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
搜索文档
全国首个 北京朝阳打造数据商务区
新京报· 2025-09-01 13:58
数据商务区建设规划 - 全国首个数据商务区(DBD)将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新型商务生态体系 旨在提升北京全球数字经济影响力并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经验[1] - 依托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打造全国领先的数据商务基础设施平台 构建数据供给-开发-应用的平台支撑体系[1] - 结合"十五五"规划在北京CBD 中关村朝阳园 国家文创实验区 奥林匹克中心区等区域建设数据核心点位 以点带面辐射全域发展[1] 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 - 朝阳区数据产业基础雄厚 已落地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 北京数据集团等关键机构[1] - 区域拥有丰富的商务服务和应用场景资源 具备数据赋能商务产业的天然先发优势[1] - 充分发挥区域数据与商务产业高度集聚优势 打造数据行业全国地标并吸引产业集聚[2] 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 - 服务数据相关国内国际企业机构组织落地朝阳区 依托北辰集团 朝阳科创等专业科技和会展服务力量[2] - 用好"数据要素X"大赛场景资源 落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要求 提高数据商务人才服务保障水平[2] - 构建围绕场景 投资 信用 生态等的全要素服务体系[2] - 着力打造立足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战略的数据跨境引领区 建设全球数据流通交易核心枢纽[2]
北信源涨2.25%,成交额3.0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38.0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01 11:1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日盘中股价上涨2.25%至6.82元/股 成交额3.02亿元 换手率3.51% 总市值98.8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38.01万元 特大单买入1393.84万元(占比4.62%) 卖出1021.95万元(占比3.39%) 大单买入7124.30万元(占比23.61%) 卖出6658.18万元(占比22.06%)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9.17% 近5日下跌4.35% 近20日上涨24.00% 近60日上涨26.30% [1] - 8月21日龙虎榜净买入2.43亿元 买入总额4.51亿元(占总成交额14.96%) 卖出总额2.08亿元(占总成交额6.89%)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信息安全软件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客户涵盖政府机关、军工、金融、能源等重点行业 [2] - 收入构成:软件产品51.85% 技术服务22.30% 系统集成16.47% 其他9.3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 概念板块包括数据要素、数字货币、数字经济等 [2] - 股东户数10.02万户 较上期增加4.21% 人均流通股12744股 较上期减少4.04%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8亿元 同比减少53.72% 归母净利润-9711.46万元 同比减少47.9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机构持仓变化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1336.69万股 较上期增加468.99万股 [3] - 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789.48万股 较上期增加308.24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731.36万股 较上期减少1059.64万股 [3] - 广发中证1000ETF持股634.65万股 较上期增加239.37万股 [3]
太极股份跌2.06%,成交额2.4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018.7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10:1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日盘中下跌2.06%至29.42元/股 成交额2.43亿元 换手率1.31% 总市值183.3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018.70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791.41万元 大单净卖出227.28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4.72%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1.31%/16.79%/19.75% [1] 经营业绩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82亿元 同比增长44.69% [2] - 归母净利润964.67万元 同比增长106.07%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行业解决方案56.99% 数字基础设施14.66% 自主软件产品14.14% 云与数据服务13.01% 其他1.20%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56万户 较上期减少3.76% 人均流通股11155股 较上期增加3.9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23.97万股 较上期增持232.56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402.54万股 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3] 公司基础信息 - 成立于1987年10月10日 2010年3月12日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 [1] - 主营业务涵盖行业解决方案与服务、IT咨询服务、IT产品增值服务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 概念板块包括数据要素、华为鸿蒙、智慧政务等 [1] 分红与资本运作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9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84亿元 [3]
调研速递|三维天地接受东吴证券等12家机构调研,上半年在手订单超4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8-31 18:46
主营业务发展 - 公司专注于检验检测与数据资产等研发与服务 作为全链数智化管理与全栈数据要素生态软件开发服务商 AI全面赋能业务 [2] - SunwayLink AI智能体应用平台打造智能体集群 并研发推广检验检测具身智能机器人 [2] - 数据资产业务探索新业务模式 推出数据要素交易运营管理平台等产品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核心产品亮相日本与马来西亚展会 推进合作协议签订 [2] 经营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26.30万元 同比增长4.60% [2] - 主营业务成本及销管研费用有不同程度减少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总额为-6057.69万元 亏损较去年同期收窄12.08%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732.23万元 负额较去年同期减少35.65% [2] - 公司在手订单总计41012.70万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23.55% [2] 研发与技术优势 - 2025年初发布SunwayLink AI应用开发平台 结合主营业务产品向客户推广 [2] - AI相关合同订单总额累计超5000万元 [2] - Sunwaylink产品与低代码平台结合降低编程成本 在数据治理和资产管理方面技术积淀深厚 [3] - 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平台与AI完美融合 [3] 客户与市场拓展 - 针对央国企客户需求 在供应链优化 医药领域中药材鉴别 财产保险领域进行业务创新 [3] - 上半年约35%的收入来自央国企客户 同比上涨约5% [3] - 通过数据资产高峰论坛吸引高科技企业客户 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新路径 [3] - 凭借技术储备和头部客户示范效应获得内生增长动力 [3]
三维天地(301159) - 2025年8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03]
2025-08-31 17:5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6926.30万元,同比增长4.60%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额-6057.69万元,亏损较去年同期收窄12.08%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732.23万元,较去年同期负额减少35.65% [4] - 在手订单总计41012.7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55% [4] 主营业务发展 - AI全面赋能主营业务,SunwayLink AI智能体应用平台实现业务模式智能化重构 [2] - 检验检测业务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合作研发检验检测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实验室高度自动化运行 [3] - 数据资产业务定位为数据市场重要技术型和应用型服务商,推出数据要素交易运营管理平台和NQI可信数据空间 [3] - 海外市场拓展,新一代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SW-LIMS和SunwayLink智能平台亮相日本与马来西亚展会,推进当地合作协议 [3] 研发与创新 - 2025年初发布SunwayLink AI应用开发平台,包含AI应用开发、知识库管理、插件管理等核心能力 [5] - AI相关合同订单总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 [5] - 数据资产平台以大模型NLP技术注入治理中枢,实现智能元数据解析和自动化质量校验 [7] - AI+检验检测模式将AI、大模型技术与LIMS、QMS、RDMS深度融合,构建行业首个质量管控AI智能体 [7] 客户与市场 - 拥有实验室客户3000余家和数据资产管理优质客户1000余家 [6] - 2025年上半年约35%的收入来自国央企客户,同比上涨5%左右 [9] - 企业客户群体以大型央国企、集团型企业客户为主,行业头部客户示范效应强 [11] 产品与解决方案 - 检验检测数智化平台以低代码开发平台为基础,核心包括LIMS、QMS、RDMS等系统 [11] - 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包括主数据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目录管理、数据标准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清洗系统、指标管理系统、AI引擎、BI引擎等软件系统 [11] - 创新产品包括数据资产入表管理平台、数据要素交易运营平台、可信数据空间工具等 [11] 未来活动与机会 - 数据资产管理高峰论坛将于10月30日在深圳举办,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新路径和AI驱动的数据资产管理范式变革 [10] - 论坛将汇聚专家学者、企业领袖及技术先锋,分享前沿技术创新应用及行业实践经验 [10] - 公司根据论坛分享内容整理提炼,发掘可行商业机会 [10]
“长沙大讲堂”举行 吴桂英参加
长沙晚报· 2025-08-31 10:49
朱敏围绕"以数据要素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深入剖析了"十五五"数字经济与数据要素发展态 势、数据要素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为数字长沙建设提出意见建议。 8月30日,"长沙大讲堂"在市会议中心举行。 8月30日,"长沙大讲堂"在市会议中心举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敏应邀作专题讲座。省委常 委、市委书记吴桂英参加。 在职市级领导,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各区县(市)、省级以上园区有关负责同志,市 委各部委、市直各单位、群团组织、市属高校、市管企业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 ...
布局未来看产业 财米油盐|具身智能,“吃”得好、更聪明
人民网· 2025-08-30 19:42
行业定义与重要性 -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演进的重要方向 需要高质量多模态场景化海量数据支撑 [2] - 通过遥操作和动作捕捉技术采集真实数据 质量高但成本高昂 [2] - 通过虚拟建模技术生成仿真数据 成本低但与真实数据存在差异 [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195.25亿元 [2] -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 占全球份额约27% [2] 发展挑战 - 高质量多样化数据集缺乏成为能力突破的重要瓶颈 [2] - 数据采集与硬件成本高昂制约行业发展 [3] 解决方案与技术路径 - 创新数据采集与治理模式 降低采集成本并确保数据合规安全可用 [3] - 运用多模态技术融合机器人感知数据 生成模拟空间并寻找最佳决策点 [3] - 通过数据清洗标注技术提升数据质量 按营养需求搭配数据要素 [2] - 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建设三类高质量数据集:通识数据集、行业通识数据集、行业专识数据集 [3] 基础设施建设 - 截至6月底中国已建设超过3.5万个高质量数据集 [3] - 数据集总体量相当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的140倍 [3] 政策支持与产业效应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支持发展数据标注和数据合成技术 [3] - 具身智能产业产生飞轮效应 在消耗数据的同时生成新数据形成数据价值富矿 [3] - 政策明确要求培育壮大数据处理和数据服务产业 [3] 行业活动与关注度 -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将具身智能作为核心热议话题 [1] - 人形机器人代表性产品通过扭秧歌、跑马拉松等活动频繁引发公众关注 [1]
2025数博会亮点聚焦:浪潮云洲双平台齐发
环球网· 2025-08-30 13:53
公司产品发布 - 浪潮云洲在数博会发布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平台和低功耗液冷超融合异构密码智算平台两项创新成果 [1] - 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平台以自研数据链网融合技术体系(QID)为依托 构建4大核心安全域与1个运营管理域 具备分布式数据资源管理、多方数据融合利用、全域管控及安全保障能力 [3] - 低功耗液冷超融合异构密码智算平台为工业级密码设备 具有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性特点 支持SM2/SM3/SM4加密算法及二次开发 适应-40℃~85℃恶劣环境 [7] 数据服务平台技术架构 - 平台通过多技术融合实现数据全链条可信追溯 消除数据提供方对滥用和泄露的担忧 [4] - 创新打造产品+服务供需匹配机制 使参与方感知数据共享收益 解决不愿共享难题 [4] - 建立数据接入转换与跨主体流通协同机制 通过统一数据目录和合约管控实现互联互通 [4] 人工智能赋能体系 - 公司构建统一算力基础、数据服务、模型服务与应用服务体系的智能中枢 [5][8] - 打造标准化、模块化、组件化人工智能赋能工具链 支持模型开发至推理部署全链条服务 [5][8] - 整合算力资源、多模态数据服务、行业模型资产与工业软件生态 [5][8] 算力与数据服务 - 算力服务整合算网存硬件及并行计算引擎 为多种模型提供统一算力支持 [8] - 数据服务通过数据采集接入、数据工程、行业数据空间等工具链建立统一数据规范 实现跨企业系统互联互通 [8] 模型与应用服务 - 模型服务打造主流基础模型组合与AI资产管理工具链 具备开发、训练、微调、推理、部署全链条能力 [8] - 应用服务布局4大类工业软件10余类先导方向 汇聚行业知识打造行业模型 推动工业软件产业技术跨越 [8] 平台行业价值 - 平台面向政务、行业、企业领域 推动跨区域、行业、机构的数据安全可信流通与开发 [3] - 构建数据-模型互促共进的数据飞轮体系 助力模型能力提升 [3] - 为企业提供智能决策、视觉检测、工艺优化等核心能力 推动工业全要素智能化联动 [5]
清华大学教授孟天广:挖掘数据的社会治理价值,还有很大空间
南方都市报· 2025-08-30 12:35
数据要素市场化挑战 - 数据权属界定模糊且交易规则不完善 [1] 数据要素流通关键 - 需同时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发力 供给侧已提供创新数据产品和服务但需求侧的社会市场政府需求仍需释放 [3] - 供给侧与需求侧充分匹配才能促进数据交易市场有效运行并带来数据经济繁荣 [3] 数据要素价值维度 - 数据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快速融入生产生活环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 - 数据在社会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数字政府建设现状 - 核心建设逻辑是通过数字和智能技术应用提升政府履职智能化能力 国内已有广泛实践创新如"一网通办"模式 [3] - 存在数据孤岛现象 政府内部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导致数据融合难利用难且价值释放不充分 [3] 技术驱动治理建议 - 从三个维度推进技术驱动的制度建设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4] - 数字技术可帮助建设"无缝隙政府" 核心是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基础底座促进各部门各层级有效协同 [4] 数据壁垒突破策略 - 关键是通过场景建设驱动数据流通 激发政府部门数据共享交换和开放利用积极性 [5] - 建议由政府主导推动数字生态伙伴关系建设 整合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技社群和社会组织力量打造数字治理生态 [5] 数据智能应用案例 - 政府与科技企业积极探索数据驱动的智能社会治理应用 如北京"接诉即办"改革通过挖掘12345平台数据识别社情民意和风险 [5] - 数据利用助力政府理解社会运行特征与趋势 优化决策研判和资源配置 [5] 国际实践与创新空间 - 新加坡英国等多国积极探索基于数据的社会服务和国家治理模式 [5] - 中国在数智化治理中发挥引领作用 通过释放数据价值提供更好公共服务并防范社会风险 [5] - 数智技术加快迭代背景下数据的社会价值和治理价值挖掘仍有很大创新空间 [5]
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30 12:04
核心业务与战略发展 - 公司以数据为核心构建"数据工厂"技术体系 融合人工智能 区块链 云计算 大数据和物联网五大核心技术 形成六大核心能力 聚焦生态环境双碳领域[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9.429百万元 同比下降38.91% 利润总额-42.7989百万元 亏损同比扩大47.60% 归母净利润-40.8817百万元 亏损同比扩大38.55%[5] - 公司深度参与国家级碳管理平台建设 包括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覆盖6800多家企业 月处理6万份碳排放报告) 全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平台和全国CCER联网监测平台[7] 产品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23.9579百万元 占营收比例21.07% 同比提升5.75个百分点 新增5项发明专利 6项软件著作权和3项商标 累计拥有1039项知识产权[11] - 推出AI环保智能体"环保智云" 其核心算法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网信算备110112399571501240015号) 提供全链条环境管理解决方案[6] - 开发集团碳账本及企业数字碳表产品 实现碳排放"电算化" 并推出CCER监测网关等硬件产品 支持减排项目实时监测[8] 市场拓展与行业地位 - 在联合国COP30大会前 中国将宣布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公司已中标建设国家级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平台[7] - 2025年2月发布绿色低碳管理平台 整合20年数据积累 面向区县级及以上管理单位和企业 申报数字经济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9][10] - 根据国家碳市场建设目标 到2027年碳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到2030年建成与国际接轨的碳交易市场 公司承建的三大平台将支撑这一体系建设[7] 财务管理与运营优化 -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从信用风险防控 合同全流程管控 催收机制优化和销售回款绑定四个维度提升资金运营效能[11][12] - 深化资金统筹与资本运作 通过精细化预算管理优化资金结构 运用股权融资等多元化金融工具拓宽资金渠道[13] - 聚焦产品交付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提升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从业务源头改善回款基础[12]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2025年6月28日完成新一届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换届选举 构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16] - 通过业绩说明会(2025年10月10日) 投资者接待活动和多元沟通渠道(上证E互动 专线电话等)加强投资者沟通[17][26][28] - 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通过官网发布深度文章展示智慧环保 智慧双碳等领域最新动态 提升信息透明度[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