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出售
搜索文档
双主业齐遇冷,天宜新材近亿贷款诉讼雪上加霜
36氪· 2025-09-11 08:05
核心观点 - 公司面临流动性紧张 巨额亏损 行业下行及近亿元贷款诉讼等多重挑战 正通过资产出售和估值提升计划自救 [1][2][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63亿元同比暴跌63.85% 归母净利润亏损14.95亿元同比减少1138.31%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下降17.26% 净利润亏损2.09亿元但较上年同期减亏57.52% [2] - 公司及子公司银行账户累计被冻结金额达8757.92万元 占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2.39% 占2025年第一季度末货币资金39.35% [2] 诉讼纠纷 - 子公司天力新陶未能偿还江油农商行9995.43万元本金及利息罚息 银行要求清偿本息并拍卖18处抵押房产 [1] - 公司作为连带保证人可能承担清偿责任及诉讼费 保全费等实现债权费用 [1] 业务困境 - 轨道交通业务受国铁集团集采低价中标政策冲击 竞争加剧 [2][3] - 光伏新能源业务遭遇全行业寒冬 2025年6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量14.36GW同比下降38.45%环比下降84.55% [3] - 光伏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31.52%暴跌至2024年-85.41% 其中碳碳复材产品毛利率从14.58%降至-49.23% 石英坩埚产品毛利率从41.23%降至-156.38% [3] 应对措施 - 拟以5140万元出售子公司资产 较账面净值9141.66万元折价43.77%以回笼资金 [4] - 发布七大估值提升计划 包括优化资产结构 调整业务模式 资产剥离及引进新投资者 [5] - 努力降本增效并调整业务模式以提升各板块抵御经营风险能力 [5] 市场表现 - 股票连续12个月每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 触发估值提升计划情形 [5] - 截至2025年9月8日每股报收6.86元 总市值38.57亿元 长期破净反映市场对盈利能力悲观 [5]
绿心集团(00094.HK)以1.34亿新西兰币出售林地等资产 9月11日复牌
格隆汇· 2025-09-10 23:35
核心交易 - 绿心集团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作为卖方与买方订立资产出售协议 代价为1.34亿新西兰元(约6.15亿港元)[1] - 交易完成后拟派发特别股息每股0.01港元 需经股东特别大会批准[1] - 股份自2025年9月1日起停牌 已申请于2025年9月11日恢复买卖[2] 资产详情 - 出售资产包含位于新西兰北地大区12,724公顷林地及81公顷吉斯伯恩地区土地 附带建筑物、树木、围栏等改良设施[2] - 资产包涵盖碳单位(新西兰气候变化应对法定义)、许可协议及所有相关营运数据记录[2] - 卖方一及卖方二为投资及林地持有公司 卖方三从事商业林业投资[1] 交易主体 - 买方为新西兰注册的投资及林业土地持有公司 最终实益拥有人为荷兰慈善组织Stichting INGKA Foundation[1] - 买卖双方属独立第三方 交易不涉及关联关系[1] 业务背景 - 公司主营业务为投资控股 具体涉及原木采伐、销售及森林管理服务[1] - 此次出售资产均位于新西兰 与公司现有林业业务形成协同[1][2]
久融控股附属拟出售江苏久融综合能源及其位于南京的13个电动汽车充电站
智通财经· 2025-09-10 21:28
交易概述 - 久融控股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久融新能源科技向南京国网电瑞电力科技转让江苏久融综合能源100%股权及13个电动汽车充电站 现金代价为人民币687万元 [1] - 买方同时承担目标公司所欠卖方的贷款本金约人民币106万元及应计利息约人民币1.8万元 [1] 资产处置背景 - 目标标的现有场地及条件不足以满足营运需要和业务要求 需额外资本投资 [1] - 当前市场状况和公司情况使进一步提供资金支持目标公司发展构成不必要的财务负担 [1] 战略意义 - 出售事项为集团提供重新调整电动汽车充电站组合的机会 [1] - 公司认为进行出售是审慎及负责任的举措 可保障集团整体利益 [1]
久融控股(02358)附属拟出售江苏久融综合能源及其位于南京的13个电动汽车充电站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21:24
交易概述 - 久融控股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久融新能源科技向南京国网电瑞电力科技出售江苏久融综合能源100%股权及13个电动汽车充电站 现金代价为人民币687万元[1] - 买方同时承担目标公司所欠卖方的贷款本金约人民币106万元及应计利息约人民币1.8万元[1] 资产处置背景 - 目标标的现有场地及条件不足以满足营运需要和业务要求 需额外资本投资[1] - 鉴于当前市场状况及公司情况 进一步提供资金支持目标公司发展将构成不必要的财务负担[1] 战略调整 - 出售事项为集团提供重新调整电动汽车充电站组合的机会[1] - 公司认为进行出售是审慎及负责任的举措 以保障集团整体利益[1]
*ST沐邦:拟向关联股东出售资产并售后租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8:54
资产出售交易 - 公司拟向关联股东吴锭辉控制的公司出售全资子公司邦宝益智持有的土地使用权及地上附着物 标的资产出售价格为6588.83万元 该价格不低于第二次公开拍卖起拍价[1] - 交易采用售后租回模式 月租金为11元/平方米 年租金总额792.25万元 以保障子公司正常生产经营[1] - 标的资产评估价11765.77万元 第一次拍卖价8236.04万元 第二次拍卖价6588.83万元 前两次拍卖均流拍[1] 公司治理与交易审批 - 本次交易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过去12个月内公司未与吴锭辉发生关联交易 也未进行同类关联交易[2] 业务结构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光伏硅片和硅棒业务收入占比80.87% 是公司核心业务板块[2] - 益智玩具业务收入占比仅5.23% 其他业务占比9.26% 精密模具占比1.01% 其他收入占比1.81%[2] 市值状况 - 公司当前市值29亿元 以收盘价6.68元计算[3]
惠达卫浴:拟挂牌出售广西新高盛100%股权及债权
第一财经· 2025-09-04 17:41
资产出售计划 - 控股子公司北流市新盛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拟公开挂牌转让广西新高盛薄型建陶有限公司100%股权及债权 [1] - 公司拟公开挂牌转让所持有的广西新高盛的债权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上述债权金额分别为1.32亿元和1.38亿元 [1] 交易影响分析 - 2024年度广西新高盛营业收入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营业收入比例为3.17% [1] - 资产出售不会对公司主营业务及持续经营能力产生实质性影响 [1] - 交易可调整和优化公司产业结构 [1]
陶氏化工以5.4亿美元出售基础设施合资企业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02 23:03
公司战略调整 - 陶氏化工以5.4亿美元价格出售基础设施合资企业额外股份给麦格理资产管理 [1] - 交易后麦格理在Diamond Infrastructure Solutions合资公司持股增至49% [1] - 通过系列交易累计获得约30亿美元总收益 [1] 业务聚焦 - 公司通过资产出售更专注于核心业务发展 [1] - 交易涉及基础设施合资企业股份结构调整 [1]
皇庭国际:子公司融发投资名下资产将被拍卖
搜狐财经· 2025-09-01 10:13
债务重组与资产出售进展 - 公司与合作方正筹划债务重组及重大资产出售 尚未签署任何协议且具体细节需进一步协商[3] - 晶岛国商购物中心(深圳皇庭广场)等资产将于2025年9月9日至10日公开拍卖 目前处于司法拍卖公示阶段 成交结果及价格存在不确定性[3] - 曾尝试挂牌转让深圳融发投资及重庆皇庭珠宝广场各不少于51%股权 但未征集到有效购买意愿[3] - 与连云港丰翰益港物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及股权转让框架协议 因债务重组涉及方众多未能按原计划完成[3] - 正与其他金融机构商讨债务重组合作可能性 合作存在推进可能但亦有终止风险[3][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85年1月19日 注册资本11.83亿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郑康豪 注册地位于深圳市福田区[4] - 主营业务涵盖商业管理业务 物业管理业务及功率半导体业务[4] - 董事长为邱善勤 董秘为吴凯 员工人数730人 实际控制人仍为郑康豪[5] - 参股公司达56家 包括成都皇庭商业管理 深圳皇庭云物业等多家子公司[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63亿元 11.72亿元和6.58亿元 同比变动-12.09% 76.68%和-43.86%[5]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1亿元 -11.27亿元和-6.40亿元 同比变动-6.36% 8.25%和43.16%[5] - 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 2022-2024年分别为79.28% 88.95%和96.00%[5] 风险概况 - 天眼查显示公司存在自身风险322条 周边风险1528条 历史风险41条 预警提醒风险268条[5]
庄皇集团公司:拟180万港元出售庄皇中国控股全部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8-30 00:29
交易概述 - 公司直接全资附属公司1017 Company Limited拟向关连人士Aeola Investment Limited出售目标公司庄皇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 代价为180万港元 [1] - 出售完成后 公司将不再拥有目标集团(目标公司及中国附属公司)的任何权益 目标公司及中国附属公司均不再列为公司附属公司 [1] 标的资产状况 - 目标公司主要持有中国附属公司广州斯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65%股权 该公司主营中国地区的设计及室内装潢解决方案业务 [1] - 中国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录得亏损 且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持续亏损 [1] - 亏损主要归因于中国经济环境影响甲级写字楼租赁 导致办公室位于甲级写字楼的客户订单量减少 [1] 交易动因与战略调整 - 公司基于资产及营运策略检讨 考虑中国附属公司财务表现日益恶化 [2] - 预期中国甲级写字楼设计及室内装潢解决方案需求将持续下降 将进一步负面影响该业务 [2] - 出售可减轻中国附属公司财务恶化对公司整体财务表现的不利影响 [2] - 使公司能更有效集中资本及管理资源寻求其他增长机遇 提升长期可持续性及发展 [2] - 公司将继续观察行业整体营商环境 适时制定合适发展计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