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上市
icon
搜索文档
中伦助力周六福珠宝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6-26 19:03
公司上市情况 - 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2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股票代码为06168 HK [2]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2 92亿港元 超额配售权行使前 [2] 法律顾问团队 - 中伦律师事务所担任发行人中国法律顾问 全程参与上市及H股全流通过程 [3] - 项目由合伙人陈利民负责 签字律师包括合伙人许志刚 刘春城及非权益合伙人李紫薇 [3]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珠宝行业领先企业 专注黄金珠宝产品及钻石镶嵌珠宝 拥有20余年行业经验 [5] - 截至2024年底 线下销售网络覆盖4 129家门店 包括加盟店和自营店 分布于中国31个省份及305个地级市 另有4家海外加盟店 [5] 行业地位 - 2017至2024年连续八年保持中国珠宝市场前五大品牌地位 按门店数量计算 [5] - 2024年度在中国黄金珠宝公司中 商品交易总额排名第六 黄金珠宝产品收入排名第十 [5] 律师背景 - 项目负责人陈利民为深圳办公室合伙人 专注中国内地资本市场 债务重组和不良资产处置领域 [8] 行业分类 - 公司所属行业涉及信息和智能技术 医药和生命科学领域 [9]
速冻调制食品市场排名第一,「安井食品」即将赴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6-26 18:05
公司上市计划 - 安井食品计划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全球发售3999.47万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 [1] - 假设最高发售价为每股66港元,公司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24.96亿港元 [1] - 募集资金用途分配:35%用于销售及经销网络扩张,35%用于供应链优化,15%用于业务数字化,5%用于产品开发,10%用于营运资金 [1] 公司业务与规模 - 安井食品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速冻食品行业标杆企业,主营速冻调制食品、速冻菜肴制品和速冻面米制品 [3] - 公司在全国布局12大产销研一体化生产基地,拥有56个驻外营销机构和超过2000家一级经销商 [3] - 品牌矩阵包括旗舰品牌"安井"及多个自有和收购品牌,如"冻品先生""洪湖诱惑"等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21.06亿元、139.65亿元、150.30亿元人民币,同期净利润为11.18亿元、15.01亿元、15.14亿元人民币 [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6.00亿元,归母净利润3.95亿元,同比下降10% [5] - 2024年前九个月未经审计收入为109.95亿元,净利润为10.62亿元 [6] 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安井食品以6.6%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第一 [7] - 细分市场中,速冻调制食品份额13.8%排名第一,速冻菜肴制品份额5.0%排名第一,速冻面米制品份额3.2%排名第四 [7] - 中国速冻食品行业前五大企业合计市场份额仅为15.0% [7] 产能与研发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运营13个生产基地,年产能超百万吨 [6] - 实施"产地研"策略,产品种类超400种,为行业最丰富之一 [6] - 2024年前九个月研发费用为7133万元 [6]
7年冲锋5次,四川这家老牌乳品企业要上市了→
搜狐财经· 2025-06-26 14:24
公司IPO进程 - 公司于2024年6月26日停牌,拟向境内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4] - 这是公司第五次冲刺IPO,此前曾四次冲击深交所IPO未果 [4][5] - 公司2017年12月首次递交招股书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后因材料不齐于2018年3月撤回 [6] - 2019年8月第二次递交申请,因公司问题遭证监会警示函而失败 [6] - 2020年6月第三次冲击因财务审计问题受监管问询折戟 [6] - 2022年7月第四次IPO更换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2024年6月撤回申请终止审核 [6] - 2024年9月公司改道北交所,完成3期上市辅导历时9个月 [6] 公司经营业绩 - 2020-2024年公司营收持续增长,分别为9.94亿元、14.21亿元、14.72亿元、15.62亿元和16.41亿元 [7]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1.58亿元、1.72亿元、1.96亿元和2.32亿元 [7] 公司背景 - 公司起源可追溯至1966年成立的成都化学制药厂 [7] - 1996年正式进入乳制品行业,主营含乳饮料及乳制品 [7] - 是国内较早的一批乳企 [7]
时隔三年再冲击IPO 同富股份向资本求解“贴牌软肋”
北京商报· 2025-06-24 23:27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拟募集资金8.20亿元用于产能扩建和研发中心建设,生产模式将从"外协生产"为主转向"自主生产"为主 [1][3] - 公司曾于2022年尝试沪市主板上市未果,2024年转战北交所 [4] - 募投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年产7000万只不锈钢器皿产能,解决当前产能利用率接近饱和的问题(2024年利用率达95.65%) [3][7][8] 业务模式与品牌结构 - 公司90%收入来自贴牌产品,自有品牌仅占10% [1][5] - 2024年不锈钢器皿产量中65.56%依赖外协生产,自主生产占比34.44% [5] - 公司承认在欧美日韩市场难以突破品牌壁垒,需借助资本力量转型 [5]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4年总资产20.37亿元,股东权益11.77亿元,资产负债率16.35% [2] - 2022-2024年营收从19.73亿元增长至27.60亿元,CAGR达18.3% [3] - 同期净利润从2.18亿元增至2.31亿元,2023年出现下滑 [3]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国内保温器皿需求量从2020年1.376亿个增至2024年1.7817亿个,预计2030年达2.2044亿个 [7] - 行业正从制造向品牌转型,资本将加速整合,头部企业有望扩大市场份额 [1] - 外协生产模式存在供应商替代风险,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和交付周期 [5][6] 产能与供应链 - 2022-2024年实际产量从1220万只增至2152万只,产能利用率从87.8%提升至95.65% [7] - 当前产能无法满足订单需求,部分订单依赖外部工厂加工 [7] - 募投项目将新增3500万只不锈钢器皿和1500万只塑料器皿年产能 [3]
山东黄金控股子公司山金国际拟赴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6-23 18:31
公司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启动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相关筹备工作的议案 [1] - 赴港上市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加快海外业务发展 巩固行业地位 [4] - 利用国际资本市场优势优化资本结构和股东组成 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4]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2024年年报提出加快国际化步伐 寻求国际并购突破 强化优质资源整合 [4] - 探索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和运营 助力海外收购 [4] - 主营业务为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采选及金属贸易 涵盖黄金勘探、开采、销售等领域 [4][5] 公司资产与矿山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共拥有6个矿山企业 包括3个在产金矿(黑河洛克、吉林板庙子、青海大柴旦) [4] - 1个在产铅锌银多金属矿(玉龙矿业) 1个停产待恢复矿山(华盛金矿) 1个在建矿山(纳米比亚Osino) [4] - 3个在产金矿对公司归母净利润贡献率达95.87%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5.85亿元 同比增长67.6% 归母净利润21.73亿元 同比增长52.57% [4]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3.21亿元 同比增长55.84% 归母净利润6.94亿元 同比增长37.91% [5] 股权结构 - 公司注册资本27.77亿元 山东黄金为控股股东 持股28.89%(802,251,840股) [5] - 公司曾用名为银泰黄金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9年 [5]
盈信量化(首源投资)西普尼精密更新招股书,冲刺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6-21 15:40
公司上市计划 - 深圳西普尼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新港交所招股书,正式启动上市计划 [1] - 公司旗下旗舰品牌 "HIPINE"(西普尼)在贵金属手表领域集设计、制造与品牌运营为一体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逐年递增,分别为3.24亿、4.45亿、4.57亿元 [1] - 同期毛利分别为6413万元、1.08亿元、1.24亿元,毛利率从19.8%提升至27.2%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98万元,现金储备相对紧张 [3] 业务合作 - 公司与老凤祥、中国珠宝及周大生等知名珠宝品牌建立长期ODM合作关系 [3] - 通过为这些品牌开发贴牌贵金属手表及饰品,拓宽业务渠道并获得稳定收入 [3] 未来发展 - 上市被视为公司优化财务结构、突破现金储备瓶颈的重要契机 [4] - 公司在品牌建设、业务拓展及资金运用方面的表现将影响其市场地位及行业参考价值 [4]
宏业基港股IPO收证监会反馈意见:是否存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是否属国家限制融资情形,房屋抵押是否影响经营
新浪财经· 2025-06-20 19:02
公司上市进展 - 宏业基于6月20日收到证监会关于境外上市的备案反馈意见,需补充说明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房屋建筑物抵押情况以及股东股份权利瑕疵等问题[1][2][3] - 公司曾于2023年3月获深交所受理主板IPO申请,同年8月过会但于2025年1月因主承销商撤回注册申请而终止[5] - 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拟募资用于项目前期开支、研发能力提升及人才招募[5][6] 行业地位与业务 - 宏业基在华南地区岩土工程领域拥有22年经验,2024年营收市场份额达1.9%,位列首位[5] - 公司专注于桩基础工程及基坑工程,持有50名一级注册造价工程师和一级注册建造师,职业资格证书人员比例行业领先[5] - 业务高度依赖房地产行业,98%收入来自华南市场[6] 财务表现与风险 - 2022-2024年收入连续下滑,分别为12.28亿元、11.12亿元和10.11亿元,但净利润从4747.8万元增至7567.1万元[6]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174天增至286天,回款压力显著[6]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待偿还借款余额4.68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仅1040.3万元,低于近三年偿还利息均值[6] - 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2022-2024年资产减值亏损较大,若客户信用恶化可能进一步计提减值[6][7] 募资计划 - 此前A股IPO拟募资超5亿元,其中60%用于补充流动资金[6] - 本次港股IPO募资将用于潜在项目前期开支、研发及人才招募[6]
华之杰上市募4.97亿首日涨171% 经营现金净额连降2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6-20 16:22
公司上市表现 - 华之杰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首日收盘价53.87元,涨幅170.98%,成交额10.03亿元,振幅80.78%,换手率81.33%,总市值53.87亿元 [1] - 公司发行股票数量25,000,000股,发行价格19.8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49,700.00万元,净额44,416.44万元,较原计划少4,192.14万元 [3][4] - 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发行费用总额5,283.56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2,485.00万元 [7] 公司业务与股权结构 - 公司定位于智能控制行业,核心业务为锂电池电源管理、智能控制、无刷电机驱动和控制技术,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开关、智能控制器、无刷电机等 [1] - 发行前控股股东颖策商务持股39.27%,发行后持股29.45%,仍为控股股东 [1] - 实际控制人陆亚洲通过多家公司间接控制发行前92.00%股份,发行后69.00%股份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1,883.96万元、93,710.49万元、123,001.58万元,2024年同比增长31.26% [8][10]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70.27万元、12,146.00万元、15,350.13万元,2024年同比增长26.38% [8][10]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33,652.04万元,同比增长30.05%,归母净利润4,431.11万元,同比增长17.63% [11][12] 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年产8,650万件电动工具智能零部件扩产项目(预计投资42,608.58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6,000.00万元) [6] - 项目已取得备案号张行审投备[2022]578号和环评文号苏行审环评[2020]10123号 [6] 上市审核关注点 - 上市委关注智能开关产品毛利率快速提升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业绩大幅波动风险 [2] - 关注募投项目与前次申报科创板上市未变化的原因,以及新增产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
武汉13家企业拟境外上市,三年内培育500家上市后备企业
长江日报· 2025-06-20 10:16
武汉市资本市场发展目标 - 力争三年内诞生1家市值千亿元的上市公司,培育500家以上的"金种子""银种子"企业 [1] - 当前全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82家,去年新增8家,涵盖国产数据库、智能汽车AI芯片、电竞游戏、交互式AI等新兴产业 [1] - 2023年宏海科技在北交所上市,元光科技成为港交所智能时序数据服务"第一股",大众口腔拟赴港交所上市 [1] 企业上市支持措施 - 抢抓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机遇,推动未盈利科创企业上市,如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交易所审核 [1] - 培育1家在证监局辅导企业和6家金种子后备企业上市 [1] - 支持13家拟境外上市企业(包括大众口腔、沃德通、翰思艾泰芯擎科技等)利用"科企专线"加快赴港上市步伐 [1] 后备企业培育体系 - 构建500家企业组成的金银种子后备库和35家企业组成的在辅在审库 [2] - 提供上市辅导、并购重组、产业链助手等服务,开展项目路演、政策宣介等活动 [2] - 通过线上线下与三大证券交易所合作提升募资培育水平 [2]
宇树科技确认完成C轮融资,5月刚完成股改|21新智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7:45
融资情况 - 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 由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阿里、蚂蚁、吉利资本共同领投 绝大部分老股东跟投 [1] - 公司未透露C轮融资金额及其他细节信息 [1] 资本运作动态 - 5月完成股份制改造 公司名称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 6月12日注册资本从259.42万元增至288.90万元 增幅达11.36% [1] - 市场解读股改为IPO前置动作 公司回应称属常规运营变更 [1] 股权结构 - 创始人兼CEO王兴兴直接持股26.96% 通过天津宇树合伙企业间接持股6.6% 合计控制33.43%股权 [1] - 第二大股东为美团旗下汉海信息技术 持股6.91% [2] - 第三大股东为红杉中国旗下宁波红杉科盛 持股6.6% [2] 上市传闻 - 香港特首李家超4月走访宇树科技等"杭州科技四小龙"企业 [2] - 王兴兴曾提及赴港上市"存在可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