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天津卓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4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6-12 19:22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天津卓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芳,注册资本4000万人民 币,由天津鑫久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比例1天津鑫久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00% 企业名称天津卓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刘芳注册资本4000万人民币国标行业建筑业>土木工程 建筑业>其他土木工程建筑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街道创业路北金盾消防器材厂3号院企业类型有限 责任公司(法人独资)营业期限2025-6-11至无固定期限登记机关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来源:金融界 经营范围含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供电业务;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建 筑劳务分包;建设工程设计;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施工专业作业;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 程造价咨询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 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土石方工程施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集中式快速充电站;市政设施管 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蓄电池租赁;光伏发电设备租赁;消防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 务;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节能管理服务;共享自行车服务;租赁服 ...
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成立部物联网、脑机接口、民用爆炸物品等3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安全应急装备标准化工作组。
快讯· 2025-06-12 19:05
行业标准化建设 - 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成立物联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成立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成立民用爆炸物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成立安全应急装备标准化工作组 [1]
工信部决定成立部物联网、脑机接口、民用爆炸物品等3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安全应急装备标准化工作组
快讯· 2025-06-12 19:04
行业标准化建设 - 工信部决定成立物联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 - 工信部决定成立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 - 工信部决定成立民用爆炸物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 - 工信部决定成立安全应急装备标准化工作组 [1]
2025年全球物联网芯片发展现状分析:全球物联网芯片行业市场规模将近5000亿美元
前瞻网· 2025-06-12 12:24
全球物联网芯片行业发展现状 - 全球物联网芯片呈现多样化、专业化发展趋势,从早期简单数据收集传输发展到高度集成、智能安全的芯片,5G、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将推动未来更大突破[1] - 行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980-1999年探索期(RFID技术兴起)、2000-2010年成熟期(云计算赋能)、2010-2020年创新期(4G/NB-IoT技术驱动)、2020年后爆发期(疫情催生场景专业化芯片)[3]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4948.91亿美元,同比增长6%,消费电子和楼宇自动化是主要驱动力,智能交通和可穿戴设备将带来增量需求[4] 市场竞争格局 - 蜂窝物联网芯片市场高度集中,前10厂商份额超98%,高通位居第一,中国企业占据6席(紫光展锐、翱捷科技等),合计份额达55%以上[7] - 行业头部企业包括英特尔(美国)、高通(美国)、意法半导体(瑞士)等,通过并购合作扩大市场份额,英特尔凭借云计算和智能设备支持能力占据市场首位[9] 技术演进方向 - 芯片技术持续进步,先进工艺推动集成度提升,实现小型化/低功耗/高性能,催生可穿戴芯片、车规级芯片、工业芯片等专业化产品[3] - 未来将重点发展专用MCU和SoC设计,满足不同物联网场景的定制化需求[11]
研判2025!中国磁传感器行业细分类别、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前景展望:磁传感器市场高速增长,规模近百亿元,行业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2 09:24
磁传感器行业概述 - 磁传感器通过捕捉磁场变化精确测量速度、位移、角度和电流等物理量,具有寿命长、可靠性高和性价比高的特点[1] - 按原理分为霍尔传感器和磁阻传感器两类,磁阻传感器又细分为各向异性磁阻(AMR)、巨磁阻(GMR)和隧道磁阻(TMR)传感器[3] - 霍尔传感器利用霍尔效应检测磁场强度,分为线性型、开关型和磁力计三种[4] - 磁阻传感器通过薄膜电阻变化测量物理信号,包括AMR、GMR和TMR三种类型[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磁传感器市场规模从2018年37.1亿元增长至2024年99.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7.87%[1][18] - 霍尔传感器市场规模从2017年30.1亿元增至2024年6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3.84%[19] - 磁阻传感器市场规模从2018年6.6亿元增至2024年3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0.96%[21] - AMR传感器市场规模从2018年3.7亿元增至2024年1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4.98%[22] - GMR传感器市场规模从2018年1.5亿元增至2024年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4.55%[22] - TMR传感器市场规模从2017年1.4亿元增至2024年13.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6.07%[22] 技术发展 - 霍尔传感器占据中国市场69%份额,但需集成聚磁环结构改变感应方向[7] - AMR传感器检测频率、精度和信噪比优于霍尔传感器,是最早商业化的磁阻传感器[7] - GMR传感器1988年首次发现,应用于硬盘磁头[7] - TMR传感器2014年由TDK推出,同样应用于硬盘磁头[7] 产业链 - 上游包括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电子元件和生产设备[12] - 2024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约820.22亿元[14] - 下游应用领域涵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医疗器械和安防监控等[12] 应用领域 - 消费电子:智能手机自动旋转屏幕和无线充电功能[1] - 汽车电子:电池管理、电机控制和防抱死制动系统(ABS)[16] - 2025年1-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增长48%和46.2%[16] - 智能家居:智能门锁和智能家电等应用推动需求增长[1] 企业格局 - 全球龙头包括Allegro、英飞凌、迈来芯、AKM和TDK等[25] - 国产参与者包括矽睿科技、灿瑞科技、美新半导体、多维科技、比亚迪半导体等[25] - 灿瑞科技2024年集成电路营业收入5.64亿元,同比增长24.23%[27] - 纳芯微2024年集成电路营业收入19.47亿元,同比增长49.31%[29] 发展趋势 - 高灵敏度:优化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提升精密测量能力[31] - 温度稳定性:改进材料配方和温度补偿算法,适应极端环境[32] - 小型化:通过MEMS工艺和集成化设计缩小尺寸[33][34] - 低功耗:优化电路结构和采用休眠模式,功耗降至微安级[35]
喜马拉雅200亿“打折卖身”腾讯音乐,音频平台“捅不破”商业化天花板?
搜狐财经· 2025-06-12 08:54
收购交易概况 - 腾讯音乐拟收购喜马拉雅 交易对价包括12 6亿美元现金 外加5 1986%的A类普通股 以及为创始股东准备的不超过0 37%的A类普通股激励 以腾讯音乐290亿美元市值估算 总对价约28亿美元 约合200亿人民币 较喜马拉雅2021年50亿美元峰值估值折价约40%-50% [1] - 交易宣布后腾讯音乐美股盘前大涨8% 反映市场对收购的积极预期 [1] - 喜马拉雅经历4次IPO失败后选择被收购 2012年成立以来完成12轮融资 累计融资近百亿元 投资方包括腾讯 小米 挚信资本等知名机构 [3] 喜马拉雅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58 6亿元 60 6亿元和61 6亿元 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7 18亿元 -2 96亿元及2 24亿元 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5] - 扭亏主要依靠成本控制 2021-2023年全职员工从4342人缩减至2637人 裁员比例近40% 高管薪酬降幅超50% 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比从44 9%降至33 6% 研发开支占比从17 5%降至15 1% [5] - 2023年移动端市场份额达60 5% 按收入计市占率25% 平均月活用户3 03亿 但付费用户增长停滞 2021-2023年月活付费用户分别为1490万 1570万和1580万 付费率从12 9%降至11 9% [6][10] 腾讯音乐战略意图 - 收购旨在补全音频拼图 构建"在线音乐流媒体+社交娱乐+在线音频"全矩阵 应对字节系竞争 腾讯音乐Q1在线音乐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78 8% 但社交娱乐服务营收同比下降11 9%至15 5亿元 [6] - 此前腾讯系已布局音频市场 2021年收购懒人听书并与酷我畅听合并 新品牌懒人畅听2024年市占率28 44% 企鹅FM已于2023年停运 [7] - 计划整合阅文集团网文IP与喜马拉雅用户基础 推动有声剧内容战略 如《盗墓笔记》有声剧播放量破1000万 《遮天》累计播放量破亿 [7] 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在线音频市场规模250亿元 预计2024年增至287亿元 远低于短视频市场量级 行业第一股荔枝FM股价较峰值跌98% 市值仅957万美元 [8] - 字节系通过"番茄畅听+番茄小说+汽水音乐"协同竞争 番茄畅听月活6500万 番茄小说月活1 57亿 形成IP生态开发优势 [11] - 喜马拉雅尝试AI与物联网转型 开发"珠峰音频AI模型" AIGC内容占比达6 6% 车联网业务覆盖98%网联车型 用户日均收听时长95分钟 [11] 未来发展方向 - 喜马拉雅承诺保持品牌独立运营和核心团队稳定 但行业普遍预期后续将有人员调整和业务整合 [5] - 行业面临用户增长放缓与商业化挑战 需平衡商业性与用户体验 音频内容替代性强 防护墙低 需探索新增长点 [10][12]
喜马拉雅“打折卖身”,是音频平台的商业化困境?
虎嗅· 2025-06-12 07:45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交易细节 - 交易对价包括12.6亿美元现金+5.1986%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不超过0.37%创始人激励股,总对价约28亿美元(按腾讯音乐290亿美元市值计算)[1] - 相较喜马拉雅2021年50亿美元估值峰值,本次收购估值缩水40%-50%[1] - 消息公布后腾讯音乐美股盘前大涨8%[1] 喜马拉雅资本历程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12年成立后完成12轮融资累计近百亿元,投资方包括腾讯、小米等知名机构[3]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58.6亿/60.6亿/61.6亿元,调整后净利润-7.18亿/-2.96亿/+2.24亿元,2023年首次年度盈利[5] - 实现盈利主要依靠裁员(两年裁员40%至2637人)与费用控制:销售费用占比从44.9%降至33.6%,研发费用占比从17.5%降至15.1%[6][7]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腾讯音乐通过收购补全音频拼图,形成"音乐流媒体+社交娱乐+在线音频"全矩阵[3] - 2023年喜马拉雅占据移动端60.5%收听时长份额和25%收入份额,月活3.03亿居行业第一[8] - 字节系通过"番茄畅听+番茄小说+汽水音乐"组合形成协同效应,番茄畅听月活达6500万[17] 音频行业挑战与机遇 - 2023年在线音频市场规模250亿元(预计2024年287亿元),远低于短视频行业规模[11] - 喜马拉雅付费用户增长放缓:2021-2023年月活付费用户1490万/1570万/1580万,付费率12.9%/12.9%/11.9%[14] - AI与物联网成为新增长点:喜马拉雅AIGC内容占比达6.6%,车联网覆盖98%网联车型[18][19]
让低空经济飞得快又稳
经济日报· 2025-06-12 07:22
低空产业热度飙升,配套管理体系也要跟上。空中路径怎么走、怎么管,需要更加精准的低空感知和智 能调度系统,需要布局更加完善的低空基础设施。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通过视频监 控、气象观测、智能维护系统,充分利用技术条件为飞行提供安全、精准的服务支持。提升低空空域的 数字化调度与安全协同管理水平,实现对飞行器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提高对"黑飞""乱飞"低空飞行器的 监控能力,研发能够实时掌握低空飞行器位置、速度、高度等信息的监测系统,搭建低空信息感知控制 平台,实现有效管控。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现有的法规标准也提出了挑战。目前,关于低空飞行的空域管理、飞行安全监 管、飞行器适航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应加速建立国家级强制性安全技术标准与认证体系, 覆盖硬件制造、软件控制、整机性能等全环节,并细化低空飞行标准、事故责任认定等规则,完善低空 安全监管责任体系,为治理无证操作等违规"黑飞"行为奠定制度基础。 近年来,各地和有关部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发展包括低空旅游在内的低空经济场景业态,取得明显成 效。但也要看到,低空飞行的安全风险隐患仍然不容忽视,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 今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 ...
新股消息 | 广合科技(001389.SZ)递表港交所 近三年累计收入在全球算力服务器PCB制造商中排名第三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06:59
公司概况 - 广州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汇丰 [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算力服务器关键部件PCB制造商,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及销售应用于算力服务器及其他算力场景的定制化PCB [2] - 公司产品包括算力场景PCB、工业场景PCB及消费场景PCB [2] 市场地位 - 以2022年至2024年的累计收入计,公司在中国内地算力服务器PCB制造商中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9% [3] - 以2022年至2024年的累计收入计,公司在中国内地CPU主板PCB(用于算力服务器)制造商中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2.4% [3] 行业趋势 - 全球算力需求持续增加,推动算力场景PCB市场快速发展 [3] - 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的发展,带动工业场景PCB需求稳步增长 [4] - 消费电子产品迭代升级,带动消费场景PCB稳定增长 [5] - 中国算力场景PCB制造商已在全球市场建立稳固地位,预计全球市场份额将稳步增长 [5] - 技术进步是行业关键驱动因素,材料技术创新及高精度制造工艺突破加速行业升级 [5][6]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收入分别为24.12亿元、26.78亿元、37.34亿元人民币 [6]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年内综合收益总额分别为2.80亿元、4.15亿元、6.80亿元人民币 [6]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6.1%、33.3%、33.4% [7]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年度利润分别为2.80亿元、4.15亿元、6.76亿元人民币 [7]
粮库兴起智能风
经济日报· 2025-06-12 06:14
智能化粮库发展趋势 - 智能扦检设备、粮情监测系统、巡检机器人等智能化技术正推动粮库管理向智能化、数字化、无人化转型[1] - 智能化技术显著提升储粮效能、保障作业安全、减少产后损失[1] - 驱动因素包括人力短缺、储粮风险和管理漏洞三大痛点[1] 技术应用场景 - AGV/AMR、智能叉车等实现粮食出入库全流程自动化[2] - 平粮机器人、翻粮机器人等替代高强度人工作业[2] - 巡检机器人和无人机构建全方位监控网络[2] - 智能粮情监测系统实现温度、湿度等多参数在线监控[2] 运营效益提升 - 作业效率提升数倍[2] - 人力成本显著下降[2] - 大幅减少作业安全风险[2] - 智能系统降低储粮隐性损耗[2] 监管体系升级 - 智能化监管系统实现全过程、全要素监控[3] - 大数据预警模型自动捕捉违法违规行为[3] - 推动监管模式从人找问题向问题找人转变[3] 发展挑战 - 面临初始投入大、环境苛求等挑战[3] - 复合型管理人才短缺[3] - 安全标准亟待统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