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风险
搜索文档
新华锦退市风险有多大?控股股东股份遭遇司法冻结 财务总监财报不保真
新浪证券· 2025-09-26 18:04
资金占用问题 - 控股股东新华锦集团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余额4.06亿元未归还 [1][2] - 若一个月内未清收资金,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2] - 若六个月内未完成整改,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此后两个月内仍未整改将被终止上市 [2] 股东质押与冻结情况 - 控股股东山东鲁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85,532,352股,占总股本43.27%,其中质押股份18,492万股,占其持股比例99.07% [3][4] - 控股股东股份被司法冻结和标记合计占其所持股份总数100%,占公司总股本43.27%,原因为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债权金额及执行费用7,500万元 [5]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69亿元,同比减少24.92%,归母净利润0.13亿元,同比减少39.45% [9] - 财务总监未签署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准确、完整的书面确认意见 [9] - 公司此前因财务核算问题被监管处罚,包括收入确认不规范、应收项目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凭证管理不规范及个别交易未记账 [7][8] 资金回收措施 - 公司与青岛啤酒签订股权转让协议,青岛啤酒拟以6.65亿元受让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100%股权 [6] - 控股股东将享有的对青岛啤酒6.65亿元应收账款质押给公司,并已办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司具有优先受偿权 [6]
*ST苏吴: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财务类退市、面值退市等多重退市风险
新浪财经· 2025-09-26 17:25
*ST苏吴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 偏离值累计超过12%,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情形。公司股票近期涨幅较大,股价涨幅严重偏离基本 面,可能存在市场情绪过热及非理性炒作迹象,积累了较大交易风险,可能存在随时快速下跌的风险。 公司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财务类退市、面值退市等多重退市风险。同时存在控股股东大额资金占用 尚未解决、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被全部冻结、医美产品独家代理权仲裁结果存在不确定性等经营风险。 ...
海南海药股权流拍背后:治理沉疴难除、每股净资产缩水至三毛,退市风险加剧
新浪证券· 2025-09-26 17:00
股权拍卖流拍事件 - 公司第二大股东南方同正所持1.24亿股(占总股本9.54%)司法拍卖流拍 起拍价5.682元/股 若成交可回笼资金超7亿元 [1] - 流拍因拍卖期间股价连续下跌 从5.88元跌至5.57元 最终低于起拍价 [2] - 流拍股份占南方同正持股比例高达92.86% 该股东持股已全部质押冻结且多次被轮候冻结 [2] 公司治理与历史问题 - 2018年至2020年间通过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累计达7.48亿元 未在年报披露 导致现金流恶化 [3] - 2020年新兴际华集团通过华同实业接手22.23%股份 实控人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3] - 国资入主后推动资产处置 2024年通过资产转让回笼资金6155.77万元 [3] 财务与经营状况 - 扣非净利润连续八年为负(2017-2024年) 2024年归母净亏损高达15.25亿元 [3] - 2025年中报营收4.5亿元 同比下滑24.12% 归母净亏损1.58亿元(同比收窄但依赖费用压缩) [4] - 资产负债率攀升至93.01% 每股净资产从2024年同期1.44元暴跌至0.28元 [4] 退市风险 - 根据新退市规则 若连续三年亏损且净资产为负将触发退市 [4] - 当前每股净资产0.28元 再亏损约3.63亿元即可能面临退市 [4] 市场影响与前景 - 流拍反映投资者对公司治理遗留问题、持续亏损及高负债的深度忧虑 [2] - 若二拍再次流拍可能导致股权折价处置 进一步压制股价 [2] - 公司需实现资产重组、业务转型或债务化解以避免资本市场困境 [5]
“跌停王”锁定退市!九年财务造假近200亿元触目惊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0:29
退市风险状况 - 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15个交易日低于1元 提前锁定面值退市 [2] - 公司面临双重退市风险 包括面值退市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3] - 面值退市条件可能先被触发 但重大违法退市同样不可避免 [4] 财务造假细节 - 公司连续九年财务造假 时间跨度为2015年至2023年 [5][6] - 累计虚增营业收入约198亿元 虚增利润总额超7620万元 [6]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56.34亿元 占当期披露营收49.38% [6] - 2019年虚增利润2190.52万元 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64.88% [6] 欺诈发行与监管处罚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文件引用虚假数据 构成欺诈发行 [6] -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达12.50亿元 [6] - 监管开出1.6亿元罚单 公司偿付能力令人担忧 [7] 市场影响与投资者状况 - 公司总市值仅剩约4.63亿元 较历史高点大幅蒸发 [8] - 年内超10家A股公司因财务造假触发重大违法退市标准 [4] - 受损投资者索赔区间为2016年3月22日至2024年4月29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4月30日后卖出或持有亏损 [9] 行业监管趋势 - 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案例显著增加 [4] - 监管层对资本市场保持"零容忍"态度 [8] - 投资者需提高风险意识 加强自我保护 [10]
0元“甩卖”3家子公司 兽药龙头“梦碎”光伏
经济观察网· 2025-09-25 16:15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0元价格向江西饶信新能材料有限公司出售3家全资子公司100%股权 包括绿康玉山 绿康海宁和绿康新能 [1] - 交易引发监管关注 深交所要求说明评估作价合理性及是否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1] - 受让方饶信新能为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康怡等关联企业 剥离光伏资产被视为保壳举措 [4] 资产收购与处置 - 绿康玉山于2023年1月以9500万元现金收购 采用收益法评估价值达9570万元 账面价值仅160.35万元 [2] - 收购时绿康玉山是晶科能源N型TOP Con技术路线和双玻组件用POE胶膜唯二供应商 且是降本POE胶膜唯一代工方 [2] - 截至2024年底 三家标的公司合计账面价值为-1亿元 本次评估采用资产基础法 交易对价0元高于合计评估值 [4] 财务表现 - 绿康玉山2022年亏损1493.63万元 2023年亏损5591.78万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2.03亿元 [3]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3.30亿元(同比-9.23%) 2023年5.07亿元(同比+53.71%) 2024年6.49亿元(同比+28.08%) [3] - 归母净利润2022年-1.22亿元 2023年-2.22亿元 2024年-4.45亿元 跨界光伏两年累计亏损近7亿元 [3] - 因净资产为负值 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3] 业务转型 - 公司原主营兽药研发生产和销售 2017年上市后业绩持续下滑 [1] - 2023年通过收购绿康玉山形成"动保产品+光伏胶膜产品"双主业模式 [2] - 设立绿康海宁投入约2.9亿元建设"年产8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 一期建成40条生产线 [2] - 光伏行业2021年后从产能扩张期进入供过于求低谷期 目前除绿康玉山外其余两家已暂停业务 [4] 市场表现 - 截至9月25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27.33元/股(跌2.39%) 总市值42.48亿元 [5]
海南海药二股东1.24亿股流拍即现“股价倒挂”,国资接盘五年积弊难消
钛媒体APP· 2025-09-25 09:41
股权拍卖事件 - 第二大股东南方同正持有的1.24亿股(占总股本9.54%)因无人出价导致司法拍卖流拍 [2] - 起拍价为5.682元/股 若成功拍卖可回笼资金至少7亿元 [5] - 流拍后股价持续走低 9月24日收盘价5.6元/股较起拍价低1.4% [9] 股东股权状况 - 南方同正持有1.33亿股(占总股本10.28%)已全部处于质押和冻结状态 [7] - 持股自2021年起因合同纠纷被多地法院轮候冻结 涉及金额4415.84万元 [6] - 2025年其持股处于多重司法轮候冻结状态 [6] 公司治理问题 - 2018-2020年通过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累计发生额达4.8亿元、2.2亿元和4750万元 [11] - 前实控人刘悉承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高达7.48亿元 已在财报中计提 [13] - 公司表示已聘请专业律师团队处理应收关联方债权 [13] 财务表现 - 2024年归母净亏损15.25亿元 扣非净利润连续八年为负 [13] - 2024年上半年营收4.5亿元(同比减少24.12%) 归母净亏损1.58亿元 [15] - 资产负债率达93.01% 每股净资产从1.44元急剧下降至0.28元 [15] 退市风险 - 若再亏损约3.63亿元(0.28元每股净资产×12.97亿总股本)可能触发退市条件 [15] - 公司表示正推进转型与改革 加快新产品开发和创新药临床试验 [16] 行业对比 - 同期其他上市公司司法拍卖成功率较高 如杉杉股份0.19%股权以5771万元拍出 [4] - 全新好12.99%股权以3.9亿元成功拍出 对比海南海药流拍凸显市场担忧 [4] 国资介入措施 - 2020年新兴际华集团通过华同实业接手22.23%股份 实控人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12] - 通过资产处置累计回笼资金6155.77万元 诉讼回款1021.3万元 [12] - 与兴业银行达成和解优化融资结构 [12]
新华锦控股股东母公司占用4亿资金寄望6.65亿向青岛啤酒“卖酒”还债
新浪财经· 2025-09-25 05:04
资金占用情况 - 控股股东母公司新华锦集团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余额4.06亿元 [2][3] - 监管部门对新华锦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3] - 若六个月内未能清收被占用资金 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停牌 停牌后两个月内未完成整改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和终止上市交易 [3][4] 即墨黄酒股权处置进展 - 新华锦集团正积极推进即墨黄酒股权交割事项以筹措偿还资金 [2][4] - 青岛啤酒拟以6.65亿元对价受让即墨黄酒100%股权 但公告后4个月未公布转让进展 [2][6] - 即墨黄酒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13.5%) 净利润3047万元(同比增长38.0%) 总资产9.08亿元 净资产2.03亿元 [6]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9亿元(同比下降24.92%) 净利润1286.72万元(同比下降39.45%) [7] - 2024年营业收入16.37亿元(同比下降30.97%) 净利润-1.34亿元(同比下降354.59%) [7] - 营收下降主要因二手车业务剥离及发制品业务受海外市场竞争加剧和关税影响收入减少5272万元 [7] 股权冻结情况 - 控股股东鲁锦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86亿股(占总股本43.28%) 其中61.24万股被司法冻结 1.85亿股被司法标记 [7]
新华锦(600735.SH):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及退市风险警示
格隆汇APP· 2025-09-23 17:32
公司监管违规 - 公司收到青岛证监局责令改正决定 因控股股东新华锦集团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4.06亿元[1] - 占用资金需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六个月内归还 截至公告日尚未归还[1] - 控股股东正推进山东即墨黄酒厂股权交割 并通过处置资产筹措资金[1] 股票风险警示 - 若一个月内未清收占用资金 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2] - 若六个月内未完成整改 股票将被停牌 停牌后两个月内未整改将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 - 退市风险警示后两个月内仍未整改 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2]
*ST万方立案调查风波未平,退市风险高悬
新浪财经· 2025-09-23 17:15
信披违规事件 - 公司于7月25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涉及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1] - 这是公司2024年4月收到吉林证监局警示函后第二次触及信息披露监管红线[1] - 律师事务所已启动投资者索赔登记 索赔区间包括2025年7月25日前买入且之后卖出或持有亏损 以及2025年1月25日至4月18日期间买入且之后卖出或持有亏损[1] 财务表现与退市风险 -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亏损450万元至650万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500万元至700万元[2] - 股票交易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若2025年度财务数据继续触及相关规定可能被终止上市[2] - 超过3万名股东面临资产保全压力 需密切关注财务数据变化和立案调查进展[3][4] 经营前景 - 公司需要在2025年剩余时间内扭转亏损趋势以避免退市[3] - 任何负面消息公布都可能对股票价格产生重大影响[3]
*ST亚振提示股票交易多项风险,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
新浪财经· 2025-09-22 20:28
股价表现 - 2025年9月18日至22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 累计涨幅达16.80% [1] - 短期涨幅与同期上证指数及家具制造业指数严重偏离 [1] - 最新滚动市盈率为亏损状态 市净率达35.08倍 远高于行业水准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亏损 [1] - 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若年度相关指标不达标将面临终止上市风险 [1] 业务动态 - 收购广西锆业51%股权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1] - 业务整合运营存在不确定性 新业务盈利能力难以预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