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产品
搜索文档
蓝思科技:毛利率同比略有下滑主要源于业务结构变化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30 18:32
毛利率表现与展望 - 公司毛利率同比略有下滑,主要源于业务结构变化,即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整机组装业务占比提升[1] - 整机组装是公司为带动高毛利的自有结构件和功能模组销售的战略举措[1] - 公司的结构件、功能模组,以及智能汽车、智能穿戴等产品的毛利率整体保持稳定[1] - 随着客户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新产品应用更多新材料、新工艺,推动公司产品毛利率上升,整体毛利率有望持续改善[1] 机器人业务战略 - 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大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制造平台[1] - 采取整机组装与关键功能模组、结构件并重发展的策略[1] - 整机组装有助构建护城河和优化上游设计,从而提升关键部件的良率和毛利率[1] - 当前机器人规模处在倍数级上升期,公司对该业务未来发展和业绩增长充满信心[1]
华勤技术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增 多元化业务构筑增长护城河
证券日报网· 2025-10-27 21:12
财务业绩摘要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8.82亿元,同比增长69.56%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99亿元,同比增长51.1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449.43亿元,同比增长22.7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1亿元,同比增长59.46% [1] 分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终端业务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4.42%,智能穿戴领域业绩翻倍 [2] - 高性能计算板块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740.49亿元,同比增长70.02%,数据产品业务翻倍增长 [2] - 汽车及工业产品板块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08%,其中汽车电子业务超翻倍增长 [2] - AIOT业务领域收入同比增幅超70%,在智能家居等多品类实现批量发货增长 [3] 战略布局与运营 - 公司实施“3+N+3”智能产品大平台战略,巩固核心业务并拓展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4] - 制造端构建“China+VMI”双供应体系,国内以东莞、南昌为核心,海外覆盖越南、墨西哥、印度 [4] - 越南、印度制造基地已稳定量产交付,墨西哥基地正推进并购交割 [4] - 海外基地贴近终端消费市场,已完成各大品类量产交付,有效应对地缘不确定性 [4]
记者手记:在广州之夜感受“广交”消费热
新华网· 2025-10-19 20:28
尽管已过寒露,近日广州的夜,仍然是热风扑面。这几天,漫步在羊城的商场街巷,可以明显感受到不同面孔的外国人多了。 这是10月15日开幕的第138届广交会的"溢出效应"。数以万计的参展商和采购商云集于此,带动了展会之外的消费热潮。 商场自然不能错过这波流量,除了优化退税服务外,有的商场还与酒店合作,通过专车服务抓住客流。在一家全球运动品牌卖场,提着大包 小包的外国客人络绎不绝,不少人还挂着采购商证。多家品牌店员表示,卖场在客商间的知名度高,广交会期间的夜晚,外国客人"买买买"的热 情高涨,他们的英语交流能力都提升了。 中国的科技产品也是外籍采购商的消费热点。天环广场大疆店内,来自塞尔维亚的乔维卡·拉森迪克专程来看新款运动相机,"我一直有记录 运动的习惯,想选款性价比高的专业设备。" 多名外国人在一家土耳其餐厅外排队。新华社记者王军伟 摄 在一家华为门店里,10多名外国顾客正体验产品,有人还用纸笔认真记下参数与价格。店员钟海康说:"广交会期间来的外国客人'数都数不 过来',店里最受欢迎的是智能穿戴产品。一些客人到店加了微信后,还会线上复购,我们直接送货到他们住的酒店。" 白天,展馆里,此起彼伏的洽谈声见证着全球贸易 ...
我国智能穿戴产品品类突破18.1万种,消费电子ETF(561600)今日回调蓄势
新浪财经· 2025-10-17 10:3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9月,中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智能穿戴产品达到18.1万种,较2020年9月增长91.4% [1] - 智能耳机在智能穿戴产品中占比最大,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增速显著 [1] - 消费电子单价较低容易起量,有望成为数字消费最先落地的场景之一 [1] 政策支持与发展目标 - 人工智能+行动意见对智能终端普及率提出具体量化目标,2027年达到70%,2030年达到90% [1] - 政策目标明确,行业落地可能性大 [1] 产业链优势与产品动态 - 国内消费电子产业链完善,成为各类消费电子新品开发的首选合作对象 [1] - 今年年内还有多款AI眼镜有望发布 [1] 市场指数与ETF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09:50,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下跌2.67% [1] - 消费电子ETF(561600)下跌2.53%,最新报价1.19元 [1] - 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16日,消费电子ETF本月以来累计上涨2.25% [1] 指数成分股与权重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93% [2] - 前两大权重股为立讯精密(权重8.06%)和中芯国际(权重8.04%) [2][4] 个股市场表现 - 指数成分股中,生益科技领跌7.54%,通富微电下跌6.63%,亿纬锂能下跌6.03% [1] - 在十大权重股中,工业富联跌幅最大为3.44%,寒武纪下跌3.22%,立讯精密下跌3.19% [4]
股市必读:神思电子(300479)10月15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10-16 01:44
股价与交易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5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19.22元,上涨0.16% [1] - 当日换手率为2.76%,成交量为5.44万手,成交额为1.04亿元 [1] - 10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87.25万元,而游资与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175.6万元和811.65万元 [6] 业务布局与产品应用 - 公司业务聚焦于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及身份认证领域 [5] - 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于能源、政务、金融、医疗、公安、公交、餐饮、商业零售等多个行业 [2][3][5] - 产品利用脸、码、卡、掌融合的认证和支付能力,为客户提供便捷、安全的电子支付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 [3][4] 技术研发与国产化进展 - 公司构建了完备的研究开发体系,软件产品以自主研究开发为核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软件产品 [5] - 公司加速推进软硬件产品的国产化适配,相关产品已完成并通过国产化应用开发技术认证 [5] 战略合作与生态探索 - 公司将跟随行业发展,不断探索数字人民币生态下新的商业模式 [2] - 公司根据项目需求与合作伙伴开展合作,但未与阿里巴巴达摩院合作开发智能语音识别系统 [2]
体育产业活力加速释放
经济日报· 2025-10-10 06:18
行业宏观背景与政策支持 -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产业发展根基日益牢固,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 [1]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旨在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增强体育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 - “十四五”时期,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2023年占GDP比重达1.15% [2]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在2020年至2023年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元 [2] 市场供给与消费潜力 - 地方性体育赛事如“赣超”足球联赛、“浙BA”等火热开展,有效带动运动器材、个性装备销售额逐年递增 [2] - “浙BA”举办赛事280场,累计观赛人数近92万人次,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0亿元 [4] - 商旅文体融合趋势显著,“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活动促进相关产业相互赋能 [2]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约2亿人次,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4] 产业结构优化与细分领域增长 - 运动项目日益丰富,冰雪、山地、水上等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有望在“十四五”末突破3万亿元 [3] - 飞盘、滑雪、越野跑等小众潮流运动兴起,带动相关装备和培训市场火热 [4] - 体育制造业产品体系逐渐完备,专业体育展会成为衔接供需、促进资源对接的关键纽带 [4] - 行业融合、区域协调、数字赋能等创新举措将为体育消费扩容提质提供坚实基础 [3] 经营主体发展与格局 - 体育类相关企业超72万户,其中大部分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增长至2024年底的5650.1万户 [6] - 企业如Keep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创新产品以应对旺盛市场需求 [6] - 行业需推动形成大中型国有企业、龙头民营企业、小微特色企业齐头并进、优势互补的现代化格局 [6] - 建议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识别消费需求,提升产业整体效能 [7] 未来发展目标与路径 - 增强体育产业链供给能力,实现供需匹配,并围绕青少年、老年人、女性群体等创造有效体育需求 [5] - 随着政策举措落地见效,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的目标可期 [7]
华勤技术(603296):全球智能硬件ODM头部厂商,AI驱动多业务协同发展
华源证券· 2025-09-15 17:5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基于公司成熟数据中心业务体系和显著客户优势 当前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5][8][54] 核心观点 - 全球智能硬件ODM头部厂商 实施"3+N+3"产品战略 覆盖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三大核心业务 并布局机器人/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 [5][14] - 2024年营收1098.78亿元(同比增长28.76%) 归母净利润29.26亿元(同比增长8.1%) 2019-2024年营收CAGR达25.5% 净利润CAGR达42.1% [7][15] - AI算力需求驱动服务器业务高速增长 2024年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78.8% 成为国内多家云厂商核心供应商 [7][27] - 笔电业务突破台厂垄断 2024年出货量达1500万台 积极布局AI PC产业 2025年全球AI PC出货量预计达1.5亿台 [7][32] - 智能手机ODM市场份额领先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2亿部(同比增长7%) ODM渗透率达44% 智能穿戴产品营收同比增长74.7% [7][39][42] - 汽车电子业务聚焦座舱/显示屏/智驾三大方向 2024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95%) 预计2025年达1.28万亿元 [7][4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606.24/1890.43/2228.40亿元 同比增速46.18%/17.69%/17.88% [6][5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67/47.62/57.95亿元 同比增速35.56%/20.05%/21.68% [6][54] - 对应每股收益3.91/4.69/5.70元 市盈率21.57/17.97/14.77倍 低于可比公司平均29/21/17倍 [6][54][56] - 2025-2027年ROE预计为15.70%/16.68%/17.81%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6][59] 行业与业务分析 - 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从2020年50万台激增至2024年200万台 预计2030年达650万台(CAGR21%) 渗透率提升至33% [7][24] - 服务器ODM厂商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占比达47.3%(同比增长155.5%) [27] - 笔电ODM/EMS生产占比约91% 供应链向大陆转移带来发展机遇 [32] - 全球TWS耳机2024年出货量6.1亿台(同比增长19%) 智能眼镜2025年全球出货量预计1205万台(同比增长18.3%) [47]
华勤技术(603296):上半年收入增长113% 数据产品业务实现倍数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9-03 08:3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839.39亿元,同比增长113.06% [1]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8.89亿元,同比增长46.30%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489.42亿元,同比增长111.24%,环比增长39.84%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0.47亿元,同比增长51.70%,环比增长24.35% [1] - 上半年毛利率7.67%,同比下降4.07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7.13%,同比下降3.1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29个百分点 [1] 智能终端业务 - 智能手机ODM领域为全球龙头企业,是多家国内外知名终端厂商的重要供应商 [1] - 智能穿戴产品在智能手表、手环、无线耳机等领域进入多家知名品牌供应商队列,发货量高速增长 [1] PC与平板业务 - 笔记本电脑发货量保持高速增长,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客户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2] - 平板电脑ODM领域为全球龙头企业,已进入国际一线品牌供应链 [2] AIoT与数据产品业务 - AIoT领域实现XR产品的全球主流客户主流项目研发及量产交付 [2] - 数据产品业务收入实现倍数增长,提供通用/存储/AI服务器及交换机全栈式产品组合 [2] - 成为国内头部云厂商核心供应商,与多个知名云厂商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2] 汽车电子及工业产品 - 汽车电子领域在智能座舱、显示屏、智驾三大模块实现突破,完成首款座舱产品全栈研发交付 [2] - 实现新势力车企客户突破,超越传统品牌主机厂 [2] - 工业产品领域实现POS机及工业设备产品海外行业客户交付 [2]
捷邦科技:目前赛诺高德是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布局
证券日报· 2025-09-02 19:41
战略布局与融资规划 - 赛诺高德是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重要布局 公司决定将部分募投资金投入精密金属蚀刻件建设项目[2] - 公司负债率处于相对健康水平 银行贷款等债权融资仍有空间[2] - 2025年4月25日披露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公告 未来可能采取定向增发进行股权融资[2] 资金管理与客户结构 - 公司将谨慎利用资金防止盲目无效投资 实现资金利用最大化[2] - A客户(苹果)仍是主要客户 在营收中占主要份额 产品集中在智能手机和电脑类[2] - 与META客户开展智能穿戴类新产品的NPI研发 对亚马逊和谷歌主要提供智能家居类产品[2]
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观展人数达12万人次
中国经济网· 2025-09-01 19:27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总展览面积达7.3万平方米 设置国际标准展位3620个 国内外参展企业1029户 [5] - 45个国家和地区20733名嘉宾参会 包括44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企业高管 [1][3] - 累计观展人数达12万人次 参展企业涵盖东北亚 欧美及一带一路国家275户 兄弟省市375户 省内379户 [1][5] 展览结构与特色 - 创新采用"4+2"展览框架 包含4个主题展馆和2个特色展区 [5] - 国际及港澳台特色商品馆汇聚43个国家地区264户企业 展示优势产业与文化旅游 [9] - 设置人参梅花鹿专区和吉菜文化体验区 展示吉林省特色产业新标准与新技术 [9] 行业技术展示重点 - 现代化产业馆集中呈现汽车零部件 石化 轨道交通 卫星 碳纤维 生物制药 氢能等领域最新产品 [7] - 开放合作馆展示东北亚国家经贸合作成果 东北地区产业协同创新 重点区域产业链承接成效 [7] - 新消费馆展出智能穿戴 智能家居 冰雪装备 首店首秀 养老装备及G331沿边旅游特色产品 [7] 展会成果与亮点 - 举办34场主体/主题/系列活动 构建多层级宽领域交流机制 [3] - 采用"展示+体验"融合模式 7万余种国内外品牌商品线上线下集中展示 [5] - 前沿科技展示密集 包含人工智能全生态链 智能机器人 航空材料 低空经济等最新技术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