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市盈率
搜索文档
看看三个美股的估值指标历史效果如何
雪球· 2025-11-12 16:46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使用权益风险溢价、席勒市盈率和巴菲特指标三个宏观估值指标分析当前美股市场估值状态 [4][5] - 三个指标均显示当前美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区间 表明未来长期回报可能偏低 [19] - 这些指标共同特点是无法预测市场短期行情 难以用于精确择时 [19] 权益风险溢价 - 权益风险溢价是衡量股票相对于无风险资产吸引力的指标 计算方式为标普500股息收益率减去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 [8] - 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21年至近期等市场估值高、股息率偏低或利率上升阶段 该指标长期处于负区间 说明国债投资价值更高 [9] - 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后 由于股价下跌股息率上升且利率处于低位 该指标明显回升甚至转正 表明股票现金回报相对优于国债 [9] - 该指标反映股票与国债相对回报水平 很难作为信号指导交易 不用于预测市场短期涨跌 [10] 席勒市盈率 - 席勒市盈率使用过去十年通胀调整后的平均盈利作为分母 使数据更平滑稳定 适合判断市场长期估值水平与未来回报潜力 [13] - 该指标在过去四十多年出现三次明显高点 第一次在1999-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 达到接近45倍历史最高点 [13] - 第二次高点出现在2007年金融危机之前 估值水平明显高于历史均值 [13] - 第三次是2020年疫情后至今 在低利率和宽松资金背景下 该指标再度攀升到历史高位附近 [13] - 该指标在大周期中可刻画市场环境 但高估不代表马上会下跌 同样不能预测短期涨跌 [14] 巴菲特指标 - 巴菲特指标通过比较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与国家GDP来衡量股市整体估值水平 [17] - 80-90年代美国股市总市值约占GDP的50%-70% 属于估值合理甚至偏低阶段 [18] - 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 该比率冲到150%左右 市场估值明显脱离基本面 [18] - 近几年在疫情后低利率与流动性推动下 总市值/GDP再次突破历史高点 甚至超过200% [18] - 该指标反映当股市总市值远高于经济产出时 未来长期回报往往偏低 [19]
海外策略周报:席勒市盈率超过40,港股内部分化加大-20251025
华西证券· 2025-10-25 19:19
核心观点 - 美股市场在特朗普贸易立场暂时缓和的背景下延续反弹,但主要科技指数估值处于偏高位水平,中期仍面临调整压力,标普500席勒市盈率已升至40.58,为互联网泡沫后首次突破40 [1] - 欧洲及日本市场因经济疲软、估值偏高及货币政策偏紧等因素,中期容易回调;新兴市场受经济问题或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也面临调整压力 [1] - 港股市场本周出现反弹,但内部分化加剧,建议采取“高切低”策略,关注估值偏低、基本面良好且受贸易政策影响较小的低位资产配置机会 [1][37] 全球市场表现 - 多数发达市场本周反弹,日经225指数上涨3.61%,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3.11%,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31% [7][8] - 新兴市场涨跌不一,伊斯坦堡ISE100指数涨幅达7.18%,而胡志明指数下跌2.77% [8][9] - 全球主要指数中,韩国综合指数周涨幅5.14%,恒生指数上涨3.62%,标普500指数上涨1.92% [3] 美股市场分析 - 标普500指数本周上涨1.92%,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31%,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2.2% [10] - 标普500细分行业多数上涨,信息技术板块涨幅最大达2.75%,日常消费板块跌幅最大为0.59% [10] - 美股科技股估值偏高,TAMAMA科技指数市盈率升至38,费城半导体指数市盈率46.3,纳斯达克指数市盈率42.6,中期易因估值压力和贸易问题反复而调整 [1][14] - 标普500表现前十个股中可选消费和材料行业占比较高,直觉外科周涨幅22.5%,通用汽车涨19.32% [14] - 美国中概股方面,纳斯达克金龙指数上涨2.4%,库客音乐周涨幅达107.46% [16][20] 港股市场分析 - 恒生指数本周上涨3.6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3.91%,恒生科技指数上涨5.2% [22] - 恒生行业多数上涨,能源业涨幅最大达5.63%,医疗保健业下跌0.77% [26] - 港股内部分化明显,建议关注低位资产,如非必需性消费行业的创科实业周涨10.73%,金沙中国有限公司涨9.91% [28][29] - 恒生科技指数中,中芯国际周涨15.77%,哔哩哔哩-W涨11.24%,阅文集团涨9.88% [35] 海外经济数据 - 2025年9月美国CPI同比增速为3%,高于前值2.9%;核心CPI同比增速为3%,低于前值3.1% [38] - 英国CPI同比增速为3.8%,与前值持平;日本CPI同比增速为2.9%,高于前值2.7% [40] - 德国PPI同比增速为-1.7%,高于前值-2.2%;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4.2,高于前值-14.9 [44]
美股“泡沫警报”响起!三大趋势预示1999年狂欢前夜重现
智通财经· 2025-09-29 16:33
核心观点 - 当前美国股市与经济形势与1999年互联网泡沫末期存在惊人相似性 分析师警告可能酝酿类似危机 [1] 市场估值水平 - 标普500信息技术板块预期市销率达8.8倍 远高于互联网繁荣末期水平 为有史以来最高 [2][3] - 席勒市盈率接近40 略低于1999年水平 历史上该指标超过25倍即被视为非理性繁荣期 [5][6] - 股票市值与GDP之比即巴菲特指标达到创纪录高位 显示整个市场超买程度严重 [7] 供应商融资模式 - 英伟达宣布将向OpenAI投资至多1000亿美元 助力其大规模建设数据中心 [11] - 部分观点认为该投资实质是供应商融资的回归 即供应商以优惠条件为购买其设备的客户提供融资 [9][12] 市场表现与集中度 - 当前市场出现明显两极分化 市值排名前十股票占整个市场总价值约40% 与1999年末情况相似 [13] - 英伟达市值略高于4.3万亿美元 超过英国和法国的年度GDP 微软和苹果市值也接近此水平 [13] - 1999年末微软市值约6000亿美元 占当时法国年度GDP约三分之一 显示当前巨头体量急剧膨胀 [13]
机构:年末人民币升值将趋于7.0
搜狐财经· 2025-09-27 03:55
人民币汇率展望 - 基准情形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年末将趋近于7.0,乐观情形下将在6.7附近 [1] - 即便中国人民银行在四季度再次实施降息,人民币依然将在年内保持升值方向 [1] - 人民币升值并非来自经济基本面的推动,而是来自于汇率预期与预期的自我实现形成向上螺旋 [2] 货币政策与汇率关系 - 预计央行有望在四季度实施10-20BP的降息 [1] - 货币宽松可能无法延缓升值,反而加剧升值,形成“强汇率+弱基本面”的组合 [2] - 央行宽松组合拳推出后,中美利差倒挂并未加深反而收窄,人民币汇率呈现升值 [1] 财政政策对汇率的支撑 - 中国政府债务成本低于经济增速,政府债务使用效率较高,财政扩张对汇率构成支撑 [2] - 5000亿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及1万亿与化债相关的地方特殊再融资债券有望在四季度落地 [2] - 货币宽松加积极财政的共振之下,将继续推升人民币升值 [2] 资金流入与结汇需求 - 有7000-10000亿美元的结汇需求可能在未来的升值周期逐步释放 [2] - 资金流入人民币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进一步支撑 [2] 中国股票市场影响 - 人民币升值几乎都伴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改善,A股和港股都表现良好 [1] - 对外资更敏感、估值更受全球流动性影响的港股市场更受益 [1] - 大幅降息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股市上涨,一是提振经济复苏预期提升企业盈利预期,二是带来对流动性更乐观的预期 [3] 大宗商品与港股机会 - 大宗商品方面,铜价具备更确定的上行机会 [1] 美国股市风险信号 - 标普500指数的席勒市盈率突破40倍,为2000年以来首次 [6]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称,股市价格相对偏高 [6]
什么信号?这一美股估值指标触及“互联网泡沫”以来最高水平
凤凰网· 2025-09-25 13:14
美股估值水平 - 标普500指数的席勒市盈率(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周一突破40倍,为2000年以来首次[1] - 2000年该指标曾达到创纪录的44倍,随后在2000年3月至2002年10月,基准股指下跌了49%[1] - 美股CAPE超过25倍即进入非理性繁荣的疯狂期,2007年5月美股的CAPE为27.6倍,成为该周期峰值后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1] - 今年1月的CAPE曾一度达到31,仅低于1929年股市崩盘时的峰值(33)和2000年股市暴跌前的数值(44)[1] - 英国券商AJ Bell的投资总监Russ Mould评论称,席勒市盈率和其他几项估值指标都处于历史区间的前10%位置[1] 历史高位下的预期回报 - 当席勒市盈率超过35时,标普500指数在未来1年、3年、5年和10年的回报表现均为负值[2] - 具体数据显示,未来1年回报为-1.1%,未来3年(年化)回报为-3.3%,未来5年(年化)回报为-3.0%,未来10年(年化)回报为-1.8%[2] - 华尔街知名大空头大卫·罗森伯格表示,35倍是唯一一个每个期限都会出现负回报的临界点[2] - 估值并不能保证事故即将发生,但当席勒市盈率与目前水平相似时,股市回报率温和到令人失望[2] 市场观点与警告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称,股市价格相对偏高,并承认会关注整体金融环境[2] - 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教授Erik Gordon表示,微软和Meta等人工智能公司的巨大市值和庞大股东基础意味着,遭受损失的投资者将比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更多,且损失将更大[3]
The Uncomfortable Truth About US Markets No One Wants To Hear
Benzinga· 2025-09-23 00:36
核心观点 - 基于对40年全球市场数据的分析,当前高企的起始估值预示着未来十年的股票回报率将非常低迷,投资者需调整预期 [1][2][17] - 起始估值与未来回报之间存在极强的负相关关系,这一规律在美国及其他主要发达市场均普遍适用 [3][4][6] - 美国股市当前估值处于历史极端高位,预示着未来十年实际年化回报率可能仅为0-2% [13][14] - 与美股相比,欧洲及部分亚洲市场估值更具吸引力,从纯估值角度看存在相对机会 [6][7][15] 估值与回报关系分析 - 历史数据显示,当起始估值处于最便宜的10%分位时,美国股市后续十年实际年化回报可达10.3%;而当处于最贵的10%分位时,回报率仅为0.5% [4] - 席勒市盈率每上升5点,未来十年的年化回报率预计将下降约3个百分点 [5] - 对17个发达市场(1979-2015年)的研究证实,高起始估值导致低未来回报的规律具有普遍性,相关性高达0.7 [6] 主要市场估值现状 - 美国市场席勒市盈率目前处于37-40区间,为历史90%以上分位,仅次于1929、2000和2007年的极端水平 [13] - 欧洲斯托克600指数 trailing P/E 约为17倍,英国CAPE比率低于其长期平均水平,估值相对合理 [6][7] - 澳大利亚市场估值偏高,trailing P/E 达19倍,高于正常水平;加拿大市场也不便宜,但相较于美国仍显便宜 [7] - 中国A股从2000年至2018年实际回报基本为零,凸显高估值入场的风险;当前上海市场市盈率约14倍,香港H股约10倍,估值相对合理 [9] 投资策略启示 - 当前并非将大笔资金长期投入指数基金等被动策略的良好时机 [16] - 理解估值与回报的关系有助于设定现实预期,避免盲目相信基于“历史平均”的8-10%年回报承诺 [11] - 周期性调整市盈率(CAPE)能平滑商业周期波动,比基础 trailing P/E 更能有效判断估值高低 [12] - 起始估值大致决定了未来十年回报的一半,这是巨大的结构性优势 [17]
别看股价,看估值
格隆汇· 2025-08-04 10:24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上周四创出新高 主要受苹果 亚马逊 微软 META和谷歌超预期业绩推动 [1] - 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指数年内涨幅中60%和50%分别由英伟达 Meta和微软贡献 [1] - 科技巨头估值偏高 按2027年PE测算 苹果亚马逊超23倍 微软超28倍 [1] - 周五市场出现回调 因特朗普对69个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及非农数据低于预期 [1] A股市场动态 - 融资融券余额冲高至1.98万亿元 显示市场情绪亢奋 [2] - 资金从红利ETF流向钢铁煤炭板块 开始交易强复苏逻辑 [2] - 盘中跳水后强势拉回形成肌肉记忆 强化"回调即买点"预期 [2] - 小资金账户普遍亏损 1万元以下账户99.9%亏损 1-10万元账户97%亏损 [3] - 大资金账户表现优异 1000万元以上账户99.1%盈利 500-1000万元账户97%盈利 [3] 港股板块轮动 -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出现回调 新消费板块走弱 [3] - 外卖平台开辟新战场 京东七鲜小厨与美团浣熊厨房进入供应链整合领域 [3] - 资金轮动至医药板块 石药集团大幅上涨 药明生物 百济神州 信达生物创年内新高 [3] - 稳定币概念股连续两周下跌 包括连连数字和国泰君安国际 [3] 投资方法论 - 投资分析核心维度包括标的选择 估值判断和时机把握 [5] - 弱周期行业可采用当期市盈率对比历史估值 强周期行业适用席勒市盈率平滑波动 [6] - 成长型公司适用PEG模型 约等于远期市盈率 [6] - 持仓配置应避免过度激进和小众品种 建议以龙头公司或指数为主 [8] - 投资时长比择时更重要 规避风险行为本身可能带来更大风险 [6]
对当前市场的看法:估值不低,但谈泡沫还太早了
36氪· 2025-07-23 09:40
投资理念与方法论 - 投资理念属于哲学范畴,但哲学无法直接创造财富或技术突破,需要基础方法论支撑 [2][3] - 乔尔·蒂林哈斯特(T神)作为公募基金经理,其著作《大钱细思》强调从公司特质出发的选股逻辑,而非宏观政策 [4][5][6] - 自下而上的选股方法直接从公司基本面出发,排除宏观影响,与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配置思路形成对比 [7][8] 宏观经济分析的局限性 - 经济学理论存在立场问题,模型常服务于政策倾向或销售目的而非客观预测 [9][10] - 经济学模型缺乏科学验证标准,即使被证伪仍被持续使用,导致宏观分析框架可信度存疑 [11][12][13] - 里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相对可靠,但在轻资产行业应用效果有限 [14] - 股市常领先宏观经济见底,利率水平与变化对股市影响逻辑相反 [14][15] 财务欺诈与风险规避 - 揭露财务造假风险收益不匹配,会计标准存在主观性导致识别难度大 [17][19] - 应对潜在财务造假公司的最佳策略是主动规避而非争论,市场上存在充足替代选择 [20][21] - 安然案例显示异常表现常早于崩盘,但投资者需抵制上涨诱惑 [19][20] 投资与投机的界定 - 投资行为可按研究深度和对象分为六类,但深入程度缺乏量化标准 [25][26] - 低波动率股票长期收益更优,历史价格对预测无效,杠杆操作风险高 [27] - 金融业务快速增长常伴随风险,低市盈率股票长期回报显著优于高市盈率股票 [27][31][33] 行业表现与选股策略 - 1900-2016年美国表现最佳行业为烟草、电气设备、化工等,最差为船运、钢铁等 [40] - 消费品行业因客户稳定性表现优异,大宗商品行业利润波动大 [40][42] - 市盈率低于15倍的股票10年回报率达317%,高于25倍则降至65% [33][39] - 席勒市盈率显示起点低于12倍时未来10年年化收益超10%,高于25倍则降至0.5% [39] 市场动态与资产配置 - 当前A股沪深300市盈率13倍,科创50和中证2000超100倍,存在估值分化 [35] - 稳定币推广可能延长美元周期,财富转移规模或超历史美元潮汐 [46][47] - 产业债利率降至3%以下反映实体经济高收益资产稀缺,推动居民资产向股市转移 [49]
[5月26日]指数估值数据(中证1000估值如何;月薪宝发薪日;黄金星级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5-26 21:40
市场表现 - 大盘开盘上涨后盘中下跌,收盘跌幅收窄但仍处于5星级水平[1] - 沪深300大盘股下跌,创业板等成长风格跌幅较大[2][5] - 中证1000、2000等小微盘股指数上涨[3] - 红利等价值风格微跌,港股红利表现相对坚挺[4][6] - 港股科技股下跌较多,近期财报更新后盈利增长带动估值降低[7][10] 港股科技指数动态 - 春节后港股科技指数大涨并回到正常估值水平,点位在2900上下[8][14] - 4月初下跌后连续5周上涨,再次回到正常估值,近期下跌后重回低估区间[9][11] - 2024年10月国庆节后首次回到正常估值时点位在2800上下[13] - 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推动指数点数逐渐上升,当前处于正常与低估边界[15][16] 中证1000估值分析 - 2023年中证1000盈利下降17.8%,2024年下降2.44%,但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6%[20][21] - 因盈利下降导致市盈率被动提高至近10年50-60%分位,市净率处于15%分位较低水平[22] - 若后续季度盈利继续增长,可能标志经济低迷周期结束,小盘股业绩通常在经济复苏期增长更快[22] 估值方法论 - 席勒市盈率采用多年平均盈利减少单年度波动影响[27][28] - 盈利稳定增长时可参考市盈率,盈利不稳定但净资产稳定时可参考市净率[29][30] - 若公司大幅亏损则市净率也不适用[31] 小盘股潜在风险 - 私募量化限制曾引发小微盘股大跌,近期限制减少后挂钩小盘股的私募基金热销带动微盘股上涨[32][34][35] - 若未来再出量化限制政策,对微盘股和中证2000影响较大,中证1000和中证500影响较小[36][37] 产品与服务更新 - 月薪宝组合门槛下调至200元并开放定投功能,采用40:60股债均衡策略[42] - 螺丝钉黄金牛熊信号板每周一更新,用于判断黄金估值高低[44][45] 指数估值数据 - 港股科技指数市盈率39.77,市净率3.36,股息率0.63%[51] - 中证1000市盈率34.78,市净率2.02,股息率1.28%[51] - 沪深300市盈率12.79,市净率1.56,股息率2.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