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反内卷

搜索文档
晚报 | 8月26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8-25 22:35
稀土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管理[1] - 新版开采分离管理办法出台标志着稀土监管层级、管控范围、指标落实全面升级,国内稀土生产管控进入全新阶段[1] - 监管提级导致国内同时面临"缺矿"与"缺配额"双重压力,供给收紧有望驱动稀土价格中枢抬升[1] 创新药 - 国家药监局介绍我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在研创新药数目达到全球30%左右[1] - "十四五"以来共批准387个儿童药品、147个罕见病药品上市,有效满足重点人群用药需求[1] - 创新药崛起具备持续性,看好管线布局丰富的创新药龙头、创新药单品潜力大企业及前沿技术平台布局领先企业[1] 光伏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倡议,坚决抵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恶性竞争,呼吁下游电站企业优化招投标规则,降低价格权重,提高技术评标权重[2] - 光伏供给侧政策正常推进,作为"反内卷"竞争核心行业之一,后续预计联合限产与兼并重组共同推进[2] - 多晶硅环节价格调整逐步被下游市场接纳,组件价格回归成本线上指日可待[2] 碳排放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目标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3] - 国内碳市场碳排放配额从2021年均价46.60元/吨上涨至2024年91.82元/吨,几乎实现翻倍[3] - 2024年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9亿吨,总成交额181.14亿元,全年碳市场总成交额创年成交额新高[3] 存储 - 华为将于8月27日发布全新AI SSD,定位AI时代高端SSD,在性能上实现重大突破,解决传统SSD在AI领域短板[4] - 存储作为贯穿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全流程的核心基础设施,在训练侧高性能存储可显著缩短数据加载与CKPT读写时间[4] - 华为在存储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和系统优化,在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场景的突破,已成为算力基础设施的关键角色[4] 脑机 - 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与天津市环湖医院牵头启动全球首个神经重症脑机接口多中心临床试验[5] - 脑机接口技术首次突破传统运动和认知功能修复应用范畴,全面走向神经重症领域[5] - 国家医保局将脑机接口技术纳入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为前沿技术临床应用铺平道路[5] 林业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15条具体措施[6] - 林业已突破传统木材生产框架,转向以碳汇功能开发、自然教育服务、生态旅游等为核心的多重价值体系[6] - 2025年数据显示中国森林食品年产量超2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第三大农产品[6] 卫星互联网 - 消息称我国卫星互联网牌照近期发放,工信部将向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正式颁发卫星互联网牌照[8] - 中国星网和上海垣信作为重要企业,均有望获得牌照[8] 操作系统 - 中国电子官宣8月26日将见证中国操作系统新突破[13] 人工智能 - 华为云回应组织架构调整,将更多资源投入到AI产业和算力产业上[13] - Rokid Glasses将于8月26日开启Kickstarter海外众筹,或可破AI眼镜最高筹款记录[13] 游戏 - 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2025年8月份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8月共166款国产游戏、7款进口游戏获批[7] - 获批游戏包括《大航海时代:起源》、《卡厄思梦境》、《特种部队:集结》等[7] 轨道交通 - 《广东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发展条例(草案修改二稿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9] 养老产业 - 上海适当提高长护险养老机构照护费用支付标准,做大养老产业,持续拉动银发消费[9] - 适老家具设计指南国家标准发布[9] 机器人 - 智元机器人等入股无界智慧,后者为陪护机器人研发商[13] - 英伟达将发布机器人"新大脑"[15] 消费 - 国务院加快培育壮大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新增长点[16] 算力 - OpenAI称未来5个月要将算力扩大一倍[16] 军工 - 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将有多型新机首次受阅[8] - 新华社报道阅兵各项准备已基本完成[16] 房地产 - 北京明确符合条件家庭在北京市五环外不再限制购房套数[17] 电子制造 - 建滔积层板等发布涨价通知[17] - 媒体称英伟达正研发一款面向中国的人工智能芯片B30A[17]
半年盘点| 五家光伏企业半年亏超150个“小目标”,还都警示了这些风险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5 17:16
核心观点 - 五家主要光伏企业2025年上半年合计净亏损172.64亿元 行业因供需失衡陷入系统性亏损 但近期政策干预和行业自律推动价格企稳回升 [1][2][3][8][9] 企业财务表现 - 隆基绿能净亏损25.69亿元 同比减亏26.61亿元 主要因费用控制和资产减值减少 [2] - 通威股份净亏损49.55亿元 同比增亏18.26亿元 [2][3] - 晶澳科技净亏损25.8亿元 同比增亏17.06亿元 [2][3] - 天合光能净亏损29.18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上年同期盈利5.26亿元) 系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亏损 [2][3] - TCL中环净亏损42.42亿元 同比增亏11.78亿元 [2][3] - 五家企业总市值合计3359亿元(隆基1264亿/通威970亿/晶澳415亿/天合366亿/TCL中环344亿) 较巅峰期回调约60% [2] 行业供需状况 - 多晶硅和硅片产量出现负增长 电池片和组件产量增速降至15%以下 [3] - 各环节产品价格较2020年最高点下跌66.4%-89.6%(多晶硅88.3%/硅片89.6%/电池片80.8%/组件66.4%) [3] - 2024年以来超40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 [4] - 2025年一季度31家A股光伏企业整体净亏损125.8亿元 亏损幅度同比增加274.3% [4] 政策与行业调整 - 六部委(工信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发改委/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能源局)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部署规范竞争秩序 [8]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行业自律倡议 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 [8] - "反内卷"方案聚焦供给侧改革和销售自律 目标实现不低于全行业成本价销售 [8] - 晶体、晶片及多晶环节价格有序上涨 组件价格本周开始回升 [9] 市场机制影响 - 电力市场化改革削弱光伏项目收益稳定性预期 [7] - 电站用地政策和电力交易政策变化可能降低投资收益率 [7] - 缺乏适配的消纳机制和电网设施可能制约区域市场增长 [7]
通威股份(600438):龙头地位稳固,静候“反内卷”推进
国金证券· 2025-08-23 19:5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反内卷"持续推进的潜在最受益公司之一,在硅料、电池环节具有竞争优势,组件环节具备成长性 [4] - 光伏行业"反内卷"扎实推进推动多晶硅价格上涨,7月起价格显著上涨39%,后续有望逐步覆盖全成本并带动盈利修复 [2] - 公司资金充足,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总额332.29亿元,融资渠道畅通,有助于穿越行业周期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05亿元,同比下滑7.5%,归母净利润亏损50.29亿元,同比亏损加深 [1] - Q2单季营收246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亏损23.6亿元,环比Q1(亏损25.93亿元)略改善 [1] - 调整后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1.6亿元、29.7亿元、60.7亿元 [4] - 上半年计提减值25.04亿元,主要因产业链价格下跌导致存货跌价准备 [3] 业务运营 多晶硅业务 - 上半年多晶硅销量16.13万吨,全球市占率约30%,位居行业第一 [2] - N型出货比例超90%,硅耗降至1.04 kg/kg-Si以内,蒸汽基本实现零消耗 [2] - N型料体金属含量降至0.1ppbw以内,表金属降至0.2ppbw以内,显著领先行业 [2] - 截至8月20日N型致密料均价4.45万元/吨,较前期低点上涨39% [2] 组件业务 - 上半年组件销量24.52GW,其中国内分布式出货保持全国第一,集中式中标大唐、三峡等大客户集采 [2] - 海外销量5.08GW爆发式增长,在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市场取得领先优势 [2] 电池片业务 - 上半年电池片销量49.89GW,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3] - TNC2.0组件最高功率突破645W,中试线量产HJT组件平均功率超755W,0BB-TBC组件功率达665.7W [3] - 低成本差异化TBC技术路线将于下半年进行中试开发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84.98亿元、1,068.23亿元、1,182.06亿元 [8]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4.30% [8] - 预计2026年ROE(摊薄)为6.43%,2027年提升至12.03% [8] - 预计2026年每股收益0.66元,2027年1.348元 [8]
BC技术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隆基绿能上半年同比大幅减亏
证券日报网· 2025-08-23 12:0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28.13亿元 同比下降14.8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69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52.31亿元减亏超50% [1] -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大幅下降 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减少 [1] 技术优势 - BC二代组件出货约4GW 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或地区 [1] - HPBC 2.0技术全面量产 组件转换效率达24.8% 良率稳定97%以上 [2] - HIBC组件量产效率25.9% 功率突破700W 成为全球最高效工业化光伏产品 [2] - BC电池研发效率达27.81%(ISFH认证) BC组件研发效率突破26%(NREL认证) [2] - 获得授权专利3500多项 其中BC相关专利480项 [2] 产品特性与生态建设 - 产品具备抗水汽 耐高温 高载荷等可靠性优势 [2] - 通过产业协作 专利布局 商密保护构建完整BC技术生态圈 [2] - 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确保技术领先性与供应链安全性 [2] 生产创新 - 行业首创TRCz技术的泰睿硅片单产快速提升并保持成本领先 [3] - 先进激光图形化 复合钝化 0BB等技术实现量产应用 [3] - 无银金属化 高密度组件封装技术有望进一步拓展降本提效空间 [3] 行业环境 - 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探底 行业整体处于亏损局面 [1] - 行业存在阶段性供需错配与同质化竞争的双重挤压 [1] - 政策推动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强化技术创新引领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3]
时隔47天,光伏行业反内卷再升级
新京报· 2025-08-22 19:59
行业政策动向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规格和内容较7月会议全面升级 涉及工信部 中央社会工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务院国资委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能源局 [1][2][3] - 会议要求加强产业调控 强化光伏项目投资管理 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2] - 要求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健全价格监测和产品定价机制 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和虚假营销等违法违规行为 [2] - 要求规范产品质量 打击降低质量管控 虚标产品功率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2] - 要求支持行业自律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倡导公平竞争和有序发展 [2] 反内卷政策工具 - 7月24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共10条 聚焦完善政府定价和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 [4] - 8月1日工信部对41家硅料企业启动节能监察 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 [4] - 8月5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布倡议 坚决抵制以低于成本价出口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4] - 2024年12月1日起光伏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 防止行业以低价竞争抢占海外市场 [5] 价格反弹信号 - 7月后多晶硅期货市场价格快速反弹 带动现货价格走强 多晶硅现货价格反弹至4.71万元/吨 涨幅36.9% 工业硅现货价格反弹至9378元/吨 涨幅7.26% [6] - 多晶硅期货价格短期内上涨超50% 工业硅期货价格最高涨幅30% [6] - 华润电力3GW组件集采开标报价均价0.729元/W(标段一和标段二)和0.718元/W(标段三) 均高于此前水平 [7] - 华电集团20GW组件集采开标报价均价0.71元/W(标段一)和0.746元/W(标段二) 高于目前国内组件市场价格0.61-0.71元/W区间 [7] 市场背景分析 - 2024年上半年价格持续下跌主因供需错配 库存高位及后市悲观预期 [6] -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将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和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列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首要任务 [6] - 8月座谈会参会范围扩大至光伏制造企业 发电企业 行业协会及地方工信主管部门 电力央企作为项目投资方参会可能改变低价中标倾向 [3]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反内卷打到“七寸”,硅料、组件价格稳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07:08
行业竞争秩序整顿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重点打击降低质量管控、虚标产品功率、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1] - 会议提出加强产业调控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健全价格监测机制 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及虚假营销 [7][8] - 行业协会多次呼吁杜绝恶性竞争 2024年10月曾发文指出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 [3] 价格与成本动态 - 多晶硅价格2024年二季度降至3.8万元/吨 低于行业平均成本 2025年6月进一步跌至每吨4万元以下 低于多家厂商现金成本 [3] - 监管介入后硅料期货及现货市场大涨 政策驱动供给侧出清推动产业链价格企稳回升 [5] - 组件价格此前跌破成本 企业为降本出现功率虚标、硅片减薄、胶膜及边框变薄等质量妥协行为 [8] 产能与供需状况 - 光伏组件需求量2025年6月锐减 大厂将订单外包至小厂代工以降低生产成本 [1][8] - 光伏玻璃龙头企业主动减产30% 中小多晶硅企业7月停检产线 行业正式启动去产能 [6] - 终端需求不足导致下游电池片及组件价格承压 上游涨价缺乏有效支撑 [7] 产品质量问题 - 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8月监测显示光伏组件合格率仅69.4% 较前两年93%-94%水平大幅下滑 [9] - 不合格项目集中体现为功率虚标和机械载荷测试不达标 2024年12月组件被列为中风险产品 [9] - 组件功率从200瓦跃升至600瓦以上 原有2%测试允许误差在高功率时代造成显著功率损失 [10] 企业应对与行业展望 - 隆基绿能强调质量可靠性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命脉 呼吁行业转向价值竞争 [10] - 协鑫科技指出过度竞争出现"劣币驱逐良币"苗头 需转向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的竞争模式 [9] - 政策组合拳为优质企业带来价格修复、技术溢价和行业整合三重利好 [5]
回天新材(300041):光伏胶触底 负极胶未来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8-21 20:4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68亿元,同比增长7.72%,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4.18% [1] -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10.97亿元,同比增长5.15%,环比增长2.42%,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增长6.18%,环比下降25.21% [1] - 整体毛利率22.46%,同比提升3.38个百分点,净利率6.66%,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29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6900万元 [2] 分业务营收表现 - 可再生能源业务营收7.7亿元,同比下降17.9%,毛利率13.16%,同比提升1.17个百分点 [2] - 大交通业务营收6.5亿元,同比增长34.0%,毛利率27.44%,同比提升4.65个百分点 [2] - 电子业务营收3.8亿元,同比增长23.5%,毛利率32.71%,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 [2] - 主营胶粘剂产品总销量约16万吨,同比增长25.6% [2] 细分产品销量表现 - 光伏胶销量同比增长9.3% [2] - 电子胶销量同比增长29% [2] - 汽车胶业务中锂电业务收入同比翻番,乘用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30% [2] 产能与项目进展 - 负极胶PAA实现满产满销,现有产能1.5万吨 [3] - 负极胶SBR实现稳定批量交付 [3] - 广州电子胶新项目投产3.93万吨并实现放量 [3] - 在建负极胶产能3.6万吨,预计2026年底投产 [3] 业务展望 - 光伏业务子公司上海回天2025年上半年出现亏损,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约3500万元 [3] - 随着光伏行业反内卷推进,光伏板块盈利有望修复 [3] - 新产能放量预计驱动未来业绩增长 [3]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05亿元,同比增长101.02% [4] - 预测2026年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34.51% [4] - 预测2027年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同比增长29.50% [4] - 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0.1倍、22.4倍和17.3倍 [4]
回天新材(300041):25H1点评报告:光伏胶触底,负极胶未来可期
浙商证券· 2025-08-21 20:2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5]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H1营收21.68亿元(同比+7.72%),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4.18%) [1] - 25Q2单季度营收10.97亿元(同比+5.15%,环比+2.42%),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6.18%,环比-25.21%) [1]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05亿元(+101.02%)、2.75亿元(+34.51%)、3.57亿元(+29.50%),对应PE 30.1/22.4/17.3倍 [4] 分业务表现 - **可再生能源(光伏胶)**:25H1营收7.7亿元(同比-17.9%),毛利率13.16%(同比+1.17pct),子公司上海回天亏损同比扩大3500万元 [2][3] - **大交通(汽车胶)**:25H1营收6.5亿元(同比+34%),毛利率27.44%(同比+4.65pct),锂电业务收入翻番,乘用车业务收入增超30% [2] - **电子胶**:25H1营收3.8亿元(同比+23.5%),毛利率32.71%(同比-1.47pct),受益于广州3.93万吨新项目放量 [2][3] 产品销量与产能 - 25H1胶粘剂总销量16万吨(同比+25.6%),其中光伏胶+9.3%、电子胶+29% [2] - 负极胶PAA实现满产满销(现有产能1.5万吨),SBR稳定交付,在建3.6万吨PAA产能预计26年底投产 [3] 盈利能力与现金流 - 25H1综合毛利率22.46%(同比+3.38pct),净利率6.66%(同比-0.12pct) [2] - 经营现金流净额0.29亿元,同比增加6900万元 [2] 行业与公司展望 - 光伏胶龙头地位稳固,市占率领先,行业反内卷推进或带动盈利修复 [3] - 电子胶和汽车胶(尤其负极胶)为未来增长核心驱动力 [3][4]
光伏产业"反内卷"初见成效
证券日报· 2025-08-21 12:16
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的整治正在不断深化。 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 能源局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及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有关地方工业和 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屈放认为,在光伏行业"反内卷"的同时,企业还需通过产品升级和技术革新提升内部效率和利润率,促 进良性循环。 "光伏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彻底跳出'内卷'陷阱,摒弃单纯依靠低价竞争的市场策略,转向以 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和绿色低碳为核心的价值竞争。"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 报》记者表示,呼吁全行业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将竞争维度从低水平的"价格战"升级为高价 值的"技术战"和"绿色战",重点关注低碳技术、产品质量和全生命周期效益等关键指标。 会议要求,光伏产业各方要深刻认识规范竞争秩序对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共同推动产业健 康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产业调控。强化光伏产业项目投资管理,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落后产能有 序退出。二是遏制低价无序竞争。健全价格监测和产品定价机制,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虚假营销等违 法违规行为。三 ...
“这次打到七寸了?”光伏行业再开“反内卷”会议 硅料、组件价格走向何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8:13
光伏行业现状 - 光伏组件厂商因价格持续"内卷"将订单外包给中小厂代工以降低成本 [1] - 2024年二季度多晶硅均价降至3.8万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2025年6月进一步跌破4万元/吨,低于多家厂商现金成本 [2] - 2024年8月光伏组件合格率降至69.4%,较前两年93%-94%水平大幅下滑,不合格项目集中在功率虚标和机械载荷测试 [9] 政策监管动态 - 六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提出打击降低质量管控、虚标产品功率、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1] - 2024年7月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要求加强行业规范管理 [2] - 2024年10月光伏行业协会发文称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但行业未实现根本性改变 [2] - 2025年7月工信部会议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引导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 [3] 市场反应与行业调整 - 政策驱动下硅料期货、现货市场大涨,产业链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4] - 光伏玻璃龙头企业减产30%,中小多晶硅企业7月停检产线 [4] - 2025年8月六大部委联合行动,第二轮"反内卷"聚焦遏制低价竞争和规范产品质量 [6] 行业乱象与应对 - 组件价格跌破成本后,行业出现功率虚标、硅片减薄、胶膜边框变薄等降本乱象 [8] - 头部企业隆基绿能预警组件价格透明化问题,强调质量可靠性已成为企业生存核心 [9][10] - 天合光能声明作为头部企业不存在功率虚标,但未指明其他涉事公司 [10] 未来展望 - 政策组合拳为行业带来价格修复、技术溢价、行业整合三重利好 [4] - 行业需转向以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和绿色低碳为核心的价值竞争模式 [9] - 质量底线成为行业发展基石,需建立聚焦长期可靠性的新范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