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务造假
icon
搜索文档
前员工爆料财务造假,华熙生物:已报警
盐财经· 2025-07-26 17:33
公司声明与回应 - 华熙生物官方微博回应称,境外网站发布的关于公司财务造假等内容严重不实,已报案处理 [2] - 公司声明指出信息发布者系前员工李某,曾任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在华熙工作18个月 [4][5] - 公司强调相关信息纯属捏造,恶意歪曲事实,严重损害公司声誉 [4] 前员工指控事件 - 自称"David"的人发布文章指控华熙生物存在违法违规情况,并声称撰写45万字、58章的《玻尿酸女王那些事儿》 [2] - David自称曾任华熙生物首席执行官特别助理兼全球投资者关系负责人 [2] - 截至发稿,红星资本局未能通过社交平台联系到David [3] 公司披露前员工涉案细节 - 李某通过注册第三方公司骗取本应支付券商的900万元款项 [5] - 该笔款项在华熙昕宇年报中被发现,导致李某职务侵占行为败露 [5] -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提起公诉 [5] 公司处理措施 - 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有关部门举报,将追究造谣者及恶意传播者法律责任 [9] - 公司附上立案告知书和道歉信作为证据 [6] - 李某在道歉信中承认因法律意识淡薄出现违规违纪问题 [7] 公司立场 - 公司拒绝李某提出的除退还900万元外额外赔偿的要求 [5] - 公司坚持依法处理该事件 [5] - 公司认为相关信息是毫无道德底线的编造,涉嫌诽谤犯罪 [9]
诺泰生物因财务造假戴帽ST 招商基金率先下调估值
搜狐财经· 2025-07-24 21:20
财务造假事件 - 诺泰生物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64% [4] - 公司向浙江华贝转让药品技术及上市持有许可人权益,但该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不应确认收入 [4] - 公司在2023年发行的"诺泰转债"《募集说明书》中引用了虚假的2021年度财务数据,导致证券发行文件存在重大虚假内容 [5] - 公司及多位高管合计被罚款7620万元,其中因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被罚400万元,因公开发行文件虚假内容被罚4340万元 [5][6] 市场反应与基金持仓 - 7月22日复牌后公司被实施ST,股票简称变更为ST诺泰 [2][7] - 7月24日公司收盘价为44.51元/股,总市值140.7亿元 [3] - 招商基金自7月21日起将诺泰生物估值下调至32.78元,较停牌前40.98元下调约20% [8][9]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8家公募基金旗下19只产品持仓诺泰生物,合计持有923.38万股,持股市值3.44亿元,占总股本2.93% [9][10] - 招商基金旗下10只产品持仓诺泰生物,其中王景管理的招商蓝筹精选股票持仓274.58万股,市值1.02亿元 [9] 审计与中介机构 - 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2012-2023年为诺泰生物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024年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2] - 南京证券作为公司首发上市保荐机构和"诺泰转债"主承销商,确认《募集说明书》无虚假记载 [6]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董事会表示将积极落实监管要求,采取措施消除影响 [7] - 若公司在证监会处罚决定书满12个月且完成财务数据追溯重述,可申请撤销ST [7]
上市首年就财务造假!诺泰生物被罚4740万,保荐机构南京证券难辞其咎
经济观察网· 2025-07-24 16:05
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 诺泰生物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64% [3] - 公司在2023年12月发行4.34亿元可转债时,在募集说明书中继续沿用虚假的2021年财务数据,导致"财务会计信息"存在重大虚假内容 [3] - 中国证监会拟对公司处以4740万元罚款,实际控制人赵德中被罚1300万元,赵德毅被罚500万元,4名高管分别被罚150万-330万元不等 [4] - 公司及6名高管合计被处罚7620万元,创下科创板处罚纪录 [5] 公司基本信息 - 诺泰生物前身为江苏诺泰制药技术有限公司,2009年在连云港成立,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 [3] - 公司股票于7月22日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诺泰",当日股价一度下跌11% [1] 保荐机构责任 - 南京证券作为诺泰生物2021年IPO及2024年可转债发行的保荐机构,对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了确认 [6] - 南京证券在诺泰生物IPO项目中获得承销保荐费6638.54万元,在可转债项目中获得保荐费约566万元 [6] - 南京证券近年来保荐项目问题频发,涉及董事长履历造假、财务造假、信披违规等问题 [7][8] - 南京证券2013年至今共收到十多张罚单,2024年12月原董事长步国旬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8]
又一上市公司欺诈发行罪!
梧桐树下V· 2025-07-24 11:38
财务造假与法律责任 - 公司连续六年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财务数据的年度报告,其中四年将亏损披露为盈利,情节特别严重[1][2] - 公司及6名相关责任人(季伟、袁学礼、许坤明、冒鑫鹏等)因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和欺诈发行股票罪被追究刑事责任[2][6] - 公司及责任人已自愿认罪认罚,可能从宽处罚,其中季伟、袁学礼系主犯,许坤明、冒鑫鹏等系从犯[6] 财务造假细节 - 2017年至2022年,公司通过伪造工程进度确认表、发货单等方式虚增或虚减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10] - 2017年、2018年、2021年、2022年分别虚增利润总额1.46亿元、1.48亿元、0.74亿元、0.43亿元,2019年虚减利润总额0.39亿元,2020年虚增利润总额0.57亿元[10] - 虚增或虚减利润总额占公司各年度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比例最高达5774.38%(2020年)[11] - 江苏证监局对公司处以150万元罚款,对季伟、袁学礼、许坤明、冒鑫鹏分别处以200万元、100万元、60万元、60万元罚款[1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0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分别为-0.49亿元、-0.60亿元、-3.61亿元、-5.06亿元、-13.14亿元[1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1亿元,同比下降67.76%,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下降197.51%[14] - 业绩下滑原因为行业竞争加剧、客户经营变化、项目延期及计提商誉减值、应收款项减值、预计负债等[13]
投资人要警惕了!证监会顶格处罚ST诺泰(688076),南京证券(601990)督导缺位并非偶然失手
搜狐财经· 2025-07-23 22:44
诺泰生物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因财务造假与欺诈发行遭证监会顶格处罚 正式"戴帽"ST并复牌 [1] - 两项主要违法事实:2021年虚构技术转让确认3000万元收入(实为自融) 虚增利润2595万元(占披露额20.6%) 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 [1] - 2023年可转债募集说明书沿用虚假数据 构成发行文件造假 [1] 南京证券责任问题 - 作为保荐机构深度参与诺泰生物融资运作 两次出具文件均确认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 [3] - 在IPO项目中收取承销保荐费6638.54万元 可转债项目中再获566万元保荐费 [3] - 未发现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引用的2021年财务数据存在重大虚假内容 [3] - 近10年持续督导的17家IPO及再融资公司中 7家出现信披违规等问题 占比超40% [6] - 2013年至今累计收到十余张监管罚单 涉及"未尽勤勉尽责"等违规 [7] 南京证券经营状况 - 2024年净利润达10.02亿元创历史新高 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下降11.6% [7] - 50亿元定增计划历时两年多仍未落地 2025年5月获受理后收到问询函 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7月 [8] 诺泰生物后续处理 - 上交所将对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但不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8]
300280,退市!虚增收入近25亿元,股价从63元跌至不足3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3 19:50
退市决定与程序 - 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因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财务会计报告整改[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21日起停牌 因可能被终止上市[3] - 公司有权在5个交易日内申请听证 或在10个交易日内提出书面陈述和申辩[3] 财务违规情况 -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被证监会责令改正但未完成整改[1] - 2022-2023年虚增收入24.99亿元 占披露营业收入合计金额的63.53%[4] - 福建证监局拟对公司及12名管理层合计处罚约4000万元[3] 股价表现 - 2023年股价最高超过63元/股 停牌前股价仅剩不足3元/股[4] - 停牌前最后交易价格为2.72元[5]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互联网广告业务、云服务业务和电商贸易业务[3]
1.29万股民踩雷!“明星股”诺泰生物因财务造假被ST
新浪证券· 2025-07-23 15:52
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 诺泰生物因虚构交易被证监会处罚,股票自7月22日起变更为"ST诺泰",成为科创板罕见被风险警示的案例 [1] - 公司在2021年12月通过向空壳公司浙江华贝转让药品技术虚构交易,确认收入3000万元,虚增利润2595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20.64% [1] - 即便造假后,公司2021年净利润仍同比下降6.52%,显示真实业绩滑坡更为严重 [1] - 2023年12月公司以虚假财务数据成功发行4.34亿元可转债 [1] - 证监会对公司处以7620万元总罚款,包括400万元年报虚假记载罚款和4340万元欺诈发行罚款,实际控制人赵德中被罚1800万元 [1] 公司市场表现 - 公司曾因GLP-1减肥药原料业务股价暴涨70%,但在2024年10月立案后暴跌30% [2] - 根据2024年新规,公司虚增利润2595万元(占比20.64%)未达退市标准(需超2亿且占比30%) [2] - 公司需在追溯重述财报后至少一年才能申请摘帽,投资者将长期伴随风险警示交易 [2] 行业影响 - 诺泰事件为火热的医药外包行业敲响警钟,特别是在GLP-1减肥药推动多肽CDMO站上风口的背景下 [2] - 行业资本追捧需警惕财务泡沫,律师指出受损投资者可依法索赔 [2] - 在创新药产业链中,诚信被视为核心生产力,公司面临的信任危机可能比罚款更致命 [2]
ST诺泰财务造假被罚 6月底招商基金摩根国寿安保持股
中国经济网· 2025-07-23 15:00
公司违规行为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64% [1] - 公司向浙江华贝转让药品技术及上市许可人权益的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技术转让款最终来自公司对浙江华贝的增资款 [1] - 公司在2023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募集说明书》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披露了虚假的2021年度财务数据 [3][4] - 公司实际控制人赵德中组织、指使公司从事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和在公开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 [5] 行政处罚 - 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罚款 [6] - 公司因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被处以4340万元罚款 [6] - 综合两项违规行为,公司被处以总计4740万元罚款 [7] - 实际控制人赵德中被处以总计1300万元罚款 [7] - 其他相关责任人赵德毅、金富强、谷海涛、徐东海、童梓权分别被处以500万元、330万元、300万元、150万元、300万元罚款 [7] 市场影响 - 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由"诺泰生物"变更为"ST诺泰" [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共有8家基金公司持有公司股票,合计持股923.38万股,占流通股比例2.93% [10][11] - 招商基金旗下10只产品合计持股733.06万股,占公司流通A股的2.46% [11] - 招商基金在7月21日将公司股票估值价格下调20%,从40.98元调整为32.78元 [11] 公司融资情况 - 公司2021年5月科创板上市,发行5329.595万股,发行价15.5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8.30亿元,净额7.25亿元 [8] - 公司2023年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43,400万元,期限6年,募集资金净额4.26亿元 [9] - 两次募资共计募集12.64亿元 [10] - 公司上市发行费用1.05亿元,其中保荐机构南京证券获得承销保荐费6638.54万元 [9]
疯狂金通灵:财务造假6年,连“白衣骑士”也坑
36氪· 2025-07-23 10:40
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及6名高管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1] - 财务造假手法包括伪造工程进度确认表和发货单、提前确认未发货收入、对销售退回不进行收入冲减 [1] - 2017年虚增营业收入5.01亿元、2018年5.5亿元、2021年6893万元、2022年153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分别为1.46亿元、1.48亿元、7398万元、4332万元 [2] - 2019年和2020年通过虚减收入和虚增利润掩盖实际亏损 [2] - 连续六年发布虚假财务数据,将实际亏损披露为盈利 [2] 公司经营状况 - 2020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分别为-0.49亿元、-0.60亿元、-3.61亿元、-5.06亿元、-13.14亿元,五年累计亏损超23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1亿元,同比暴跌67.76%,归母净利润亏损7287.74万元,同比扩大197.51% [3]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8030.02万元,同比减少180.79%,负债率高达89.12% [5] - 公司及部分控股子公司债务逾期本金达1.97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8.95% [5] 公司重整与风险 - 债权人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及预重整,已有36家意向投资人提交报名材料 [5] - 若重整失败将面临破产风险,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6] - 2018年南通国资接手后,公司财务造假行为仍在持续,2021年和2022年继续虚增营收和利润 [6] 中介机构处罚 - 华西证券因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项目未勤勉尽责被暂停保荐业务资格6个月 [7] -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被没收业务收入688.68万元,罚款3443.4万元,暂停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 [9] - 东吴证券、国海证券、光大证券因持续督导阶段问题收到罚单 [9]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在2到3元徘徊,较历史最高价55.5元跌幅显著 [9]
对当前市场的看法:估值不低,但谈泡沫还太早了
36氪· 2025-07-23 09:40
投资理念与方法论 - 投资理念属于哲学范畴,但哲学无法直接创造财富或技术突破,需要基础方法论支撑 [2][3] - 乔尔·蒂林哈斯特(T神)作为公募基金经理,其著作《大钱细思》强调从公司特质出发的选股逻辑,而非宏观政策 [4][5][6] - 自下而上的选股方法直接从公司基本面出发,排除宏观影响,与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配置思路形成对比 [7][8] 宏观经济分析的局限性 - 经济学理论存在立场问题,模型常服务于政策倾向或销售目的而非客观预测 [9][10] - 经济学模型缺乏科学验证标准,即使被证伪仍被持续使用,导致宏观分析框架可信度存疑 [11][12][13] - 里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相对可靠,但在轻资产行业应用效果有限 [14] - 股市常领先宏观经济见底,利率水平与变化对股市影响逻辑相反 [14][15] 财务欺诈与风险规避 - 揭露财务造假风险收益不匹配,会计标准存在主观性导致识别难度大 [17][19] - 应对潜在财务造假公司的最佳策略是主动规避而非争论,市场上存在充足替代选择 [20][21] - 安然案例显示异常表现常早于崩盘,但投资者需抵制上涨诱惑 [19][20] 投资与投机的界定 - 投资行为可按研究深度和对象分为六类,但深入程度缺乏量化标准 [25][26] - 低波动率股票长期收益更优,历史价格对预测无效,杠杆操作风险高 [27] - 金融业务快速增长常伴随风险,低市盈率股票长期回报显著优于高市盈率股票 [27][31][33] 行业表现与选股策略 - 1900-2016年美国表现最佳行业为烟草、电气设备、化工等,最差为船运、钢铁等 [40] - 消费品行业因客户稳定性表现优异,大宗商品行业利润波动大 [40][42] - 市盈率低于15倍的股票10年回报率达317%,高于25倍则降至65% [33][39] - 席勒市盈率显示起点低于12倍时未来10年年化收益超10%,高于25倍则降至0.5% [39] 市场动态与资产配置 - 当前A股沪深300市盈率13倍,科创50和中证2000超100倍,存在估值分化 [35] - 稳定币推广可能延长美元周期,财富转移规模或超历史美元潮汐 [46][47] - 产业债利率降至3%以下反映实体经济高收益资产稀缺,推动居民资产向股市转移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