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
搜索文档
经济压力大、人民不赚钱!为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看好中国经济?
搜狐财经· 2025-10-08 21:19
经济转型与韧性 - 中国经济正经历从依赖房地产和基建向高科技、服务业驱动的模式转型,这一过程虽伴随阵痛但能带来新的发展动能 [3][9] - 2025年政府与企业更注重高科技产业、绿色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11] -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基建、能源合作和人文交流,促进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并增强全球话语权 [15] 政策应对与市场稳定 - 面对2025年4月的关税冲击,A股市场一度暴跌245点,但政府通过托底港股和稳定A股市场的迅速措施使市场信心恢复并明显反弹 [5][7] - 政策灵活性体现在与美国的对比上,美国因美联储不降息及政府与央行政策矛盾导致经济增长不稳定和市场波动 [7] - 房地产政策转向以"保交楼、稳民生"为目标,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并推动"租购同权",旨在降低市场风险并确保平稳过渡 [19][21] 产业与金融资源再配置 - 金融资源正从传统产业如基建和房地产,更多地流向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及绿色产业等新兴领域 [22][24] - 政府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贷款政策及降低融资成本等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 [24] - AI、数字化、绿色能源、生命科学等领域在2025年下半年迎来更多投资和发展机会,新兴行业快速崛起替代传统就业模式 [26][28] 全球定位与供应链演变 - 中国在全球博弈中逐渐掌握主动权,供应链体系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全球合作纽带",推动国内外市场双向互动 [13][15] - 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扩大使用范围以增强经济安全性并为全球带来稳定因素 [15] - 不再单纯依赖外部市场需求,而是注重供应链建设和全球合作互利 [13][15]
A股:5天3个涨停板!股民:妖股的黄金时代!
搜狐财经· 2025-10-08 18:17
市场情绪与预期 - 国庆长假临近尾声,投资者对A股开盘抱有强烈的“开门红”预期,节前存在“满仓迎节”的操作[1] - 假期期间外围市场表现强劲,港股、美股及中概股轮番上涨,为A股市场营造了积极的暖场氛围[3] - 市场情绪高涨,普遍期待A股在10月9日开盘后能上演补涨行情[3] 科技行业表现 - 节前市场回暖的主要驱动力来自科技板块,其上涨呈现“细水长流”式的稳健态势[3] - 芯片、人工智能、消费电子、信创等科技细分赛道轮番发力,共同推动指数上行[3] - 科技股的走势以“涨不停”的韧性为特征,积小胜为大胜,而非依靠单日的暴力拉升[3] 个股市场动态 - 市场中出现妖股活跃现象,例如*ST大晟在5个交易日内录得3个涨停板[4] - 部分个股的强劲表现被市场参与者形容为“妖股的黄金时代”[4] 投资策略与理念 - 当前A股市场被视为一场酝酿已久的长期机会,而非依靠短期博弈的快钱机会[6] - 成功的投资策略强调定力与远见,不追涨杀跌,避免被每日市场波动牵制[6] - 长期持有被视为获取财富的关键,依靠的是面对波动时的坚定和对时间复利的信念[8]
郴电国际举行投资者开放日活动 高管阐述公司成果与布局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08 17:06
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 公司上市21年来实现业务多元化跨越,从单一地方电网企业成长为覆盖多业务板块的综合能源服务商 [1] - 公司25年扎根郴州,业务版图已延伸至多地 [1] - 2024年以来公司通过机构精简、机制优化激发内生动力,从多维度推进降本增效 [1] 公司战略布局与未来方向 - 公司未来将深耕七大盈利方向,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1] - 公司加快产业升级,推动核心主业、非主营业务与新兴业务协同发展 [1] - 公司将长期秉持审慎原则,积极探寻工业气体、水电开发、污水处理、综合能源、低空经济等领域的优质项目 [2] 主营业务投资重点 - 主营业务投资将聚焦于拓展新的战略电源项目,持续加大新能源项目开发力度 [2] - 公司致力于稳步提高新能源电量在整体发电量中的占比 [2] - 公司将积极推进电力通道提质改造,以促进新能源电量跨区域消纳,进而整体降低购电成本 [2]
2025融资大战收官!国网新源狂揽365亿登顶,国家队集体押注这些硬核赛道
搜狐财经· 2025-10-08 14:28
融资规模排名 - 国网新源以365亿人民币融资额位居2025年融资榜首 [1] - 平安人寿、内蒙古中广核、华星光电、聚变能源等企业融资规模紧随其后 [1] 资本重点投向行业 - 资本大量涌向能源、高端制造、金融等硬核赛道 [1] - 具体投资领域包括抽水蓄能、清洁能源、显示面板、可控核聚变、镍钴新材料以及汽车制造 [1] 融资意义解读 - 巨额融资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心剂 [1] - 反映出资本对中国产业升级关键领域的坚定押注 [1]
《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以“四三”工程锚定油气装备自立自强
国家能源局· 2025-10-06 15:08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以“四三”工程作为实践抓手,将《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转化为具体行动,旨在实现2030年能源关键装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目标[3] - “四三”工程包含“三大补强、三大转型、三大改革、三大提升”四大方面,形成“政策引领-工程落地-生态优化”的闭环,推动油气新能源装备产业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21] 三大补强:筑牢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 研发组织补强:打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递次衔接的创新平台体系,依托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将创新投入在经营业绩考核中视同利润加回,并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5] - 技术装备补强:锚定“两深一非一老”油气开发及新能源装备需求,开展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升级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的认定推广政策及配套措施[6] - 成果转化补强:推进超(特)深层油气钻探全尺寸模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验证平台建设并向行业开放共享,建立“研发-试验-应用-迭代”闭环机制以解决产学研用脱节约点[7] 三大转型:锚定产业升级方向 - 高端化转型:在油气领域聚焦深地万米、深水千米等方向研发关键装备,在新能源领域发力钙钛矿叠层及异质结、地热高效利用等技术,并布局长时储能装备参与钒基、铁基液流电池等技术攻关[9][10] - 智能化转型:以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大模型为核心,加快油气装备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研究,深化昆仑大模型应用,推广昆鸿智能物联操作系统,并研发系列机器人推动智能钻机、无人场站等装备规模化应用[11] - 绿色化转型:将绿色理念贯穿装备全生命周期,开展再制造标准体系研究,布局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封存技术装备研发,并参与新能源装备梯级利用和回收体系建设[12] 三大改革:激发体制机制活力 - 组织架构改革:推动组织架构从传统“橄榄型”向“哑铃型”转变,聚焦研发设计与品牌服务,剥离非核心制造环节,并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决策机制[14] - 业务模式改革:开展油气装备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研究,创新“装备租赁+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推广新产品转固定资产租赁业务,构建覆盖装备设计、租赁、运维、再制造的数智化服务体系[15] - 运行机制改革:制定创新联合体研发合作实施办法,建立“研发投入-成果转化-效益产出”的正向激励机制,将创新成效与团队考核紧密挂钩[16] 三大提升:夯实价值创造支撑 - 精益管理水平提升:建设完善国家石油测井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平台,构建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四全”质量管理体系,并建立装备质量追溯系统[18] - 市场营销水平提升:组建“技术+市场”复合型团队提供定制化装备解决方案,依托高端装备性能优势突出智能装备价值,并利用“三首”采购绿色通道政策扩大国产高端装备市场份额[19][20] - 国际化经营水平提升: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优势互补,推动中俄等国家油气装备标准和实验室互认,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并推动高端钻机、压裂装备等产品及服务“走出去”[21]
独家内部流出!2025年“融资之王”名单确认,国资和巨头都在押注这几位!
搜狐财经· 2025-10-06 11:23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融资最多的公司名单确认,国网新源以365亿人民币融资居首 [1] - 资本正通过巨额融资涌向能源、高端制造、金融等硬核赛道 [1] - 巨额融资反映出资本对中国产业升级关键领域的坚定押注 [2] 2025年融资领先企业 - 国网新源以365亿人民币融资位列首位 [1] - 平安人寿、内蒙古中广核、华星光电、聚变能源等企业紧随其后 [1] 资本重点投入行业领域 - 资本投向领域包括抽水蓄能、清洁能源、显示面板、可控核聚变 [1] - 其他重点领域涵盖镍钴新材料和汽车制造 [1] - 主要赛道集中在能源、高端制造和金融行业 [1]
决胜“十四五”·产业升级丨“高”“智”“绿”激活产业新动能 天津南港乙烯撬动千亿级产业链
新华社· 2025-10-05 22:51
该装置是全球范围内首套采用铁系催化体系、年消耗乙烯达到20万吨的LAO工业装置,采用中国石化自有技术生产系列α-烯烃产品,作为下游高端聚烯烃产 业的基本原料,广泛应用于制备高级润滑油、钻井液等。 在天津南港乙烯,国内规模最大的线性α-烯烃生产装置自开车以来,已连续稳定运行突破300天,创下行业长周期运行新纪录。 天津南港乙烯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2024年11月建成投产,总投资超过300亿元,每年可为下游提供高端化工产品和精细化学品原料400万吨,带动千亿 元级下游产业发展。 作者:杨子春、郝杰 02:59 ...
阴山脚下的植物工厂 农牧产品科技加持直通京津冀
新京报· 2025-10-05 17:17
敕勒川横贯东西240多公里,从包头西部到呼和浩特,黄河走过了最大的几字弯,在阴山南麓,留下了 广袤的冲积平原。过去数千年中,这里都是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错带,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担 水浇菜、扬鞭牧马、自给自足。 随着现代化的到来,这片阴山下的农牧交错带,成为全国最大的农牧产品生产地之一。而传统的农牧 业,也正经历着现代科技的催化,从智慧牧场,到植物工厂,从种业突围,到产业升级。在水草丰美的 塞上草原,许许多多新的科技,改变着这里的生产模式。 从冷凉蔬菜到植物工厂 秋分掠过九月的原野,草木摇落,万物成熟。内蒙古的夏季冷凉蔬菜,刚刚过了成熟季,等待下一个夏 天的到来。 就在乌兰察布察右前旗的一个农业产业园区中,一座三十万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里,串收樱桃番茄正 在批量成熟,密闭的温室中,番茄藤蔓的茎叶,在四五米高的栽培架上攀缘,每株番茄可以生长10个月 左右,最长的藤蔓可以长到15米高。工人们穿着防护服,在自动升降的作业车上,沿着长长的甬道,采 收成熟的果实,红的、黄的,贴着枝剪下来,长长的一串,像葡萄一样。不到一天的时间里,这里的串 收番茄,就会进入北京、上海、广州的大型商超中,每公斤最高可以卖到30元。 这 ...
中国10强地级市GDP大洗牌!南通远超佛山,泉州首破6400亿,温州增速12.42%!
搜狐财经· 2025-10-05 10:04
榜单总体格局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普通地级市GDP十强榜单出炉,苏州以13002.35亿元位居榜首 [1] - GDP超过6000亿元的地级市增至6个,较去年同期新增泉州、东莞两城 [3] - 区域经济竞争正从“规模竞争”迈向“质量竞速”的新阶段 [1] 主要城市表现与排名变化 - 南通市以6581.2亿元GDP反超佛山市(6366.87亿元),排名发生变化 [1][2] - 泉州市GDP首次突破6400亿大关,达到6357.04亿元 [1][2] - 温州市以12.42%的名义增长率成为最大黑马,增速位居十强之首 [1][2][5] 行业与公司驱动因素 - 南通市制造业能级跃升,中天科技新建海缆生产基地拉动电气机械业增长23% [2] - 通州湾新出海口集装箱吞吐量增幅达15.4%,带动物流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 [2] - 佛山市家电、家具等传统产业占比仍超40%,整体技术迭代速度滞后 [2] - 泉州市安踏体育数字化工厂投产带动纺织鞋服业增值9.3% [4] - 九牧卫浴智能产业园吸引47家配套企业聚集 [4] - 温州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38% [5] - 正泰集团光伏逆变器产能居全球前三 [5] - 伟明环保装备产业园年产值突破百亿 [5] - 苏州市生物医药、纳米技术等新兴产业投资增速均超20% [8] - 信达生物研发的抗癌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带动产业链产值增长31% [8] 增长质量与产业转型 - 苏州、泉州、烟台等5个城市名义增速超过7%,而佛山、无锡增速不足5%,增长质量呈现显著差异 [3] - 依赖传统制造的城市增长乏力,提前布局新兴产业的城市动能强劲 [3] - 泉州市研发投入强度升至2.8%,九成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4] - 温州市“浙南科技城”已集聚大数据企业127家,推动传统电气产业向物联网解决方案转型 [5] - 苏州市工业园区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已达87%,企业建设智能车间可获30%投资补贴 [8] 城市竞争核心逻辑 - 城市竞争本质是产业升级速度的赛跑,产业赛道选择决定排位更替 [2] - “新质生产力”成为共同考题,能快速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动能、将区位优势升级为产业链优势的城市将掌握主动权 [8]
消费频上新,发展有底气(今日谈)
人民日报· 2025-10-05 05:50
激发消费潜能,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经济增长主引擎动力澎湃。 假期首日,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3.36亿人次;假期第四天,国庆档票房超10亿元;智能家居卖场,客流 量较平时大幅提升……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消费市场一片火热,成为观察我国经济的一个窗口。 新供给创造新需求。重庆开出"火锅专列",浙江平湖满城点亮"西瓜灯",内蒙古老牛湾可打"飞的"游 览,各地玩转"低空+""文化+""赛事+""科技+"等新模式,丰富新场景,孕育新业态,不断解锁消费新体 验。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政策打出"组合拳",真金白银"滴灌"消费,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 用。 消费活力,照见发展底气。假日消费的火热图景里,有传统产业的"老树新枝",也有新兴产业的发展勃 兴。内需市场新增长点不断涌现,背后是无数企业强链延链补链,产业升级迈出新步伐。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5日 01 版) (责编:白宇、卫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