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搜索文档
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期货日报网· 2025-07-18 00:11
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呈现七个特点:全年粮食生产基础较好 "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农业科技装备条件持续改善 农民收入、农业投资和农村消费保持增长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1] - 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强化措施落实 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1] 生猪生产情况 - 6月份全国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8% 预示7-8月份生猪出栏量将减少 有利于猪价稳定和养殖盈利 [2] - 农业农村部已提前释放市场预警信息 指导头部企业合理调减产能 控制出栏节奏 [2] 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措施 - 调产能:加密发布市场预警信息 引导有序出栏 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和弱仔猪 适应性调整产能 促进供需均衡 [2] - 稳政策:落实地方生猪稳产稳价责任 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措施 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 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底线 [2]
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 九成以上通5G
证券时报网· 2025-07-17 23:20
农副食品加工业与乡村建设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 [1] - 乡村建设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超30万个 已落实项目资金超1000亿元 [1] - 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 行政村90%以上通5G [1][2] - 建成30多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 [2] 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 - 农业农村部指导脱贫地区推进延链补链强链 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1] - 加强脱贫人口订单培训、定向输送和劳务协作 稳住务工规模 [1] - 强化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倾斜支持 [1] - 累计建设农村敬老院超过1.6万家 [2] 生猪养殖与市场调控 - 生猪养殖连续14个月保持盈利 [2] - 6月份全国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环比降低0.8% [2] - 二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 为正常保有量的103.7% [2] 肉牛奶牛养殖与奶业市场 - 上半年肉牛养殖总体实现扭亏为盈 连续3个月保持盈利 [3] - 生鲜乳价格筑底趋稳 养殖亏损程度有所减轻 [3] - 7-8月份奶牛热应激减产和冷饮消费增加 9月份灭菌乳新国标实施 有利于奶业市场复苏 [3] 粮食生产与单产提升 - 全国夏粮产量2994.8亿斤 为历史第二高产年 [3] - 秋粮作物长势总体正常偏好 应用高性能播种机 集成推广合理密植等措施 [3]
粮食生产基础较好 乡村建设扎实推进——透视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走势
新华网· 2025-07-17 22:49
粮食生产 - 全国夏粮产量达到2994.8亿斤,实现稳产丰收,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两成多 [2] - 秋粮生产基础较好,面积预计比上年稳中有增,播种出苗质量较高,长势总体正常偏好 [2] - 小麦品质品相好,容重、蛋白质含量等均有提升,品质总体上要好于去年 [2] - 农业抗灾能力提升,今年"倒春寒"、洪涝和"干热风"等灾害明显偏轻,病虫害防控到位 [2] "菜篮子"产品供应 - 上半年肉蛋奶、果菜鱼等"菜篮子"产品供应总量充裕,价格运行平稳 [4] - 全国蔬菜7月上旬在田面积1.1亿亩、旬产量2623万吨,同比增长110多万亩、170多万吨 [4] - 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同比增长2.8% [4] - 上半年"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平均为119.91,同比低4.13个点 [4] - 7月第二周蔬菜批发均价为每公斤4.4元,同比低7.4%;6种大宗水果批发均价为每公斤7.3元,同比高2.5% [4] 脱贫攻坚成果 - 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帮扶超过680万监测对象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5] - 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3283.3万人 [5] - 分类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 [5] 乡村全面振兴 - 上半年乡村建设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超30万个,已落实项目资金超1000亿元 [6] - 全国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 [6] - 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行政村100%通宽带、90%以上通5G [6] - 建成30多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累计建设农村敬老院超过1.6万家 [6] - 整治农村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鼓励开展"村超""村BA"等文化活动 [6]
乡村在云端:闽侯搭上电商“加速车”
搜狐财经· 2025-07-17 22:36
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影像化传播 - 新媒体技术与乡村产业振兴结合成为城市发展关键 旨在突破地域局限通过影像力量触达更广阔市场 [1] - 实践团队探访福州首邑融媒体与闽侯县供销社 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探寻可行路径 [1] 电商直播运营模式 - 福州首邑融媒体采用规范化专业运营 配备专业直播间设备如柔光箱 导播台 多角度实时监控 [3] - 选品逻辑强调有故事 有品质的本地货 需通过资质审核 口感测评 性价比比对等多道流程 例如绣球菌 线面 橄榄等特色产品 [3] - 直播环节设计融入农户故事 限时秒杀 产地连线等互动 目标为让消费者看见价值 农户得到实惠 [3] 助农电商发展现状 - 闽侯县供销社自2024年4月发力电商助农 实现70多万元销售额 单场直播最高观看人数突破1300人 [4] - 面临系统性挑战包括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供应链整合 物流优化 物流成本与产品体量相关亟待优化 [4] - 缺乏专业传媒人才导致内容呈现朴素 宣传方式虽善用讲故事但市场半径仍局限于本地或产地 [4] 特色产品与市场拓展 - 直播产品包括闽侯特色鸭货 线面 橄榄 米熏鸭翅等 承载农户生计 [5] - 福州首邑融媒体与宁夏等地共建电商文化传媒协作网络 闽侯县供销社积极向外拓展销路 [5] - 实践体现"数商兴农"战略基层实践 通过融媒体打通"田间到云端"通路 [5]
农业农村部: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证券日报网· 2025-07-17 20:50
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夏粮稳产丰收,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1] - 全年粮食生产基础较好,"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农业科技装备条件持续改善,农民收入、农业投资和农村消费保持增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1] 夏粮生产情况 - 夏粮占全年粮食产量两成多,主要是口粮小麦,25个有夏粮生产任务的省份中20个播种面积增加 [2] - 夏粮亩产375.6公斤,比去年增加0.1公斤,是第二高产年份,克服了局部较重旱情影响 [2] -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3/4,完成全年1.4万亿斤粮食产量目标任务关键看秋粮 [2] 生猪生产情况 - 生猪养殖连续14个月保持盈利,近期猪价存在下行压力,已指导头部企业合理调减产能,控制出栏节奏 [2] - 6月份全国5月龄以上中大猪存栏量环比降低0.8%,预示7、8月份生猪出栏量将减少 [3] - 二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为正常保有量3900万头的103.7%,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上限 [3] "菜篮子"产品供应 - 肉蛋奶、果菜鱼等"菜篮子"产品供应总量充裕,价格运行平稳,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3] - 下一步将压实责任,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市场运行监测发布 [3] - 稳定生产,落实防灾减灾措施,抓好蔬菜生产和畜禽水产养殖 [3] - 畅通流通,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推动产区和销区"点对点"对接 [3] - 加强监管,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力度 [4] 下一步工作重点 - 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措施落实,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4] -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 [4]
佛冈水头:潖江水畔绿意浓,乡村迈向“绿美富”
南方农村报· 2025-07-17 20:01
核心观点 - 佛冈县水头镇通过乡村振兴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以"绿"为底色、以"美"为标尺、以"富"为目标的发展道路 [7][8][9] - 水头镇荣获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肯定了其"绿美富"发展模式 [11][12] - 通过环境美化、产业升级和生态保护,水头镇实现了经济、生态和民生的协同发展 [16][33][52] 环境美化与乡村振兴 - 水头镇建成示范村58个、特色村12个,新联村获评全国文明村,"江源水韵"乡村振兴示范带获全市考核"优秀" [20] - 围绕潖江碧道打造的断桥花堤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村民和游客 [16][17] - 新联村老围屋、新坣村荷塘、莲瑶村滨水步道等绿美村庄串珠成链,提升居民幸福感 [21][22][23][24][25][26][27] 产业发展与经济提升 - 水头镇引入珠三角优质企业,形成"蔬菜为主、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种植养殖、康养、光伏并举"的"一强多优"产业格局 [33][34][35][36] - 天聪华仁魔芋加工厂、大智农业科技高标准蔬菜种植、深圳康捷公司魔芋组培苗基地等重点项目落地 [34] - 水头国际医养中心自2023年开业以来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村民就业 [42][43] - "荇竹里"民宿接待量达镇上常住人口的2.5倍,显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46][47] - 农业银行向水头镇发放贷款2200万元支持产业发展 [51] 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 水头镇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52座,其中44座实现资源化利用,解决内涝及污水直排问题 [55] - 修复水龙尾铅锌矿区,保障下游数千亩农田灌溉水源 [56] - 建成省级小微湿地示范点,成为青少年自然教育和生态研学基地 [58] - 整合护林员、巡河员、网格员力量,有效管护17万亩森林 [59][60] - 潖江水质改善,白鹭等鸟类数量增加,生态环境显著提升 [58][61]
山水为幕,村歌作引!韶关赛区全域开麦丨2025广东乡村歌手大赛
南方农村报· 2025-07-17 20:01
2025广东乡村歌手大赛韶关赛区概况 - 大赛以"山水为幕 村歌作引"为主题 通过"一县一韵"赛程设计掀起全域音乐热潮 [1][2][3] - 赛事深度融合非遗文化、乡村旅游等元素 打造"音乐+非遗+文创"新型乡村文化场景 [12][13][14] 各赛区特色活动 乐昌专场 - 6月21日决赛以"和美村歌 唱响非遗"为主题 选手石欧辉、昌丽平、邝云才晋级复赛 [4][5] 翁源专场 - 7月4日滃江夜市海选赛首轮晋级7位选手 决赛将创新改编客家山歌童谣 结合九仙桃文化旅游月活动 [5][6][56][64] 南雄专场 - 7月23日举办非遗主题决赛 采用"现场+线上"双渠道联动模式 设置音乐比赛、非遗展示、文创集市三大板块 [9][10][13][14] 仁化专场 - 7月26日董塘镇活动首创"村歌+村舞"双重视听形式 结合"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展示新时代农民生活 [16][17][20][26][27] 乳源专场 - 7月26日文昌公园活动融合竹竿舞、篝火舞等非遗体验 通过"展演+展销"模式促进文旅消费 [30][31][34][35] 新丰专场 - 7月26日龙围村决赛结合无人机表演与非遗巡游 打造荷风主题夏夜音乐会 [38][39][42] 武江专场 - 8月1日孟洲坝夜市决赛将乡村音乐与夜市3.0灯光秀结合 设置互动舞台增强参与感 [44][45][49][50] 赛事创新亮点 - 文化赋能:通过客家山歌改编、瑶族非遗展演等形式创新乡土音乐表达 [56][63][35] - 产业联动:结合九仙桃月、夜市经济等实现"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的农文旅融合目标 [64][65][66]
农业银行助力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7 19:52
清洁能源与生态保护 - 青铜峡牛首山抽水蓄能电站配套建设净水系统以解决黄河水含沙量高问题 兼具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保护功能 [1] - 农业银行宁夏分行为该项目审批贷款62 8亿元 已发放5 3亿元 [1] - 宁夏分行聚焦风 光 水 氢等新能源领域 截至6月末投放清洁能源重点项目贷款9 8亿元 [1] 特色农业与国际贸易 - 宁夏重点发展葡萄酒 枸杞 牛奶 肉牛 滩羊 冷凉蔬菜等"六特"产业 推动"宁字号"农产品出海 [2] - 中宁支行协助枸杞企业吉草汉方与马来西亚客商达成人民币结算协议以规避汇率风险 [2] - 宁夏分行国际结算量 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分别增长18 3% 54 7% [2] 乡村振兴与移民扶持 - 宁夏实施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 红寺堡区白墩村移民通过农行贷款建设枸杞种植园 带动200余名村民就业 [3] - 宁夏分行乡村产业贷款余额达186 5亿元 较年初增长29 2亿元 [3] - 同心支行发放"惠农e贷"支持脱贫户马主麻扩大肉牛养殖规模 分行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198 4亿元 较年初增24 2亿元 [3] 整体信贷规模 - 宁夏分行各项贷款余额突破千亿元 达1012 1亿元 [4]
小紫花绽放大产业——新疆霍城薰衣草产业振兴记
新华网· 2025-07-17 18:50
薰衣草产业发展现状 - 新疆霍城县被誉为"中国薰衣草之乡",近年来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1] - 2017年四宫村薰衣草种植面积达1.2万亩,成为县域核心种植区[1] - 2024年四宫村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2万元,较五年前荒山状态实现显著提升[1][2] 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延伸 - 当地企业联合高校建立省级研发平台,攻克精油提纯等关键技术[2] - 加工转化率达85%,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4.57亿元[3] - 开发精油、纯露、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形成完整加工产业链[2][3] 旅游经济带动效应 - 夏季"紫色旅游"吸引超1000万人次游客,2024年旅游总收入55.06亿元[3] - 薰衣草旅游专项收入达15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27.2%[3] - 民宿、餐饮、物流等配套产业同步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3] 未来发展规划 - 预计2025年薰衣草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1亿元,第三产业占比近30%[3] - 产业模式从单一种植向"种植+加工+旅游"全链条转型[1][3] - 通过特色产业持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形成可持续发展路径[1][3]
利津农商银行:三岔的西瓜“熟了”
齐鲁晚报· 2025-07-17 18:43
西瓜种植行业 - 利津县北宋镇三岔村依托地理优势发展西瓜、大葱等特色农作物种植,形成规模化经营[5] - 当地种植户采用"沙漠1号"西瓜品种,具有晚熟但品质好、口感沙甜多汁的特点[1] - 典型种植户贾春霞将种植规模从400亩扩大到2000亩,并采用西瓜-萝卜-芥菜-豆子的轮作模式,同时种植50亩大葱[5] 金融支持措施 - 利津农商银行推出"乡村振兴贷"产品,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金融支持[5] - 该行采取简化授信流程、降低担保门槛、实施利率优惠及首贷信用贷等举措[5] - 截至6月末已支持200余户农业规模化经营主体,累计发放贷款1.5亿元[6] - 典型案例显示单户可获得30万元贷款支持,有效解决规模扩张的资金需求[5] 产销情况 - 当前正值露天西瓜集中上市期,吸引各地客商前来采购[5] - 种植合作社呈现繁忙景象,社员需全天候进行采摘、搬运等作业[5] - 西瓜品质受到客商认可,表现为果皮坚硬、口感沙甜多汁的产品特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