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武昌滨江“集齐”七大商业体
长江日报· 2025-05-12 08:33
武昌滨江商业圈发展 - 武汉滨江天街即将开业 标志着武昌滨江商业圈将聚集7家具有"全国首个""华中销冠""集团顶配"标签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商业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 成为武汉商业密度最高片区 [1] - 武汉滨江天街设计包含270度瞰江的"浴霞之境" 提供独特消费体验 [1] - 武昌滨江已吸引游客进行商文旅融合消费 如武昌万象城、销品茂、亲橙万象汇等商业体通过特色活动提升参与感 [1] 消费促进活动与业绩 - 武昌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8.08亿元 居全市第一 [2] - 武昌区通过69场消费促进活动(如新春市集、樱花消费券等)发放约1600万元消费券 带动销售额约6400万元 [2] - 2024年计划开展200场促消费活动 推出4条商文旅体融合特色旅游线路 [2] - "五一"假期武昌区举办64场商文旅活动 客流量达405.55万人 [2] 首店经济与投资升级 - 武汉SKP、武昌万象城等引进24家武汉首店、湖北首店、华中首店 [2] - 武汉滨江天街原定"P1"级建设标准 后因看好武昌滨江发展潜力 龙湖集团与联投清能集团追加上亿元投资升级至"P1+"旗舰型产品 [2] 行业专家观点与政策方向 - 3公里聚集7家大型商业体的现象全国罕见 反映武汉线下体验型消费潜力巨大 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定位相符 [3] - 武昌区将持续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示范区建设 通过"欢购武昌"系列活动打造全季促销矩阵 形成"季有亮点、月有热点"的消费热潮 [3]
支持广深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广州日报· 2025-05-08 04:25
就业增收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2] - 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 [2] - 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2025年培训超78万人次 [2] 生育养育保障与教育供给 - 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加大对二孩、三孩家庭的生育支持力度 [2] - 2025年推动超4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构建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共享机制 [2] - 打造150个以上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牵头的幼儿园共同体 [2] - 推动珠三角优质教育资源组团融入式托管15所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县中 [2] "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 推动长者饭堂建设提质增效,引导大型商超举办银发主题购物活动 [3] - 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少于5.5个 [3] - 完善公办托育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一批市、县级示范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3] 入境消费与服务业开放 - 支持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江门、潮州等地市推出优质特色入境旅游线路和服务 [3] - 支持广州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支持深圳积极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3] - 加快推进广州、深圳市内免税店试点建设 [3] - 深化广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支持深圳加快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新一轮试点建设 [3] - 支持广州、深圳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3] 大宗消费更新升级 - 继续支持汽车置换更新,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 [4] - 支持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等12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 [4] - 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4] - 2025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不少于600个,启动2.65万台住宅老旧电梯更新 [4] - 持续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支持缴存人在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4] 新型消费与休假制度 - 加快培育低空和邮轮游艇消费,支持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建设邮轮母港消费设施及场景提升培育试点 [5] - 争取国家支持实施粤港澳游艇自由行,促进粤港澳游艇互认互通 [5] - 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 [5] -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5] 消费限制优化 - 鼓励广州、深圳进一步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 [5] - 引导深圳推行"久摇不中"个人可直接申领普通车指标的做法 [5] - 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在完善相关审批许可手续后利用自有场地进行外摆促销 [6] - 适当允许车辆停靠、增加夜间停车位和出租车候车点 [6]
国际好物邂逅世界遗产 成都青白江亚蓉欧国家馆快闪都江堰
搜狐财经· 2025-05-01 22:21
区域协同发展创新模式 - 成都青白江与都江堰通过"国际枢纽+文旅IP"双地联动 构建"通道+贸易+文旅"产业闭环 探索内陆城市开放发展新路径 [2] - 青白江依托中欧班列物流优势 都江堰发挥"三遗之城"文旅流量 实现供应链与消费链精准对接 [2] - 该模式推动"过境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化 为应对国际经贸波动提供跨区域协作样本 [2] 进口消费市场表现 - 亚蓉欧国家馆2025年一季度进口消费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8% 呈现爆发式增长 [3] - 国家馆已签约35个国家场馆 通过线上线下双平台(京东店+微信商城)扩大销售渠道 [3] - "铁路港直通景区"模式缩短进口商品流通链条 精选欧洲葡萄酒等18国千款商品满足多元化需求 [1][3] 文旅消费融合实践 - 快闪店融合"非遗国潮+进口尖货" 设置羌绣非遗等主题展区实现本土文化与国际商品跨界对话 [4] - "五一"期间推出限时秒杀等促销活动 同步覆盖东郊记忆等重点商圈打造"IP商品15日极速供应链" [4] - 通过"口岸+商圈"融合发展模式 助力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4] 国际合作深化 - 活动汇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资源 以"国际消费+文旅引流"新模式促进进口消费扩容提质 [1] - 移动国家馆已覆盖宜宾 自贡等地 形成常态化国际商品展示体系 [3]
扩大入境消费政策进一步优化
经济日报· 2025-04-28 09:19
政策优化背景 - 商务部表示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是完善境外人员生活便利制度的重要举措 旨在提高境外旅客在华购物便利性和消费满意度 [3] - 2024年接待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同比增长96% 入境旅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增长77.8% 2024年一季度入境外国游客921.5万人次同比增长40.2% [3] - 政策针对退税商店偏少 退税商品选择有限 国货占比低 退税便利度不足等问题提出8条举措 [3] 政策三大亮点 - 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 降低退税门槛并促进特产店 纪念品店等加入退税商店体系 [4] - 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上调至2万元 满足多样化支付需求 其他退税方式无金额限制 [4] - 全国推广"即买即退"服务 将退税环节提前至购物时办理 提升境外旅客消费体验并促进二次消费 [4] 配套实施措施 - 文旅部将推动旅游景区 度假区 文博场馆等区域的特色店铺备案为退税商店 并合理布局"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5] - 海关鼓励对退税物品封装打码 通过扫码快速验核 减少口岸验核时间 [5] - 2024年上海 北京等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入境外国人数量增长约1倍 其退税商店数量占全国近70% 消费品进口占比超50% [5] 未来发展规划 - 商务部将继续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优化涉外支付服务 提升退税政策效能 [6] - 计划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和入境消费友好商圈 完善多语种标识和导览设施 [6] - 增加品质化消费供给 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提升中国消费市场吸引力 [6]
被重庆反超,但上海仍是“消费第一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22:38
消费数据变化 - 2024年一季度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7.45亿元同比下降1.1% 同期重庆4204.32亿元同比上升4.1% 重庆首次超越上海成为全国第一 [1] - 上海社消零总额自2018年起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 此次被重庆反超引发市场关注 [1] - 2023年上海服务消费对社消零贡献率接近60% 比商品零售额贡献率高10多个百分点 [5] 服务消费转型 - 上海重点发力服务消费 提出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服务消费标杆城市" 通过服务消费季、五五购物节等活动推动 [4] - 2023年我国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3016元同比增长7.4% 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46.1% [5] - 2023年上海人均服务消费支出5.25万元 显著高于广州4.93万元、北京4.76万元和重庆2.65万元 [5] 上海消费优势 - 一季度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2.58万元全国居首 名义增速4.6% 支撑服务消费升级 [6] - 运动服饰、潮玩及二次元、宠物服务、VR娱乐等新消费品类保持积极扩张态势 [11] - 2023年上海网络游戏总销售收入1445.28亿元 衍生出线下二次元商业体 2024年二次元线下商业年销售规模近12亿元 [15] 商业模式创新 - TX淮海"策展型商业"模式融合酒吧、展览等元素 带动实物消费 成为全国效仿对象 [12][14] - 情绪价值主导消费行为 服务消费提供情绪价值 形成"商品服务化"和"服务商品化"共生关系 [15] - 官方表述从"商旅文体展"变为"文商旅体展" 突显文化要素的牵头作用 [15] 国际化进展 - 2024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670.6万人次同比增长84% 退税商品销售额23.7亿元同比增长86.6%占全国48% [18] - 2024年一季度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7.6亿元同比增长85% [18] - 上海新增外卡POS机3.7万台 刷卡总量和客单价全国第一 地铁行李寄存、机场外籍服务中心等设施提升便利性 [18]
商务部:2024年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口岸入境外国人数比上年增长约一倍
快讯· 2025-04-27 15:45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进展 -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自2021年7月公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方案以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与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个城市共同推动建设取得积极进展[1] - 5个城市的国际影响力消费带动力中心辐射力明显提升[1] - 2024年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口岸入境外国人数比上一年增长约一倍[1]
广州:推动扩大入境消费,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建设
快讯· 2025-04-14 17:56
广州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其中提到,落实市内免税店政策,推动市内免税店尽快开业。印发提升离境 退税政策实施效能工作方案,优化离境退税商店布局、推动商品品类扩围,推广"即买即退"措施。针对 广交会等重点国际性展会推出消费促进活动及入境游产品,丰富消费供给。 ...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蹄疾步稳
经济日报· 2025-03-31 08:38
打造消费名片 近日,《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发布,提出八方面重点任务,支持上海、北 京、广州、天津、重庆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目前,各城市建设进度如何?结合各自特点推 出了哪些举措? 优化首发环境 本报记者李治国 近年来,围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战略目标,上海加快建设国内外品牌首发、 首秀、首展、首店的集聚高地,持续培育首发经济。近日,2025全国精品首发季暨"首发上海"系列活动 日前在上海静安区启动,会上上海推出"首发上海3.0版"政策,推动首发经济多领域、多层次发展。上 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表示,上海将充分发挥市场规模大、消费场景丰富、高端要素集聚等优势,持 续培育首发经济,持续建设全球新品首发地,持续打造消费增长新引擎。去年全年上海举办各类品牌首 发活动近3000场,新增首店1269家,同比增加28%。 据了解,"首发上海"作为上海今年"一节四季"活动的首个重磅项目,3月到5月将落地一批重磅首店。作 为"首发上海"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一批高能级首展也将陆续亮相。意大利品牌诺悠翩雅(Loro Piana)于3月22日起在上海浦东美术馆举办"百年一触,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