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循环利用
搜索文档
废弃油脂“变废为宝” 成都简阳市可持续航空燃料原材料项目启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5:04
从餐厨废油到航空燃料,成都简阳市以科技创新赋能资源循环利用,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加速 布局绿色发展新赛道,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注入简阳力量。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可持续航空燃料原材料生产及生物质能源研发基地项目启动仪式在四川简阳经济开发区举行,标 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该项目的落地,不仅能实现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为简阳打造绿色低碳 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更填补了四川省在可持续航空燃料原料规模化生产领域的空白。 据悉,项目将分两期建设,目前启动的一期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将建成5万吨可持续航空燃料预处理 生产线、智能物联系统及配套办公设施,预计2026年3月底投产。可持续航空燃料原材料生产及生物质 能源研发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总用地规模70亩,由成都简舟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专注于通过国内领先技术,将废弃油脂等生物质资源高效转化为高品质可持续航空燃料原料。该项目不 仅从源头消除了"地沟油"回流餐桌的安全隐患,更打通了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的全链条体系,为航空业绿 色转型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原料支撑。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总产值4亿元。 ...
格林美,递交IPO招股书,拟赴香港上市,摩根大通、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际联席保荐|A股公司香港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9-23 14:11
公司上市计划 -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22日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2] - 公司已于2010年1月22日在深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002340 SZ 截至2025年9月22日总市值约人民币382亿元[2] 业务定位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01年 是关键金属资源回收生产和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的引领者 也是全球新能源材料制造行业的领先企业[3] - 采用"开采城市矿山"的商业模式 致力于消除污染和再造资源[3] - 在关键金属资源回收方面 镍钴钨资源回收量中国排名第一 MHP权益产量位列全球前三[4][5] - 锂离子电池回收方面 从第三方采购退役电池并处理报废电动汽车电池 锂金属回收率达96 5% 远超行业90%的平均水平[4][5] - 新能源材料方面 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全球第二 四氧化三钴供应量全球第二 并实现9系超高镍核壳三元/四元前驱体的量产[4][5] - 拥有超过5 500项全球专利申请 往绩记录期间研发支出总额人民币50亿元以上 设立三个国家级研发平台 研发人员超过1 000名[4]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93 92亿元 305 29亿元和331 998亿元 2025年前六个月收入175 61亿元[6][11]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3 32亿元 11 62亿元和13 28亿元 2025年前六个月净利润8 43亿元[11][12] - 新能源材料业务占比最高 2024年收入占比60% 其中二元前驱体占比48 4%[6] - 关键金属资源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16 9%提升至2024年30 4%[6] - 中国市场是主要收入来源 2024年中国内地收入占比76 4%[6] 股东结构与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为许开华王敏夫妇 通过直接持股和控股公司合计持股约9 02%[6][7]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 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 - 高管团队包括多位副总经理 涵盖财务 法律 运营等专业领域[10] 合作伙伴与产能布局 - 与全球超过1 000家汽车企业及电池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5] - 在中国设立6家锂离子电池回收附属公司 均纳入工信部白名单[5] - 拥有MHP生产 关键金属资源回收和锂离子电池回收三大业务能力 实现部分关键原材料自给自足[5]
新沂市瀚晨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23 08:59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新沂市瀚晨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颢程,注册资本20万 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再生资源回收(除生产性废旧金属);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再生资源 销售;再生资源加工;金属制品销售;金属材料销售;有色金属合金销售;包装材料及制品销售;纸制 品销售;塑料制品销售;机械设备销售;橡胶制品销售;建筑材料销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化工产品 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汽车零配件批发;日用品批发;家用电器销售;安防设备销售;电子产 品销售;日用玻璃制品销售;通信设备销售;电线、电缆经营;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五金 产品零售;仪器仪表销售;消防器材销售;装卸搬运;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 批的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资源循环利用服务技 术咨询;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汕梅高速预计明年通车
深圳商报· 2025-09-22 22:55
"预制T梁顶升旋转技术"是被项目首次应用在广东省高速公路改扩建桥梁工程的一项工法,改扩建路段 轩坑河大桥原有的24片梁板,经过这项技术微调后被重新利用,得以继续服役。这项技术不仅填补了广 东省高速公路改扩建桥梁"旧T梁旋转顶升再用"的技术空白,更给全国山区高速老桥改造提供借鉴参 考。 在"变废为宝"这方面,该项目更是做到极致。从传统的外运填埋或废弃堆放处理,到因地制宜采用移动 和固定碎石生产线进行回收加工都坚持这一理念。据统计,全线路基、隧道石方经加工后,共产出约 184万吨碎石,相当于6万辆满载重型卡车的装载量,减少外购石料和弃土场用地,实现"废料零外运、 资源全循环"。 【深圳商报讯】(驻穗记者 姚嘉莉 通讯员 粤交集宣 陆桥轩 周煦妍)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山区高速公 路改扩建技术交流会暨汕梅高速绿色生态建设现场会上,作为广东省首个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 程的代表——广东交通集团所属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16项环保创新成果亮相。 据了解,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全长约88公里,由双向四车道改扩建为双向八车道,预计于2026年建成通 车。项目一直坚持绿色低碳、智慧高效的建设理念,在资源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和施工工艺创 ...
行业周报:新型储能行动方案落地,需求景气度有望上行-20250921
信达证券· 2025-09-21 13:39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2] 核心观点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落地 明确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 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15] - 2024年新型储能市场装机78.3GW 同比增长126.9% 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 [21] - 2025年1-7月储能采招落地总规模超过200GWh 7月采招规模达9.64GW/27.1GWh 同比增长45% [24] - 政策驱动储能需求提升 2025-2027年全国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超过1亿千瓦 [15] - 储能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现货市场峰谷价差拉大增加储能收入 容量补偿机制为储能提供稳定收益保障 [16][17][20] 本周市场表现 - 截至9月19日收盘 环保板块下跌1.42% 表现劣于大盘(上证综指下跌1.30%至3820.09) [8] - 涨跌幅前三行业:煤炭(3.5%)、电力设备(3.1%)、电子(3.0%) [8] - 涨跌幅后三行业:银行(-4.2%)、有色金属(-4.0%)、非银金融(-3.7%) [8] - 环保子板块表现分化:环卫板块上涨9.50% 检测/监测/仪表板块上涨2.64% 水治理板块下跌4.47% 大气治理板块下跌4.21% [10] 专题研究:新型储能发展 - 内蒙古、新疆等地新型储能发展迅速 截至2024年底内蒙古新型储能装机1023万千瓦 新疆857万千瓦 山东717万千瓦 [28] - 磷酸铁锂电池为主导技术 2025年7月新增投运项目中功率占比86.02% 规模达3.4GW/9.31GWh [29] - 压缩空气(7.6%)、液流电池(5.5%)、飞轮储能(0.8%)等技术路线加速落地 [29][31] - 重点关注企业:中国天楹已签署15个重力储能项目合作协议 规模近5GWh 远期规划超8GWh [32];西子洁能积极探索熔盐储能 参建17个光热发电示范项目 [36] 行业动态 - 交通运输部发布《氢气(含液氢)道路运输技术规范》 为液氢储运提供统一技术标准和安全指引 [37] - 西安一九零八新能源研制5千瓦级常温常压固态氢能应急电源 标志固态储氢技术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38] - 多地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实施办法 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 [41][42][44][45] 投资建议 - 节能环保及资源循环利用维持高景气度 水务&垃圾焚烧板块作为运营类资产盈利稳健上行 [55] - 重点推荐:瀚蓝环境、兴蓉环境、洪城环境 [55] - 建议关注:旺能环境、军信股份、武汉控股、英科再生、高能环境、青达环保 [55]
重庆持续提升工业“含绿量”
人民日报· 2025-09-21 11:30
文章核心观点 - 重庆市正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树立绿色标杆和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三大路径,推动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1][2][3][4][5][6] 产业结构优化 - 持续提升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规模占比,例如聚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三大万亿元级主导产业集群 [1][2] - 2024年前8月,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9万辆,同比增长31.4%;集成电路产量达76亿块,同比增长65.6% [2] -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规模,对1000余家企业开展工业节能监察,累计实施工业技改项目6000余个 [3] - 2021年至2024年,重庆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2.3%,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已压减至25%以下 [3] 绿色标杆引领 - 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己二酸生产新工艺实现碳综合利用率超96%,年产能达135.5万吨 [4] - 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区依托龙头企业形成特色产业链,2023年低碳环保产业产值增长约20% [4] - 重庆市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6个,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9.5% [4] - 重庆市形成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产品330余款,以绿色金融赋能绿色制造主体培育 [4] 资源循环利用 - 重庆数智产业园建成全市首个标准厂房光伏储充一体化项目,并连续3年实现水重复利用率97%以上 [5] - 重庆市已形成年利用废钢铁450万吨、再生铝60万吨、废旧轮胎20万吨、铸造废砂30万吨的资源循环利用产能 [6] - 全市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水耗累计下降15%以上 [6] - 重庆海螺水泥通过资源化处置项目,年节约标煤4.2万吨,实现废弃物替代燃料 [6]
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持续提升工业“含绿量”
人民日报· 2025-09-21 10:18
文章核心观点 - 重庆正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树立绿色标杆和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三大路径,推动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升工业发展的“含绿量”和“含金量” [1][2][3][4][5][6] 产业结构优化 - 通过“加法”提升低能耗、高产出产业规模,例如在九龙坡区已集聚高新技术企业736家、科技型企业4455家,博世氢动力系统公司生产的300千瓦氢动力模块即将在新疆规模化运营 [1] - 聚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三大万亿元级主导产业集群,今年前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9万辆、同比增长31.4%,集成电路产量76亿块、同比增长65.6% [2] - 通过“减法”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对1000余家企业开展工业节能监察,实施6000余个工业技改项目,2021年至2024年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2.3%,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压减至25%以下 [3] 绿色标杆引领 - 重庆华峰化工公司通过上百项技术攻关,其己二酸新工艺碳综合利用率超96%,年产能达135.5万吨,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4] - 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区依托龙头企业形成特色产业链,去年低碳环保产业产值增长约20% [4] - 全市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绿色工业园区16个,绿色工厂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29.5%,并形成绿色金融产品330余款以赋能绿色制造 [4] 资源循环利用 - 重庆数智产业园建成全市首个标准厂房光伏储充一体化项目,并实现水重复利用率连续3年保持在97%以上,有效降低企业能耗与排放成本 [5] - 全市已形成年利用废钢铁450万吨、再生铝60万吨、废旧轮胎20万吨、铸造废砂30万吨的循环利用产能,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常年超70%,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水耗累计下降15%以上 [6] - 重庆海螺水泥公司通过资源化处置项目,年处理生活和厨余垃圾替代燃料,节约标煤4.2万吨,实现生产与生态和谐共存 [6]
重庆持续提升工业“含绿量”(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09-21 06:00
产业结构优化 - 持续提升低能耗、高产出产业规模占比 扩大绿色新兴产业增量[1] -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规模 2021-2024年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2.3%[3] - 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压减至25%以下 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 绿色产业集群发展 - 聚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三大万亿元级主导产业集群[2] - 2024年前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9万辆 同比增长31.4%[2] - 集成电路产量76亿块 同比增长65.6% 笔记本电脑出口均价提高9.8%[2]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 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 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6个[4] - 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29.5%[4] - 形成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产品330余款 赋能绿色制造主体培育[4] 企业绿色创新实践 - 博世氢动力系统公司量产300千瓦氢动力模块 49吨重型卡车将在新疆规模化运营[1] - 华峰化工自主研发己二酸新工艺 碳综合利用率超96% 年产能达135.5万吨[4] - 九龙坡区集聚高新技术企业736家 科技型企业4455家[1] 资源循环利用成效 - 形成年利用废钢铁450万吨、再生铝60万吨、废旧轮胎20万吨、铸造废砂30万吨的循环利用产能[6] - 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常年保持70%以上[6] - 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水耗累计下降15%以上 达到国家"十四五"节水目标[6] 园区低碳化建设 - 建桥工业园区低碳环保产业产值年增长约20%[4] - 数智产业园建成重庆市首个标准厂房光伏储充一体化项目 水重复利用率连续3年超97%[5] - 海螺水泥通过资源化处置项目年节约标煤4.2万吨 实现厂区全封闭管理和超低排放改造[6] 新能源应用部署 - 长安汽车两江工厂屋顶铺设15万余片光伏组件 总面积超40万平方米[1] - 光伏储充一体化项目实现余电上网[5] - 构建全生命周期循环经济基础设施 降低企业生产能耗与排放成本[5]
江西赣逸嘉贸易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20 11:18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江西赣逸嘉贸易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彩云,注册资本100万人民 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再生资源回收(除生产性废旧金属),再生资源销售,再生资源加工,生产 性废旧金属回收,金属材料销售,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资源循环利用 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 动)。 ...
中国—东盟资源循环产业合作对接圆桌会在南宁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18:57
会议概况 - 中国—东盟资源循环产业合作对接圆桌会于9月18日在广西南宁举办 [1] - 会议由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广西现代物流集团、东盟经贸促进会联合主办 [3] - 会议主题为“聚焦资源循环利用,深化区域协同发展” [3] 会议背景与意义 - 东盟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再生资源禀赋和巨大的绿色产业需求 [3] - 此次会议是深化与东盟绿色产业对接、服务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实践 [3] - 会议为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提供了高端对话平台 [3] 主要参与方观点与计划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计划在东盟国家搭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现代化加工中心,提升资源附加值,打造再制造产品 [3] - 广西现代物流集团将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挥北部湾港优势,搭建跨区域绿色合作平台,推动技术交流与市场联通 [3] - 东盟经贸促进会建议推动中国—东盟在政策法规、技术研发和对话机制方面的务实合作 [3] - 老挝驻华大使馆参赞指出老挝正积极构建跨境循环供应链体系,打造可持续农业枢纽 [4] - 泰国及马来西亚企业代表分享了在产业园区共建、关键矿产回收利用体系等方面的合作设想 [4] 具体业务领域与合作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旗下子公司介绍了再生钢铁、有色金属、塑料再生、绿色纤维等板块的业务规划与合作需求 [4] - 广西循环产业集团介绍了铁路废旧物资、废旧家电拆解等板块的业务规划与合作需求 [4] 会议成果 - 会议通过企业推介、行业对话与对接交流等形式,推动中国与东盟在产业协同、技术合作与项目落地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 [5] - 会议为区域资源循环产业合作搭建了高效沟通平台,为绿色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