洲交易时段,三星电子股价收盘上涨1.44%,SK海力士上涨2.85% [7] 先进制程技术动态 - 台积电2纳米制程将于本季度开始量产,由于先进制程资本支出庞大,公司暂无打折及议价策略 [4] - 苹果iPhone 17系列的A19芯片采用台积电3nm N3P制程,下一代A20芯片将进入2nm时代 [5] - 英伟达下一代AI芯片Rubin Ultra和AMD的Instinct MI450 AI芯片将采用台积电2纳米工艺 [6] 宏观经济与政策背景 - 美国9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为52,略低于预期52.2,服务业PMI初值53.9,略低于预期54 [10] - 美联储理事鲍曼表示决策者面临"落后于形势"风险,需果断行动以应对劳动力市场活力下降,预计2025年共降息三次 [12] - 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持不同观点,认为鉴于通胀高于目标,美联储进一步降息应保持谨慎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