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去美国化
icon
搜索文档
加拿大“全民抵制”美国货,货架上掀起一场“枫叶”热潮
凤凰网财经· 2025-04-28 21:42
加拿大商品身份认同趋势 - 加拿大超市货架上带有枫叶标志和"加拿大制造"等标签的商品数量激增 [1] - 商家通过"枫叶漂洗"或"枫叶镀金"策略美化商品加拿大血统以迎合反美购物潮 [3] 跨国公司的标签争议 - 金宝汤公司旗下Habitant系列豌豆汤因标注"加拿大设计"引发消费者质疑 [6] - 卡夫亨氏澄清其魁北克工厂使用本地番茄原料以回应政治言论影响 [6] 政治因素推动商业运动 - 加拿大四大政党领袖在竞选辩论中展示"去美国化"购物清单 [6] - 现任总理卡尼誓言戒除所有美国酒精饮料 [6] 民间商业机会涌现 - 蒙特利尔科技企业家推出"Buy Beaver"应用程序根据产品产地和原料来源进行评级 [8] - 该应用程序下载量已达15万次 [8]
刘肇宁:美国“掀桌子”怎么办?这三种应对措施对中企而言很关键
观察者网· 2025-04-14 19:07
刘肇宁:首先,针对中国的外贸行业,关税影响的核心是成本结构变化。严格意义上讲,关税是由进口国消费者和出口国生产者共同承担的,具体比例取决 于需求弹性。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中,中国出口商往往无法完全将关税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导致利润被压缩。中国对美出口占中国整体出口的15%左右, 其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率本就较薄,在高关税压力下可能被迫放弃美国市场。 我个人认为,对于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企业,现在应对关税的压力还是很大的,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种是调整供应链布局。以前很多做美国市场的企业会去墨西哥或东南亚设厂,比如去越南、马来西亚或印尼,这样就能享受这些国家对美国的低关税待 遇。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首次发起对华贸易战以来,确实有大量出口企业选择通过在东南亚或墨西哥设厂,进行转口贸易以规避新增关税,特别是在纺织、 电子产品、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更为明显。 4月以来,美国政府的一系列操作令外界直呼"特朗普疯了"。从4月2日发布"对等关税"政策,到4月9日暂缓对部分国家的"对等关税"政策;亦或是,一开始 特朗普政府将对中国的"对等关税"税率从34%提高到125%,而到4月11日却又"悄然"宣布对智能 ...
美元债市“暴动”倒逼政策调整: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引发全球关注
环球网· 2025-04-13 10:50
美元债市波动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单周飙升逾40个基点 创2003年以来最大涨幅 债券价格与收益率反向而行 表明投资者加速抛售美债 [1][3] - 美债风险溢价持续高企 反映市场对长期通胀 财政赤字及地缘冲突的担忧加剧 [3] - 债券市场动荡直接施压特朗普政府调整贸易政策 促成部分冻结关税攻势的决策 [3] 贸易战与美债融资链 - 美国主要海外债主中国 日本等恰是此轮关税战主要目标 贸易顺差国传统上将美元收入回流美债市场 为美国财政赤字提供融资 [3] - 特朗普政府削减贸易赤字的政策目标与美债融资机制形成根本矛盾 若顺差缩水 各国购买美债的意愿和能力恐同步下降 [3] - 若贸易伙伴减少对美债配置 美国财政部将被迫以更高成本发行债券 进一步加剧赤字压力 [4] 全球"去美国化"趋势 - 美国单边主义政策削弱其作为经济伙伴和地缘政治盟友的可靠性 各国或加速减少对美贸易依赖 转向区域供应链和盟友体系寻求替代方案 [4] - 欧洲战略自主倾向增强 亚洲经济体推动本币结算以规避美元风险 [4] 美债结构性矛盾 - 美国财政赤字占GDP比例逼近6% 创非危机时期新高 [5] - 美联储缩表与海外投资者撤离形成"供需双杀" 美债长期吸引力面临考验 [5] - 投资者仍在为美国政策反复性与债务可持续性索要高额补偿 当前风险溢价水平反映市场持续担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