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预告: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及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有关情况
快讯· 2025-05-07 11:54
智通财经5月7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5月9日(星期五)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商务 部副部长鄢东、浙江省副省长卢山、宁波市市长汤飞帆介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及第四届中国— 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预告: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及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 际消费品博览会有关情况 ...
国际好物邂逅世界遗产 成都青白江亚蓉欧国家馆快闪都江堰
搜狐财经· 2025-05-01 22:21
区域协同发展创新模式 - 成都青白江与都江堰通过"国际枢纽+文旅IP"双地联动 构建"通道+贸易+文旅"产业闭环 探索内陆城市开放发展新路径 [2] - 青白江依托中欧班列物流优势 都江堰发挥"三遗之城"文旅流量 实现供应链与消费链精准对接 [2] - 该模式推动"过境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化 为应对国际经贸波动提供跨区域协作样本 [2] 进口消费市场表现 - 亚蓉欧国家馆2025年一季度进口消费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8% 呈现爆发式增长 [3] - 国家馆已签约35个国家场馆 通过线上线下双平台(京东店+微信商城)扩大销售渠道 [3] - "铁路港直通景区"模式缩短进口商品流通链条 精选欧洲葡萄酒等18国千款商品满足多元化需求 [1][3] 文旅消费融合实践 - 快闪店融合"非遗国潮+进口尖货" 设置羌绣非遗等主题展区实现本土文化与国际商品跨界对话 [4] - "五一"期间推出限时秒杀等促销活动 同步覆盖东郊记忆等重点商圈打造"IP商品15日极速供应链" [4] - 通过"口岸+商圈"融合发展模式 助力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4] 国际合作深化 - 活动汇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资源 以"国际消费+文旅引流"新模式促进进口消费扩容提质 [1] - 移动国家馆已覆盖宜宾 自贡等地 形成常态化国际商品展示体系 [3]
离境退税暴涨,打造入境消费友好商圈;五一迎来商场开业潮;沪上阿姨、绿茶港股上市冲刺
搜狐财经· 2025-04-29 09:58
五一商业体开业潮 - 五一档期成为商业地产开业高峰期,全国多地商业项目集中开业,包括厦门蔡塘爱琴海购物中心、厦门和美天地、拉萨王府井购物中心等[2] - 新开业项目普遍采取"首店引流"策略,首店率普遍在30%以上,如拉萨王府井引入30%首进拉萨品牌,厦门和美天地首店形象店占比达40%[2] - 厦门蔡塘爱琴海购物中心引进超60家首店定制店,顺德万象汇引入超50%佛山或顺德首店[2] 离境退税消费复苏 - 一季度多地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重庆市同比增长近5倍,北京市销售额同比翻一番[3] - 2024年上海市接待入境游客6706万人次,同比增长84%[3] - 深圳口岸复活节假期单日入境客流创历史新高,WeChat港币钱包交易笔数较去年翻倍[3] 特色主题商业崛起 - 沈阳环球港动感城作为全国首个"体育+"商业综合体,设有266米悬空光影跑道等设施[5] - 杭州光环梦中心打造17万㎡科学公园,规划"虫洞宇宙"等特色空间[5] - 爱奇艺乐园·开封项目围绕数字技术与影视IP打造沉浸式体验[5] 运动户外品牌趋势 - 瑞典户外品牌CRAFT进入中国市场,打造沉浸式北欧跑步体验区[6] - 橘朵推出副牌「橘朵橘标」专注运动场景彩妆[6] - adidas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大涨82%,复古鞋款持续热销[6] 中国品牌海外扩张 - 琉璃净在越南同时开出25家门店,全国门店超1500家[7] - 蜜雪冰城在哈萨克斯坦开设首店,已进入全球13个国家[7] - 沪上阿姨和绿茶集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将加强海外扩张[7] 商业地产开发动态 - 拉萨王府井购物中心5月1日开业,300多个品牌,30%首次进入西藏市场[12] - 沈阳环球港动感城五一开业,总面积10万平米[12] - 厦门蔡塘爱琴海购物中心五一开业,建面12万方[12] 零售品牌发展 - 开云集团第一季度营收3883亿欧元同比下降14%,Gucci营收下降24%至1571亿欧元[16] - adidas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大涨82%至61亿欧元[16] - 盒马首次实现全年盈利,计划2025年新开近100家门店[16] 餐饮品牌动向 - 新茶饮品牌「椿田熟成茶行」全国首店在上海新天地开业[18] - 沪上阿姨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门店总数9176间[18] - 绿茶集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餐厅总数增至465家[18]
扩大入境消费政策进一步优化
经济日报· 2025-04-28 09:19
政策优化背景 - 商务部表示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是完善境外人员生活便利制度的重要举措 旨在提高境外旅客在华购物便利性和消费满意度 [3] - 2024年接待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同比增长96% 入境旅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增长77.8% 2024年一季度入境外国游客921.5万人次同比增长40.2% [3] - 政策针对退税商店偏少 退税商品选择有限 国货占比低 退税便利度不足等问题提出8条举措 [3] 政策三大亮点 - 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 降低退税门槛并促进特产店 纪念品店等加入退税商店体系 [4] - 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上调至2万元 满足多样化支付需求 其他退税方式无金额限制 [4] - 全国推广"即买即退"服务 将退税环节提前至购物时办理 提升境外旅客消费体验并促进二次消费 [4] 配套实施措施 - 文旅部将推动旅游景区 度假区 文博场馆等区域的特色店铺备案为退税商店 并合理布局"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5] - 海关鼓励对退税物品封装打码 通过扫码快速验核 减少口岸验核时间 [5] - 2024年上海 北京等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入境外国人数量增长约1倍 其退税商店数量占全国近70% 消费品进口占比超50% [5] 未来发展规划 - 商务部将继续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优化涉外支付服务 提升退税政策效能 [6] - 计划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和入境消费友好商圈 完善多语种标识和导览设施 [6] - 增加品质化消费供给 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提升中国消费市场吸引力 [6]
到今年底一批项目建成营业!广州市未来三年全市商业面积预计增长超100万平方米
广州日报· 2025-04-28 06:55
文章核心观点 广州市发布《广州市促进商圈高质量发展意见》,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指引,到2035年构建重点商圈体系,建成世界级消费目的地,通过多方面措施推动商圈高质量发展 [1][17][19] 政策亮点 科学规划用地,释放空间新活力 - 依托重点商圈格局开展跨部门用地规划协商,预留连片商业用地 [4] - 鼓励设施兼容商业功能,打造跨界场景 [4] - 通过城市更新改造商圈周边空间,活化老旧建筑 [4] 优化交通网络,构建“快达慢游”新体验 - 优化商圈周边公共交通站点布局,实现“零距离接驳” [6] - 打造商圈立体慢行网络,建设特色交通设施 [6] - 试点限时步行街区,优化出租车停靠点与非机动车停放区 [6] 融合“羊城消费新八景”,打造多元消费新场景 - 结合城市消费IP打造开放场景,引入新兴业态 [7] - 推动老字号焕新升级,建设特色消费空间 [7] - 支持国际品牌设立首店、举办首发活动,培育“国潮”引领地 [7] 智慧赋能商圈,提升商圈品质新高度 - 推进智慧商圈建设,打造智慧消费生态系统 [9] - 整合停车场资源,推广智能停车系统 [9] 多部门协同联动,强化推进新机制 - 成立市级重点商圈建设工作组,统筹解决难点 [10] - 审慎包容监管创新,简化商家办事流程 [10] - 优化营业性演出跨区域审批,支持引入国际赛事与文化活动 [10] 对标国际标准,凸显湾区新优势 - 建设特色项目,支持规划建设市内免税店 [11] - 支持多语种导视系统与外卡支付便利化,优化支付环境 [11] - 推动跨境消费与商旅文体深度融合 [11] 精准定位,构建多层级商圈体系 - 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定位为中央活力区世界级综合消费轴,推进项目落地与载体升级 [13] - 长隆 - 万博商圈打造国际文旅及商业微旅融合的世界级地标商圈,构建慢行系统,推动项目建设 [15] - 白鹅潭商圈打造集聚全球文化艺术与新兴商业消费的世界级地标商圈,建设滨水文化艺术消费体验带 [15] - 北京路 - 海珠广场商圈打造商业主轴和慢行休闲轴,提升步行体验和街区风貌,打造美食区 [15] - 广州塔 - 琶洲商圈加快形成世界级商旅文体高端消费目的地 [17] - 金融城 - 黄埔湾商圈建设数字引领、富有滨江活力的国际商业商务及科技观光地标商圈 [17] - 大西关(上下九 - 永庆坊)商圈打造岭南文化与国际文化融汇的岭南特色商圈 [17] - 广州北站 - 白云机场商圈打造立足大湾区、面向东南亚的免税购物天堂、国际消费空港枢纽型国际商圈 [17] - 广州南站商圈形成站城一体、业态融合的世界级TOD综合枢纽型都会级商圈 [17] 发展目标 - 到2025年底,全市商圈基础设施与智慧化水平全面升级,一批项目建成营业,未来三年商业面积预计增长超100万平方米 [1][17] - 到2035年,建成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世界级消费目的地 [1][17]
被重庆反超,但上海仍是“消费第一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22:38
消费数据变化 - 2024年一季度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7.45亿元同比下降1.1% 同期重庆4204.32亿元同比上升4.1% 重庆首次超越上海成为全国第一 [1] - 上海社消零总额自2018年起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 此次被重庆反超引发市场关注 [1] - 2023年上海服务消费对社消零贡献率接近60% 比商品零售额贡献率高10多个百分点 [5] 服务消费转型 - 上海重点发力服务消费 提出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服务消费标杆城市" 通过服务消费季、五五购物节等活动推动 [4] - 2023年我国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3016元同比增长7.4% 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46.1% [5] - 2023年上海人均服务消费支出5.25万元 显著高于广州4.93万元、北京4.76万元和重庆2.65万元 [5] 上海消费优势 - 一季度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2.58万元全国居首 名义增速4.6% 支撑服务消费升级 [6] - 运动服饰、潮玩及二次元、宠物服务、VR娱乐等新消费品类保持积极扩张态势 [11] - 2023年上海网络游戏总销售收入1445.28亿元 衍生出线下二次元商业体 2024年二次元线下商业年销售规模近12亿元 [15] 商业模式创新 - TX淮海"策展型商业"模式融合酒吧、展览等元素 带动实物消费 成为全国效仿对象 [12][14] - 情绪价值主导消费行为 服务消费提供情绪价值 形成"商品服务化"和"服务商品化"共生关系 [15] - 官方表述从"商旅文体展"变为"文商旅体展" 突显文化要素的牵头作用 [15] 国际化进展 - 2024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670.6万人次同比增长84% 退税商品销售额23.7亿元同比增长86.6%占全国48% [18] - 2024年一季度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7.6亿元同比增长85% [18] - 上海新增外卡POS机3.7万台 刷卡总量和客单价全国第一 地铁行李寄存、机场外籍服务中心等设施提升便利性 [18]
商务部:2024年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口岸入境外国人数比上年增长约一倍
快讯· 2025-04-27 15:45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进展 -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自2021年7月公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方案以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与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个城市共同推动建设取得积极进展[1] - 5个城市的国际影响力消费带动力中心辐射力明显提升[1] - 2024年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口岸入境外国人数比上一年增长约一倍[1]
东西问丨匡贤明:“消博会”如何助力全球消费市场繁荣与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4-15 10:57
文章核心观点 消博会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和中国唯一以消费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适应中国消费市场发展趋势,在汇聚全球高端品牌、反映消费市场趋势、促进国际消费交流合作、助力海南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全球消费市场繁荣与发展 [3][4] 消博会基本情况 - 2025年4月13 - 18日在海南海口举办第五届消博会,自2021年首办至今已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 [3][7] - 是中国首个以消费精品为主题、促进全球消费精品展示和交易的国家级展会,为全球企业提供展示推广平台,助力中国与全球消费领域合作交流 [4] 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情况 -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1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4.2万亿元增长到48.3万亿元,2001 - 2023年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从4018元增长到36002元 [5] - 消费结构升级,2013 - 2024年居民服务型消费支出占比从39.68%提升到46.11%,服务消费成重点,新场景新品类涌现,多业态联动凸显 [5] 消博会反映的消费市场趋势 - 成为展示中国消费市场、助力国际品牌进入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参展国家、企业和展品数量稳步扩大,第五届有71个国家和地区的4100余个品牌、65家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参展 [7] - 服务领域企业成亮点,围绕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设置展区,展示多种消费形态融合场景 [7] - 新消费业态参展增多,适应中国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第五届首次设立新消费科技展区,展示新消费品类和新技术 [7] 消博会促进国际消费合作的作用 - 构建全球消费资源聚合平台,吸引全球头部品牌与中国市场对接,推动中国优质消费品走出去,联动国内国际市场 [10] - 推动消费趋势与新消费科技整合,通过展示助力新消费国际合作和升级,依托海南政策创新物流等体系,降低全球消费品流通成本 [12] - 以高水平开放深化区域合作,推动东盟特色产品与中国对接,促进中日韩产业链互补,推动海南成为中国 - 东盟经贸合作交汇点 [12] 消博会对海南建设的积极作用 - 带动海南商旅文体健消费场景融合创新,为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注入动力,推动产业升级,带动新业态发展,助力从传统旅游向综合服务消费转型 [12] - 优化海南营商环境,助力自贸港政策落地与制度创新,提升海南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13] 消博会与海南自贸港政策叠加效应 - 2025年消博会与海南高水平开放政策叠加将释放更大效应,更突出服务消费,吸引服务消费回流 [13] - 更突出国际化,建立适应中国居民需求的国际化产品与服务体系 [14] - 更突出与RCEP区域合作,利用海南地理优势扩大“消博效应”,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 [14]
利好来了!官方重磅发文,涉广州等城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6 20:33
文章核心观点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通知,为支持上海、北京等相关城市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打造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环境,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 [10] 各部分总结 积极推进首发经济 - 办好精品首发季活动,打造特色首发活动品牌,提升消费引领力 [11] - 支持国内外优质品牌开展新品首发活动,提供通关便利 [11] - 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标,做强做优平台载体 [11] - 吸引全球优质品牌开设首店等,完善首发经济生态链 [11] - 支持老字号与新消费品牌跨界合作打造新产品 [11] 优化入境政策和消费环境 - 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推动过境免签政策区域联动 [12] - 优化外籍人员入境通关手续,提供一揽子服务 [12] - 支持增设境外直飞航线 [12] - 完善支付服务体系,推动商户开通境外银行卡受理功能 [12] - 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和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 [12] - 完善公共场所多语种标识及导览设施,设立服务热线 [12] 更好发挥免税店和离境退税政策作用 - 落实市内免税店政策,推动其尽快营业 [13] - 鼓励国产名特优新产品进免税店销售 [13] - 加强离境退税政策宣传,投放多语种手册和指南 [13] - 优化离境退税商店布局,打造特色街区 [13] - 指导离境退税商店优化商品供给 [13] - 优化离境退税办理流程,推广“即买即退” [13] - 加强离境退税商店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13] 办好各类大型消费促进活动 - 办好“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打造标志性扩消费活动品牌 [14] - 支持举办更多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演出演艺活动 [14] - 优化活动审批和安全许可流程,缩短审批时限 [14] - 提高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可售(发)票比例 [15] 推动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 - 开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试点,打造流通节点城市 [2][16] - 开展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推动设施改造升级等 [3][16] - 实施批发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经营模式创新 [4][16] - 培育建设标志性商圈,打造特色街区 [5][16] - 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扩大汽车后市场消费 [6][16] 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 - 挖掘地方特色美食资源,培育名菜等 [17] - 提升住宿服务品质,支持多业态融合发展 [17] - 发展体育赛事经济,培育“跟着赛事去旅行”项目 [17] - 打造特色演艺新空间 [17] - 推动站城融合发展,拓展旅游服务功能 [17] - 加强国际邮轮母港配套设施建设,推动“邮轮 +”业态创新 [17] - 开通低空物流航线、开发低空旅游项目,拓展低空消费场景 [17] 提升消费供给品质 - 办好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增加供给 [18] - 推动技术在消费领域深化应用,打造“人工智能 + 消费”场景 [18] - 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广智能产品 [18] - 实施消费品“三品”战略,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 [18] 加强对外宣传推介 - 支持培育打造高水平国际交流平台,促进经贸人文交流 [19] - 发挥驻外使领馆作用,开展交流宣介活动 [19] - 拓展国际友城合作,开展专场推介活动 [19] - 加大对扩消费政策等宣传力度,形成良好氛围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