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组学
icon
搜索文档
A股收评 | 股指齐调整!大消费逆势活跃
智通财经网· 2025-05-15 15:19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沪指跌0.68%报3380.82点,深成指跌1.62%报10186.45点,创业板指跌1.91%报2043.25点 [3] - 两市超3800股下跌,上涨1407家,78股涨停,12股跌停 [3] - 大消费赛道逆势活跃,食品饮料、美容护理、医美板块拉升,西王食品等多股涨停 [1] - 航运港口板块延续涨势,南京港等多股3连板,纺织服装板块回升,华纺股份8天6板 [1] - 算力、光伏、消费电子、汽车链等板块跌幅居前,科华数据逼近跌停 [1] 机构观点 - 高盛将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12个月目标分别上调至84点和4600点,潜在上涨空间11%和17%,维持超配评级 [1] - 华安证券认为中美经贸摩擦缓和超预期,但市场继续上行需宏观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支撑 [2] - 民生证券指出中国资产韧性或高于海外,推荐消费、金融、资源品和资本品行业 [9] - 东方证券预计沪指可能挑战3440点区域,大金融走强或带动题材补涨,航运板块短期货量脉冲式增长 [11] 行业动态 - 麦角硫因概念活跃,川宁生物20%涨停,抗衰老产业分为医学和非医学赛道,后者涵盖AI、大数据等领域 [2] - 中科院理化所突破电催化重整废弃PET塑料制备生物可降解PGA技术,成本降至1240.12美元/吨,接近聚烯烃塑料区间 [6] - 我国牵头制定的适老化数字经济国际标准ISO 25556:2025发布,覆盖在线购物、数字银行等老年人高频场景 [7][8] - 中美互降关税后中国至美国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277%,从5709个标准集装箱增至21530个 [9] 政策与改革 - 证监会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一揽子政策,增强制度包容性支持科技创新 [5]
Seer(SEER)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4 05:32
Seer (SEER) Q1 2025 Earnings Call May 13, 2025 04:30 P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 Kelly Gura - Vice PresidentOmid Farokhzad - Chair and CEODavid Horn - President & CFO 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 Rachel Vatnsdal - Senior Equity Research Analyst, Healthcare Operator Good day, and thank you for standing by. Welcome to the SEER First Quarter twenty twenty five Earnings Conference Call. At this time, all participants are in a listen only mode. After the speakers' presentation, there will be a question and answer ...
Seer(SEER)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4 05: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42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310万美元增长37%,主要因仪器、耗材和服务收入增加 [7][23] - 2025年第一季度产品收入290万美元,服务收入120万美元,其他收入6万美元 [23][24] - 2025年第一季度总毛利210万美元,毛利率49%,高于2024年第一季度的140万美元和44%的毛利率 [25]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运营费用228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660万美元减少14% [26]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114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230万美元减少7% [26]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114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430万美元减少20% [26] - 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1990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净亏损2070万美元 [27] - 2025年第一季度自由现金流亏损约1210万美元,预计全年自由现金流亏损在4000 - 4500万美元 [27] - 截至2025年5月6日,公司有5480万股A类普通股和400万股B类普通股流通 [28] - 公司预计2025年营收在1700 - 1800万美元,中点较2024年全年增长24% [7][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产品收入主要来自Proteograph仪器和耗材套件销售,2025年第一季度为290万美元 [23] - 服务收入主要来自STACK服务项目,2025年第一季度为120万美元,客户对通过STACK运行项目兴趣高,样本量同比增加 [24] - 其他收入为租赁和运输收入,2025年第一季度为6万美元 [2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学术和政府实体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30%,2025年第一季度学术、政府和生物制药市场在收入和仪器安置方面平衡较好 [29][43] - 公司约25%的总收入来自美国以外客户的产品销售,目前对中国的业务暴露有限,但环境不稳定 [3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认为其技术将重新定义蛋白质组学轨迹,长期愿景和机会不变,专注于扩大用户群、推动大型队列研究、产品创新和让客户获得生物见解四个关键增长驱动因素 [6][34] - 公司通过与供应商合作确保近期价格稳定,评估成本结构以提高长期利润率,积极降低业务风险 [10] - 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资和股票回购计划,认为其强大资产负债表是竞争优势 [8] - 公司与赛默飞世尔科技合作共同营销和销售Proteograph产品套件,已完成美国销售团队培训,将培训欧洲销售团队 [19][2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近期宏观经济波动,包括关税和政府资金挑战预计持续,限制全年可见性,但公司长期愿景不变,对技术更有信心 [6] - 尽管宏观经济不确定和客户面临逆风,公司重申2025年营收指引,认为自身是领先的无偏且可扩展平台,处于蛋白质组学发现之旅开端 [7][14] - 公司认为当前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投资足以实现现金流盈亏平衡,将谨慎管理现金余额,利用资产负债表优势抓住机会 [28][2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有42篇客户出版物、预印本和评论展示平台能力,许多发表在高影响力期刊 [12] - 发现生命科学与公司合作获得一份为新客户运行10000个样本研究的重要合同,预计未来会有更大规模研究 [13][40] - 第一季度一半仪器发货给曾使用STACK的客户,近一半STACK客户是新客户,STACK是收入来源和战略营销资产 [16] - 公司战略仪器安置计划(SIPP)是采用催化剂,第一季度部分仪器通过该计划发货 [1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请介绍发现生命科学项目的规模和持续时间 - 这是一个10000个样本的研究项目,客户对可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进行广泛分析后,认为Proteograph与Astral结合、由发现生命科学提供服务能产生最佳数据集,预计需12 - 18个月完成,未来一个月左右会有新闻稿公布更多细节 [36][37][38] - 2025年是基于Proteograph产品套件的大规模无偏蛋白质组学项目开展之年,预计未来会有更大规模研究宣布 [40][41] 问题: 美国学术和政府客户全年收入预计下降情况如何,第一季度和3、4月订单趋势怎样 - 学术和政府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30%(学术18%、政府12%),2025年营收指引已考虑这两个市场的疲软情况,第一季度学术、政府和生物制药市场在收入和仪器安置方面平衡较好,目前情况相对稳定,但形势多变 [43] - 第一季度情况良好,但第二季度相对第一季度有一些疲软,人们因关税、NIH资金和药物定价控制提案等因素变得更谨慎,NIH预算减少可能影响未来拨款,部分客户今年剩余时间有资金,但未来情况不确定 [44][45]
Biodesix(BDSX)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4 05: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总营收18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 [22] - 毛利润率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78.6%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79.4% [4][23] - 第一季度净亏损1110万美元,同比改善18%;调整后EBITDA亏损620万美元,同比改善11% [24] - 第一季度末无限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60万美元,随后提取1000万美元贷款,现金储备增至2760万美元 [25] - 全年营收指引调整为8000 - 8500万美元,预计第四季度实现调整后EBITDA转正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肺部诊断业务 - 第一季度肺部诊断测试收入1630万美元,测试量约13800次,较2024年第一季度分别增长18%和16% [22] 开发服务业务 - 第一季度开发服务业务收入17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增长61% [20][22] - 第一季度末合同金额但未确认收入为109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 [2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025年聚焦三大目标:增长营收、提高运营效率以在第四季度实现正调整后EBITDA、推进产品管线发展 [4] - 肺部诊断业务拓展至肺科医生转诊网络,采用基于区域的销售策略,重新配置销售团队 [5][9] - 评估放射组学和数字诊断领域,引入新负责人,结合AI和放射组学与血液检测 [12][13] - 产品管线目标是开发新测试和扩大现有测试适应症,包括新的MRD组合测试和Veristrat扩大适应症 [14] - 对于非肺部商业重点的新产品和适应症,计划合作分销或授权商业化 [1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一季度受季节性、天气、火灾和呼吸道疾病季节影响,肺部诊断测试量受销售代表数量影响 [22] - 预计2025年下半年销售团队招聘加速,业务增长加快 [25] - 对实现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转正有信心,认为现有资金足以支持到盈亏平衡 [26][4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连续第二年被评为2025年最佳工作场所 [28] - 计划在秋季举办研发日,分享产品管线进展 [20][8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招聘初级保健销售代表与预期不同之处及对新指引的信心 - 招聘初级保健销售代表需确定目标招聘概况、背景、经验和网络,且公司对该群体较陌生,需时间介绍策略并让其适应,但目前已取得进展,对招聘和目标有信心 [33][34] 问题2:初级保健和肺科销售团队领导结构 - 保持相同领导团队和结构,采用基于区域的“单元”结构,区域销售总监和地区副总裁管理所有销售代表 [36][37] 问题3:第二季度与下半年营收预期节奏 - 预计第二季度平均有70 - 75名销售代表,第三季度约85名,第四季度95名 [39] 问题4:初级保健医生使用技术的早期订单模式 - 利用转诊网络,初级保健医生和肺科医生认可产品价值,认为可帮助识别转诊患者,早期进展良好 [41][43] 问题5:提取1000万美元贷款后资本需求和资金消耗情况 - 公司努力追赶销售组织进度,营收落后约一个季度,但运营费用低,销售和营销同比略有下降,结合预期销售增长和成本控制,有信心在第四季度实现调整后EBITDA转正,1000万美元贷款增加了信心和资金灵活性,认为现有资金足以支持到盈亏平衡 [44][45] 问题6:销售代表具体变化对日常工作的影响 - 肺科销售顾问日常工作不变,仍拜访肺科医生;新增助理销售顾问支持现有订单客户,初级保健销售代表拓展转诊网络中的初级保健医生 [49][51] 问题7:试点中是否包含综合医疗网络(IDN)及新配置对其的帮助 - 试点未特别针对IDN,采用自下而上方法,发现初级保健医生有检测意识和现场采血能力,认为其可更高效,逻辑上IDN也有潜力 [53][55] 问题8:未来几年销售代表数量是否固定为95名 - 计划2025年底达到95名销售代表,2026年每季度招聘约6名,到2026年底约120名,将持续评估增长情况 [56] 问题9:初级保健市场招聘及销售代表效率 - 试点表明初级保健销售代表与肺科销售顾问效率相似,销售培训计划有调整但时间和详细程度相当,预计效果和效率与肺科销售顾问一致 [62][63] 问题10:开发服务业务受制药行业动态影响及收入占比 - 目前未受关税和最惠国待遇定价等影响,将持续监测;开发服务业务收入预计占总营收约10% [66][68] 问题11:何时意识到销售团队扩张影响营收及未来如何提高可见性和沟通 - 第一季度初决定探索初级保健医生市场并开始招聘,招聘过程中发现所需时间比预期长,且销售团队区域调整导致部分人员离职,公司作为学习型组织,会快速应用经验教训,对战略和增长有信心 [74][76] 问题12:若营收疲软,实现调整后EBITDA盈亏平衡的措施 - 除营收增长外,可通过控制成本实现目标,公司将快速招聘销售代表并密切管理费用 [78][79] 问题13:治疗指导业务中表现良好的测试及Genistrat NGS情况 - IQ肺部系列产品中,Baristrat是关键驱动产品,无竞争优势;Genistrat NGS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主要帮助肺科医生早期检测和诊断癌症,该测试贡献较小但具战略价值 [81][82] 问题14:MRD测试商业化方式及销售团队建设 - 2025年商业重点是Notify测试,MRD测试年底面向生物制药研究,2026 - 2027年长期规划将分阶段进行,确保有报销计划和支付方支持 [84][85] 问题15:销售代表分配到不同区域的决策依据 - 肺科销售顾问与区域一对一匹配,助理销售顾问和初级保健销售代表根据测试量、账户数量、地理区域和现有关系等因素分配,优先投资已建立关系的区域 [91][93][94] 问题16:测试量下降及医生对销售代表促销敏感度 - 第一季度测试量下降受季节性、天气和呼吸道疾病等因素影响,销售代表减少会影响新客户获取,但公司对销售代表生产力有信心 [96][97][98] 问题17:销售代表数量减少及区域调整原因 - 调整是为平衡增长和盈亏平衡目标,肺科销售代表区域调整导致部分人员离职,助理销售代表因晋升预期变化也有人员离职,但初级保健销售取得成功,公司将根据经验调整区域数量 [104][105][109] 问题18:减少区域数量的基本思路 - 公司首要目标是实现盈亏平衡,减少区域数量是为平衡招聘初级保健销售代表的支出和回报,且肺科医生鼓励公司拓展初级保健市场,该举措已获良好反馈 [109][110] 问题19:是否考虑与初级保健领域合作 - 公司考虑过合作,但试点显示初级保健市场有机会,且公司可自行拓展,目前选择自主扩张,但对合作持开放态度,将持续评估 [113][114]
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将出席ACCSI 2025,共议质谱分析技术前沿
仪器信息网· 2025-05-09 16:16
空间组学与质谱成像技术(MSI) - 2022年Nature将空间组学评为最值得期待的七项技术之一,凸显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潜力 [3] - MSI技术具备多尺度可视化分析能力,可从整体动物、组织到单细胞层面实现分子空间定位与定性分析 [3] - 该技术能揭示分子在生物体内的特异性分布,建立分子功能与空间位置关联,助力解析生理病理机制 [3] - MSI推动空间多组学发展,为药物研发、疾病机制研究和新型标志物发现提供创新手段 [3] MSI技术发展前景 - 单细胞水平的高通量检测、精准识别及完整分子表征成为当前MSI技术研发重点 [4] - MSI有望发展为新一代分子病理诊断技术,通过原位标志物发现推动新型分子病理诊断方法 [4] - 跨学科融合趋势下,基于MSI的临床检测、分子分型技术将成为实现精准医疗的重要路径 [4] - 未来MSI技术将深度融合AI与高通量自动化,AI可显著提升质谱数据离子识别效率并助力新原理质谱仪研发 [4] 行业活动与专家背景 - 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将于2025年5月13日在ACCSI2025"第九届质谱产业化论坛"进行主题报告 [4] - 该教授现任"质谱成像与代谢组学"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主任,发表130余篇论文含PNAS等顶级期刊,获16项专利授权 [7] - ACCSI2025以"数智驱动 新质引领"为主题,将于2025年5月11-13日在上海松江区召开,搭建科学仪器行业多方交流平台 [11]
Illumina(ILMN)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9 05: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营收10.4亿美元,按报告基础计算同比下降1.4%,其中外汇带来1.2个百分点的逆风,固定货币营收基本持平;剔除中国市场后,固定货币营收同比略有增长 [20] - 测序耗材营收6.9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受高通量耗材的强劲表现和高通量测序向X系列的持续过渡推动 [20] - 测序仪器营收1.09亿美元,第一季度同比基本持平,高通量X系列仪器出货量高于预期,低通量产品组合中MySeq i100成功推出 [23] - 测序服务和其他营收1.42亿美元,同比下降约5%,符合预期,主要是由于去年与AGD联盟的某些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收入的时间安排 [24] - 非GAAP毛利率为67.4%,同比增加30个基点;非GAAP运营费用为4.89亿美元;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20.4% [25][26][27] - 非GAAP其他费用(主要包括净利息费用)为1500万美元,非GAAP税率为22%,平均摊薄股份约为1.59亿股,非GAAP每股收益为0.97美元,处于指引范围高端 [27] - 运营现金流为2.4亿美元,资本支出为320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为2.08亿美元 [28] - 2025年更新后的营收指引在41.8 - 42.6亿美元之间,下降幅度在1% - 3%之间,剔除大中华区后,增长范围为持平至2%;预计非GAAP运营利润率约为21.5% - 22%;非GAAP税率预计约为22%,每股收益指引范围为4.2 - 4.3美元 [38] - 第二季度预计总营收在1.04 - 1.06亿美元之间,大中华区营收在5500 - 6500万美元之间,大中华区以外营收在9800 - 1亿美元之间,同比下降23%;预计非GAAP运营利润率约为21%,非GAAP每股收益在1 - 1.04美元之间 [3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测序耗材业务 - 第一季度营收6.9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高通量耗材表现强劲,高通量测序向X系列持续过渡 [20] - 第二季度后半段,受NIH和其他研究资金水平不确定性影响,研究和学术界客户在耗材采购上更加保守,估计影响耗材同比增长约1个百分点 [21] - 第一季度约68%的高通量千兆碱基出货量和约43%的高通量耗材营收来自NovaSeq X系列;研究市场中超过80%的高通量千兆碱基出货量已来自NovaSeq X系列,临床业务中超过50%的业务量也来自X系列 [22] 测序仪器业务 - 第一季度营收1.09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高通量X系列仪器出货量高于预期,低通量产品组合中MySeq i100成功推出 [23] - 第一季度约60%的X系列仪器被放置到临床客户处 [23] 测序服务和其他业务 - 第一季度营收1.42亿美元,同比下降约5%,符合预期,主要是由于去年与AGD联盟的某些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收入的时间安排,剔除这些因素后,核心服务和信息业务实现了中个位数增长 [2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中国市场 - 由于出口测序仪器受限,预计2025年该地区营收降低,全年营收预计在1.65 - 1.85亿美元之间,其中第一季度确认营收7200万美元,预计第二季度营收6000万美元,下半年中点贡献仅4300万美元 [32] 其他市场 - 剔除大中华区后,预计测序耗材增长在持平至2%之间,测序仪器预计与去年基本持平 [33][3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继续执行战略,到2027年实现高个位数营收增长和500个基点的利润率扩张,剔除受近期监管发展影响的大中华区 [10] - 推进多组学生态系统,创新管线领先,如2月宣布的新空间产品、近期宣布的用于CRISPR研究的单细胞产品、与Standard Biotools合作开发的蛋白质组学解决方案、ConstellationMAP品种和基于五的基因组技术等 [9][14][17] - 应对外部压力采取措施,包括与中国监管部门就潜在解决方案进行沟通、与美国客户密切合作提供灵活解决方案、实施1亿美元的全球增量成本削减计划、通过供应链优化和定价行动应对关税影响等 [11][12][13] - 行业竞争方面,公司认为自身在市场中表现良好,尽管存在竞争,但客户更倾向于与能提供确定性交付和创新解决方案的公司合作 [87][8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过去几个月面临宏观经济挑战,但公司今年开局良好,第一季度营收和每股收益处于指引范围高端 [7] - 公司具有韧性,多个因素驱动短期和长期增长,NovaSeq X仪器表现出色,X系列过渡进展顺利,创新管线领先 [8][9] - 中国出口限制、美国研究资金不确定性和全球贸易动态给客户带来新压力,但这些是暂时挑战,不会影响公司长期成功和在基因组学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10] - 对公司业务的持续强劲地位和测序需求的潜在增长充满信心,相信能够实现短期和长期财务目标 [29][4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将为大中华区和世界其他地区发布不同的指引,直到中国市场情况得到解决 [11] - 3月实施的1亿美元成本削减计划,已采取必要行动在2025年实现全部节省,未来四年完全年化后总运行率减少超过2.25亿美元 [12][26] - 预计2025年关税总成本约为8500万美元,计划采取措施在2025年抵消约一半的关税影响,2026年进一步缓解影响 [35][36][37] - 公司将继续在先前批准的回购授权下回购股票,本季度末剩余12亿美元 [37]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本季度中国以外的临床和研究营收增长情况,全年按终端市场的假设,以及应对中国市场风险的措施 - 第一季度临床业务表现强劲,耗材业务实现中个位数增长,全年对临床业务的预期有所提高;研究业务方面,耗材业务在高个位数到高个位数中段下降,预计全年研究市场将出现中双位数下降 [49][50][51] - 公司认为自身业务具有韧性,战略框架未受影响,实施的成本削减措施可弥补中国市场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未来有望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44][45][46] 问题2: 中低通量耗材业务变化的原因及占比,以及指南中客户承诺的确认 - 低通量方面,MySeq i100表现良好,订单量可观;中通量业务在困难市场条件下更具挑战性,原因包括该市场不是生产环境、受资金限制、客户向服务提供商转移、X扫描化学的推广以及竞争等因素 [56][57][58] - 今年第一季度长期订单预订量显著增长,业绩义务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优于过去几年 [61] 问题3: 关税动态是否影响第一季度需求,以及宣布的关税是否影响客户购买行为 - 第一季度未看到客户因关税情况而改变行为,第二季度除中国市场有一些担忧外,其他地区未看到实质性影响,但预计全年关税影响显现后会有一定影响,因此下调了指引 [68][69][70] 问题4: 营收指引假设的变化,研究业务下降15%如何纳入指引,以及临床业务的抵消情况 - 最大的变化来自中国市场的分离;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研究业务下降约3个百分点(约9000万美元),临床业务因X系列仪器的持续放置和预期上线的设备表现更强,提供约1个百分点的抵消,定价行动预计也贡献约1个百分点,此外外汇因素比上次指引更有利,增加约0.5个百分点的报告增长 [77][78][79] 问题5: 公司在产品组合中提高价格的信心 - 公司有降低价格的历史,会确保客户获得有竞争力的价格,同时在当前环境下,客户也希望与长期稳定的公司合作,公司采取了谨慎的定价策略,并进行了充分分析,相信客户能够理解公司在困难时期的举措 [83][84][85] 问题6: 客户是否因竞争对手的当前或未来产品而延迟或推迟设备采购 - 公司认为自身在竞争中表现良好,虽然有新的技术概述发布,但技术需要时间验证,目前未看到客户因潜在技术而延迟决策 [87][89][91] 问题7: 中国市场和学术政府市场在2026年的展望 - 中国市场方面,公司正在与中国当局合作寻求解决方案,如果无法在该市场实现长期可持续业务,采取的成本措施可进行补偿;目前预计中国业务在下半年继续下降,如果情况无变化,2026年也将继续减少,但公司仍抱有希望 [97][98][99] - 学术政府市场的逆风是短期或暂时的,相信政治家们会认识到学术研究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未来该市场将有强劲表现 [100] 问题8: SEC对Grail的调查结束后,公司是否有更多自由进行大型收购或涉及购买临床实验室的交易,以及剥离Grail是否有助于加速核心Illumina的发展 - 公司对SEC调查结束且无调查结果感到满意,将继续关注增值型附加收购机会,但目前不考虑MRD领域;公司有良好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主要关注增长型附加并购,同时也会继续在今年剩余时间内机会性地回购股票 [106][109][110] 问题9: 关税缓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对全年每股收益节奏的影响,以及是否假设第四季度预算冲销 - 目前认为2025年关税影响约为8500万美元,计划抵消约一半;公司正在考虑改变供应链、与供应商合作以及优化制造布局,同时已经采取了定价行动,未来将继续优化供应链 [114][115]
Illumina(ILMN)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9 05: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营收10.4亿美元,按报告基础计算同比下降1.4%,其中外汇带来1.2个百分点的逆风,固定货币营收基本持平;剔除中国市场后,固定货币营收同比略有增长 [19] - 测序耗材营收6.9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受高通量耗材的强劲表现以及高通量测序向X系列的持续过渡推动 [19] - 测序仪器营收1.09亿美元,第一季度同比基本持平,高通量X系列仪器发货数量高于预期,低通量产品组合中的MySeq i100成功推出 [22] - 测序服务和其他营收1.42亿美元,同比下降约5%,符合预期,主要是由于去年与AGD联盟的某些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收入的时间安排所致;剔除这些因素后,核心服务和信息业务实现了中个位数增长 [23] - 非GAAP毛利率为67.4%,同比增加30个基点;非GAAP运营费用为4.89亿美元;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20.4% [24][25][27] - 非GAAP其他费用(主要包括净利息费用)为1500万美元,非GAAP税率为22%,平均摊薄股份约为1.59亿股,非GAAP每股收益为0.97美元,处于指引区间高端 [27] - 运营现金流为2.4亿美元,资本支出为320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为2.08亿美元;第一季度回购了约173万股Illumina股票,花费2亿美元,平均价格为每股115.74美元;季度末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约为12.4亿美元,总杠杆率约为1.8倍(总债务与过去十二个月EBITDA之比) [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测序耗材业务 - 第一季度营收6.9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高通量耗材表现强劲,高通量测序向X系列持续过渡;第二季度后半段,受NIH和其他研究资金水平不确定性影响,研究和学术界客户在耗材采购上更为保守,估计影响耗材同比增长约1个百分点 [19][20] - 第一季度约68%的高通量千兆碱基发货量和约43%的高通量耗材营收来自NovaSeq X系列;研究市场中超过80%的高通量千兆碱基发货量已来自NovaSeq X系列,临床业务中超过50%的业务量也已在X系列上进行 [21] 测序仪器业务 - 第一季度营收1.09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高通量X系列仪器发货数量高于预期,低通量产品组合中的MySeq i100成功推出;第一季度约60%的X系列仪器被放置到临床客户处 [22] 测序服务和其他业务 - 第一季度营收1.42亿美元,同比下降约5%,符合预期,主要是由于去年与AGD联盟的某些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收入的时间安排所致;剔除这些因素后,核心服务和信息业务实现了中个位数增长 [2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中国市场 - 由于出口测序仪器受限,预计2025年该地区营收降低,全年营收预计在1.65 - 1.85亿美元之间,其中第一季度确认营收7200万美元,预计第二季度营收6000万美元,下半年中点贡献仅为4300万美元 [10][32] 美国市场 - 研究资金的持续不确定性影响了客户的采购时间,公司正与客户密切合作,提供灵活解决方案以维持研究项目并推动基因组创新 [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继续执行战略,目标是到2027年实现高个位数营收增长和500个基点的利润率扩张(不包括受近期监管发展影响的大中华区) [8] - 推进多组学生态系统,创新管线领先,如2月宣布的新空间解决方案、近期宣布的用于CRISPR研究的单细胞解决方案、与Standard Biotools合作开发的蛋白质组学解决方案、ConstellationMAP品种和基于五的基因组技术等 [7][13][16] - 面对中国出口限制、美国研究资金不确定性和全球贸易动态等挑战,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实施1亿美元的全球增量成本削减计划、通过供应链优化和定价行动应对关税影响等 [11][12] - 行业竞争方面,在中低通量市场面临挑战,主要是市场环境困难、客户向X系列化学试剂转移以及中国市场竞争等因素;但公司认为自身在竞争中表现良好,客户更倾向于选择能提供确定性交付和创新解决方案的公司 [57][58][8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过去几个月面临宏观经济挑战,但公司年初表现良好,第一季度营收和每股收益处于指引区间高端;NovaSeq X仪器表现出色,X系列过渡进展顺利,特别是在临床客户中,测序活动增长强劲 [6] - 公司面临中国出口限制、美国研究资金不确定性和全球贸易动态等外部压力,但这些是暂时挑战,不会影响公司的长期成功和在基因组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8][9] - 公司对业务的持续强劲地位和测序需求的潜在增长充满信心,将继续努力实现长期财务目标;通过成本削减和其他措施,预计能够应对挑战并推动盈利增长 [29][3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将为大中华区和世界其他地区分别发布指引,直至中国市场情况得到解决 [10][29] - 公司在3月实施了1亿美元的全球增量成本削减计划,截至电话会议时已采取必要行动,预计在2025年实现全部节省,未来四年完全年化后总运行率削减超过2.25亿美元 [11][25][26] - 美国政府实施了10%的基线进口关税,某些国家的税率更高,公司预计2025年关税总成本约为8500万美元,将采取措施在2025年部分抵消影响,2026年更全面地减轻影响 [12][34][3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季度外除中国市场的临床和研究营收增长情况、全年按终端市场的营收假设以及应对中国市场风险的措施 - 第一季度临床业务表现强劲,耗材业务实现中个位数增长,全年对临床业务的预期有所提高;研究业务面临挑战,第一季度耗材业务在高中个位数区间下降,全年预计研究市场(尤其是学术和政府领域)将出现接近15%的两位数下降 [48][49][50] - 公司认为业务具有韧性,尽管中国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采取的成本措施能够弥补可能的损失,预计将逐步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44][46] 问题2:中低通量耗材业务变化的原因及占比情况,以及关于订单承诺的确认 - 低通量方面,MySeq i100表现良好,订单量可观;中通量市场在困难环境下更具挑战性,客户可能推迟仪器采购或转向服务提供商,同时部分客户转向X系列化学试剂,且该市场竞争更激烈,但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优于竞争对手 [56][57][58] - 今年第一季度长期订单预订量显著增长,业绩义务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表现优于过去几年 [61] 问题3:关税动态对第一季度需求和客户购买行为的影响 - 第一季度未看到客户因关税情况而出现行为变化,第二季度在中国市场看到了一些担忧情绪,但对世界其他地区没有实质性影响;预计今年剩余时间关税影响显现后会对业务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下调了指引 [67][68] 问题4:营收指引假设的变化原因,研究业务下降15%的影响以及临床业务的抵消情况 - 此前的预测已考虑到中国市场和NIH资金的影响,目前研究业务预计下降约3个百分点(约9000万美元),临床业务因X系列仪器的持续投放和预期新增业务而表现强劲,可提供约1个百分点的抵消,同时定价行动和外汇因素也有一定贡献 [72][74][75] 问题5:公司在产品组合中提高价格的信心 - 公司有降低价格的历史,会确保客户获得有竞争力的价格;在关税环境下,公司采取审慎的定价策略,相信客户会理解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且认为免费测序的竞争对手难以长期维持业务 [80][82][83] 问题6:客户是否因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技术而延迟设备采购 - 公司认为自身在竞争中表现良好,虽然有新的技术概述发布,但客户更看重公司的确定性交付和创新能力,目前未看到客户因潜在技术而延迟决策,新技术需要时间验证 [85][87][89] 问题7:中国市场和学术政府市场在2026年的发展趋势 - 中国市场方面,公司正在与中国当局合作寻求解决方案,如果情况没有改善,预计市场规模将继续下降,但公司采取的成本措施能够弥补损失;学术和政府市场的逆风是短期的,相信未来会恢复强劲表现 [96][97][98] 问题8:SEC对Grail调查结束的影响,以及剥离Grail是否加速了核心Illumina的发展 - 公司对SEC调查结束且无调查结果表示满意,将继续关注增值型并购机会,但目前不考虑MRD领域;公司现金流良好,主要关注增长型的附加并购,同时会继续适时回购股票 [105][107][108] 问题9:关税缓解措施的实施情况、对每股收益节奏的影响以及是否假设四季度预算冲销 - 公司目前认为2025年关税影响约为8500万美元,预计能够抵消约一半;已采取供应链优化和定价等措施,未来将继续优化供应链布局 [113][114]
华大智造:地缘风险波动下业绩稳健,全球测序装机稳步攀升-20250508
中泰证券· 2025-05-08 21: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实现营业收入30.13亿元,同比增长3.48%;归母净利润 -6.01亿元,同比增长1.10%;扣非归母净利润 -6.53亿元,同比增长4.41%;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5亿元,同比下降14.26%,归母净利润 -1.33亿元,同比增长33.67%,扣非归母净利润 -1.45亿元,同比增长31.99% [3] - 分季度看,2024年单四季度公司营收11.43亿元,同比增长61.64%,归母净利润 -1.37亿元,同比增长66.45%,扣非归母净利润 -1.55亿元,同比增长64.68%;2025Q1因美国关税等因素,部分海外订单推迟,增速放缓 [6] - 2024年销售费用率25.42%,同比降3.16pp;管理费用率19.98%,同比增1.83pp;研发费用率24.77%,同比降6.48pp;财务费用率0.76%,同比增5.54pp;毛利率55.51%,同比降3.96pp;净利率 -20.22%,同比增0.64pp [6] - 2024年基因测序仪业务收入23.48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仪器设备收入9.60亿元,同比增长6.92%,试剂耗材收入13.73亿元,同比增长1.43%;2024年新增销售装机近1270台,同比增长48.59%,截至年末全球累计销售装机超4500台,按收入口径全球市占率约7.1%,按新增销售装机口径达28.2%;国内新增仪器装机市场份额约63.8%,收入口径市占率提至39% [6] - 2024年实验室自动化业务收入2.09亿元,新业务收入4.00亿元,剔除相关业务后,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同比增36.69%,新业务常规业务同比增57.05%;新业务板块中,细胞组学相关收入同比增171.98% [6]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36.07、45.00、55.97亿元,同比增长20%、25%、24%;预计归母净利润为 -1.77、0.07、1.82亿元,同比增长70%、104%、2543%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911|3,013|3,607|4,500|5,597| |增长率yoy%|-31%|3%|20%|25%|2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07|-601|-177|7|182| |增长率yoy%|-130%|1%|70%|104%|2,543%| |每股收益(元)|-1.46|-1.44|-0.43|0.02|0.44| |每股现金流量|-2.09|-1.86|1.86|2.08|2.58| |净资产收益率|-7%|-8%|-2%|0%|2%| |P/E|-54.2|-54.8|-185.6|4777.6|180.7| |P/B|3.8|4.2|4.3|4.4|4.3| [2] 基本状况 |项目|数值| | ---- | ---- | |总股本(百万股)|416.52| |流通股本(百万股)|212.93| |市价(元)|79.01| |市值(百万元)|32,908.94| |流通市值(百万元)|16,823.80| [4]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2,284|8,015|9,605|11,724| |应收票据|104|0|0|0| |应收账款|1,476|1,369|1,705|2,131| |预付账款|101|122|152|189| |存货|1,116|1,289|1,610|1,998| |合同资产|2|2|3|3| |其他流动资产|1,434|421|476|532| |流动资产合计|6,514|10,660|12,610|14,934| |其他长期投资|10|12|16|19| |长期股权投资|5|5|5|5| |固定资产|2,076|2,214|2,394|2,610| |在建工程|439|539|539|439| |无形资产|560|580|576|564| |其他非流动资产|710|3,182|3,204|3,227| |非流动资产合计|3,801|6,740|7,071|7,345| |资产合计|10,315|17,399|19,681|22,279| |短期借款|0|0|0|0| |应付票据|83|129|161|200| |应付账款|312|375|468|581| |预收款项|0|0|0|0| |合同负债|165|90|113|140| |其他应付款|473|473|473|473|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53|53|53|53| |其他流动负债|509|687|717|764| |流动负债合计|1,595|2,765|2,925|3,106| |长期借款|487|487|487|487| |应付债券|0|0|0|0| |其他非流动负债|341|341|341|341| |非流动负债合计|828|828|828|828| |负债合计|2,423|3,064|3,224|3,405|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7,890|7,632|7,556|7,655| |少数股东权益|2|-1|-1|2| |所有者权益合计|7,892|7,632|7,555|7,657| |负债和股东权益|10,315|17,399|19,681|22,279| [7]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3,013|3,607|4,500|5,597| |营业成本|1,340|1,612|2,012|2,497| |税金及附加|19|22|29|36| |销售费用|766|721|810|952| |管理费用|602|649|765|896| |研发费用|746|721|855|1,008| |财务费用|23|0|0|0| |信用减值损失|-56|-15|-15|-15| |资产减值损失|-91|-40|-20|-4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5|5|5| |投资收益|0|0|0|0| |其他收益|83|0|0|0| |营业利润|-544|-163|5|165| |营业外收入|6|6|6|7| |营业外支出|12|5|5|5| |利润总额|-550|-162|6|167| |所得税|59|18|-1|-18| |净利润|-609|-180|7|185| |少数股东损益|-8|-2|0|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01|-177|7|182| |NOPLAT|-584|-180|7|185| |EPS(摊薄)|-1.44|-0.43|0.02|0.44| [7]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3.5%|19.7%|24.8%|24.4%| |EBIT增长率|-27.8%|-69.2%|-103.9%|2,543.3%| |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1.1%|-70.5%|-103.9%|2,543.3%| |获利能力| | | | | |毛利率|55.5%|55.3%|55.3%|55.4%| |净利率|-20.2%|-5.0%|0.2%|3.3%| |ROE|-7.6%|-2.3%|0.1%|2.4%| |ROIC|-7.4%|17.2%|16.9%|16.4%| |偿债能力| | | | | |资产负债率|23.5%|17.6%|16.4%|15.3%| |债务权益比|11.2%|2.2%|2.0%|1.7%| |流动比率|4.1|3.9|4.3|4.8| |速动比率|3.4|3.3|3.8|4.2| |营运能力| | | | | |总资产周转率|0.3|0.5|0.5|0.5|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30|142|123|123|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63|77|75|76| |存货周转天数|312|269|259|260| |每股指标(元)| | | | | |每股收益|-1.44|-0.43|0.02|0.44| |每股经营现金流|-1.86|1.86|2.08|2.58| |每股净资产|18.94|18.32|18.14|18.38| |估值比率| | | | | |P/E|-55|-186|4,778|181| |P/B|4|4|4|4| [7][8]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774|1,863|2,088|2,586| |现金收益|-177|171|382|586| |存货影响|90|-174|-320|-388| |经营性应收影响|-832|230|-346|-423| |经营性应付影响|187|109|125|152| |其他影响|-42|-295|-146|-137| |投资活动现金流|-1,935|-496|-500|-456| |资本支出|-482|-609|-550|-505| |股权投资|3|0|0|0| |其他长期资产变化|-1,456|15|-3|0| |融资活动现金流|-104|29|2|-11| |借款增加|192|0|0|0| |股利及利息支付|-24|-307|-348|-393| |股东融资|63|10|10|10| |其他影响|-335|326|340|372| [7]
华大智造(688114):地缘风险波动下业绩稳健,全球测序装机稳步攀升
中泰证券· 2025-05-08 2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大智造2024年业绩有一定表现,虽净利润仍为负但亏损幅度收窄,2025Q1受美国关税等因素影响增速放缓;核心测序业务稳健增长,国产替代加速,实验室自动化和新业务快速成熟;考虑公司是国内测序仪龙头企业,虽海外地缘政治等因素有不确定性,但仍维持“增持”评级 [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0.13亿元,同比增长3.48%;归母净利润 -6.01亿元,同比增长1.10%;扣非归母净利润 -6.53亿元,同比增长4.41%;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5亿元,同比下降14.26%,归母净利润 -1.33亿元,同比增长33.67%,扣非归母净利润 -1.45亿元,同比增长31.99% [3]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36.07、45.00、55.97亿元,同比增长20%、25%、24%;预计归母净利润为 -1.77、0.07、1.82亿元,同比增长70%、104%、2543% [2][6] 业务情况 - 核心测序业务:2024年基因测序仪业务收入23.48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仪器设备收入9.60亿元,同比增长6.92%,试剂耗材收入13.73亿元,同比增长1.43%;2024年新增销售装机近1270台,同比增长48.59%,截至2024年末全球累计销售装机总数超4500台,按收入口径计全球市占率约7.1%,按新增销售装机口径计全球市占率达28.2%,国内新增仪器装机市场份额达约63.8%,收入口径市占率提升至39% [6] - 实验室自动化和新业务:2024年实验室自动化业务收入2.09亿元,新业务收入4.00亿元,剔除上年同期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业务后,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同比增长36.69%,新业务常规业务同比增长57.05%;实验室自动化业务智能化升级推出GLI业务,已赋能超50家行业用户;新业务板块中细胞组学相关收入同比增长171.98%,时空组学产品持续升级,多组学布局日趋完善 [6] 费用与盈利指标 - 2024年销售费用率25.42%,同比下降3.16pp;管理费用率19.98%,同比增长1.83pp;研发费用率24.77%,同比下降6.48pp;财务费用率0.76%,同比增长5.54pp;毛利率55.51%,同比下降3.96pp;净利率 -20.22%,同比增长0.64pp [6] 分季度情况 - 2024年单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43亿元,同比增长61.64%,归母净利润 -1.37亿元,同比增长66.45%,扣非归母净利润 -1.55亿元,同比增长64.68%;2025Q1因美国关税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部分海外订单推迟,增速放缓 [6] 资产负债表相关 - 2024 - 2027E货币资金分别为22.84亿、80.15亿、96.05亿、117.24亿元;应收账款分别为14.76亿、13.69亿、17.05亿、21.31亿元等 [7] 利润表相关 - 2024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30.13亿、36.07亿、45.00亿、55.97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13.40亿、16.12亿、20.12亿、24.97亿元等 [7] 现金流量表相关 - 2024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7.74亿、18.63亿、20.88亿、25.86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19.35亿、 -4.96亿、 -5.00亿、 -4.56亿元等 [7] 主要财务比率 - 2024 - 2027E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5%、19.7%、24.8%、24.4%;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1.1%、70.5%、103.9%、2543.3%等 [7]
Bruker(BRKR)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7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收入同比增长11%,达到8.014亿美元,高于此前公布的7.95 - 8亿美元的范围 [9] - 固定汇率(CER)收入同比增长12.5%,其中有机增长2.9%,收购贡献9.6% [9] - 第一季度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12.7%,同比下降,主要由于2024年第二季度战略收购的预期并购稀释 [9] - 第一季度稀释后非GAAP每股收益为0.47美元,低于2024年第一季度的0.53美元,受预期和近期外汇逆风影响 [10] - 2025财年更新后的非GAAP每股收益指引范围为2.4 - 2.48美元 [31][40] - 2025年第一季度产生6500万美元运营现金流,资本支出投资260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390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改善约3900万美元 [3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生物自旋(BioSpin) - 第一季度收入2.08亿美元,CER收入呈中两位数百分比增长,受英国超高场核磁共振系统、工业研究和食品安全市场、生物制药环境改善以及临床前成像和实验室自动化等业务推动 [10] 临床与工业诊断(CALID) - 第一季度收入2.8亿欧元,CER收入呈中20%百分比增长,由微生物学和感染诊断、收购的ElliTech分子诊断业务以及生命科学质谱的两位数以上增长带动 [11] 布鲁克纳米(Bruker Nano) - 第一季度收入2.57亿美元,CER收入呈高个位数百分比增长,受NanoString无机收入增长支持,但欧洲、中国以及X射线和纳米分析工具市场疲软部分抵消了增长 [12] 最佳(BEST) - 第一季度CER收入扣除公司间消除项后呈高两位数百分比下降,研究仪器业务表现较弱,临床MRI超导市场持续疲软 [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美洲市场收入同比呈低个位数百分比下降,欧洲市场收入呈中个位数百分比增长,亚太市场收入呈低个位数百分比增长,但中国市场下降10%,EMEA地区收入呈中两位数百分比增长 [34] - 预计美国Aga gov市场2025年收入下降20% - 25%,2024财年该市场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10% [21][2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在空间生物学、细胞分析、核磁共振、微生物学和分子诊断等领域推出创新新产品,加强战略重点领域的高价值产品组合 [7] - 收购Recife公司,进入诊断领域的不同分支,与三重四极杆质谱战略相契合,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轨迹 [15] - 采取新定价行动、额外成本削减举措以及供应链和制造重组等措施,以应对政策变化和关税带来的逆风,预计2025年抵消超过一半的运营利润逆风,2026年完全抵消 [29][3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在2025年开局良好,实现两位数报告和固定汇率收入增长,布鲁克科学仪器部门有机收入增长5.1%,运营利润率表现好于预期 [6] - 美国政策变化、新关税以及中国刺激资金释放缓慢等因素给公司2025年有机收入带来约1亿欧元的总逆风,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积极因素,如中国、德国和韩国的刺激资金释放、欧洲国防和安全投资以及半导体计量的强劲趋势等 [19][24] - 尽管面临新的逆风,但公司管理层有信心通过灵活应对和执行有效措施,在2026年及以后恢复利润率扩张和强劲的每股收益增长 [31][3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AGBT、E和C、ESKMET和AACR等会议上展示了空间生物学领域的创新成果,包括GeoMx平台的HyFlex转录组学和组织蛋白质组学、nCounter系统以及CosMiX转录组面板等 [13][14]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有机收入同比呈低个位数下降,固定汇率收入同比呈低个位数增长,非GAAP运营利润率和非GAAP每股收益表现将出现暂时同比下降,但下半年预计将显著改善 [4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第一季度是否因关税担忧或市场其他担忧出现需求提前拉动情况,以及中美欧市场是否有取消订单情况 - 公司表示没有因关税或AGAgap出现需求提前拉动情况,英国1.2千兆赫兹系统在第一季度安装是因为技术上顺利,并非市场驱动的提前拉动 [49] - 目前中国市场没有取消订单情况,客户因关税问题处于观望状态,美国和AGAGOV市场有不确定性和延迟,但暂无取消订单情况,公司会通过在欧洲或马来西亚生产等方式缓解影响 [50][51] 问题2: 如何看待AI芯片、德国资金倡议、低利率等因素对下半年影响 - AI相关订单在第一季度表现强劲,台积电是公司最大客户,AI需求持续旺盛,订单交付时间较长,部分订单可在今年发货 [53][54] - 德国、韩国等的刺激资金和欧洲国防基金支出是积极趋势,但对今年收入和损益表影响不大,对2026年及以后是有利的顺风因素 [55][56] 问题3: 假设美国政策导致明年预算削减20% - 25%,公司如何应对 - 公司致力于恢复显著的利润率扩张,若2026年及以后没有新的逆风,运营模式和卓越运营整合仍将有效,但会有一年的延迟 [64][65] - 生物制药、AI、欧洲安全和国防支出、清洁能源项目等都是公司的增长驱动力,虽然今年这些因素的作用被部分掩盖,但预计明年将发挥更大作用 [66] 问题4: 能否量化第一季度订单表现和积压订单情况 - 第一季度订单表现略低于2024年第一季度,学术和政府研究部门在中美市场表现较弱,但生物制药和一些工业市场(包括半导体)表现强劲 [73] - 公司目前积压订单为七个月,第一季度积压订单减少幅度不大,仍有足够的积压订单可在未来几个季度使用 [74] - BSI的订单出货比略低于0.95,3月份表现较弱,符合整体预期 [75] 问题5: 如何实现2026年关税影响的抵消,具体的定价、制造和成本举措是什么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采取额外定价行动,但出于竞争原因未详细说明 [80] - 在供应链方面,公司探索在不同地区进行产品最终组装和系统测试,与第三方合同制造商合作,将部分生产转移到美国 [80][81][82] - 预计今年的额外成本举措将达到约3000万美元,供应链举措今年影响较小,但明年影响更大 [83][84] 问题6: 如何看待学术市场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 预计美国Aga gov市场明年仍将疲软,但降幅可能小于今年,全球75%的ACA gov市场在美国以外,表现良好,有刺激资金支持 [86][87] - 美国市场预计明年较今年有所增长,但仍处于较弱水平,部分影响可能是暂时的 [88] 问题7: 生物制药市场情况如何,是否在第一季度有所改善,以及收购对收入贡献的影响 - 生物制药市场从去年的疲软基础上有所改善,在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呈良好趋势,公司考虑了生物制药关税的威胁,在指导中纳入了适度的复苏预期 [92][93] - 公司在生物制药领域有多种工具,包括timsTOF、NMR、空间生物学和细胞分析等,并非单一产品驱动,过去两个季度表现良好 [93][94] - ChemSpeed和ElliTech表现出色,超出预期,空间生物学和细胞分析业务受生物制药和学术市场疲软以及中国出口困难影响,表现弱于预期,但预计2026年实现收支平衡 [96][97][98] 问题8: 对未来订单和积压订单的预期如何 - 美国学术订单疲软刚刚开始,预计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将更加明显,公司已在新指导中考虑了这一收入逆风 [101][102][103] - 公司预计年底积压订单为6.5 - 7个月,长期正常化积压订单应约为5倍,目前积压订单较高是好事 [103][104] 问题9: 中国刺激资金在第一季度的确认收入情况以及对全年的预期 - 第一季度中国刺激资金相关订单收入很低,不到1000万美元,预计大部分省份因关税和贸易战问题推迟释放资金 [108] - 即使资金释放并转化为订单,大部分订单可能在第三季度出现,相关收入可能在2026年确认,因此预计2025年中国刺激资金对公司损益表影响不大 [109] 问题10: 能否提供第二季度各业务部门的指导假设以及运营利润的成本抵消情况 - 部分缓解措施(如定价和供应链项目)在第二季度不会产生影响,主要是成本管理措施在第二季度有一定适度影响,第三和第四季度财务表现预计将大幅改善 [114][115] - 公司通过灵活措施(如在瑞士和德国调整生产能力)来控制成本,但这些措施主要在第三和第四季度产生影响,第二季度财务影响较小 [116][117] 问题11: 韩国、德国和日本的刺激资金情况如何,与中国过去的刺激计划有何不同 - 韩国有一项为期三年约46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对公司有一定意义 [120] - 德国每年有500亿美元的刺激资金,持续十年,部分用于国防,部分用于创新和技术,预计对公司有积极影响,但具体影响难以量化,主要在2026年及以后体现,可能是一个长期趋势 [121][122][123] 问题12: 临床MRI超导市场是否会改善 - MRI市场复苏较慢,预计BEST业务今年表现较弱,研究仪器业务相对稳定,超导材料业务全年较弱,但降幅较第一季度有所收窄 [133][134] 问题13: 过去几年的收购何时能实现同店销售同比增长,以及对中国市场的可见性和指导情况 - 公司的投资组合演变已经显现,诊断、分子微生物学、自动化和软件等领域表现良好,正在抵消AGAW市场的疲软,即使面临逆风,公司仍有望实现一定增长 [140][141][142] - 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可见性较低,中国刺激计划有项目获批但资金未释放,不确定资金何时释放,但预计该计划比过去更持久,公司希望在指导中充分考虑了这一因素 [145][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