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搜索文档
 2025浦江创新论坛主论坛在上海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12:01
 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主题为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以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并应对全球性挑战 [1] -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论坛凝聚了发展共识,明确了合作方向,为产业变革与创新发展注入了思想动力 [2]   中国科技创新战略 -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 - 中国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和全领域布局,旨在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中国将加强双多边政府间和民间科技交流合作,促进技术、成果、平台、人才等多维度合作贯通 [1]   国际合作与全球科技治理 - 中国将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打造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等交流平台 [1] - 中国将加快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为解决世界性重大科学难题作出贡献 [1] - 中国将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清洁能源、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对话 [1]   白俄罗斯科技创新政策 - 白俄罗斯将创新发展作为国家政策优先事项,并制定完善国家立法 [2] - 白俄罗斯明确了2026-2030年国家科学、科技与创新活动的优先方向 [2] - 白俄罗斯积极发展科技基础设施,吸引青年人才,完善成果商业化体系,促进国际科技合作 [2]   论坛研讨前沿领域 - 10名科学家、企业家及创新青年专家围绕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发表演讲 [2] - 5名科学家围绕"共塑创新生态:全球科技共同体的挑战与应对"展开了圆桌对话 [2]
 原创科普展品亮相奥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0 06:50
 科技展览活动内容 - 中国科技馆设立三大展区 展示生命科学 宇宙探索 AI创造 先进制造等前沿领域15件互动科普展品 包括表情互动镜 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机 舰载机起降巡航VR体验 分布式光纤传感 FAST天眼等[2] - 现场展示智慧高速公路 仿生软体机械鱼 沉浸式VR火箭发射观礼系统等展品[3] - 朝阳区科技文化嘉年华设置19个主题展 涵盖科普元宇宙虚拟交互 AIGC创意 天文学星空奥秘 空间科学星际探索 数字医疗健康守护等内容[3]   科技互动体验项目 - 奥园科技秀场推出30项科技体验 包括象棋机器人人机对弈 VR头盔沉浸式动感模拟飞行[3] - 无人零售车 咖啡机器人提供餐饮服务[3] - 科普展设置打卡消费街区 各类泛科技品牌 文创工作室入驻 带来潮流科技文创新品[3]
 国家发改委:全方位支持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14:51
国家发改委:全方位支持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 肖渭明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中国将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卡点和堵 点,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在人才培育 上,中国将持续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 才培养模式,完善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和培养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澍楠 中新社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肖渭明19日表示,中国将瞄准人工智能、量 子技术、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全方位支持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 "现代化进程中的新质生产力"国际研讨会当天在北京举行。肖渭明在会上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 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新质生产力已展 示出对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并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他透露,下一步,中国将围绕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技术革命性突破。例如, 中国将瞄准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命科学、新能源、 ...
 奥园景观大道变身科普展区
 北京晚报· 2025-09-19 14:51
本报讯(记者朱松梅 通讯员雷萌萌)今天上午,全国科普月欢乐科学游园活动暨朝阳区科技文化嘉年 华活动在奥林匹克公园举行。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变身科普展区,不少"国字号"科技馆和企业参展, 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科技体验。 本次活动设置四大核心板块,分别为中国科技馆主题展、朝阳区科技文化嘉年华、奥园科技秀场及文创 休闲区。 中国科技馆设立三大展区,精选聚焦生命科学、宇宙探索、AI创造、先进制造等前沿领域的展品,将 重大科学问题及突破性科技成果进行原位科普转化。一批原创首台(套)科技成果科普化展品亮相,包 括表情互动镜、"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机等15件互动科普展品。此外,现场还展示了智慧高速公 路、仿生软体机械鱼等展品。 朝阳区科技文化嘉年华涵盖科普元宇宙虚拟交互、天文学星空奥秘、空间科学星际探索、数字医疗健康 守护等内容,共设置19个主题展。此外,奥园科技秀场还推出30项科技体验,观众能与象棋机器人展开 人机对弈,也可以戴上VR头盔沉浸式体验动感模拟飞行。 ...
 数读“十四五”答卷︱世界第一、全球领先!一组数据看我国科技事业历史性成就
 央广网· 2025-09-19 10:39
9月1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并答记者 问。会上介绍,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戳图!一组数据看我 国科技事业历史性成就! 0 0 0 0 0 STAT t 库看 CFI · Trick 我国科技事业 历史性成就! 亚网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IDH IHANDI 0 g 0 .00 ALO OL 2020年增长4 さ YO ; 研发投入强度达 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 世界第 o 型 下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 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闻网 umumi REFERES 日-- 付不小于 NI 000 r Re 7 FSI K 发投入2000强,占上榜企业比重为26.2% 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较2020年增 83%。 电脑 lə 0 11 5202 基础研究经费达 4 增长超70%,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 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E 平国 ...
 新世纪期货交易提示(2025-9-19)-20250919
 新世纪期货· 2025-09-19 10: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震荡偏多:铁矿石 [2] - 偏多:煤焦 [2] - 震荡:螺纹、玻璃、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2年期国债、5年期国债、原木、橡胶、PTA [2][4][6][10] - 反弹:纯碱、10年期国债 [2][4] - 下行:中证1000 [4] - 高位震荡:黄金、白银 [4] - 区间震荡:原木 [6] - 底部盘整:纸浆 [6] - 偏空对待:双胶纸 [6] - 宽幅震荡:豆油、棕油、菜油 [6] - 震荡偏空:豆粕、菜粕、豆二、豆一 [6][7] - 震荡偏强:生猪 [7] - 观望:PX、MEG、PR、PF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各品种受不同因素影响呈现不同走势,需关注各品种的供需、成本、政策、市场情绪等因素变化,如铁矿石关注供应回归和需求回升情况,煤焦关注供应和旺季需求,螺纹关注库存表现等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黑色产业 - 铁矿石:美联储降息落地,节后交易回归现实,全球及澳洲巴西发运总量环比增加,供应回归,日均铁水产量回升带动需求,钢厂盈利比例回落但减产动力不足且有补库预期,基本面矛盾有限,关注2601合约前高一线能否站稳 [2] - 煤焦:煤矿停产消息和“反内卷”预期推动盘面反弹,下半年焦煤供应或弱于去年,“金九银十”旺季来临,个别焦企提涨,日均铁水产量回升带动需求,中长期“反内卷”政策或使煤焦再次拉涨 [2] - 螺纹:美联储降息,节后关注现实,煤焦反弹带动成材,产量小幅回落但供应仍高,表需回升库存压力增加,地产投资回落总需求难逆季节性,传统旺季“反内卷”预期升温,成本上涨带动成材,2601合约震荡偏强,关注库存表现 [2] - 玻璃:期货拉涨受上游燃料价格和宏观情绪驱动,沙河煤改气或使盘面反复,成本增加,专项债额度提前下发,供需矛盾未实质改善但库存去化提供信心,01合约关注冷修路径和现实需求 [2]  金融行业 - 股指期货/期权:上一交易日各股指有不同程度下跌,部分板块资金有流入流出情况,市场整体回落,建议控制风险偏好,减持股指多头 [4] - 国债:中债十年期到期收益率下行,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市场利率波动,国债走势趋弱,多头轻仓持有 [4] - 黄金:定价机制向央行购金转变,货币属性上美国债务问题或使美元信用受损,金融属性上对债券替代效应减弱,避险属性上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紧张仍存,商品属性上中国实物金需求上升,金价维持高位震荡 [4]  轻工业 - 原木:港口日均出货量回升,8月新西兰发运量下降9月到港量预计低位,库存回升至关键阈值,现货价格分化,成本端支撑减弱,交割意愿提升,预计区间震荡 [6] - 纸浆:现货市场价格下跌,针叶浆外盘价维持、阔叶浆上涨,成本支撑增强,但造纸行业盈利低、库存压力大、需求转好待验证,预计底部盘整 [6] - 双胶纸:现货市场价格偏稳,排产稳定开工回升,但9月是下游淡季,招标未开始,纸价利润低,供需矛盾突出,盘面贴水现货,整体偏空 [6]  油脂油料 - 油脂:马棕油8月产量增库存升,9月高频数据显示出口疲弱,国内菜籽进口有缺口补充,市场对美生物燃料提案失望但印尼有需求预期,国内豆油库存压力大但后续到港或减少,双节前有备货需求,油脂短期宽幅震荡,关注美豆产区天气和马棕油产销 [6] - 粕类:美豆新作总产量升、出口需求弱、期末库存增,国内供应压力大,下游需求疲软,预计震荡偏空,关注美豆天气和大豆到港情况 [6][7]  农产品 - 生猪:交易均重小幅上涨,多数省份出栏体重上升,前期受政策和天气影响出栏体重偏小,近期部分地区增重挺价,屠宰企业开工率小幅上涨,学校开学备货需求提升,预计后期开工率增加,下周养殖企业出栏恢复正常,标猪供应充裕或使价格承压,肥标价差或小幅走阔 [7]  软商品 - 橡胶:供应端云南割胶利润负但天气改善、海南前期受台风影响近期产量增加、泰国杯胶价格涨、越南降水多原料价格有支撑;需求端轮胎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库存继续下降,预计价格宽幅震荡 [10]  聚酯行业 - PX:美油库存增长油价下跌,PX供需双增但近月转弱,PXN价差松动,价格跟随油价波动 [10] - PTA:油价振幅大,PXN价差松动,成本支撑一般,供应和下游负荷皆增,终端订单弱,价格跟随成本波动 [10] - MEG:上周港口库存小幅累库,后续到港量不高,预计库存维持低位,终端需求改善,国产回升,供应压力增加,中期供需宽平衡,价格受低库存支撑 [10] - PR:聚酯瓶片下游逢低刚性补入,供应端利好有限,预计震荡盘整 [10] - PF:产业链供需预期不佳,但美联储降息和主原料低加工费有成本支撑,或带动短纤价格短期小涨 [10]
 新华社权威速览丨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十四五”我国科技创新有这些亮点
 新华社· 2025-09-18 21:23
 重大科技成果 - 天宫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 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5] - 5G通信实现大规模应用 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5] - 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飞行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首位 CR450动车组巩固高铁技术领先优势[5] -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 特高压输变电世界领先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6]   科技创新能力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48% 研发强度达2.68%超过欧盟平均水平[6] - 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 较2020年增长超70% 在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6] - 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6] - 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能力提升 科技领军企业加快成长[6][7]   区域创新布局 - 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支撑引领作用增强 深圳-香港-广州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8] - 成渝武汉西安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8] -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从2020年第14位升至2024年第10位[8]   科技体制改革 - 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链主制等创新模式 完善项目监督检查机制[11]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超80%[11] - 科创板首发上市376家企业 首发募资超6000亿元[11] - 2025年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达8000亿元[11]   国际科技合作 - 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签署119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12] - 加入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12] - 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深入实施 联合实验室全面布局建设[12] - 牵头发起深时数字地球海洋角排放等国际大科学计划[12]
 中国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18:57
 研发投入与强度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人民币 较2020年增长48% [1] - 研发投入强度达2.68% 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1] - 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 较2020年增长超70% [1]   研发人员与创新能力 - 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1] - 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1]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50万家 较2020年增加83% [2]   产业创新与经济效益 - 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 [1] -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 [1] - 人工智能 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形成新经济增长点 [1]   企业研发与国际合作 - 524家中国大陆企业进入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 占上榜企业比重26.2% 较2020年增加4.8个百分点 [2] - 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签署119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 [2] - 加入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 [2]
 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科技部:我国高水平论文数量等世界第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7:49
 研发投入与强度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 [1] - 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1] -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1]   基础研究与原创成果 - 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70% [1] - 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 [1] - 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1]   青年科研人员支持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超过8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