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

搜索文档
中方说到做到,对“背刺”我们的加拿大,直接断了其财路
搜狐财经· 2025-07-20 18:10
加拿大对中国钢材加征关税 - 加拿大总理卡尼宣布对中国钢材产品加征25%关税,直接原因是美国施压 [1] - 此前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产品征收35%高额关税,导致加拿大经济压力巨大 [1][5] - 加拿大政府选择加重对华关税作为回应,试图讨好美国缓解贸易困境 [1][3] 中国反制措施及影响 - 中国迅速切断加拿大在华部分经济通路,实施贸易反制 [3] - 中国允许澳大利亚恢复油菜籽出口,首批15万至25万吨即将输华,未来有望恢复至100万吨规模 [7] - 2023至2024年间加拿大油菜籽出口总量685.9万吨,其中64%销往中国,失去中国市场后转向欧洲和东南亚但价格与销量不及中国 [7] -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表示反制措施"有条件、可调整",只要加方取消歧视性措施中方可以调整 [13] 加拿大产业受损情况 - 加拿大钢铁行业陷入困境,2024年钢铁出口额超120亿美元,其中91%销往美国,4%出口墨西哥 [9] - 美国加征35%关税导致加拿大钢铁厂面临沉重成本压力,多家企业被迫裁员或停产 [9] - 加拿大对美国出口依赖度高达75%,中国是其第二大贸易伙伴,当前几乎无路可走 [11] - 超过62%加拿大民众认为政府对华政策损害国家利益,仅24%支持现行策略 [11] 全球供应链重构趋势 - 澳大利亚通过务实对华策略成功恢复中国市场准入 [14] - 加拿大因追随美国失去新兴市场竞争优势 [14]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掌握选择权,抓住中国市场机遇成为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关键 [14]
突然变脸,美国对华关键领域加160%重税,特朗普不想来看阅兵了?
搜狐财经· 2025-07-20 16:41
美国对中国石墨加征关税政策 - 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阳极级石墨征收93.5%的初步反倾销税,叠加现有关税后实际税率达160% [1] - 加税理由是涉嫌"不公平补贴"和"低价倾销",最终裁定将于2025年12月5日公布 [1] - 该政策旨在破坏中国在石墨领域的市场优势,推动美国核心产业"去中国化" [2] 石墨行业供需格局 - 2024年美国进口石墨18万吨,其中12万吨来自中国,占比达三分之二 [2] - 中国占据全球石墨加工技术和出口市场70%的份额,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产业链完善度方面远超其他国家 [2] - 中国石墨材料因品质高、价格实惠获得市场主导地位,这是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结果 [6] 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影响 - 进口石墨主要用于制造新能源汽车电池,是行业技术竞争的关键材料 [4]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政策让本土新能源产业摆脱对中国石墨的依赖 [4] - 美国本土石墨加工技术不成熟且产量不足,加税将导致车企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8] - 特斯拉等企业已强烈反对该关税政策 [8] 对中国石墨企业影响 - 短期内出口业务将受到一定影响 [9] - 长期来看中国仍保持竞争优势,因国内新能源企业是主要客户 [9] - 中国在新能源产业的主导地位不会被美国关税政策撼动 [9] 政策潜在后果 - 美国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将成为主要受害者 [8] - 该政策可能重蹈特朗普对华关税战的覆辙,最终让美国自身受损 [8] - 政策违背市场规律和国际贸易公正原则 [6]
美国谈不拢,加拿大转身对中国加税,中方拍板,订单拱手送人
搜狐财经· 2025-07-19 18:00
加拿大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 - 加拿大对所有含"中国熔炼和浇铸"成分的进口钢铁加征25%额外关税 [1] - 规定2023年中国钢铁进口总量不得超过2022年的一半 超出部分加征50%惩罚性关税 [3] - 政策明确将美国产品排除在外 美国钢铁不受数量限制和额外关税影响 [3][5] 加拿大政策背后的动机 - 政策出台背景是加拿大与美国贸易谈判破裂 未能获得预期利益 [5] - 加拿大钢铁行业高度依赖美国市场 担心全球过剩钢铁涌入本国 [5] - 通过对中国强硬政策既安抚国内钢铁行业 又向美国示好 [5] 中国的反制措施 - 在加拿大宣布加税当天 中国与澳大利亚达成恢复油菜籽进口协议 [7] - 澳大利亚总理访华期间推动该协议 作为重要贸易成果 [7] - 中国转向澳大利亚进口油菜籽 直接冲击加拿大农产品出口 [7] 加拿大经济的结构性风险 - 钢铁产业严重依赖美国市场 美国需求波动直接影响行业 [7] - 农业部门特别是油菜籽和大豆对中国市场依赖度高 [7] - 政策导致同时面临钢铁行业保护与农产品出口受损的两难 [9] 国际经贸关系对比 - 澳大利亚通过务实沟通修复对华关系 恢复关键农产品贸易 [9] - 加拿大在中美博弈中采取单边依附策略导致双重压力 [9] - 过度依赖单一市场使经济政策陷入被动局面 [7][9]
想靠制裁中国讨好美国,结局竟反转!卡尼赔了夫人又折兵
搜狐财经· 2025-07-19 15:18
加拿大钢铁行业现状 - 汉密尔顿钢铁厂曾是加拿大钢铁业骄傲 工会会员从1.2万人锐减至650人 [2] - 美国6月对加拿大钢铝征收50%关税 加拿大作为美国最大钢铁进口来源国首当其冲 [5] - 加拿大91%的钢铁出口依赖美国市场 高度依赖的经济结构使其在贸易争端中处于被动 [51] 加拿大对华贸易政策 - 加拿大对中国钢铁加征25%关税并实施配额限制 试图向美国证明贸易政策一致性 [9] - 政策存在差别待遇:美国经手的中国钢铁产品免税 美国出口到加拿大的钢铁产品不受配额限制 [12] - 国内舆论质疑政策动机 《环球邮报》发文质问"是保护本国产业还是充当美国代理人" [14] 中国对加拿大的反制措施 - 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 同时恢复进口澳大利亚油菜籽 [20] - 中国精准打击加拿大软肋 加拿大64%的油菜籽出口依赖中国市场 [24] - 反制措施导致加拿大油菜籽价格单日下跌10% 直接损失约20亿美元市场 [29] 澳大利亚油菜籽产业变化 - 澳大利亚油菜籽因质量问题被中国市场拒之门外5年 2023年收成预计降至570万吨 [33] - 澳大利亚改进加工工艺 将杂质含量控制在1%以下以满足中国进口标准 [38][39] - 中澳协议规定澳大利亚将试运送15-25万吨油菜籽 标志着供应链重构 [27] 国际贸易格局对比 - 澳大利亚通过务实合作重获中国市场 加拿大则因政治投机失去主导地位 [41] - 澳大利亚25%的出口流向中国 政府明确将就业作为首要目标 [36][44] - 中国转向澳大利亚采购油菜籽 一旦新供应链稳定加拿大将难以夺回市场份额 [56] 行业结构性风险 - 加拿大钢铁业和农业同时受创 钢铁工人和农民成为贸易保护政策的直接受害者 [61] - 高度依赖单一市场的经济结构使加拿大在贸易争端中进退两难 [51] - 供应链重构具有长期性 加拿大可能永久性失去部分农产品市场份额 [56]
某大V呼吁“吊销不支持纯血鸿蒙的 APP 的 ICP 许可”,DeepSeek:极端粗暴且不合法,不切实际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7-19 15:06
法律与监管层面的问题 - ICP许可是对网站/应用在中国境内提供信息服务的基本资质管理 主要涉及内容安全、网络安全、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 [5] - 不支持某个特定操作系统与ICP许可的核心监管目标(内容合规、数据安全、运营规范)没有直接关联 [5] - 吊销ICP许可的理由缺乏法律依据 属于明显的权力滥用 [5] - 这种要求将应用商店审核和操作系统生态建设的工作不恰当地强加给了负责ICP许可的监管部门 属于严重的职能错位 [5] 对用户权益的损害 - 可能导致大量国际流行应用或无力适配的中小应用退出中国市场 极大地限制了用户的选择权 [5] - 强制适配可能导致部分应用的鸿蒙NEXT版本优化不足、功能不全、更新滞后 最终损害的是用户的体验 [5] - 开发者增加的适配成本最终可能通过提高服务价格、增加广告等方式转嫁给用户 [5] 对鸿蒙NEXT自身发展的潜在反作用 - 依靠行政强制而非技术实力和生态吸引力 会损害鸿蒙系统的国际和国内声誉 给人留下"封闭"、"强制"的负面印象 不利于其全球化发展 [5] - 强制手段可能掩盖鸿蒙NEXT在开发者工具链、开发体验、盈利模式、跨平台兼容性等方面存在的真实问题 阻碍其通过市场竞争进行自我完善 [5] 国际影响 - 这种做法会被国际社会视为严重的市场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损害中国致力于营造的开放营商环境形象 [5] - 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和外交争议 [5]
特朗普笑了!又一东南亚国家和美国敲定“协议”,瞄准稀土开始反击了?
搜狐财经· 2025-07-19 14:11
美印尼贸易协议核心条款 - 协议涉及印尼采购190亿美元(部分报道称400亿美元)美国商品,包括农产品、能源产品和50架波音飞机 [1] - 印尼需缴纳19%对美出口关税,而美国对印尼出口享受免关税待遇 [1] - 设置"双重关税"条款:若印尼出口商品含他国原料,需叠加美国对该国的关税 [1] 关键矿产合作 - 协议重点涉及镍、铜等资源加工领域,美国意图获取印尼高品质精炼铜 [3] - 美国虽铜矿储量丰富,但精炼技术和人工成本限制使其依赖进口 [3] - 印尼缺乏先进提炼技术,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 [6] 稀土供应链博弈 - 稀土合作条款被视为中美战略竞争延伸,印尼表态可能影响全球稀土供应链格局 [4] - 中国虽放开民用稀土出口管制,但在军工和关键技术领域仍具垄断地位 [4] - 中国协助印尼建成59亿美元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中心,项目前景受协议影响 [4] 东南亚国家贸易困境 - 越南此前与美国达成初步协议,将输美关税从威胁的46%降至20%,但未正式签署 [7] - 美国对"非法转运"货物计划征收40%关税,引发东南亚国家警惕 [7] - 印尼作为东盟最大经济体,此前与中国关系紧密,协议可能冲击59亿美元中国投资项目 [7] 全球贸易格局影响 -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引发欧盟反制,欧盟已拟定206页反制清单 [9] - 日本公开表态"绝不妥协",显示盟友对美国政策的抵制 [9] - 小国在大国博弈中常被迫牺牲长远利益,协议最终落地存在不确定性 [9]
贸易战又加码?连退三步后,美国180大转弯,对华加征160%重税
搜狐财经· 2025-07-19 14:06
美国对华石墨加征关税事件分析 - 美国商务部对中国阳极级石墨征收93.5%的初步反倾销税 影响约3.4亿美元的进口石墨 要求进口商在12月5日前缴纳税费 [1][3] - 中国在全球石墨精炼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控制90%以上的提炼产能 美国天然石墨进口59%来自中国 人造石墨68%依赖中国 [3] - 阳极石墨是电动车电池核心材料 美国制造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高度依赖中国供应 [3] 中美石墨产业竞争格局 - 美国本土石墨加工产业技术落后 难以与中国抗衡 美国石墨生产协会去年12月提起诉讼要求调查中国反倾销 [4] - 叠加现有税率及反补贴措施后 中国石墨进口关税可能高达160% 将显著削弱中国产品竞争力 [4] - 类似保护主义措施也出现在无人机和多晶硅领域 美国试图将中国排除出这些市场 [6]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逻辑 - 政策表面矛盾实则统一 在稀土问题上放宽H20芯片禁令 在芬太尼问题上称赞中国 换取经济利益 [8] - "制造业回归"核心是创造就业而非本土企业 外国公司在美设厂可免除关税 该逻辑可能适用于石墨产业 [8][10] - 最终目标是"美国优先" 重塑全球供应链 在关键产品领域争夺主导权 [11] 中国石墨产业战略地位 - 石墨产业战略地位堪比稀土 中国掌握全球90%精炼产能 具有供应链主导权 [3] - 美国在稀土领域的前车之鉴使其对石墨供应格外敏感 [3] - 中国需保持关键产业优势 应对长期竞争 [11]
链博会现场声音: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汽车版图中分量越来越重
环球网资讯· 2025-07-19 11:10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智能汽车链"展区集中展示了上、中、下游关键技术和产品,包括核心原材料、关键元器件、三电系统、智能网联技术及不同技术路线的整车,全景式呈现了二十多年发展成果 [1] - 行业在动力电池、电机、智能网联等技术领域经过二十多年尤其是近十年的爆发式发展,基本实现全球领跑 [1] - 行业已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全球响应最快、配套最齐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1] 全球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75.2%,达106万辆 [2] - 行业通过规模化制造能力和完整产业链体系加速全球新能源汽车普及,成为全球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的中坚力量 [2] - 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反补贴税后,双方已就价格承诺解决方案进行多次专业磋商 [2] 贸易保护主义应对策略 - 部分国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涉及地缘政治和产业发展不平衡因素 [2] - 行业需在技术创新上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摆脱价格竞争依赖 [2] - 产业布局应加快海外本地化生产步伐,包括制造基地、销售网络、服务团队及零部件保障体系 [2] - 品牌建设需针对不同国家市场特点强化国际认知度和美誉度 [2] 国际合作与未来展望 - 链博会展示出全球汽车企业在市场规律下形成的密切分工与协作 [3] - 中外车企加强国际化合作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3]
美财长缺席,G20陷入治理真空
搜狐财经· 2025-07-19 09:19
G20财长会议反映的全球经济治理危机 - 美国财长贝森特两次缺席南非G20活动,象征其全球治理姿态从"积极参与"转向"美国优先",直接影响G20共识形成和联合声明的效力 [1][3] - 印度、法国、俄罗斯等多国财长集体缺席,暴露多边机制内部裂痕,导致G20协调政策、应对国际挑战的职能面临严峻考验 [3][6] - 南非作为首个非洲轮值主席国,在推动"可持续融资"和"全球失衡"议题突破时,面临协调各方利益的巨大挑战 [6] 贸易保护主义与全球经济分裂风险 - 美国宣布对150个经济体征收额外关税,加剧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企业投资信心下降,消费者支出萎缩 [6] - 贸易自由化被单边主义取代,美国大规模关税政策扭曲全球贸易秩序,"经济冷战"阴影显现 [4][6] - G20若无法在贸易自由化、市场开放等核心议题达成实质共识,联合公报将沦为无实际效力的文字游戏 [9] 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与多边合作困境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冲突、债务风险攀升、气候变化压力等结构性失衡问题亟待G20协同解决,但关键国家缺席导致政策分歧突出 [7]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激进与矛盾,使国际社会难以信赖美国作为多边合作领头羊的角色,放大全球治理脆弱性 [6] - 全球经济复苏步伐蹒跚,需要稳定领导和明确方向,但最强经济体自身政策摇摆加剧不确定性 [6][9] G20机制的未来挑战 - G20面临"无人指挥"困境,美国的缺席是全球多边治理危机的缩影,需建立更具包容性和韧性的机制 [9] - 南非轮值主席国试图恢复市场信心,但缺乏实质性政策支撑的声明难以扭转短期经济悲观前景 [9] - 国际合作不能依赖个别大国意愿,否则全球经济可能被不确定性和对抗撕裂,走向冷战式分裂 [9]
新鲜墨西哥番茄被单独征收17%的关税
财富FORTUNE· 2025-07-18 21:02
美国政府加征墨西哥番茄关税 核心观点 - 美国政府宣布对墨西哥新鲜番茄征收17%关税 旨在保护本土番茄产业 但将导致美国消费者购买成本上升[1][3] - 墨西哥番茄占美国市场份额从20年前的30%增至70% 本土产业萎缩明显[1] - 关税政策源于美国商务部退出2019年反倾销协议 认为现有保护力度不足[5][7] 行业影响 - **支持方观点** - 关税有助于重建美国番茄产业 保障本土农产品供应[1] - 美国番茄种植者将直接受益 被视作农业利好[2] - **反对方观点** - 零售端番茄价格预计上涨8.5% 依赖墨西哥供应的地区涨幅或达10%[3] - 墨西哥番茄品种(藤蔓/葡萄/罗马番茄等)供应受限 消费者选择减少[3] - 美国企业雇佣5万名工人从事墨西哥番茄配送 创造83亿美元经济效益[8] 政策背景 - 2019年反倾销协议要求墨西哥以最低限价销售番茄 定期审查但未加税[5][6] - 商务部长称新政策终结"不公平贸易行为" 与特朗普贸易方针一致[7] - 美国商会等组织警告可能引发贸易伙伴报复性措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