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
搜索文档
对多晶硅价格预期过高!高盛“变脸”看空光伏
华尔街见闻· 2025-09-19 08:58
市场预期与基本面背离 - 市场对多晶硅价格预期高达每公斤60元 但高盛认为该水平不现实 因需求疲软和库存高企[1][2] - 自7月1日起光伏股票平均上涨40% 反映市场过度乐观情绪[1] - 多晶硅价格在7-8月间大涨约40% 但高盛预计将从当前水平下跌约20%至每公斤42元[1][2] 需求与库存压力 - 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组件需求同比下滑40-45%[1] - 全球组件需求在6-7月已出现骤降 并可能延续低迷至2026年[2] - 多晶硅环节过剩状况尤为严重 上游价格上涨难以传导至组件端[2] 成本削减与竞争动态 - 头部企业通过优化产能和加速技术应用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至2026年现金成本下降10%至14%[3] - 多晶硅现金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10%至每公斤25元[3] - 在需求不振环境下 头部企业有强烈动机通过降价争夺市场份额[3] 盈利预测调整 - 高盛将行业EBITDA预测下调至比市场普遍预期低45%的水平[1][5] - 下游产业链参与者2025-2030年EBITDA预测平均下调15%[5] - 上游多晶硅环节2025-2027年EBITDA预期上调 但2028-2030年长期预测下调[5] 股价与估值前景 - 高盛覆盖的光伏股票平均有32%的下跌空间[1] - 若多晶硅价格达每公斤75元且成本传导成功 股票可能有25%上涨空间 但非基本情景[5]
晶澳科技股价跌5.03%,国泰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83.8万股浮亏损失57.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4:28
股价表现 - 晶澳科技9月18日股价下跌5.03%至13.03元/股 成交额9.93亿元 换手率2.27% 总市值431.25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以及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 [1] - 光伏组件业务收入占比91.10% 光伏电站运营占比3.05% 其他业务占比5.85% [1] 基金持仓情况 - 国泰中证光伏产业ETF(159864)二季度增持晶澳科技1.77万股 持有83.8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2.31% 位列第九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3.63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21.51% 近一年收益44.38% 成立以来亏损41.02% [2] - 9月18日该基金持仓晶澳科技产生浮亏约57.82万元 [2] 基金经理信息 - 国泰中证光伏产业ETF基金经理黄岳累计任职时间4年227天 管理基金总规模296.14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57.72% 最差基金回报-54.34% [3]
奥特维20250917
2025-09-17 22:59
**奥特维公司分析与光伏行业洞察**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专注于光伏设备制造 核心产品为组件端串焊机 受益于TOPCon扩产浪潮和大硅片薄片化趋势 产能快速增长[3] - 单晶硅设备市场取得突破 硅片端扩产放缓但仍创造订单需求[3] - 拓展钙钛矿和BC新设备 持续提供新订单增量[3] - 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28.8亿元 其中Q2达15亿元 同比环比均有增长[2][4] - 海外订单占比显著提升 接近国内水平 纯粹海外客户占比达80%[3][5][6] - 产品销往全球40余国 服务超600个生产基地 马来西亚基地投产助力海外响应[3][12] **行业挑战与机遇** - 光伏行业处于探底阶段 供过于求格局突出 产业链价格有所修复但产能出清不现实[2][5] - 整体需求收缩 但公司通过海外市场拓展平衡国内周期波动[2][5] - 串焊机业务依赖新技术存量替换(如0BB 三分片 四分片)和BCR新方向拓展 但新技术导入因盈利下降而放缓[5] - BC印胶线订单表现突出 上半年订单超去年全年水平 市占率领先[2][5] - 半导体后端设备复苏明显 2024年测试设备销售额增13.8% 封装设备增22.6%[10] **多元化业务进展** - 半导体设备:铝线键合机及AOI设备获认可 2024年订单破1亿元 2025上半年订单近9000万元 全年有望翻倍[3][10] - AOI设备扩展至光模块领域 获美国应用光电和国内环球光电订单 支持100G-800G模块检测[3][10] - 固态电池设备:布局硫化物电解质及相关设备 单吉瓦投资体量约12-15亿元 公司设备价值约1.5亿元 已获数千万元订单[3][10] - 与亿里科技合作突破硫化物技术路线 其产线2024年10月投产含公司设备[11] **财务与订单状况** - 2025上半年在手订单106.7亿元 同比下降26%[4] - 新兴行业占比提升:储能 锂电产品 半导体AOI与键合机快速增长[4] - 毛利率受单晶硅设备验收占比提升影响 净利率受减值计提扰动[8] - 整体业绩触底但季度环比增长 穿焊机市占率长期保持60%-70%[8][9] **未来战略方向** - 深耕光伏主业:推进串焊机新技术(0BB 多分片) 优化存量赛道效益 加强BC印胶线发展[7] - 加快国际化:增加北美及亚洲布局 提升纯粹海外客户比例[7][12] - 拓展多元化:单晶硅 电池片 储能 半导体设备寻找新机会[7] - 2025年海外订单上半年达12亿元(去年全年约35亿元) 无大额订单仍需求良好[6]
中润光能再度递表港交所 2024年光伏电池对外出货量在全球光伏电池制造商中排名第二
智通财经· 2025-09-15 21:36
上市申请与公司概况 - 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和中信证券,该公司曾于2025年3月13日递表港交所 [1] - 公司是全球光伏电池片专业化制造商,主营业务为N型及P型光伏电池片的生产与销售,并已垂直扩张到光伏组件行业 [3] - 公司业务遍及超过3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000余家客户,按2024年光伏电池对外出货量计,在全球光伏电池制造商中排名第二,市场占有率为14.6%,在全球光伏电池片专业化制造商中市场占有率为18.3% [3] 全球布局与产能 - 公司产品远销美国、欧洲、中东、东南亚及南亚地区,在中国和东南亚设有生产基地,并正扩大全球布局,包括于海外设立新的生产基地 [3] - 东南亚生产基地是业务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其生产的光伏电池片主要销往越南、美国、泰国及新加坡等毛利率较高的市场 [4]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东南亚生产基地的光伏电池片产量分别为0.8GW、4.5GW及7.0GW,占同期公司光伏电池片总产量的2.0%、12.3%及35.7% [4] - 公司在德国法兰克福、美国加州、中国上海设有运营服务中心,并在荷兰鹿特丹、美国洛杉矶和芝加哥设有海外物流中转中心 [4] - 2024年,公司的客户包括全球十大光伏组件制造商(按出货量计)中的九家 [4] 业务表现与财务数据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光伏电池片销量分别为13.2GW、34.9GW、34.5GW、18.3GW及19.4GW [5] - 同期,光伏电池片业务产生的收入分别约为115.78亿元、189.67亿元、91.79亿元、47.99亿元及63.11亿元人民币,占同年/期总收入的92.5%、91.0%、81.1%、81.3%及84.6% [5]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分别约为125.17亿元、208.38亿元、113.20亿元、59.03亿元、74.65亿元人民币 [5] - 同期,公司年/期内利润分别约为8.34亿元、16.81亿元、-13.63亿元、-7.45亿元、12.04亿元人民币 [5]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1.8%、13.6%、-10.1%及19.0% [6]
新股消息 | 中润光能再度递表港交所 2024年光伏电池对外出货量在全球光伏电池制造商中排名第二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21:33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港交所9月15日披露,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润光能)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信 建投国际和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该公司曾于2025年3月13日递表港交所。 财务方面,于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4年以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润光能实现收入约为125.17亿元、 208.38亿元、113.20亿元、59.03亿元、74.65亿元人民币;同期,年/期内利润约为8.34亿元、16.81亿元、-13.63亿元、-7.45亿元、 12.04亿元人民币。 招股书显示,中润光能是全球光伏电池片专业化制造商,主营业务为N型及P型光伏电池片的生产与销售。在持续专注于光伏电池片 行业的同时,公司已垂直扩张到光伏组件行业以制造及销售光伏组件。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的业务遍及超过32个国家和地区,拥 有1,000余家客户。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光伏电池对外出货量计,2024年度,公司在全球光伏电池制造商中排名第二,市 场占有率14.6%。根据同一资料来源,公司在全球光伏电池片专业化制造商中的市场占有率为18.3%。 除中国外,公司的产品远销(其中包括 ...
无锡尚德再换帅,老牌光伏巨头能否“起死回生”
凤凰网财经· 2025-09-13 22:21
公司管理层变动 - 2025年9月12日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变更为万英姿 董事总经理为何淑范 董事包括徐奕 李璐 李曜 监事为王阳[2] - 万英姿为弘元绿能控股子公司弘元光能财务总监[2] - 2023年12月董事长由何淑范变更为武飞 2025年3月再由武飞变更为建发系黄昶 7月下旬万英姿接替黄昶 建发系退出[2][6] 公司历史沿革 - 2001年无锡八家国企出资600万美元与施正荣合资成立无锡尚德 2002年首条生产线投产[3] - 2005年成为全球光伏企业前五名 同年登陆纽交所 150MW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为当时全球四大基地之一[3] - 2013年3月破产重整 顺风光电以30亿元接盘[5] - 2019年从上市公司顺风清洁能源剥离[6] 公司经营困境 - 受金融危机 双反政策 补贴减弱影响盈利能力[4] - 前掌门人施正荣押注薄膜电池技术失败[4] - 近年连续遭遇诉讼 管理层多次更迭 人事动荡频繁[6] - 2024年底被媒体报道建发集团托管 2025年4月被申请预重整 5月法院启动预重整程序[6] 资本运作动态 - 2025年7月8日弘元绿能披露控股子公司弘元光能与顺风光电签署合作经营协议 并表达作为重整投资人意向[6] - 顺风光电与厦门建发新兴能源前期签订的合作经营协议同步终止[6] - 顺风光电仍为无锡尚德控股股东[8] 相关企业财务表现 - 弘元绿能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29亿元 同比下滑19.52%[8] - 归母净利润亏损2.97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56亿元 同比均大幅减亏[8] - 子公司弘元光能同期净利润亏损4847.57万元[8]
光伏设备行业点评:盈利压力依旧明显,经营改善已见曙光
财信证券· 2025-09-10 19:22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同步大市"评级 [3][6] 核心观点 - 光伏行业盈利压力依旧明显,但经营改善已见曙光,产业链价格回升,无序竞争得到遏制 [2][5][6] - 制造端产量全面降速,需求端装机稳中有升,内需强于外需 [5] - 行业利润同比续亏,但现金流好转,营收降幅收窄,逐季环比改善 [5] - 行业进入缩表阶段,资本开支大幅下降,在建工程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5] - 国内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提升,新兴用能需求涌现,新能源发电市场化交易和碳市场建设对绿色电力需求形成支撑 [5] - 海外贸易环境和IRA补贴政策存在阶段性影响,欧洲市场回升,新兴国家市场接力发展 [6] - BC、钙钛矿等新技术可能重塑产业链 [6] 行业产销总览 - 2025H1多晶硅产量59.6万吨,同比-43.8% [5] - 2025H1硅片产量316GW,同比-21.4% [5] - 2025H1电池片产量334GW,同比+7.7% [5] - 2025H1组件产量310GW,同比+14.4% [5] - 多晶硅价格较2020年以来高点下降88.3% [5] - 硅片价格较2020年以来高点下降89.6% [5] - 电池片价格较2020年以来高点下降80.8% [5] - 组件价格较2020以来高点下降66.4% [5] - 2025H1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212.21GW,同比+107% [5] - 2025H1硅片出口量同比-7.5%,电池片出口量同比+74.4%,组件出口量同比-2.82% [5] - 2025H1光伏产品出口金额138.2亿美元,同比-26% [5]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H1行业总营收3410亿元,同比-15.48% [5] - 2025H1行业归母净利润-87.8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上年同期-6.18亿元) [5] - 2025H1行业经营净现金流27.99亿元,明显好转(上年同期-203.10亿元) [5] - 2025Q2行业总营收1848.97亿元,同比降幅12.29%,降幅逐季收窄 [5] - 2025Q2行业净利润-45.37亿元,同比+15.87%,环比+7.30%,为连续7个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单季度利润增速止跌 [5] - 2025Q2行业整体毛利率10.32%,环比+1.26pp [5] - 2025Q2行业整体净利率-2.45%,环比+0.82pp [5] - 2025H1行业整体毛利率9.74%,同比下降4.95pp [5] - 2025H1行业整体净利率-2.58%,同比下降2.41pp [5] - 2025H1行业资本开支302.42亿元,同比-51.86% [5] - 2025H1行业吸收投资金额85亿元,同比+11.18% [5] - 2025H1报告期末行业在建工程674.54亿元,同比-36.04%,为近几年首次在半年报出现在建工程合计值下降 [5] - 2025H1报告期末行业净资产5669亿元,较期初值和去年同期值均有下降 [5] - 2025H1行业资产负债率63.02%(去年同期61.81%) [5] 各环节盈利能力变化 - 一体化组件:2025Q2毛利率1.10%,较2025Q1的-1.51%有所改善;2025Q2净利率-7.74%,较2025Q1的-11.02%改善 [28][29] - 硅片:2025Q2毛利率-4.89%,2025Q2净利率-27.72% [28][29] - 硅料:2025Q2毛利率1.01%,2025Q2净利率-11.74% [28][29] - 电池组件:2025Q2毛利率4.11%,2025Q2净利率-4.44% [28][29] - 辅料:2025Q2毛利率10.50%,2025Q2净利率-0.43% [28][29] - 耗材:2025Q2毛利率13.94%,2025Q2净利率-4.38% [28][29] - 逆变器:2025Q2毛利率32.76%,2025Q2净利率15.49%,盈利能力相对稳定 [28][29] - 光伏设备:2025Q2毛利率29.24%,2025Q2净利率13.42% [28][29] 市场表现比较 - 光伏设备行业近1月涨幅25.03%,近3月涨幅46.05%,近12月涨幅39.54% [4] - 同期沪深300指数近1月涨幅8.07%,近3月涨幅14.51%,近12月涨幅37.29% [4]
光伏设备板块升温:多晶硅 “领涨” 背后的机遇与隐忧-财经-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5 19:11
板块表现 - 光伏设备板块9月5日涨幅达6.10% 市场热度显著攀升 [1] - 板块内整体涨跌统计为81只上涨、0只平盘、4只下跌 涨停个股数量为5只 资金净流入52.07亿元 [1] 个股表现 - 锦浪科技股价首板封停 报89.24元 涨幅19.99% 流通市值增至286.91亿元 [1] - 晶盛机电股价报35.00元 涨幅18.24% 流通市值达431.04亿元 [1] - 阳光电源股价报135.34元 涨幅16.67% 流通市值高达2151.51亿元 [1] - 能辉科技涨幅14.05% 阿特斯涨幅13.45% [1] 上涨驱动因素 -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上涨直接催化板块行情 带动硅料硅片个股早盘强势走高 [1] - 通威股份、TCL中环、大全能源、双良节能等个股获机构高度关注 反映市场看好板块前景 [1] 行业背景 - 中国为全球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 太阳能电池行业蓬勃发展驱动光伏产业兴起 [2] - 光伏设备行业规模庞大且具高潜力 企业凭借半导体设备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占据全球竞争有利地位 [2] 产业链影响 - 多晶硅作为关键上游原材料 其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产业链利润分配及市场预期 [3] - 多晶硅价格走高推升下游光伏设备企业订单量及产品价格预期 进而改善盈利预期并吸引资金流入 [3]
光伏继续拉升,光伏ETF基金(516180)涨超6.0%周线5连阳!
搜狐财经· 2025-09-05 14:34
指数表现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强势上涨6.21% [1] - 光伏ETF基金上涨6.02% 冲击3连涨 最新价报0.74元 [1] - 光伏ETF基金近1周累计上涨2.80% 周线5连阳 [1] 成分股表现 - 锦浪科技上涨17.12% 晶盛机电上涨16.49% 阿特斯上涨13.16% [1] - 阳光电源上涨11.87% 权重占比10.51% [4] - 通威股份上涨6.05% 权重占比5.24% [4] - 天合光能上涨7.00% 权重占比2.22% [4] - 晶科能源上涨5.96% 权重占比2.41% [4] 权重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14% [2] - 隆基绿能权重9.97% 上涨3.79% [4] - TCL科技权重9.42% 上涨1.16% [4] - 特变电工权重6.99% 上涨5.43% [4] - TCL中环权重2.88% 上涨4.57% [4] - 正泰电器权重2.82% 上涨4.51% [4] - 晶澳科技权重2.30% 上涨3.70% [4] 指数构成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 [1] - 指数覆盖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上市公司证券 [1]
盛虹石化POE项目投产 光伏产业迎来中国膜
证券时报· 2025-09-05 02:37
公司动态 - 东方盛虹旗下盛虹石化10万吨/年POE项目成功投产 首批交付320吨优等产品[1] - 公司成为国内唯一同时具备光伏级EVA和POE自主生产技术企业[1] - 已开发18个不同牌号产品 应用于光伏胶膜、汽车制造及聚合物改性等高端领域[1] - 项目负责人强调通过中试装置积累实操经验 撰写56份测试报告(近30万字)确保工业化装置顺利投产[2] - 研发历时5年完成西方企业30年技术积累[3] 行业意义 - POE打破国外数十年技术垄断 中国此前95%依赖进口[1] - 量产将推动光伏产业告别"天价进口膜"历史 每年为下游企业节约成本超50亿元[3] - 产品被誉为"工业黄金" 是光伏组件和新能源汽车的"隐形铠甲"[1] 市场前景 - 2024年POE全球市场需求约112万吨 未来10年稳定增长[4] - 光伏封装胶膜为POE增长最快下游应用 占比近40%[4] - 2025年全球光伏用POE需求预计突破50万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