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

搜索文档
【干货】干细胞医疗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5-14 13:12
干细胞医疗行业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环节 上游以干细胞采集与存储为主 业务最成熟且资本聚集最多 代表企业包括中国脐带血库企业集团、中源协和等 [1][2] - 中游聚焦干细胞增殖与药物研发 涵盖技术研发、检测试剂等 代表企业有北科生物、冠昊生物等 [1][2] - 下游由医疗机构和医美服务机构组成 应用领域包括疾病治疗、器官移植及医学美容 代表医院有解放军302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 [1][2] 行业区域分布 - 企业集中分布在北京及沿海地区 如北京、天津、广东 中部地区四川也有布局 [5] 企业产品与产销情况 - 主要上市企业通过研发、生产和销售干细胞医疗产品实现收入 产品类型以药物为主 [8] - 2023年中源协和产品产销率约100% 冠昊生物产销率较低 仅92% 受宏观经济和医疗采集影响产生存货 [8] 行业兼并重组动态 - 截至2025年兼并重组以横向整合为主 占比超50% 目标为扩大规模与竞争优势 [9] - 兼并重组涉及技术整合与资金整合 可加速创新并吸引投资 [9]
中源协和: 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09 17:12
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资料 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现场会议时间:2025 年 5 月 20 日(星期二)14:00。 网络投票时间: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络投票系统,通过交易系统投票平台的投 票时间为股东大会召开当日的交易时间 9:15-9:25,9:30-11:30, 当日 9:15-15:00。 会议地点:天津市滨海高新区华苑产业区梅苑路 12 号公司会议室。 会议出席人: 编号 议案内容 五、公司独立董事作 2024 年度述职报告; 六、股东对上述议案进行投票表决; 七、宣读表决结果; 八、宣读股东大会决议; 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登记在册的公司股东及股东代理人; 会议议程: 一、宣布会议正式开始; 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为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此次股东大会的议事效率,根据中国证券监 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东会规则》和《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现提 出如下议事规则: 一、董事会在股东大会召开过程中,应当以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确保大会 正常秩序和议事效率为原则,认真履行法定职责。 二、本次股东大会设立大会秘书处。 三、股东 ...
独家!赛莱拉V.S.中源协和干细胞医疗技术布局对比(附专利总量对比、合作申请对比、专利布局对比等)
前瞻网· 2025-05-07 12:14
中国干细胞医疗行业竞争格局 - 中源协和为全球干细胞医疗代表企业,专注于开发针对血癌和血液疾病的细胞疗法 [1] - 赛莱拉已布局全产业链中研发、生产和销售环节,并将产品应用拓展至消费医疗领域 [1] - 中源协和业务涵盖干细胞资源保存、干细胞工程系列产品的技术研发及临床应用 [2] - 赛莱拉业务布局干细胞产业链的横向延伸及应用领域的纵向拓展 [2] 赛莱拉与中源协和技术布局对比 专利申请与授权 - 赛莱拉干细胞医疗专利申请总量523项、授权总量160项,均领先于中源协和 [2] - 2014-2019年赛莱拉年申请量持续高于中源协和,2020年中源协和实现反超 [5] - 近几年两家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均较少 [5] 专利价值度 - 中源协和专利价值度高于赛莱拉,价值度8-10的专利占比40%(85项) [6] - 赛莱拉价值度8-10的专利占比24%(124项) [6] 专利合作与地域布局 - 赛莱拉与外国企业合作申请专利较多,中源协和主要与中国本土企业/机构合作 [10] - 两家企业主要布局在中国,赛莱拉在中国申请515项,中源协和211项 [12] - 赛莱拉还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有所布局 [12] 专利类型与技术构成 - 赛莱拉以发明专利为主,中源协和以实用新型为主 [14] - 赛莱拉第一大技术领域A61K专利申请312项,中源协和第一大领域C12M申请60项 [16] 专利引用与创新战略 - 赛莱拉被引用专利次数较多,包括CN104542578A等被引50次以上 [20] - 中源协和被引用最多专利CN102127522A引用40次以上 [20] - 中源协和技术优势在分化提高、反应提高,赛莱拉侧重降低复杂性、提升速度 [21] - 赛莱拉技术布局更加全面、多样 [21]
九芝堂完成“摘帽” 积极打造业绩增长点
中证网· 2025-05-07 10:36
摘帽及内控整改 - 公司于5月7日复牌并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日涨跌幅限制恢复10% [1] - 2023年内控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导致被实施ST,2024年通过整改后内控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1] - 公司强化风险合规意识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1] 2024年经营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3.71亿元,归母净利润2.16亿元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1.99亿元,同比增长83.14% [2] - 公司坚持产销一体策略,维护重点品种平稳并培育潜力品种 [2] 产品梯队与品牌优势 - OTC领域拥有六味地黄丸、驴胶补血颗粒、阿胶块等知名产品 [2] - 处方药领域涉及心脑血管、神经类、免疫类、妇科类产品,包括疏血通注射液(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安宫牛黄丸等 [2] 创新研发与干细胞布局 - 旗下北京美科推动干细胞临床试验,缺血性脑卒中IIa期试验完成31例受试者入组,肺泡蛋白沉积症试验完成8例入组 [3] - 干细胞研发生产基地符合中美GMP标准,获得CNAS认可证书 [3]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获批开展孤独症临床试验 [3] 股东回报与分红 - 2024年度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元(含税) [4] - 累计分红金额超40亿元 [5] 控制权变更与国资入主 - 2024年1月通过股权协议转让完成控制权变更,黑龙江省国资委成为实际控制人 [6] - 国资入主有望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6]
灵长类原始态多能干细胞培育成功
科技日报· 2025-05-01 09:08
最新一期《细胞·干细胞》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称:日本东京科学大学团队在黑猩猩体细胞中建 立了原始态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培养体系。这不仅揭示了维持这些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关键机 制,而且还首次利用这些细胞培育出黑猩猩的胚芽细胞模型,即早期胚胎发育的模拟结构。这项成果标 志着对灵长类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研究迈出了关键一步。 理解细胞在胚胎早期如何分化,是推动再生医学和发育生物学发展的核心问题。多能干细胞 (PSC)因具有转化为体内各种细胞类型的潜力,所以在这一领域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由于伦理和技 术的双重限制,人类及其它灵长类动物的相关研究长期面临困境,进展缓慢。 此外,团队还在培养系统上取得突破,建立了首个无饲养层的黑猩猩原始态iPSC培养体系。通过 使用PRC2抑制剂,他们成功实现了黑猩猩iPSC的长期稳定扩增,摆脱了对外源饲养细胞的依赖。 【总编辑圈点】 黑猩猩胚芽模型的建立,为科学家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平台,用于深入探究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 分子机制。而随着该研究不断深入,这一模型将助力生殖生物学、疾病建模、药物筛选及个性化再生医 学的发展。可以说,这项成果不仅拓展了我们对生命最初阶段的认知边界,也为未来灵 ...
干细胞疗法引领日本医学变革
科技日报· 2025-04-29 07:52
2006年,干细胞科学家山中伸弥因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获得2012年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此成果基础上,日本各地研究人员正在将细胞培育成视网膜条、心肌片或神经元 团,以期治疗失明、修复心脏和逆转神经退行性病变。早期临床试验表明,这些细胞或许真的可用于治 疗帕金森病或脊髓损伤等不同的病症。 如今,经过近二十年的艰苦努力和重重挫折,日本希望把这些疗法推向市场。据《自然》杂志报道,全 球正在进行的iPS细胞临床试验超过60项,其中近三分之一在日本进行。 眼部疾病实现临床突破 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和应用中心主任高桥淳在2018年领导了一项试验,他们使用供体iPS细胞治疗帕金 森病。 4月16日《自然》杂志发表的结果显示,治疗两年后,至少有4名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如震颤和僵硬动 作减少。一名患者在不服用常规药物的情况下,从需要帮助到能够独立生活了。 另一项涉及12名患者的试验也显示,患者在18个月后运动能力有所改善。现在,高桥淳已将注意力转向 开发治疗中风的细胞疗法。 东京庆应义塾大学干细胞科学家冈野荣之展示了iPS细胞的另一个潜在用途。2019年至2023年间,冈野 荣之团队使用供体 ...
4.28犀牛财经早报:债券市场“科技板”要来了 人形机器人产业面临商业化挑战
犀牛财经· 2025-04-28 09:49
黄金行业 - 黄金经历多空博弈,4月22日国际金价突破35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4月25日回落至3330美元/盎司附近,3个交易日从高点回撤近7% [1] - 有重仓多年的基金经理清仓式减持黄金股,也有基金经理不惧高位新进入场 [1] 证券行业 - 一季度券商自营、经纪等业务表现亮眼,已披露一季报的15家券商中,超八成净利润同比增长,4家上市券商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 [2]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有券商已储备一批科技企业发债项目 [2] - 北交所存量上市公司代码切换试点工作准备就绪,2025年5月6日起为试点股票启用新证券代码 [3] 银行行业 - 商业银行密集关停信用卡异地分中心,交行今年以来已有23例,广发、民生等银行也在陆续关闭 [3] 机器人行业 - 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在无锡举行,全国100余家企业、150多个机器人参赛 [4] - 人形机器人产业热度高,但商业化闭环和产业化落地处于摸索阶段,行业可能面临洗牌和冷静期 [4][5] 生物科技行业 -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团队发现可通过改变饮食条件培育超级干细胞,其在生育治疗尤其是体外受精领域有潜在应用 [5] 企业动态 - 沪上阿姨拟发行241万股H股,定价区间95.57 - 113.12港元/股,5月6日定价,5月8日在港交所交易 [6] - 达安基因监事会主席朱琬瑜因工作原因辞职 [7] - 云创数据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8] - 新莱福拟收购金南磁材100%股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9] - 中国广核子公司台山3号及4号机组、防城港5号及6号机组获国务院核准,采用华龙一号核电技术 [9] - 中汽股份董事长张嘉禾和董事欧阳涛因工作调整辞职 [10] - 宝馨科技涉及两起重大诉讼案件,涉诉金额合计约4.7亿元 [11][12] - 福达股份拟9600万元转让合资公司50%股权 [13] 金融市场 - 三大美股指收涨,道指涨0.05%,标普500指数涨0.74%,纳斯达克涨1.26%,全周分别累涨2.48%、4.59%、6.73% [14] - 美债收益率连日下行,美元反弹,比特币一度涨近3000美元、突破9.5万美元 [14] - 黄金回落超1%、全周转跌,原油两日反弹,但美油一周跌超2% [14]
陕西建设国际细胞基因产业转化基地
科技日报· 2025-04-28 09:00
行业动态 - 第二届陕西省细胞产业创新大会在西安召开 主题为"聚焦细胞前沿 共筑产业新程" [1] - 大会正式揭牌陕西国际细胞基因产业转化基地 并发布全国首个省级细胞制备中心建设标准 [1] - 大会由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省干细胞学会联合主办 吸引10余位院士 近50家产业链企业及超1500名参会者 [1] 产业布局 - 陕西国际细胞基因产业转化基地同步揭牌四大核心平台 包括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西北分库) 国家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存储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等 [1] - 基地旨在构建"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应用"一体化生态 [1] - 陕西已汇聚百余家生物医药企业 形成覆盖存储 研发 生产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2] 技术发展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提出干细胞与生长因子协同研发是我国抢占全球技术制高点的关键 [1] - 相关市场规模已突破1300亿元 [1] - 细胞治疗正从疾病治疗向精准健康管理延伸 需通过标准化生产 智能化监管完善产业链闭环 [1] 产学研合作 - 大会现场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发布《细胞制备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 [1] - 聘请同济大学专家担任平台学术带头人 [1] - 西安交通大学表示中国西部创新港将深化产学研协作 推动细胞产业向智能制造升级 [2] 发展规划 - 陕西省将依托干细胞科技产业园及国际转化基地 加速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 [2] - 力争成为全国细胞产业创新策源地 [2]
从2024年财报看我武生物的确定性和成长性
证券之星· 2025-04-27 10:3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9.25亿元,同比增长9.10%,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增长2.46%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5.7%,扣非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1.5%,经营现金流净额8588万元,同比增长96.2% [1] - 自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超8.5亿元,相当于首发募集资金4倍,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后分红总额将超9亿元 [1] 竞争壁垒 - 技术创新壁垒:2024年研发投入1.25亿元,占营收比13.48%,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2] - 产品稀缺性壁垒:粉尘螨滴剂是国内唯一舌下含服脱敏药物,相比皮下注射药物具有安全性和使用方便性优势 [3] - 行业龙头壁垒:粉尘螨滴剂2021年市场占有率达81.72%,2024年毛利率达95.52% [4] 过敏赛道发展 - 中国约40%人口患有过敏性疾病,儿童哮喘患病率10年间暴涨43.4% [5] - 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2024年增速达76.43%,皮肤点刺液业务增长103.08% [5] - 2024年12月新增悬铃木花粉等三种变应原皮肤点刺液获得上市许可 [5] 第二增长曲线 - 干细胞领域:子公司仿生培养技术可最大限度保持细胞干性和分化潜力,适用于多种疾病治疗 [6] - 天然药物领域:已确定第一个抗耐药结核药物分子并推进临床前研究 [6] - 前瞻布局干细胞治疗药物和抗耐药抗生素领域 [6] 战略定位 - 从"单点突破"向"多维进化"战略升维,维持过敏主航道增长同时开拓增量空间 [7] - 通过技术迭代巩固过敏领域优势,以多管线创新布局生命科学前沿 [7] - 从细分龙头向创新平台跃迁,构建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7]
帕金森干细胞疗法正式启动II期临床,「睿健医药」获超2亿元融资|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4-11 22:57
融资与公司发展 - 睿健医药近期完成过亿元B+轮融资 由丰川资本领投 荷塘创投跟投 易凯资本任独家财务顾问 募集资金将用于加速推进核心产品管线的中美临床试验和多款创新管线的研发[4] - 两轮B系列融资累计募资超2亿元[5] - 公司成立于2017年 聚焦于小分子化学转录调控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产品开发[5] 核心产品进展 - 自主研发的用于帕金森治疗的核心产品管线NouvNeu001已启动II期临床[5] - NouvNeu001在I期临床研究中 10例入组案例结果显示患者运动功能"表现出显著的临床改善趋势" 非运动症状也达到显著改善标准[7] - PET影像分析证实了细胞移植后在脑部的定植及功能 移植区域多巴胺转运酶活性明显增强[7] - 低剂量组中最长随访时间已超过60周 患者行为学改善效应仍在稳定持续[7] - 公司还开发了针对50岁以下早发型帕金森患者的NouvNeu003 已于2023年年底获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I期临床 现已完成全部患者入组[8] 国际化布局 - NouvNeu001在美国的IND申请已获批 并取得FDA授予的特别豁免权 预期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启动I期临床入组[8] - 针对眼科疾病领域布局的产品NouvSight001 于2023年3月获得FDA的孤儿药认定 用于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系列适应症[8] 技术与市场优势 - 公司采用小分子化学转录调控iPSC技术平台 开发新一代化学诱导通用型细胞疗法[10] - 在临床进度、临床疗效以及生产成本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10] - 产品定价将综合参考国家医保承受能力、患者付费能力和企业成本等因素 公司在生产工艺流程上的成本优势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了基础[8] 行业背景 - 帕金森病发病根源在于患者脑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大规模凋亡[3] - 现有治疗手段以药物和手术为主 只能"缓解症状" 无法阻止神经退化 且存在疗效减退或不良反应等问题[5] - iPSC技术被认为是实现帕金森病情"逆转"的基础平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