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
搜索文档
精准发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经济日报· 2025-06-12 06:13
农民收入现状与结构 - 202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同比实际增长6.3%,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34∶1 [2][3] - 收入构成:工资性收入占比最高(42.39%,9799元),其次为经营净收入(33.93%,7845元),转移净收入(21.17%,4895元)和财产净收入(2.51%,580元) [2] - 农民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居民,但地区间差距仍存 [3] 农民增收面临的挑战 - 农业生产效益偏低,粮食生产收益低,农村产业单一且同质化竞争严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层次低 [3] - 农民非农就业能力薄弱,职业技能培训不足,外出务工稳定性低 [3] - 农村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土地制度改革需深化,财产权益未充分释放 [3] - 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生产者补贴制度不健全 [3] 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方向 现代农业发展 - 优化农村产业布局,强化粮食、畜牧支柱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 [4] - 培育特色产业,构建六级联动产业平台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集群 [4] - 发展"农业+"融合业态(教育/文化/旅游等),激活闲置资源 [4] 就业创业支持 - 完善城乡人口流动政策,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扶持返乡创业 [5] - 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等新业态 [5] - 推动农村电商、直播带货、定制农业,提升灵活就业潜力 [5] 土地与产权改革 -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5] - 探索承包经营权、林权、水权市场化交易模式 [5] 强农政策落实 - 2025年中央财政清单包含9项到人到户补贴政策,需细化标准 [6] - 健全农业保险体系,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覆盖 [7] - 加强生态补偿机制,转化乡村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 [7]
稳得住千亿房企,干得好小小“村长”!《Hi,老板》专访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
证券时报网· 2025-06-11 12:42
公司战略与投资 - 滨江集团在胡家坪村投入超5亿元进行改造 定位为"长三角避暑胜地" [1][2] - 三年多时间累计投资五六亿元 年均投入约1亿八千万元 占公司净利润25亿元的较小比例 [3] - 公司近三年半销售额占成立33周年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去年销售额1100多亿元 前两年均为1500多亿元 [6] 公司治理与运营 - 董事长戚金兴去年在胡家坪村工作167天 今年目标达到183天 [4][5] - 重要工作通过视频会议完成 山区环境有助于保持清晰头脑 [6] - 公司实行7小时工作制 加班不超过1小时 团队稳定性强 [16]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 公司重视员工建议 即使不采纳也会说明原因 [16] - 经营理念强调把企业做长做久做优 与团队分享成果 [17] - 建议年轻人注重身体健康 脚踏实地做擅长的事 [17] 行业发展与表现 - 2021年7月1日后房地产行业经历大调整 [6] - 公司在此环境下仍保持强劲销售表现 [6]
共富路上,一起抱团干事业(一线行走)
人民日报· 2025-06-11 09:03
乡村振兴模式创新 - "共富工坊"模式通过整合政府、企业和村民资源,成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荻港村"苕溪渔隐·共富工坊"带动23名固定主播就业[1] - 该模式提供创业基金扶持和技能培训,如李道胜获得10万元创业基金开设亲子体验馆,返乡青年成立"苕溪创客联盟"举办农产品展销会[2] - 政府配套支持包括设备捐赠、贴息贷款和市场分析,如区委统战部协调企业捐赠直播设备,人社部门协助申请贷款[2] 产业发展成效 - 和孚镇已建设9个产业赋能样本,创造6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1500多户农产品销售,实现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2] - 直播电商成为重要销售渠道,杨阿细带动村民成立直播合作社,老茶厂茶叶通过电商远销海外[2] - 创新营销方式成效显著,农产品宣传视频获赞百万,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销售网络[2] 资源整合机制 - 建立"青年人才智囊团"提供专业支持,在农产品上市季节提供市场分析报告[2] - 通过"创客联盟"整合返乡青年资源,在古戏台举办展销会激活传统文化资源[2] - 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支持+村民参与"的三方协作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1][2]
海安以“工业思维”拓宽共富路
新华日报· 2025-06-11 07:52
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 - 海安人均住户存款20万元,稳居全省县(市、区)前三 [1] - 海安以"工业思维"促进共富,坚持"产业+就业"双轮驱动,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共富名片 [1] - 去年"一只蛋"产业链总产值逾百亿元,带动10万多农户增收 [3] 农业产业链发展 - 海安是"中国禽蛋之乡",全年饲养家禽量4000万羽,蛋鸡规模养殖比重超99%,年产蛋24万吨 [2] - 从蛋清中提取蛋黄球蛋白粉、溶菌酶等,应用于医疗、化工、美容等领域,全自动设备每小时加工鸡蛋16万枚 [3] - 围绕"一粒米、一滴油、一根丝、一群鱼"等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去年"富民链群"总产值近500亿元 [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鑫缘茧丝绸集团研发世界首创"生物型接骨空心螺钉",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4] - 工厂化全龄饲料养蚕技术实现"全年养蚕",预计每户蚕农每年可增加收入近1万元 [4] - 海安以卫星遥感、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赋能农业生产,56万亩农田接入卫星巡田系统,亩均增产30斤、节约成本100元 [5] 就业与民生保障 - 海安已建成19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2640名就业困难人员就近上岗 [6] - 建筑业从业人数保持在10万人以上,去年全市建筑业贷款余额超130亿元,职工分配总额超300亿元 [6] - 打造多样化"就业平台+"模式,促1.8万名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6] 文化与社会事业 - 遍布城乡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每年举办924场"万里千家"惠民文艺演出、231场四季村晚 [7] - 《滨江警事》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舞蹈《青墩玉影》入选"荷花奖"终评 [7] - 创成南通首家三甲中医院,建设全国首个卒中减残先行先试区 [6]
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徐缨:为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唱响时代强音
新浪财经· 2025-06-10 21:25
新闻舆论工作方向 - 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为新时代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1] - 江苏新闻战线聚焦"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要求,为经济大省责任提供舆论支持 [1] 理论宣传创新 - 依托报、刊、台、网、端等主流阵地打造1500余篇理论文章和《中国智慧中国行》等节目 [3] - 开发"学习100"数字人短视频吸引千万网民参与,推动理论传播年轻化、可视化 [3][6] - 构建"辛仲平文章""新华时论"等评论矩阵,深化对经济大省责任的理解 [4] 经济宣传策略 - 建立跨部门经济宣传机制,定期会商研判经济形势并转化专业术语为大众语言 [8] - 省委省政府举办"坚定信心"系列发布会,解读"33条措施"等政策直通基层 [9] - 开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行动,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展现经济韧性 [10] 主题宣传实践 - 策划"长风破浪·全面深化改革"等融媒体报道,反映改革突破态势 [12] - 制作H5《10年·我们的故事》等产品展示"强富美高"十年建设成果 [13] - 挖掘长江文化和大运河遗产资源,推出"文化中国行"系列差异化传播 [14] 民生服务举措 - "打开民生福袋"系列报道用数据图表和故事呈现55件民生实事成效 [15] - 《政风热线》栏目形成问政闭环,实现"民有所呼、政必有应" [17] - 《水滴公益》十年实施乡村校园改造等计划,年吸引超1000家庭参与 [17]
刘非赴余杭区调研
杭州日报· 2025-06-10 11:03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城西科创大走廊未来科技城是重要科创高地 将进一步放大高能级科创平台集聚和创新创业活跃优势 打造最优创新创业生态和一流营商环境[1] - 阿里巴巴集团被鼓励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在推动科技创新 培育新质生产力 助力乡村振兴 扩大消费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2] - 思看科技公司被要求着眼世界前沿加大创新力度 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在3D视觉数字化行业领域实现更大突破[2] - 华立集团被勉励以研发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以智能制造加速产业发展 发挥资源平台渠道优势助力国内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2] 数字经济与企业支持 - 抖音集团浙江公司成为余杭数字经济发展又一增长点 新大楼即将投用 企业被希望将更多创新业务落地杭州并做优内容创作[2] - 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阿里巴巴集团做强做优做大各业务板块[2] 区域发展规划 - 余杭区要充分发挥城西科创大走廊未来科技城创新资源和科创企业富集优势 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1] - 围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行积极探索[1]
马卫光赴桐庐开展联乡结村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6-10 11:03
项目进展与成效 - 畲乡教育实践基地项目已从一年前的工地状态发展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楼并建成启用[1] - 尧山村"妈妈的味道"直播共富工坊和龙峰民族村红曲共富工坊已建成运营[1] - 戴家山山哈文化交流培训中心项目和新丰民族村观古艺术馆正处于建设或展陈阶段[1] 产业发展与合作 - 莪山乡与浙江焕景艺创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杭州畲乡凤情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引入资源项目[2] - 产业发展方向为推动畲族文化与旅游、农业、康养等深度融合以培育新动能[1] - 通过强化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推动形成紧密协同、利益共享的"发展共同体"[1] 战略方向与目标 - 核心战略是持续打响"西湖边的畲乡"文旅品牌并提升"中国畲族第一乡"成色[2] - 发展路径为聚力缩小"三大差距"并深化乡村富美"四优"工程以提升共富成色[1] - 通过引入资金、项目、人才等要素为畲乡发展增势赋能[2]
今年销售额已破100亿元!胖东来最新声明:员工被骂最高赔10万!于东来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18:12
每经编辑|黄胜 只有大家共同重视人格尊严,坚定地保护自 己和他人的权益不受侵犯,抵制和 ... 展开 2025-6-8 20:28 P属地: 河南 去汽水听 > 维在伴奏 明天会更好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6月9日在社交平台表示,胖东来让员工得到尊重和关爱是为了践行共同富裕的精神、让更多人更有尊严地生活 胖东来让员工得到尊重和关爱是为了战 行共同富裕的精神、让更多人更有尊严 的生活的更幸福! 胖东来带领员工专注品质专注民生安全 健康、是为了践行高质量发展的精神、 为社会健康美好的循环努力前行! 胖东来倡导文明自由、平等友善是为了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体的体现! 让更多的人们更幸福美好! 6月8日,胖东来官方账号发布"胖东来关于人格尊严的维权声明"。胖东来表示,将坚决针对"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进行诉讼和维权,绝不姑息纵容。该声明 显示,胖东来将加大企业内部"侵犯人格尊严的处理及补偿标准"。 当员工的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遭受呵斥、谩骂、指责、造谣、诽谤、威胁、侮辱、骚扰等伤害自尊造成精神伤害的,补偿1(万)~10万元。遭受殴打、 猥亵等造成身体伤害的,补偿10万元起步。同时,必须第一时间报警追究侵权者相应的法律责 ...
杭州创新实施“百千万”工程
杭州日报· 2025-06-09 11:10
粮食生产成效 - 2024年杭州粮食播种面积达147.55万亩、总产量5.77亿公斤,面积和产量增量增速均居全省首位 [3] - 全市粮食规模化种植率已突破80%,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 [3] - 项目区水稻亩产突破600公斤,冬小麦亩产达300公斤 [4] 农田整治工程进展 - "百千万"工程累计建成集中连片耕地29万亩,其中万亩方4个、千亩方107个 [3] - 已完成验收项目245个,通过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建设等措施改造零散农田 [3] - 临安区河桥镇云浪村形成超600亩集中连片良田 [4] 农业产业转型 - 采用"稻田+"模式打造创意农业景观带,推动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研学旅游等新业态转型 [4] - 带动周边30余户村民家门口就业,村集体增收超百万元 [4] -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近10% [4] 未来发展规划 - 聚焦耕地数量、质量、产能"三位一体"保护机制,统筹耕地功能恢复与农文旅开发 [4] - 衔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和耕地保护规划,探索"耕地保护+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模式 [4] - 实现"口粮地"量升质优,赋能共同富裕 [4]
市政协开展“六送”服务活动
杭州日报· 2025-06-09 11:06
活动概况 - 2025年市区两级政协"六送"服务基层和群众活动于6月6日在临平区塘栖镇启动 市政协主席马卫光及三位副主席参与 [1] - 活动以送文化 送教育 送卫生 送法律 送科技 送体育为核心内容 是政协长期坚持的特色履职工作 [1] - 活动聚合各界力量 统筹政协组织 委员及社会资源 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 [1] 服务实施 - 60余名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参与集中服务 涵盖健康筛查 田间指导 文学讲座 人工智能课堂 应急救护培训 法律公益宣传等项目 [1] - 市政协相关专委会 界别 企业家联谊会向塘栖镇赠送文史教育图书 医疗器械 农用物资和体育器材 [2] - 文艺界委员和文化工作者现场表演精彩文艺节目 杭州市钱学森学校与塘栖镇第三小学签订城乡小学结对协议 [2] 具体案例 - 作家麦家在塘栖三中开展文学讲座 为师生播下文学种子 [1] - 塘栖三小展示多才多艺的机器狗 引发孩子们热烈欢呼 [1] 后续规划 - 活动小分队将分赴富阳 余杭 临安 建德 钱塘 桐庐 淳安等地继续开展服务 [2] - 活动致力于推动资源精准下沉 打造政协联系群众和服务为民的履职品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