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湖北黄州区:以QC创新为引擎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聚焦关键领域 破解行业发展难题 会议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开展全市系统2025年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作的通知》《关于全市系统 2025年质量管理(QC)小组工作安排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小实活新"为原则,细化分解全年目标 任务清单。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创新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考核指标落地见效。同时,要 依托创新工作室,常态化开展攻关活动,鼓励员工立足岗位,从小处着眼、从实处发力,解决实际问 题。 深化人才培育 激发创新内生动力 近日,黄州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召开创新工作推进会,聚焦年度创新目标任务,部署重点工作举 措,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会议强调,要以QC小组活动为抓手,深化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创新 成果转化,为行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会议聚焦行业痛点,部署QC课题攻关方向。坚持问题导向与前沿探索并重,推动QC课题向纵深发展。 针对零售客户经营指导效率低、专卖案件线索排查耗时长等基层痛点,要运用PDCA循环、鱼骨图分析 等工具,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要积极探索"AI+市场监管"在卷烟追溯中的应用等前沿领 域,力争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搭建创新平台 构建全员参与生 ...
无证生产假兽药、宠物配合饲料,山东美可奇被罚没近3万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5-26 22:50
公司违规事件 - 山东美可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因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假兽药和宠物配合饲料被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处以共计28140元的行政处罚 [1][2] - 公司仓库中发现6种天然植物饲料原料提取物产品标签中标示有治疗宠物疾病的功效,涉嫌为假兽药,货值金额2090元,违法所得360元 [2] - 另有2种涉案产品同样标示有治疗宠物疾病的功效,货值金额5800元,违法所得2000元 [2] - 公司在未取得宠物配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生产规格为15公斤/袋风味全功能犬粮40袋,货值金额2400元,无违法所得 [4] - 处罚决定包括没收非法财物和罚款,共计没收风味全功能犬粮37袋,没收假兽药关固舒115瓶、康肤灵91瓶、肺立清65瓶、鼻支清50瓶、化泌通15瓶、伤愈合10瓶 [6] 公司现状 - 公司官网仍保留小型犬粮、风味成犬粮、全犬种犬粮等产品名称链接,但点击后无法正常跳转显示具体产品 [7] - 假冒兽药产品信息在公司官网已无法检索到,原关联电商平台店铺信息也显示"没有找到相应的店铺信息" [9] - 在阿里巴巴商城和拼多多平台中,仍有假兽药"肺立清(甘草粗提液)"在售,但售卖公司与山东美可奇无直接关系 [10][14] 行业背景 - 2024年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宠物医疗市场是第二大市场,市场份额为28% [15] - 2019年我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为15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 [16] - 宠物医疗行业由宠物医院、宠物药品和宠物保健三大板块构成,宠物医院市场规模最大占比超50%,宠物药品和保健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速较快 [16] - 硕腾2024年营收93亿美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25亿美元,瑞普生物2024年营业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13.32%,净利润3.01亿元 [16] 行业监管 - 农业农村部发布《2025年规范兽药使用专项整治巩固提升行动方案》,重点整治网络违规经营兽药行为 [17] - 整治内容包括无经营资质在网上经营兽药、经营假劣兽药、违规销售兽用处方药等行为 [19] - 行动于2025年3月底至11月底进行集中整治,12月15日前进行总结推广 [19]
侃股:建议用技术手段杜绝大股东违规减持
北京商报· 2025-05-25 20:11
违规减持处罚案例 - 田汉、京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建水泰融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因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股票及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被证监会罚没近2.3亿元 [1] - 违规减持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并扰乱市场秩序,侵蚀资本市场公信力 [1] 技术手段防范违规减持的提议 - 建议通过技术手段直接"锁定"大股东持股,符合条件后解锁相应数量,从源头切断违规减持通道 [1][2] - 技术手段可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监管部门能实时监控持股变动,不符合要求的持股默认不可卖出 [2] - 技术锁定仅限制减持权,不影响投票权、分红权、优先配售权等其他股东权利 [2] 技术手段与传统监管的结合 - 技术手段需与传统监管方式互补,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和诚信意识培养 [2] - 需继续加大违规减持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以形成有效威慑 [2] 技术手段的潜在影响 - 科技手段有望从技术层面筑牢资本市场防火墙,维护市场公平、公正、公开 [3] - 该方法为解决违规减持顽疾提供新路径,杜绝大股东违规行为 [3]
人事大变动!4家期货公司更换一把手
证券时报· 2025-05-22 09:55
期货公司高管变动 - 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20名高管人员通过专业能力测试,涉及董事层8人、经营层9人、首席风险官3人 [2][4] - 4家期货公司拟更换董事长:刘本禧(佛山金控期货)、陈鹏(北京北金期货)、王智全(华闻期货)、龙潜(广州金控期货) [3][5] - 华闻期货董事长王智全为行业老将,曾任中信期货副总经理,公司2024年客户权益68.3亿元(较年初+8.7%),日均权益65亿元(+9.5%) [5] 摩根士丹利期货管理层调整 - 摩根士丹利期货拟任总经理李晓伟接替白欣潼,公司为外商独资,2024年1月正式展业,当前提供境内商品期货经纪业务 [7][8][9] - 公司计划未来申请中金所会员资格,拓展金融期货和期权经纪业务 [8] 期货市场发展与政策动态 - 中国期货市场上市品种达146个,QFII可交易品种增至75个,外资可参与特定品种24个 [11] - 2024年前4个月全市场成交量26.58亿手(同比+22.19%),日均持仓量4596.29万手(+23.92%) [11] - 证监会拟年内出台《衍生品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并修订《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推动业务创新 [11] - 行业预计将拓展境外经纪、自营等多元化业务,加速国际化与专业化发展 [12]
分析师:围绕美国监管的乐观情绪推动比特币价格创下新高
快讯· 2025-05-21 23:28
分析师:围绕美国监管的乐观情绪推动比特币价格创下新高 金十数据5月21日讯,比特币价格周三涨至创纪录新高。比特币和更广泛的加密市场最近几周出现的反 弹,要归功于监管方面的利好,包括美国参议院在一群民主党人周一放弃反对后提出的稳定币法案。这 项行业支持的监管法案目前将在参议院进行辩论,一个两党小组希望最快在本周将其通过。Galaxy Digital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ichael Novogratz周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从美国前证交会主席根斯勒 和美国证交会转向特朗普政府的做法,特朗普政府已经接受了我们的行业。这释放了国内外的'动物精 神'(即市场的活力与投资热情)。" ...
北京平谷法院:涉旅游案中,服务合同纠纷成为突出的法律风险点
新京报· 2025-05-21 21:06
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通讯员张向楠)近日,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召开涉旅游纠纷新闻通报会,通报涉 旅游纠纷案件审理情况、旅游相关风险提示及司法建议。 平谷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扬介绍,2022年以来,平谷法院审结涉旅游纠纷79件,其中合同、准合同 类案件占比约65%,服务合同纠纷成为突出的法律风险点。当前涉旅游纠纷呈现争议焦点相对集中、消 费者维权证据意识淡薄、虚假宣传监管难度较大的主要特点。 对此,平谷法院与文旅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多方联动服务保障 机制,优化精品旅游发展环境;梳理民宿开发、经营各环节并制定指引,依托普法驿站加强警示教育, 精准投放旅游发展司法服务包,从源头控制纠纷产生。 此外,平谷法院还完善旅游纠纷诉调对接,专设"旅游纠纷调解室",设立巡回审判点,开通了旅游纠 纷"绿色通道",确保纠纷及时化解。平谷法院依托区域诚信体系平台,应用于产业招商、工商管理、餐 饮安全等重点领域;积极参与乡村多元共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说理中,在执行阶段 加强失信惩处,助力形成良好的乡村文明风尚。 "因未签订书面合同、虚假宣传导致的合同类纠纷,因安全保障缺失、旅游保险不到 ...
规范收单外包机构进行时:228家支付服务商被取消备案
证券日报网· 2025-05-21 20:47
行业监管动态 - 截至5月21日,支付清算协会已取消228家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资格,其中23家为聚合支付类型机构 [1] - 2020年8月发布《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试行)》,2023年5月进一步加码规范管理,要求收单机构存量合作外包机构100%备案 [3] - 2023年11月支付清算协会修订《收单外包服务机构登记及风险信息共享办法》,持续完善监管框架 [3] 市场现状与结构 - 目前完成备案的外包机构超3.2万家,其中聚合支付类型机构超700家 [2] - 2023年度评级覆盖31081家外包机构,参评数量同比大幅增长139.08% [4] - 评级为D级的外包机构需被审慎合作,E级机构需终止合作 [4] 机构合规要求 - 备案失效机构将面临业务收缩和市场出清,大概率退出支付市场 [4] - 收单机构需在保证商户服务延续性前提下,有序终止与未备案外包机构的合作 [2] -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已明确要求仅与备案外包机构合作 [3] 行业发展趋势 - 监管持续强化严监管思路,推动行业结构优化和规范化经营 [3][4] - 支付清算协会将进一步完善自律制度体系,丰富管理工具 [4][5] - 外包机构合规经营意识提升,有助于提高支付服务水平和效率 [1][5]
预付式消费不能透支信任
经济日报· 2025-05-19 05:55
筑牢预付式消费权益保障的"防火墙"。首先,应持续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监管主体和职责,并加强合同 条款的监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5月1日 正式施行,直击"卷款跑路""霸王条款""收款不退""举证难"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痛点堵点,通过法 治手段划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红线,筑牢消费者权益保护屏障。其次,应加大监管与执法力度,建立预 付式消费监管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控商家经营状况。对违规商家进行严厉处 罚,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借助"信用监管+"模式,将履约情况与企业征信紧密挂钩,倒逼企业规范经 营。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在健身、教育培训、美容美发等多个领域盛行。这种先付费后享受服务的消费方 式,虽为消费者带来优惠和便利,但也潜藏不少风险。比如,服务缩水、退费难、商家跑路等问题频 发。这些乱象正不断透支着公众信任,不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也影响预付式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构建健康的市场生态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行业协会应建立健全黑名单共享机制。平台机构需定期 发布商家信用评级,为消费者提供理性选择的依据。引入第三方保障机制 ...
侃股:警惕假股神
北京商报· 2025-05-18 20:23
近日,股票交割单造假乱象引发关注。假股神的危害不容小觑,股民看到的股神实盘交割单,可能只是 由软件制作的一键生成的假象。 据媒体报道,社交媒体上,动辄"单日盈利15万元""累计收益率2300%"的交割单截图铺天盖地,股民们 趋之若鹜,甚至不惜缴纳高额会员费以求"抄作业"。然而,这些看似光鲜的交割单,实则是通过"股票 交割单生成器"一键生成的数字游戏。这场骗局背后,是假股神们精心设计的"吸粉—引流—收割"产业 链,其危害远超普通投资者的想象。 假交割单的制造早已从早期的PS修图升级为工业化生产。在电商平台,一套股票交割单生成器售价从 25.9元/周到1683元永久不等,用户只需输入虚拟账户、资金金额、交易记录等参数,即可生成与真实 交割单无异的图片。更令人警惕的是,部分生成器支持持仓分时等高级功能,甚至能模拟券商LOGO、 交易佣金、印花税等细节,普通投资者几乎无法肉眼辨别。 这些假交割单被大量用于微信群、直播间、短视频平台,成为假股神们收割韭菜的利器。 假交割单的最终目的,是诱导散户付费或追高庄股。其运作模式通常分为三步,第一,造神引流。通过 伪造高收益交割单,塑造股神人设,吸引散户关注。第二,收费变现,将粉 ...
百张违规炒股罚单“众生相”:券商原总裁遭罚没1800万元,有人两年狂揽2000万,亦有六年仍亏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7 14:21
监管加强 - 2024年证监会严肃查办59起从业人员违法违规案件,对38名从业人员作出行政处罚,对66名从业人员、7家证券公司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合计104名从业人员被"点名" [1][3] - 2024年以来证券从业人员因违规炒股收到的"罚单"超过百张,被罚人数高达150余人,创近六年新高 [4] - 2025年以来券商从业人员因违规炒股触发监管处罚的案例已超20起 [12] 典型案例 - 湘财证券高管孙某祥违规买卖股票被罚没1842.29万元,并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6][7] - 某资管公司高级投资经理刘某义"老鼠仓"行为被罚没6400余万元,并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 [8] - 中银证券某营业部财务主管朱某违规炒股亏损20.06万元仍被罚5万元 [12][13] 行业影响 - 违规炒股波及10余家券商,包括华泰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中金公司等头部机构 [4] - 典型案例形成"办理一案、警示一片"的效果,推动行业自查自纠 [9] - 监管要求券商完善防范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的合规内控机制,强化对从业人员的责任追究 [14] 监管措施 - 中证协下发《证券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证券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 [14] - 新规要求券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监测从业人员证券投资行为,防范违规操作 [15] - 监管将利用大数据、AI监测交易异动,强化"追首恶"机制,加强跨境协作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