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

搜索文档
“美国已不是过去的美国”,特朗普挥向高等教育的大棒会带来什么?
虎嗅· 2025-05-31 16:29
哈佛大学与联邦政府冲突事件 - 哈佛大学在毕业典礼上因校长嘲讽特朗普驱逐国际学生政策获得3万人起立鼓掌,事件登上中国互联网热搜 [1] - 马萨诸塞州联邦法院裁决允许哈佛继续招收国际学生的临时限制令继续有效,政府给予30天提交证据期限 [1] - 特朗普政府暂停新国际学生签证面谈,国务卿卢比奥宣称将"大力撤销中国学生签证",影响已获签证的中国学生 [1][6] 事件发展过程 - 5月22日国土安全部要求哈佛72小时内提交过去5年外国学生"非法"活动记录,否则取消招收资格,理由包括反犹和支持哈马斯 [3] - 哈佛校长发表公开信谴责DHS决定"非法且毫无根据",并向法院提起72页诉讼,指控政府违反宪法和进行政治报复 [4] - 哈佛和MIT校长均强调"没有国际学生,学校就不再是学校",超过300人在校园抗议政府驱逐国际学生 [4][5][6] 政府采取的措施 - 特朗普要求常春藤盟校国际学生比例从31%降至15%,声称外国学生挤占美国学生名额 [6] - 政府冻结哈佛26.5亿美元联邦拨款与合同,计划撤销免税地位,众议院通过法案将捐赠基金税率提高至21% [19] - 政府扩大对中国学生签证审查,1000多名哈佛中国学生面临签证撤销风险 [6][13] 学术界的反应 - 部分华人学者认为特朗普措施过分但理解政府立场,批评哈佛等校因DEI政策造成反向不平等 [8][13] - 哈佛教授Pinker指出学校言论自由排名全美倒数第一,DEI政策压制不同观点导致政治多样性不足 [10][11][12] - 学术界对哈佛支持哈马斯学生抗议活动的暧昧态度存在分歧,部分学者认为学校自食其果 [8][10] 反犹主义争议 - 国土安全部指责哈佛纵容反犹和支持恐怖主义,校园调查报告证实存在针对犹太学生的偏见事件 [14] - 哈佛采纳改革方案加强防止抗议越界,但Pinker认为校园不存在真正反犹主义,只是语义争论 [15] - 学者认为哈佛成为政府整治校园反犹思潮的替罪羊,事件与以色列外交官枪杀案有关联 [15][16] 高等教育体系影响 - 学者指出美国高等教育实质是国家治理逻辑一部分,依赖联邦政府对国家利益的界定 [16] - 特朗普政策被指旨在削弱自由派主导的高教体系,可能对美国科研教育造成长期破坏 [18][19] - 政策收缩导致中美联合办学叫停,反映美国保护教育科技成果不被中国获取的战略转向 [21] 国际学生与学术影响 - 国际学生占哈佛学生总数25%,若被卡将损失高昂学费收入,影响学校运营 [4][19] - 签证限制和审查加强可能导致美国人才虹吸效应消散,影响全球科研合作 [21] - 哈佛被视为检验美国三权分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试金石,其司法斗争结果具有标志性意义 [21]
印媒:第四大经济体,给印度带来什么?
环球时报· 2025-05-30 07:07
不可否认,印度经济从10年前的第10名跃升至现在的第5名,是一个值得称道的成就。然而,如果脱离 具体背景,仅以GDP的绝对值来衡量经济实力,往往具有欺骗性。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并不只是体现 在经济总量的大小,更在于其能否将财富有效转化为惠及全民的福祉。 为何优势未转化为效益 为何印度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广阔的国土,却未能转化为相应的经济价值?根本原因在于印度经济和制度 结构中的长期低效,对低附加值服务业的过度依赖,以及始终未能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创新突破。 《印度快报》 5 月 27 日文章,原题:如果 GDP 的快速增长不能带来有尊严的生活,那么它又有什么好处 呢?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到2025年,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达到4.19万亿 美元,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这个数字看似值得自豪,但背后隐藏的结构性问题,却值得 我们深思。 根据IMF数据,2025年印度人均GDP仅为2800美元,位列全球第140位,在金砖国家中最低。虽然整体 GDP迅速增长,但财富却极度集中。2023年有报告显示,印度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超过全国40%的财 富。若将收入前5%的人口剔除,剩余人口人均 ...
跨越国界、语言与身体障碍,中津建交45周年视障乐手献艺共促中非文化交流
华夏时报· 2025-05-29 10:55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摄影报道 让中国残疾人演艺成员站在更广阔的舞台,尽情发挥自身的热量,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中津建交45周年暨 第62个非洲日之际,中非文化交流活动在中国残疾人体育艺术培训基地暖心上演。 5月25日下午,由上海诺宝中心、赛诺爱非(上海)文化交流中心、中津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聚焦融合·共享·互 鉴,主题为"共享芬芳,艺路同行"中非文化交流活动在上海诺宝中心圆满举行,该活动旨在通过艺术跨越国界、 语言与身体的障碍,促进文化多样性、社会公益与包容发展,进一步推动中非之间的人文交流与友好合作。 据悉,本次活动融合艺术展览、文艺演出与文化互动多个板块,呈现出一场富有温度与深意的文化盛宴。来自诺 宝美爱艺术团的成员与津巴布韦民间艺术家携手演绎经典歌曲,现场嘉宾在轻松热烈的氛围中沉浸式体验非洲传 统饮食,欣赏中非融合的音乐与艺术作品,感受一场超越语言与身体障碍的心灵交流之旅。 整场活动由津巴布韦籍主持人米莱(Eric Mupona)与中国视障主持人王莉共同倾情主持。 中非文化交流跨越身体障碍 活动伊始,主办方代表分别致辞,为活动注入深厚的人文情怀与时代意 ...
首届东盟-海合会-中国经济论坛顺利举办
财富FORTUNE· 2025-05-28 18:01
5月27日,首届"东盟-海合会-中国经济论坛"在吉隆坡盛大开幕。在开幕式暨欢迎晚宴上,来自东盟、海湾地区和中国的领导人齐聚一堂,借助论坛搭建 的前所未有的对话平台,共商包容性增长、区域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 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瓦尔·易卜拉欣在"东盟-海合会-中国经济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图片来源:FORTUN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东盟-海合会-中国经济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图片来源:FORTUN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晚宴上向在场的各国政府部长、政策制定者及商界领袖表示:"中国、东盟、海合会国家的友好合作源远流长,站在深 厚的历史积淀上,三方合作必将续写新的辉煌,未来更加可期。我们将拥有更加充分的发展空间,更高水平的经济效益,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中方愿同 东盟、海合会国家一道,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区域一体化合作,坚定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不断开创 共同发展新局面。"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同道偕行:共筑持续包容的未来",由《财富》杂志与马来西亚政府联合主办,适逢马来西亚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并与东盟-中国-海 合会峰会、第二届东盟-海合会峰会及第4 ...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专访:“中国是可靠的朋友”——访马来西亚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陈泓缣
新华网· 2025-05-27 20:54
"通过西洽会,我感受到中国西部地区的产业活力与对外合作热情正快速上升。"此次访华,陈泓缣访问 了重庆、成都等城市,收获颇丰。"每一次来都能见证中国不断进步的发展轨迹。" 陈泓缣说,近年来,陆海新通道的发展为中马之间的物流与贸易搭建了一条更加高效、便捷的通道。借 助陆海新通道,马来西亚棕榈油可以更快进入中国内陆腹地,进一步激发了中马双方在供应链和加工业 领域的合作潜力。 谈及中国经济前景,陈泓缣充满信心。"中国经济展现出持续韧性与创新活力,尤其在数字经济、绿色 转型和现代农业领域的发展令人瞩目。" 展望未来,陈泓缣说,马来西亚在担任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将以"可持续与包容性增长"为主 线,推动东盟与中国在绿色农业、棕榈油认证、碳标签等方面的合作。 新华社重庆5月27日电 专访:"中国是可靠的朋友"——访马来西亚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陈泓缣 新华社记者李晓婷 雷明宇 马来西亚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陈泓缣日前在重庆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当前多边主义面临挑战 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是可靠的朋友,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经济与战略伙伴之一。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 利共赢,为东盟国家提供了稳定的发展路径与广阔的合作平台。 第 ...
支持欧洲价值观就是支持ESG!欧洲650亿美元规模“老钱”警告美国资管机构
华尔街见闻· 2025-05-27 08:28
欧洲投资者对美国资管行业的立场变化 - 荷兰养老金基金PME管理约570亿欧元(650亿美元)资产,公开警告美国资管机构若屈服于特朗普政府政策将面临撤资 [1] - 欧洲投资者对美国资管公司在气候变化、司法体系及DEI政策上的沉默态度表示担忧,认为这导致欧美资管行业出现明显分歧 [2] - PME特别指出,若美国资管公司将自身利益与特朗普政府绑定,欧洲投资者继续委托资金等于"为这些做法背书" [3] 贝莱德面临的委托投资风险 - PME正在重新评估委托给贝莱德的50亿欧元投资组合,因后者退出关键净零排放联盟 [2] - 类似案例:道富因退出气候联盟已失去北欧和英国的委托投资 [3] - PME将在未来几周内对贝莱德委托做出最终决定,审查标准包括对美国政治态度的评估 [3][4] PME的新投资筛选机制 - 推出基于治理、结社自由及环境参数(如水资源短缺)的新筛选机制,股票可投资标的削减约三分之二至1000只 [4] - 自动排除新兴市场被动型股票投资,因其ESG风险不可控 [4] - 年度管理人审查重点新增"美国资管公司态度"指标,6月30日前完成 [4] ESG披露成为核心博弈点 - PME明确表示若美国公司停止披露DEI或气候数据,将重新考虑投资 [6] - ESG报告质量与透明度被列为未来机构投资决策的关键变量 [7] - 当前形势可能引发全球资管行业分化,开启欧美投资者新一轮较量 [7]
美媒:特朗普在西点军校称其重建美国军队,并使军队回归“美国优先”
环球时报· 2025-05-26 06:51
据美国雅虎新闻网24日报道,在谈到军费预算问题时,特朗普称其不会削减该国1万亿美元的国防预算。特朗普说,"1万亿美元的军费预算,1万 亿美元啊!有人问能不能削减?我明确表态——连10美分都不会少。要削减我们可以从其他无数地方下手"。 报道称,头戴"让美国再次伟大"红色帽子的特朗普向1000多名西点军校毕业生表示,自己在选举中取得胜利是"伟大的授权","赋予我们想做什么 就做什么的权利"。特朗普称,是他重建了美国军队,使军队回归了其"美国优先"的精神。他称,"我们正在排除干扰,让军队专注于核心使命: 粉碎美国的对手,杀死美国的敌人,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捍卫我们伟大的美国国旗"。 在演讲时,特朗普还猛烈抨击"多元化、公平与包容"政策。他说,"美国军队的工作不是搞'变装秀',以改变其他国家的文化或用武力输出民 主。"特朗普称,美国之前的领导人"用荒谬的意识形态实验在折磨我们的士兵。他们把军队当作各种社会项目和政治议程的试验场"。他表示,自 己正在清除军队中的跨性别观念、"批判性种族理论",以及他认为具有分裂性和政治性的各类训练。特朗普还指责过去的美国领导人,将士兵派 往那些根本不想与美国打交道的国家,进行所谓的"国家 ...
开始尽调、评估工作 *ST宇顺重组进入关键阶段
经济观察报· 2025-05-25 18:15
自今年3月以来,包括*ST宇顺在内的部分ST或*ST公司如 *ST花王、ST联合陆续发布重大资产重组筹划公告。ST公司 重大资产重组风起,这一现象在过去几年的A股市场里极少出 现。 作者: 黄一帆 封图:图虫创意 备受关注的*ST宇顺(002289.SZ)重组有了新进展。 5月25日,*ST宇顺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公告中提到,公司已聘请有相关资质的中介机 构,公司及各中介机构正在对标的公司开展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核查工作。 在对标的进行尽调的同时,*ST宇顺还在与交易对方在内的有关各方就交易方案的核心问题持续进 行沟通、磋商和审慎论证。 多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一般而言,进入尽调阶段是并购重组的关键环节,意味着交易进入实质性 阶段。 在此以前,由于宣布拟现金收购三家数据中心100%股权,该股连获22个涨停板,自今年初至今的 区间涨幅达到了308.42%,位列今年A股涨幅第二位。随着交易的推进,市场对于*ST宇顺重组的 一举一动异常关注。 记者辗转联系上*ST宇顺董事长嵇敏。嵇敏表示:"感谢对上市公司的关注,但目前我们不便接受 采访。" 重组进入关键节点 据*ST宇顺公告,根据此前框架协议及补充协议的约定 ...
开始尽调、评估工作 *ST宇顺重组进入关键阶段
经济观察网· 2025-05-25 18:05
重组进展 - 公司已聘请中介机构对标的公司开展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核查工作 [2] - 公司与交易对方就交易方案核心问题持续沟通、磋商和审慎论证 [2] - 进入尽调阶段意味着并购重组进入实质性阶段 [3] - 公司及有关各方有序推进重大资产重组的各项工作 [4] - 中介机构开始入场对标的公司进行尽调、评估,相关方围绕方案进行讨论 [5] - 公司已发布四份重组公告,收购过程相对顺利并逐步推进 [5] 交易细节 - 公司拟以现金收购Olive Ida Limited间接控制的三家标的公司100%股权 [6] - 三家标的公司共同运营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已建设运营约8000个机柜 [6] - 交易双方签订补充协议,约定排他性尽职调查及磋商时限为2025年6月30日 [7] - 在此之前需完成正式交易文件的协商及签署,以及后续审批流程 [7] 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因宣布拟现金收购三家数据中心股权连获22个涨停板 [3] - 年初至今区间涨幅达308.42%,位列今年A股涨幅第二位 [3] - 市场对公司重组一举一动异常关注 [3] 监管环境 - 自今年3月以来,部分ST或*ST公司陆续发布重大资产重组筹划公告 [7] - ST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在过去几年A股市场极少出现 [8] - 监管对ST公司重组意向与标的较为认可 [8] - 监管对并购重组政策包容性提升,反映在ST公司重组动作增多 [8][9] - 监管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意在提振市场信心 [10] 公司治理 - 公司补选陈超为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10] - 陈超为万界数据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在人工智能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11] - 陈超现任超算和智算专委会副主任,该机构致力于超算和智算产业发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