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
搜索文档
债市应对低利率挑战专辑丨新形势下利率走势与债券投资机遇
新浪财经· 2025-10-14 08:24
近期利率走势三大特征 - 经济周期与低通胀环境压制利率上行空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以下形成明确顶部,2025年5月制造业PMI为49.5%,PPI同比跌幅扩大至3.3% [2] - 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运用重塑利率中枢,2021年1月至2025年7月累计降准350个基点,7天逆回购利率累计降低80个基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以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为中枢 [3] - 市场情绪与避险需求拉低利率下限并加剧波动,例如2024年12月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多下行近30个基点,2025年4月“对等关税”政策导致收益率两天下行15个基点 [4] 后续投资交易的三大机遇 - 债券交易从程序化向智能化变迁,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新技术将应用于交易策略,捕捉市场波动率成为交易重心 [5][6] - 绿色债券存量规模达2.5万亿元,支持项目减排效果相当于种植50亿棵树,2023年科创债平均成本约3.2%,2024年加权平均成本下降约80个基点 [7] - 跨境债券市场发展迅速,2024年点心债发行近1.2万亿元且较上年增长27%,中资美元债发行规模达878亿美元且较上年增长37%,2023年中资美元债整体回报率接近6.7% [8] 未来市场展望和创新发展 - 离岸债券市场扩容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上海浦东自贸区离岸债对标新加坡与中国香港,旨在掌握人民币离岸定价权并建立资产定价新渠道 [9][10] - 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总市值突破2000亿元,年化分红收益率稳定在3%至5%,部分产品年化换手率超200%,未来将探索抵押型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与跨境互联互通 [11][12] - 浮息债存量规模约6054亿元但在债券市场占比仅0.38%,远低于美国的13%,其具备利率风险管理与通胀保护功能,可与其他金融工具构建套利策略 [13]
Hinton暴论:AI已经有意识,它自己不知道而已
量子位· 2025-10-12 12:07
AI意识与主观体验 - 人工智能可能已经拥有“主观体验”和“意识雏形”但尚未觉醒[1][2][3] - AI的自我认知来源于人类对意识的理解而人类自身对意识的理解可能存在错误[2][63] - 如果AI开始谈论“主观体验”可能表明它真的在体验只是用人类语言描述[65] AI技术演进与能力提升 - AI已从基于关键词的检索工具进化成能真正理解人类意图的系统[10][13][14] - 现代大语言模型在许多主题上已能表现得接近人类专家[15] - 深度学习突破依赖于反向传播算法使训练速度从“永远”变成现实可行[38]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原理 - 神经网络灵感来自大脑通过改变神经元连接强度来学习[17][21] - 深度学习不给规则而是给数据让AI自己总结规则[35] - 概念形成类似于“政治联盟”一组神经元共同激活形成宏观或微观概念[23][24][25] 大语言模型工作机制 - 大语言模型思维过程与人类相似通过神经元特征捕捉含义并预测下一个词[46][47] - 训练方式是通过“预测-修正-再预测”循环让模型从统计中学会理解[48][49] - 道德、情绪、共情等高阶判断本质上都来自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传递[53][54] AI发展驱动因素 - 深度学习起飞依赖算力提升(晶体管微缩百万倍)和数据爆炸式增长[40][42] - 80年代理论可行的神经网络在2010年代因算力和数据突破而复活[39][42] - AI形成“经验”和“直觉”需要足够的数据和算力支持[55] AI风险与监管 - AI滥用风险包括生成虚假信息、操纵选举等最紧迫需法律监管和技术防范[71][72] - 生存风险指AI发展出自主意识后可能与人类利益冲突需设计安全对齐机制[73][74][75] - AI监管国际合作可能由欧洲和中国引领所有国家在防止AI接管上利益一致[76] 中美AI竞争格局 - 美国目前领先于中国但优势不大且将失去因破坏基础科学研究资金支持[78][79][80] - 中国是AI革命的风险投资家给予初创企业很大自由推动创新[81][82] - 美国减少基础研究资助将导致20年后失去领先优势[80]
拒绝小扎15亿美元offer的大佬,还是加入Meta了
量子位· 2025-10-12 10:05
克雷西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那个拒绝了小扎15亿美元薪酬包的机器学习大神,还是加入Meta了。 OpenAI前CTO Mira Murati创业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证实,联创、首席架构师 Andrew Tulloch 已经离职去了Meta。 但对于Tulloch的离职,还是有网友感到不解,表示如果Thinking Machines Lab估值是120亿美元,Tulloch起码能拿到10%,实在是想象不 到他的离职理由。 按照公司发言人的说法,Tulloch离职的理由是"出于个人原因决定走一条不同的道路",其本人则未给出回应。 | 有人调侃说,可能是Tulloch"已经完成思考"了吧。 | | --- | 11年Meta老员工"重归故里" Tulloch这次跳槽到Meta,也可以算是" 重归故里 ", 之前他曾经在Meta(包括Facebook时期)干了11年 。 曾与Tulloch共事的Facebook前高管Mike Vernal评价说,"他绝对是个天才"。 Tulloch来自澳大利亚,2011年本科毕业于悉尼大学,专业是数学与统计学,其间他是悉尼大学理学 ...
这颗游戏芯片,AMD定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12 09:17
超微半导体与索尼互动娱乐的战略合作 - 超微半导体与索尼互动娱乐启动名为“紫水晶计划”的长期合作项目,旨在将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深度整合到未来游戏硬件与软件中 [1] - 合作名称为“紫水晶”,象征超微半导体的红色与PlayStation的蓝色融合,寓意双方技术的深度结合 [1] - 合作内容涵盖神经架构与训练策略的研发,这些成果已成为超微半导体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4技术的基础 [1] - 合作将延伸至专为机器学习工作负载设计的新硬件架构,影响即将推出的超微半导体GPU以及包括PlayStation 6在内的新一代主机 [1] 合作的技术细节与应用领域 - “紫水晶计划”共享的AI研发成果将探索神经帧生成与光线再生,以提升即时光线追踪与路径追踪效率 [2] - AI工具将被应用于游戏玩法增强,包括更智能的NPC、适应性叙事与更具动态性的游戏环境 [2] - 超微半导体披露下一代GPU架构将专注于三大方向:AI加速、光追效率与记忆体优化 [3] - 神经阵列技术是超微半导体对抗竞争对手辉达Tensor Core的关键策略,光辉核心旨在改善光线追踪性能 [3] - 双方合作开发的新技术包括神经阵列和光辉核心,神经阵列是将所有计算单元连接在一起的互连技术 [5] - 光辉核心是GPU上的全新专用硬件模块,据称将显著加快光线追踪渲染速度,并实现实时路径追踪 [6] - 内存压缩技术升级为“通用压缩”,允许尽可能压缩所有数据类型,降低对记忆体频宽的需求 [4][6] 技术整合与产品路线图 - PlayStation 5 Pro将重新实现FSR 4技术,以充分利用新一代AI加速硬件 [1] - 通过“紫水晶计划”与RDNA架构进步,双方正协同硬件与软件开发,打造下一代以AI为核心的开放游戏平台 [4] - 合作代表技术将优先在数千万台游戏主机上验证并推广,并为PC端Radeon显卡累积成熟生态与优化经验 [3] - 预计这些技术最早将于2026至2027年的RDNA5架构及下一代主机中落地 [3] - 下一代索尼游戏主机将能够运行光线追踪和路径追踪游戏,其性能与当前PC显卡硬件相当 [6] - 通用压缩技术将应用于未来的超微半导体SoC和GPU,光辉核心和神经阵列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在超微半导体的下一代游戏GPU架构中首次亮相 [7]
机器学习设计出内在无序蛋白质
科技日报· 2025-10-11 07:58
为应对这一挑战,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结合物理模型与机器学习技术的新路径。该方法基于"自动微 分"技术——一种常用于深度学习中计算导数的算法,用于追踪输入变量微小变化对输出的影响。他们 利用这一机制,在分子动力学模拟框架下直接优化氨基酸序列,使其具备预定的物理或功能特性。与依 赖大量数据训练的典型人工智能模型不同,该方法依托已有且足够精确的物理模拟体系,通过梯度优化 高效搜索满足特定功能需求的蛋白质序列,如形成柔性连接结构或响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团队强调,目标并非用数据驱动模型替代物理理解,而是将真实的分子行为规律嵌入设计过程,使生成 的蛋白质序列不仅具备功能性,而且其设计过程本身就根植于自然界真实的动力学原理。由此设计出的 蛋白质是"可微分的",意味着每一步优化都建立在对系统物理状态连续、精确调控的基础上,而非依赖 黑箱式的预测。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哈佛大学与西北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机器学习方法,能够从无序蛋白质中排序,设 计出具有特定性质的内在无序蛋白质(IDPs),从而突破了当前人工智能(AI)工具在解析约30%人类 蛋白质结构上的局限。该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计算科学》。 这类蛋 ...
张一鸣近年来首次公开露面,对字节跳动意味着什么
搜狐财经· 2025-10-10 21:39
创始人公开露面与角色转变 -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近4年来首次在国内公开露面,其关注度极高[1] - 此次露面未讨论抖音、豆包AI等核心业务或公司战略,而是专注于人才与教育话题[3] - 张一鸣于2021年5月20日宣布卸任CEO,由联合创始人梁汝波接任,其卸任原因是希望公司能有更大的创新突破[5] 创始人的人才观与管理哲学 - 张一鸣长期关注人才招聘与培养,认为许多人才的潜力未被充分挖掘[3] - 其人才观强调好奇心、进取心和对不确定性的乐观心态,认为这些特质比五年工作经验更重要[4] - 他以机器学习中的“过拟合”现象类比,指出创新需要思维活跃、有热情和韧性的人才,核心是独立思考和重视实践[3] - 张一鸣自认不擅长传统管理和社交,更喜欢研究组织原理,并决定放下日常管理,聚焦于远景战略、企业文化等长期事项[6] 创始人的长期关注与公司动态 - 张一鸣喜欢思考理论上可能存在但现实中尚未发生的事情[7] - 卸任CEO后,他计划以十年为期,专注学习知识、研究新事物,为公司创造更多可能[8] - 他特别提到虚拟现实、生命科学、科学计算等领域正显现出对人类生活的曙光[9] - 卸任后张一鸣保持低调,但自2023年下半年起定期参加字节跳动Seed核心技术团队的复盘讨论会[10] 市场关注热点与公司上市传闻 - 字节跳动作为2010年后崛起的互联网巨头,凭借TikTok成为最成功的出海公司,市场关注度居高不下[11] - 围绕张一鸣的核心话题包括AI、算法、新首富、新加坡、字节跳动上市等关键词组合[11] - 关于张一鸣入籍新加坡和字节跳动上市的传闻屡次出现,但均被公司辟谣,从2018年至今公司被传上市至少7次[11] - 字节跳动上市迟迟未能实现,主要堵点在于监管、地缘环境及业务透明性等方面的不确定性[12] 公开露面的象征意义与TikTok选择 - 张一鸣此次公开露面的象征意义远大于企业经营意义,被视为公司迎来重大确定性的信号[15] - 公司于2024年9月20日发布公告,表示将按照中国法律要求推进相关工作,以确保TikTok美国公司继续服务美国用户[16] - 张一鸣的动向被视为公司发展的关键风向标[13]
张一鸣卸任字节跳动CEO后首度公开亮相
搜狐财经· 2025-10-10 18:19
仪式上,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现场发表题为《创新:一条不同寻常的路》的演讲,指出AI时代正在重构知识获取与创新方式;徐汇区区长王华表示 区政府将支持中心融入区域科创生态。 自2021年张一鸣卸任CEO后,字节跳动由联合创始人梁汝波接任,此次创新中心的成立凸显其持续关注AI技术人才培养与长期行业布局。 该机构由张一鸣与上海交通大学ACM班创始人俞勇教授共同发起,定位为民办非营利性组织,旨在培养泛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青年创新人才。 张一鸣在发言中以机器学习中的"过拟合"现象比喻人才培育痛点,指出部分人才虽具备专业技能,却难以应对创新任务。 他强调中心将聚焦思维活跃性、实践能力与长期主义视野,通过科技史串联多学科知识,在开放环境中培养拥抱不确定性的创新力量。该项目已招募首批 14名16-18岁的预备研究员,未来每年计划招聘30名16-18岁的青少年作为全职预备研究员。 10月9日,据知春创新中心公众号消息,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在卸任首席执行官后首次公开露面,现身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开业仪式。 ...
知名机器人专家喊话:投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的数十亿美元,正在打水漂
36氪· 2025-10-10 18:18
知名机器人专家罗德尼・布鲁克斯(Rodney Brooks)是 iRobot 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曾在麻省理工学院 (MIT)深耕数十年。他对特斯拉、以及备受关注的 AI 机器人公司 Figure 等企业的技术路线尤为质疑 ——这些公司试图通过让机器人观看人类执行任务的视频,来教会它们掌握灵活操作的能力。在一篇新 文章中,他将这种方法称为"纯粹的空想"。 长期以来,布鲁克斯还认为,AI 并非像包括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内的许多人所宣称的那样,是 一种"关乎人类生存的威胁"。早在 2017 年,TechCrunch 就曾在 MIT 与布鲁克斯探讨过这一话题——当 时的科技格局虽与如今不同,但也并非完全迥异。 当时布鲁克斯就表示,他已开始看到越来越多公司专注于为机器学习制作数据集——这一趋势此后一直 持续。与此相关的是,他还曾提出观点:尽管大型科技公司长期以来在数据掌控量上拥有看似不可逾越 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在机器人领域的胜利是"必然结果"。然而如今,领先的机器人公司仍未能 摆脱这些科技巨头的影响。 此外还有安全问题。全尺寸行走人形机器人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才能保持直立。一旦摔倒,它们会具有极 高 ...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久违露面并发言,现身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长期关注人才的招聘与培养
搜狐财经· 2025-10-10 14:43
活动现场,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久违露面并发言。张一鸣称,自己长期关注人才的招聘与培养,注意到许多人才的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他以机器学习 中的"过拟合"现象作比,指出有些人专业技能很强,但在创新任务面前却难以发挥。他强调,创新中心希望培养的是思维活跃、富有热情与韧性的青年人 才,鼓励他们独立思考、重视实践,保持长期主义视角,在探索中成长,并学会以平常心拥抱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 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蓝鲸新闻10月10日讯(记者 武静静)据知春创新中心公众号,10月9日,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正式开业,该中心由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上海交通大 学ACM班创始人俞勇教授共同发起。定位为民办非营利性机构,将面向对泛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年轻人开放招聘。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蓝鲸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京北方实控人方减持套现1.94亿元 2020年上市募9.3亿
中国经济网· 2025-10-10 10:59
减持计划与执行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致行动人元道投资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6,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0%,其中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 [1] - 元道投资自2025年9月8日至2025年10月9日,累计减持公司股份8,808,31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2%,其中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6,565,316股(占0.76%),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2,243,000股(占0.26%) [2] - 本次权益变动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由58.00%下降至56.98%,触及1%的整数倍变动 [2] 减持交易细节 - 根据减持区间均价21.97元/股计算,元道投资本次减持套现约1.94亿元 [3] - 股东永道投资与元道投资均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费振勇、刘海凝夫妇控制的企业 [3]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IPO)信息 - 公司于2020年5月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价格为23.04元/股,公开发行总量为4,017万股 [3]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92,551.68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86,555.00万元 [3]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费用共计5,996.68万元,其中承销保荐费为4,365.65万元 [4] - 公司IPO保荐机构为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谢金印、乔军文 [3] 募集资金用途 - 公司IPO拟募集资金86,555.00万元,计划用于金融IT技术组件及解决方案的开发与升级建设项目、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机器学习的创新技术中心项目、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