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饮食
icon
搜索文档
Oatly(OTLY)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30 19: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营收下降0.8%,固定汇率营收增长0.7% [28] - 第一季度毛利润率同比扩大450个基点至31.6%,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亏损370万美元,较去年第一季度改善950万美元 [28] - 第一季度自由现金流为净流出2100万瑞士法郎,是上市以来最佳季度表现,较去年第一季度改善2500万瑞士法郎 [34] - 第一季度贸易营运资金减少200万美元,贸易应收账款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低于1亿美元 [34] - 全年预计固定汇率营收增长2% - 4%,调整后EBITDA在500万 - 1500万欧元之间,资本支出在3000万 - 3500万美元之间 [35][3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欧洲和国际业务 - 零售数据显示销量增长加速,OLTIC表现优于植物奶和燕麦奶品类 [16][17] - 德国业务过去12周增速接近8%,英国业务从下滑转为初步增长 [18] 北美业务 - 受最大客户采购策略变化和冷冻产品SKU合理化影响,同比销售下降,但核心产品分销有所增加 [20][21] - 剔除冷冻产品影响后,零售扫描数据仅下降1%,在各饮料子品类中市场份额增加 [21][22] 大中华区业务 - 餐饮服务业务表现良好,规模超过战略调整前;零售业务进入俱乐部渠道后开始获得动力 [23][2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欧洲市场,公司在多个市场表现出色,扩张市场如法国、西班牙等地区的OT品牌影响力增加 [41] - 北美市场,燕麦奶品类仍疲软,但公司认为品牌和策略同样适用,且在各渠道有巨大分销机会 [43][4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025年优先事项为全球激发积极势头、积极追求成本效率、实现上市后首个全年盈利增长 [9] - 激发全球积极势头的三个支柱为提高产品与客户和消费者的相关性、消除转化障碍、增加产品可得性 [9] - 持续优化供应链和SG&A成本,并将部分节省资金重新投入品牌建设以推动需求 [25][26] - 第二季度将在更多欧洲市场和北美推出品牌激活战略,投资将向北美倾斜 [2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正朝着结构性、持续、盈利的目标取得进展,有望实现上市后首个全年盈利增长 [3][5] -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相信投资和行动计划将推动公司全年加速增长 [7] - 认为燕麦奶行业未来前景积极,健康、口味和气候影响等基本面强劲 [6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与Nespresso合作推出燕麦拿铁胶囊,在全球多地的Nespresso精品店推广 [10][11] - 开展盲测活动,结果显示约一半样本仅偏好牛奶,意味着潜在的市场转化机会 [14] - 与注册营养师、营养学家和意见领袖合作,传播产品科学事实,负面媒体报道较去年大幅下降 [1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在欧洲的举措能否提升美国疲软的燕麦奶品类增长 - 欧洲业务表现优于市场和竞争对手,扩张市场也有积极信号,但扭转品类势头需要时间 [41][42] - 美国市场虽疲软,但品牌和策略同样适用,且有巨大分销机会,资源分配将根据盈利增长目标进行 [43][45] 问题2: 对全年及以后的毛利率有何看法 - 预计毛利率将较2024年的28.7%有所提高,朝着35% - 40%的长期目标前进 [47][48] - 毛利率受销售指引范围、客户组合、外汇和关税等因素影响 [48] 问题3: 欧洲价格组合下降的原因及后续预期 - 第一季度价格组合下降主要是由于部分客户重新谈判,大部分已结束,后续影响不大 [51][52] 问题4: 北美地区的分销机会及如何平衡销售和盈利 - 北美地区各渠道都有机会,包括新核心饮料产品、俱乐部渠道和餐饮服务 [55][56] - 2025年是清理部分产品组合的阶段,需平衡增长和利润率 [55] 问题5: 美国消费者情况及未来预期 - 从销售速度和市场份额看,未出现下滑,反而有轻微上升 [60] - 燕麦奶品类正在转型,公司通过部署策略有望创造新的增长浪潮 [61][63] 问题6: 公司表现优于竞品是否带来分销和货架空间优势 - 更强大的饮料产品组合正在扩大货架份额,尤其是常温货架 [67][68] 问题7: 美国品牌投资的影响时间线 - 预计下半年在北美更大力地部署新策略,但品类全面扭转需要时间 [74] 问题8: 餐饮服务客户采用植物奶的反馈和主题 - 餐饮服务市场受咖啡消费趋势变化影响,中小客户适应更快,公司凭借品牌和服务有望在该领域领先 [78][81] - 公司与北欧客户合作推出的冷饮料产品取得初步成功 [82] 问题9: 减少负面媒体报道的其他因素及获得第三方认可的机会 - 消费者对负面噪音感到厌倦,科学数据开始传播,公司正在建立联盟并开展公共教育工作 [85] - 认为有机会获得第三方医疗或健康组织的认可,但需要时间 [85][86]
为何曾被视作“土味”的野菜,竞成了火锅人的“流量密码”?
36氪· 2025-04-30 09:07
野菜火锅行业分析 1 行业现象与数据表现 - 野菜自助火锅市场热度飙升,小红书相关笔记达万篇,抖音话题播放量近5000万次 [1][3] - "贵州野菜"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23倍,"野菜火锅""野菜自助"成美团热搜词,重庆、成都、上海等地关注度最高 [5] - 野菜相关笔记在小红书同比增长380%,"挖野菜"话题浏览量达2.5亿次 [1] - 连锁品牌如海底捞、巴奴、左庭右院集中推出野菜新品,例如海底捞"春日脆嫩笋蔬拼盘"、巴奴香格里拉莴笋尖等 [28][29] 2 消费驱动因素 - 健康焦虑推动需求:18-35岁群体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五年增长120%,低脂锅底需求同比增23% [31] - 野菜具备天然健康属性:荠菜钙含量为牛奶3倍,马齿苋含Ω-3脂肪酸,且无农药污染 [32] - 乡土情怀激发消费:含野菜火锅订单量同比增179%,Z世代与银发族占比34% [37] 3 行业竞争与供应链 - 火锅行业同质化严重:2024年全国火锅门店52万家,一线城市门店数降8% [34] - 野菜成差异化利器:毛利率达60%-80%,远高于普通蔬菜30%-40% [36] - 供应链成熟化:贵州"黔货云仓"实现48小时野菜直达,云南30万亩基地保障全年供应 [36] 4 商业模式与价格策略 - 低价引流:北京陈氏豆米火锅推12元/位野菜自助,广州牧房菜谷10元享20种野菜 [14][19] - 连锁品牌创新:珮姐推荠菜鸡肉滑,辣伍鲜制荠菜春卷,鸿姐研发荠菜馄饨 [24] - 场景化营销:王富贵酸汤火锅设"山野野菜"简介栏,强化自然新鲜标签 [19] 5 跨品类拓展 - 云南菜馆采用野菜现炒模式,如甜竹林思茅野菜馆设冷藏柜自选 [40] - 茶饮品牌开发野菜风味饮品:喜茶推薄荷柠檬茶,奈雪推苦瓜柠檬茶 [41] - 细分品牌涌现:馋野野菜水饺覆盖速冻品类,野有饭专注野菜炒饭连锁化 [41] 6 政策与产业支持 - 贵州计划2025年建成30万亩野菜基地,毕节市野生蕨菜电商带动1.5万人就业 [38][39] - 成都郫都区"野菜研学游"单季创收超千万元,形成"农业+文旅+餐饮"模式 [39] 7 行业局限性 - 供应周期短:荠菜最佳赏味期仅半月,淡季需用速冻品替代 [43] - 安全风险:野外野菜或含重金属,毒芹误食风险高 [45][46] - 口感壁垒:马齿苋酸涩、苦菜苦味导致差评率高,烹饪方式单一易味觉疲劳 [47]
蔬菜洗切一下价格翻五倍,年轻人为何买“净菜”?
虎嗅APP· 2025-03-30 17:36
文章核心观点 年轻人捧红净菜赛道,净菜虽价格贵但因方便受部分人喜爱,与预制菜不同且有其优势,不过净菜生意可能只能短期收割年轻人 [3][4][58] 净菜定义与特点 - 净菜是半成品菜分支,指超市或生鲜平台将蔬菜清洗、切好并按菜谱搭配,回家可直接炒 [4] - 如今净菜本质可称为“快手菜”或“即配菜”,食材多为生的,肉最多简单腌制,调料多为常见食材,保质期短 [34][35][36] - 七八年前净菜指摘除不可食部分、经初步清洗消毒后上架销售的菜品,买回家仍需简单处理 [37][38] 净菜兴起原因 - 源于“哈佛蔬菜汤”网红菜,击中打工人健康焦虑痛点,生鲜平台推出“净菜版哈佛蔬菜汤”受部分人欢迎 [8][10] - 年轻人不爱做饭又发愁吃不好,且受“科技与狠活”冲击,对外卖和预制菜评价降低,净菜成“好好吃饭”象征 [3][54][55] 净菜优势 - 节省备菜时间,不用洗切,多数净菜包配全佐料,让做菜像小游戏,还适合尝鲜小众时令菜、网红菜 [22][24][25] - 相比预制菜,净菜食材新鲜、调料健康,成为“健康饮食”代名词 [35][36][37] - 由工厂统一挑选、加工,虽会用外观稍差但指标达标的蔬菜,不过品质有保障 [43][46][47] 净菜劣势 - 价格比普通菜贵很多,本质赚洗切搭配“服务费”,性价比低 [5][6][50] 净菜市场情况 - 最早面向团餐供应和连锁餐饮,现主要给生鲜平台和超市供货 [39][40][41] - 2017 - 2018 年净菜受众从 B 端转向 C 端,当时被认为是“鸡肋”,如今受年轻人欢迎 [51][52][53] - 除大型生鲜平台,本地超市也经营净菜生意,部分超市会自行搭配处理并表明食材来源 [48][49] 净菜未来趋势 - 净菜是普通人短期内选择,不爱做饭的人最终会回归外卖和食堂,会做饭的人会因价格差距放弃净菜 [58][59] - 真正的净菜刚需可能只有葱姜蒜 [60]
Tims天好中国卢永臣:如何卖出5800万个贝果?丨36氪专访
36氪· 2025-02-27 21:48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中国连锁咖啡行业进入调整期,2024年有超过45000家门店消失[3][32] - 行业价格战趋于理性,"9块9"现象长期存在但竞争缓和[29][44] - 头部品牌竞争格局逐渐固定,新品牌进入难度加大[44] 公司战略调整与差异化 - 公司从快速扩张转向聚焦品牌差异化,强化"健康饮食"定位[8][12] - 剥离炸鸡品牌Popeyes以优化资产负债表,专注咖啡主业[26][27] - 推出"新鲜即美味,健康低负担"新主张,发力午餐场景拓展销售时段[8][16] 核心产品与运营数据 - 贝果累计销量超5800万个,叠加高度相当于3700个东方明珠[5][15] - 含暖食订单占比超50%,平均客单价稳定在30元[17] - 综合毛利率接近70%,通过产品组合效应提升复购率[18] 门店网络与加盟体系 - 2023年开放加盟后已开出200+加盟店,直营与加盟比例4:6[35][36] - 单店加盟成本60-70万元,回本周期8个月至3年[39] - 2024年完成648家门店改造,主推50-100平米小店型[40][41] 产品创新与用户洞察 - 保持每2-3周上新频率,重点沉淀鲜萃咖啡与枫糖口味产品[20][21] - 番茄美式等争议产品通过猎奇心理扩大受众[24] - 会员数超2400万,关注25%口味敏感人群的个性化需求[22][23]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目标实现全年现金流盈利,维持20%门店净增长[33][46] - 继续加密一二线城市,暂不主攻下沉市场[41][42] - 加强早餐优势同时发力午餐场景,深化"咖啡+暖食"组合[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