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加力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快讯· 2025-07-17 15:03
城市发展规划 - 广东省强调遵循城市发展规律 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 持续完善城镇空间格局 [1] - 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1] - 持续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坚持规划引领 统筹生产 生活 生态布局 [1] 城市文化特色 -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加强城市整体风貌塑造 注重涵养城市人文精神 [1] - 彰显中国气派 岭南风格 广东特色 [1] 城市经济发展 - 推动繁荣发展城市经济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打造引领未来的活力之城 机遇之城 [1] 房地产与绿色转型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不断改善公共服务 [1] - 加力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1]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增强绿色竞争力
经济日报· 2025-07-17 08:08
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中的环境标准特征 - 承诺内容具体且具有约束力 要求缔约方鼓励高水平环境保护并建立透明执法机制 违规行为将面临贸易制裁 [1] - 涵盖领域广泛且目标多元化 包括生物多样性 臭氧层保护 绿色低碳转型等10余项内容 注重提高缔约方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 [2] - 合作机制全面且注重预防争端 设立国家联络点协调合作 提供从工作层到部长级的争议解决路径 [2] 中国对接国际环境标准的战略意义 -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量化控制目标和强制性条件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 [3] - 提升国际治理话语权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深度参与环境治理可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 [3] - 推动全球生态治理 中国已批准30多项多边环境公约 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4] 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建设进展 - 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 强制性标准项目种类与国外技术法规相当 部分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 [4] - 新兴产业标准引领 新能源汽车领域已主导制定多项国际标准 2025年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将超90% [4][5] - 自贸区先行先试 在环境保护领域持续对标国际标准 积累制度集成经验 [5] 提升环境标准竞争力的实施路径 - 规则协同 推动绿色低碳创新规则对接国际先进标准 加快国内外标准互认 [5] - 产业协同 链主企业对标国际标准 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化改造 深化供应链国际合作 [5] - 治理协同 践行多边主义原则 深化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团结发展中国家参与规则制定 [6] - 政策协同 将绿色发展融入三大产业全链条 形成技术 标准 市场体系联动 [6] - 部门协作 建立跨部门常态化合作机制 制定对接国际规则的时间表与路线图 [6]
能源迈向绿色低碳
经济日报· 2025-07-16 06:17
能源生产稳中有增 - 原煤生产平稳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 [2] - 原油生产稳定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1.08亿吨,同比增长1.3% [2] - 天然气生产创历史新高,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产量130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 [2] - 电力生产平稳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4.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 [2] - 清洁能源发电保持快速增长,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11.3%、10.6%、20.0% [2] - 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达35.2%,较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 [2]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 - 上半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3.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3] - 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稳步提升,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3] 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 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国内能源生产稳中有增,供应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1] - 节能降碳稳步推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1]
留汉博士后研发“掌上能量站” 点亮产业升级路
长江日报· 2025-07-15 08:40
公司发展 - 羿变电气专注于大电流高性能碳化硅功率模块研发,产品可提升电驱系统效率和续航能力,填补国内高端模块空白[4][5] - 公司2020年成立,技术源自华中科技大学宽禁带半导体封装集成实验室,团队在器件封装、驱动开发、集成应用领域有深厚积累[11] - 公司场地从1000平方米扩展至3000平方米,2024年将新增1400平方米,研发生产能力显著提升[12] - 团队规模从初创几人扩张至50多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90后95后为主力[12] 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为双面散热碳化硅功率模块,散热性能比传统单面散热模块提升45%(理论30%+额外15%),电性能提升40%[5] - 产品采用封装结构、核心工艺和关键材料三大创新,实现低成本高性能,性能比肩国际一流且具成本优势[5] - 积木化功率组件技术使产品开发交付周期比传统模式缩短50%以上[13] - 产品已应用于船舶、航空、新能源、医疗等行业,2024年底将完成医疗行业样品测试并小批量生产[4][13] 融资与市场表现 - 公司获近6000万元融资,包括光谷产业投资1000万元投资[11][15] - 2024年预计销售额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50%,未来三年营收目标3-5亿元[15] - 已申请14项发明专利和22项实用新型专利,获日内瓦发明专利银奖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3] 行业背景 - 碳化硅功率模块是新能源汽车、高端工业装备电驱系统的核心部件,决定系统效率和可靠性[5] - 行业技术主攻方向为提高变换器效率和功率密度,需解决提升效率、减小体积、降低成本三大挑战[5] - 绿色低碳转型推动高效电能应用需求,功率模块是提升能源链效率的关键环节[14] 政策与平台支持 - 武汉"英雄杯"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为公司提供展示平台,获得投融资对接和政策资源支持[6][11] - "楚材聚汉、共建支点"行动助力公司进入提速成长期,订单量持续攀升[4][15]
中电联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解读
中国电力报· 2025-07-15 08:25
新能源主导地位持续凸显 - 2024年新能源主导地位持续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 [1] - 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达到1.01万亿千瓦时,占全部新能源发电的55% [2] - 风电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4.1亿千瓦,历史上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 [8] 电力市场交易规模扩大 - 2024年全国完成市场交易电量6.1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2.7% [2] - 省间电力现货市场累计交易电量突破880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达到44% [3] - 山西、广东、山东、甘肃4个省级现货市场及省间现货市场转为正式运行 [2] 新兴产业用电增长显著 - 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 [4] - 第二产业用电量6.3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4.8% [4]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3%,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9.2%,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 [4]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0.5%,充换电服务业同比增长51.1% [4] 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 [7] - 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4%,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 [7] - 2024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3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新增装机3.8亿千瓦,占总新增装机的87.3% [7]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在新增装机总容量中占比高达82.6% [7] 发电量与投资表现 - 2024年全国发电量10.0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 [7]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合计同比增加3661亿千瓦时,占全年总发电量增量的58.1% [7] - 2024年全国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2094亿元,同比增长13.2% [7] - 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总投资的84.6%,风电投资3163亿元,同比增长10.9%,太阳能发电投资4478亿元,同比增长1.9% [7]
鹏飞氢能: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时代答卷
中国能源网· 2025-07-14 17:19
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 公司构建贯穿"制、储、运、加、用、研、装备制造"的氢能全产业链体系 [1] - 利用焦炉煤气富氢资源通过变压吸附工艺实现年产2万吨高纯氢项目投产 [3][4] - 配套建设3×500Nm3/h水电解制绿氢项目 [4] 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 已建成4座加氢综合能源岛 其中北姚加氢岛日加注量达8吨为全球最大 [6] - 规划布局千座综合能源岛作为长期发展目标 [13] 氢能交通应用规模 - 已投运830辆氢能源车辆 包含重卡/中巴/大巴/装载机/共享单车等多种车型 [8] - 氢能重卡运营网络覆盖省内5地级市及省外陕西榆林/天津港口 [8] - 累计行驶里程超4200万公里 实现减碳2.8万吨 [8] 制造产能与技术突破 - 鹏飞智创汽车制造产业园建成5条生产线生产自主品牌氢能重卡 [8] - 研发全球首套250kW氢燃料发动机(单堆) [11] - 主导制定五项制氢工艺团体标准 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种制氢标准的企业 [11] 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作为山西省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推动"一企带一链"产业协同 [11] - 规划建设百万辆氢能重卡/百万吨氢能供给基地/千亿级氢能产业集群 [13] - 战略布局覆盖晋冀津京蒙陕甘宁疆等区域 [13]
首都机场集团党委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和重要贺信精神
中国民航网· 2025-07-14 12:58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公司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重要贺信精神 [1] - 要求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在破解困局、开创新局中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1] - 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抗战精神学习 感受抗战岁月的艰辛与英雄们的不朽精神 [1] 持续抓好学习教育工作 - 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工作调度 抓紧抓实集中整治 确保整改实效 [2] - 要落实开门搞整治 通过多种方式向党员群众通报领导班子整改整治情况 [2] - 认真组织开展学习教育"回头看" 从多个方面逐项梳理盘点 形成专门报告 [2]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 - 各相关单位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 推动优秀科技成果在全集团推广应用 提升自主产品应用比率 [2] - 充分挖掘数据资源价值 开展数据确权、资产入表及挂牌登记等工作 推动数据产业化 [2] - 优化研发体系建设 完善科技型企业+成员单位科技攻关组织实施机制 增强智慧机场建设能级 [2] - 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推进光伏发电等重点项目建设 [2] - 确保到年底实现绿色机场建设水平达到行业领先的总目标 [2] 青年工作与人才培养 - 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党管青年工作原则 激发青年组织体系活力 [3] - 关心关注青年事业 帮助青年排忧解难 支持青年成长发展 [3] - 各级团组织要搭建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平台 引导青年职工从岗位建功干起 把个人奋斗融入集团发展 [3] 暑运安全保障 - 各成员单位要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 盯紧复杂天气做好风险防范 守住安全稳定底线 [3] - 保持清醒头脑 做好安全运行和旅客服务保障工作 [3]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研究“十五五”规划编制巡视和开发区改革发展等工作
陕西日报· 2025-07-13 08:21
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 - 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 扎实做好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等工作 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1] - 加快调整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结构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1] -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充分挖掘关中、陕北、陕南资源禀赋 用好多元发展条件 把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 [1] 开发区改革与发展 - 优化开发区布局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2] -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提升园区开放水平 推动开发区更好发挥经济建设主阵地主引擎作用 [2] 文化事业与文艺创作 - 关心关爱文艺工作者 鼓励其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 [2] - 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省作出新贡献 [2] 规划编制与实施 - 全面客观评估"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 高质量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2] - 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确保规划衔接有序 [2]
新业态强势崛起 生产结构愈发清晰 我国茶产业逐步恢复稳健发展
茶产业整体发展情况 - 全国茶园种植面积达349.52万公顷,同比增加6.21万公顷,干毛茶总产量349.91万吨,同比增长4.78% [2] - 茶叶内销总额3257.55亿元,同比减少2.66%,主要因名优茶销量减少 [2] - 行业加速绿色低碳转型与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通过深挖多元化市场需求、优化产品服务供给、推进品牌升级实现稳健发展 [1] 消费市场变化与新增长点 - 名优茶呈现价平量调态势,茶品消费回归品饮属性,健康、养生、易调和、便携等特质受新一代消费者追捧 [2] - 新茶饮带动配方型袋泡茶快速增长,茉莉花茶为主的花茶类及花草茶、调和茶成为新亮点 [2] - 茶叶网上零售额约370亿元,同比增加6%,其中直播电商交易额突破150亿元,增加10%以上 [3] 渠道变革与营销创新 - 品牌专营店销售业绩均增15%以上,商超卖场依托自有品牌形成茶叶流通快速增长新通路 [3] - 骨干龙头企业加强新品推介与品牌宣传,打造多元"茶+"跨界混搭形式,借助短视频、直播电商等渠道拓展客群 [3] - 专业市场展示、集客功能弱化,销区市场承压较大 [3] 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 - 陕西、湖北、云南等省区应用5G物联网监测墒情、气象指标,优化灌溉及病虫害防控策略 [4] - 福建运用遥感卫星监测茶树生长,浙江试点精准采摘机器人,云南研发高原山地离线分级采茶机器人 [4] - 河南、福建等8省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产销全链条数据,云南、福建建设数字化交易平台提升茶青交易效率 [4] 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 - 福建建成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试点茶园碳票质押贷款,浙江完成全国首单茶园碳汇交易 [4] - 云南通过科学修剪、豆科间作复壮衰弱茶树,多家茶厂以风光供电抵消生产环节碳排放 [5] - 深加工技术推动传统茶叶种植园区向产业综合园区转变,形成高产值农业全产业链 [5] 资本运作与新型生产关系 - 云南成立国有资本控股企业联合民营茶企,广西通过茶园土地流转整合资金完善配套设施 [6] - 贵州允许茶园经营权分割登记吸引社会资本,"共享茶厂""茶保姆"等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在福建、浙江启动 [6] - 河南商超采用原产地直供模式实现价格透明化,江苏企业联动京东超市销售原产地春茶 [6]
交通运输部: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5:29
中国航海事业发展现状 -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运船队和世界级港口群,国际海运量占全球近1/3 [1] - 2024年水路货运量达98.1亿吨,是10年前的1.64倍 [3] - 水路货物周转量达14万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8%,占货物总周转量的55.6% [3] 绿色航运转型举措 - 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水",发展集装箱铁水联运、水水中转和江海直达运输 [2] - 加速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研发应用,改造船舶和港口岸电设施 [2] - 主要港口绿色集卡占比突破60%,专业化泊位岸电覆盖率超90% [3] - 长江经济带船舶靠港岸电量同比增长54%,国际集装箱船和邮轮常态化使用岸电 [3] 港航基础设施与技术进展 - 已建成52座自动化码头,规模与效率位居世界前列 [3] - 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9950公里,长江流域实现电子航道"一张图"全覆盖 [3] - 拓展人工智能、物联网、5G、北斗等技术在智慧港口、航道和船舶中的应用 [4] 未来发展规划 - 完善绿色航运政策体系,健全碳排放监测标准,推进新型动力技术研发 [4] - 加快新能源船舶规模化应用,建设国际绿色航运走廊 [4] - 提升航运全要素数字化水平,强化数据互联与业务协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