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资产模式

搜索文档
万达广场,王健林的套现中心
搜狐财经· 2025-05-30 13:36
万达资产出售交易 - 大连万达商管出售48座万达广场100%股权,交易总规模或达500亿元,平均单座售价约10亿元[2][4] - 买方为太盟珠海、高和丰德、腾讯控股、京东潘达、阳光人寿保险组成的合营企业[4] - 被收购项目分布在广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汉等城市,此前由大连万达直接或间接全资持有[5] 万达债务危机背景 - 公司背负两份对赌协议债务:2016年私有化退市时签订的第一份对赌涉及腾讯/苏宁/京东/融创等机构300多亿元,需2018年前完成A股上市[6] - 2021年珠海万达商管港股IPO失败导致第二份对赌触发,欠太盟投资/腾讯等机构380亿元[7] - 截至2024年三季度,大连万达商管负债总额1375.61亿元,账面现金仅115.77亿元[13] 万达广场经营现状 - 2024年前三季度万达商管净利润97.79亿元,同比下滑11.55%[8] - 全国商场数量从2019年1168家降至2023年794家,降幅32%[7] - 部分出售项目售价较峰值缩水40%,但投资机构认为当前是抄底良机[9] 战略转型与资产处置 - 公司提出从重资产转向轻资产模式,目标成为商业运营服务商而非开发商[15] - 过去两年累计出售超40座万达广场,2025年已售7座[6] - 截至2024年底仍管理513座万达广场,其中自持物业约180座[17] 剩余资产与品牌价值 - 公司保留万达文旅、万达体育、宝贝王乐园和IP业务等资产[17] - 持有珠海万达商管40%股权,后者为万达广场管理方[17] - 王健林家族财富从2015年2200亿元峰值缩水至2024年约300亿元[17]
卖枕头,真能救酒店?
创业邦· 2025-05-30 11:34
行业整体表现 - 中国酒店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华住、锦江、首旅、亚朵四大集团2025年Q1业绩分化显著 [3][7] - 全行业规模扩张加速,2024年净增酒店近3万家,总量突破37万家,创五年新高 [7] - 行业面临"量增价减"压力,2024年RevPAR同比下降9.7%至118元,ADR下降5.8%至200元,OCC下降2.5%至58.8% [13][14] 华住集团 - 2025年Q1营收54亿元(+2.2%),净利润8.9亿元(+35.7%),以11685家门店和94.7%加盟占比维持规模第一 [4][8] - 轻资产模式主导,加盟店贡献46.3%营收且同比增长21.1%,但直营收入下降10% [26] - 运营效率领先,2024年RevPAR 235元(-3%),OCC 81.2%(+0.2%),但2025年Q1 RevPAR降至208元(-3.9%) [14][16] 亚朵集团 - 唯一实现"双高增",2025年Q1营收19.1亿元(+29.8%),净利润3.5亿元(+32.3%),净利率18.3% [4][24] - 零售业务占比30.3%,2025年Q1零售收入6.94亿元(+66.5%),但销售费用激增61.7% [5][24] - 单店产出突出,2024年ADR 437元(-5.8%),RevPAR 351元(-6.8%),均居四巨头首位 [14][15] 锦江集团 - 规模最大(13513家门店)但增长乏力,2025年Q1营收29.4亿元(-8.25%),净利润0.4亿元(-81.03%) [4][9] - 中低端业务(占97%)持续下滑,2024年收入下降4.6%,高端业务虽增49.6%但仅占2%营收 [28][30][31] - 会员体系效率低下,1.9亿会员中央预订率仅30%-40%,高价值用户占比不足1% [33] 首旅集团 - 2025年Q1营收17.7亿元(-4.34%),净利润1.4亿元(+18.4%),门店7080家 [4][10] - 会员体系扩容(如LIFE俱乐部1.97亿会员),但转化效率未明显提升 [38] - "景区+餐饮"策略成效有限,2024年景区收入微增0.07%至5.16亿元 [36][39] 战略路径对比 - 华住坚守规模经济,亚朵押注零售差异化,锦江与首旅转型高端和会员体系遇阻 [20][27][39] - 加盟模式成主流,华住、锦江加盟占比均超90%,但加剧品牌管理难度 [26][33][41] - 亚朵零售业务线上占比90%,华住零售试水谨慎且未单独披露收入 [22][25] 未来挑战 - 华住需应对加盟扩张下的RevPAR持续下滑(2025年Q1 -3.9%)与精细运营平衡 [16][41] - 亚朵面临零售业务占比突破40%的盈利质量考验 [26][41] - 锦江与首旅需解决会员转化、高端突破及国际业务亏损等结构性难题 [33][39][41]
能屈能伸!王健林再卖48座万达,全是熟人接盘,网友却一边倒怒赞
搜狐财经· 2025-05-29 14:45
八年前,王健林一句"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成了全网调侃的热梗,尽显商界大佬的霸气。 谁能想到,如今这位曾经的地产巨擘,竟因 "卖卖卖"频频登上热搜。 当5月25日王健林再抛48座万达广场的消息传来,网友们不仅没嘲讽,反而齐刷刷点赞:"这才是真大佬, 能屈能伸!" 这48座万达广场可不是小数字,遍布北京、广州、成都、杭州等一二线城市的黄金地段。有人算过账,光 是租金收入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但王健林却果断出手,这份魄力,让网友直呼"狠人!" 有段子手调侃:"别人卖东西是'挥泪大甩卖',老王这是'笑着数钱甩卖',不愧是商界老狐狸!"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披露,太盟、高和丰德、腾讯、潘达商业、阳光人寿等大佬组团出手,买下王健林 手中48座万达广场。 仔细一看,这哪是交易,分明是"熟人聚会"!腾讯早在2018年就砸100亿入股万达商业,还买了万达影 视;阳光人寿近两年默默收下6座万达广场;京东当年也跟着腾讯参与万达340亿融资…… 网友笑称:"老王这是给老朋友们发'救急信号',熟人之间好办事,连砍价环节都省了!" 回顾王健林的商业版图,简直像坐过山车。早年疯狂扩张,从商业地产跨界文旅、影视、金融,堪称"商 ...
名创优品(09896.HK):国内同店边际向好 关注运营提效
格隆汇· 2025-05-29 01:59
机构:国盛证券 毛利率表现稳健,直营店拓展等因素致利润承压。1)毛利端,2025Q1 毛利率同比+0.8pct 至44.2%,一 方面由于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提升4.2pct 至39.0%,另一方面系收入组合转向高盈利产品,TOP TOY 毛利 率有所提升;2)费用端,2025Q1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4.37pct/+0.33pct/-1.78pct 至 23.07%/5.47%/-1.11%。其中销售费用增长主要系公司直接投资直营店及追求未来业务成功,2025Q1 前 期租金费用、折旧摊销、工资等相关费用同比+71.4%,同时授权费/物流费同比提升39.6%/31.3%;管理 费用增长主要系人员相关开支成本增加;财务成本增加主要系收购永辉的银行贷款相关的利息开支增 加,以及投资直营门店导致租赁负债利息开支增加;3)利润端,2025Q1 实现经调整净利润5.87 亿元/ 同比-4.81%。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日杂零售龙头,凭借渠道、供应链等优势,以轻资产模式在全球高速扩张,同 时已孵化潮玩品牌TOPTOY,有望贡献第二增长曲线;当前各业态、产品、供应链不断优化,海内外门 店拓展逐步兑现,亦通过渠道 ...
王健林 “卖卖卖” 背后的万达命运:轻资产革命与债务困局的博弈
搜狐财经· 2025-05-28 19:30
资产出售与债务危机 - 万达集团以500亿元出售48座核心万达广场 创中国商业地产单笔交易规模新纪录 [1][2]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 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116亿元 年内到期有息负债达400亿元 资金缺口284亿元 [2] - 因珠海万达商管港股上市对赌失败 22家机构追讨300亿元股权赎回款及40亿元利息 叠加其他合作方债务追讨 流动性几乎枯竭 [2] - 截至2024年6月末 万达商管合并口径有息负债1375.61亿元 其中一年内到期短期债务占比21.99% 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仅16亿元 [3] - 交易资金安排:太盟投资注资50亿元认购基金次级份额 国有大行银团提供300亿元贷款 剩余150亿元通过夹层融资完成 [3] 轻资产转型战略 - 自2015年提出轻资产战略以来 已累计出售超过80座万达广场 轻资产项目占比从2017年不足20%跃升至2025年60%以上 [4] - 保留运营权并通过"输出品牌+运营管理+租金分成"模式获取收益 包括每年2-3亿元冠名费 3%-5%租金收入作为基础管理费 20%-30%超额利润分成 [4] - 2024年轻资产管理费收入达89亿元 较四年前增长3倍 利润率35% 显著高于传统重资产模式10%-15% [5] - 通过将2400亿元表内负债转化为表外管理费收入 资产负债率从82%降至65.2% [5] - 2024年全国商业地产租金普遍下滑 但万达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5.7%租金收入增长 [5] 接盘方资本布局 - 接盘方包括太盟投资、腾讯控股、京东潘达、高和丰德、阳光人寿 形成"私募+互联网+险资"组合 [8] - 太盟投资负责整合银团贷款和夹层融资 构建"次级+优先级"结构化投资体系 计划通过REITs在3-5年内退出 [8] - 腾讯和京东战略意图明确:腾讯希望将万达广场转化为"线下流量+线上交易"场景 京东计划整合即时零售和物流打造"分钟达"服务网络 [9] - 阳光人寿等险资机构看重核心地段商业地产5.5%-6.5%租金收益率 2023年以来已累计接手万达出售的24座广场 占总量近30% [10] 行业趋势与挑战 - 202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降至3.5% 商业地产空置率攀升至18.7%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11] - 轻资产模式契合商业地产"去地产化"趋势 与国际领先的西蒙地产、凯德集团定位接近 2024年管理费收入利润率35%接近凯德水平 [12] - 运营能力面临考验:2024年租金收入增速5.7%低于华润万象生活8.2%和龙湖天街7.5% [13] - 资产质量问题凸显 三四线城市下沉市场资产面临出租率波动风险 [13] - 行业竞争加剧 华润、万科通过发行REITs盘活存量 印力、凯德等外资加速扩张 [13]
网爆:王健林“断腕式”自救能走多远,火了
搜狐财经· 2025-05-28 09:35
5月26日,一则重磅消息震动了商业界——"王健林再卖48座万达广场"登上热搜,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披露,太盟(珠海) 管理咨询合伙企业、高和丰德(北京)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收购北京银河万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48家公司股权案获 批。此次交易涉及大连万达直接或间接持有的48个万达广场项目公司100%股权,交易金额预计高达500亿元。这不仅是万达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资产处 置行动,更涉及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核心城市的优质资产。 ### 接盘方的战略考量 此次接盘方多为万达的"老熟人",包括太盟、腾讯、京东等知名企业。这些企业参与收购万达广场,各有其战略考量。太盟此前就与万达有过合作,此次 收购或许是因为其看好这些资产后续的运作潜力。而腾讯和京东则可能更看重万达广场的线下场景,希望通过此次收购完善自身的商业生态布局,进一步 拓展其在实体商业领域的影响力。 ### 网友热议:万达的未来在哪里? 消息传出后,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网友表示:"王健林能果断卖资产自救,比那些躺平的企业家强,期待万达能度过难关。"这种观点体现了 公众对万达自救行动的肯定,也反映了人 ...
513座万达广场,王健林卖多少才能“上岸”?
虎嗅APP· 2025-05-28 07:55
以下文章来源于时代财经APP ,作者梁争誉 时代财经APP . 聚焦于企业财经新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23000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时代财经APP ,作者:梁争誉,编辑:黎倩,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时隔8年,万达再现大规模资产出售。 近日,由太盟投资、高和资本、腾讯、京东、阳光人寿组成的"熟人"接盘团,以股权交易的方式一口 气打包购入48座万达广场。据澎湃新闻,这笔交易金额或将达到500亿元——是2017年万达作价637 亿元出售资产包予融创中国、富力地产的"世纪交易"后,万达最大规模的一次资产剥离。 商海浮沉37载,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攒下了丰厚家底。截至2024年年底,万达在北京、上海、广州、 深圳、成都、南京、拉萨、乌鲁木齐等数百个城市开业513座万达广场。时代财经粗略测算,513座 万达广场估值逾8000亿元。 偿债压力之下,万达开启卖资产模式。根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两年,万达出售了超过30座万达广 场。今年,万达加快资产处置,加上此次的48座万达广场,年内将转让超50座万达广场。 还要卖多少座万达广场,万达才能"上岸"? 一、太盟领头,"熟人团"接盘48 座万达广场 国家市场监管 ...
独家深挖|王健林4.9亿股权冻结背后:万达万亿帝国触礁的5大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5-27 17:41
可谁能想到,曾经一个亿也是小目标的王健林,王首富,如今不仅随着岁月的增长,人老体衰,他亲手创建的万达,也千疮百孔,日前暴雷,他又被冻结 4.9亿股权,被执行总金额近76亿。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 当年,王健林这句话火遍全网。 25 68 (宫 图 | 执行通知书义母 | (2025) 江0203Bf (10日 | 15 | | --- | --- | --- | | 朗执行人 | 工程 材 | 42 | | 股权所在企业 | 大连万达商量管理周围线份有限公司 | ಹಿರ | | 执行法院 | 大遗册群的区人民提现 | | 股权冻结值图 | 执行微观书义导 | (2055) 20503B100 | 2 | | --- | --- | --- | | 嵌A行人 | 王朝鮮 | ਜਿਨੇ | | 滚执行人证件种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身份证 | ਨੂੰ | | 法培训贸目 | 2025-05-08 | 15 | | 法运助股 | 729 | H | 这可不是小数目呀!一连串的债务,正把这位昔日的首富压成"首负",老王究竟经历了什么? e天眼窗 股权冻结详情 而这种摊主思维签下的这份对赌协议,成了悬在万 ...
爆卖11亿,靠“三无模式”征服中国市场:泰国人卖的椰子水,要赴港IPO了
新消费智库· 2025-05-19 20:36
以下文章来源于快刀财经 ,作者快刀财经编辑部 快刀财经 . 欢迎关注这个洞察商业真相的公号。快刀财经,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 这是新消费智库第 2 6 3 7 期文章 新消费导读 从无人问津到走红,if椰子水如何崛起? 作者 : 朱末 编辑:竺天 审核: Single 来源: 快刀财经 在不卷不休的夏日饮品江湖里,一瓶来自泰国的椰子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了后来居上的强劲"黑马"。 4月9日,泰国椰子水公司IFBH Limited(下称"IFBH")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募资拓展全球市场。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3年至 2024年,IFBH营收分别为8744.2万美元、1.58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1675.4万美元、3331.6万美元,净利率分别为19.2%、21.1%。 | | 2023年 | | 2024 年 | | | --- | --- | --- | --- | --- | | | 美元 | 0/0 | 美元 | % | | | | (以千計,白分比除外) | | | | 椰子水飲料 | | | | | | 椰子水 | 82,012 | 93.8 | 150,642 | ...
温州大佬屋顶建电站,年入300亿
创业家· 2025-05-17 17:59
行业对比与公司概况 - 美国住宅太阳能公司Sunnova因金融化运营模式导致负债85亿美元,市值从60亿美元暴跌至2660万美元,濒临破产[4] - 国内户用光伏企业正泰安能逆势增长,2024年营收超300亿元,净利润28.6亿元,计划IPO成为实控人南存辉旗下第三家上市公司[12][13]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美国企业受加息和政策冲击,中国企业通过差异化模式实现扩张[4][11] 商业模式与运营数据 - 核心业务为户用光伏电站销售,2024年上半年收入96.5亿元,占总营收75%,客户包括国电投、华能新能源等大型能源国企[20] - 创新合作共建模式:农民出租屋顶,公司与业主分享收益,为农村家庭创造20%-30%增量收入[17][23] - 四大业务板块协同:电站销售(主导)、合作共建(22.29%增速)、设备销售(不足1%)、售后运维(2.1亿元收入)[20][24] - 2021-2024年收入从56.3亿元飙升至318亿元,新增装机13GW,电站交易规模8GW[25] 竞争优势与资源整合 - 背靠母公司正泰电器(市值490亿元),共享品牌与渠道,已设立24个区域公司,覆盖1800个区县,拥有2800家代理商[29] - 运维网络覆盖166个城市,1200个服务网点,3000名工程师,实现"1小时响应,48小时上门"服务标准[33] - 供应链优势:2024年上半年向正泰电器采购13.9亿元光伏组件等设备,占采购总额8.5%[29][30] 资本运作与战略转型 - IPO计划融资60亿元,当前因财务数据更新处于中止状态[35][36] - 资产优化:157.7亿元光伏电站资产计提1.9亿元减值准备,拟出售不超过14GW电站资产,潜在交易规模达420亿元(按3元/W计算)[37][39] - 轻资产转型:通过电站出售回收资金,同时保留运维服务收入[38] 管理团队与创始人背景 - 实控人南存辉为浙商总会会长,旗下已有正泰电器(工业电器)、通润装备两家上市公司,个人财富160亿元[28] - 启用年轻高管团队:总经理卢凯(1983年生)年薪789万元,董事长陆川(法学博士)深耕正泰体系[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