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
搜索文档
大船海工签下自主研发LNG加注船建造新项目
辽宁日报· 2025-08-08 08:50
核心观点 - 大船海工与中能燃注签订2万方LNG加注船建造合同 标志着国内在高端LNG加注船自主研发和工程化应用方面取得突破 [1] - 该项目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应用全球先进薄膜型液货围护系统的加注船 具备多燃料兼容性和绿色能源拓展潜力 [1] - 项目集成全天候AI智能监测系统和甲烷逃逸控制与碳捕集一体化技术 全面满足IMO最新环保规范 [1] 技术规格 - 船舶长度138米 型宽24.8米 结构吃水7.2米 具备优异操控性能 适配全球主流港口LNG燃料加注需求 [1] - 集成全天候AI360°智能监测系统 采用全球领先甲烷逃逸控制与碳捕集一体化技术 [1] - 具备LNG动力船惰化供气 冷舱预处理 气试等全流程一站式加注支持服务能力 [1] 战略意义 - 代表大船海工在低碳环保清洁能源领域高端海洋船舶装备领域的里程碑式突破 [1] - 中能燃注聚焦LNG和绿氨等清洁能源加注船投资建造与运营 致力于提供安全高效可靠绿色能源加注解决方案 [1] - 船舶为未来氨燃料加注功能预留接口 体现多燃料兼容性和绿色能源拓展潜力 [1]
活力中国调研行 | “潮涌”变“绿电” 浙江舟山兆瓦级潮流能发电工程稳定运行超八年
新华社· 2025-08-07 23:39
项目概况 - 浙江LHD海洋潮流能发电工程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兆瓦级潮流能发电项目 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秀山岛附近海域 通过"水下风车"将海流动能转化为电能 [1] - 该项目由科学家团队攻坚打造 自2016年首批机组下海以来已持续稳定运行超过8年 实现清洁电力持续并网 [1] 技术突破 - 研发团队历时8年攻克高效涡轮设计 海洋防腐等多项核心技术难题 成功开发3.4兆瓦LHD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系统群 [1] - 机组系统实现在双向高速海流冲击下的稳定运行 具备"立得住""转得稳"的技术特性 保障持续高效发电 [1] 运营数据 - 项目自2016年8月26日正式并网发电以来 累计上网电量达783万千瓦时 所发电量通过国家电网实现全额消纳 [2] - 相当于等效减少使用3132吨标准煤 减排7811吨二氧化碳 有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 资源潜力 - 我国海岸线长 海洋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浙江作为沿海省份是海洋潮流能资源大省 [2] - 海洋能包含波浪能 潮汐能 潮流能和盐差能等多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形式 [1] 行业意义 - 潮流能发电验证了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 为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2] - 该项目突破潮流能机组持续发电并网和规模化运营的世界性技术难题 [2] - 未来潮流能发电设施建设将更加注重科学选址 避开生态敏感区和重要航道 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
活力中国调研行|“潮涌”变“绿电” 浙江舟山兆瓦级潮流能发电工程稳定运行超八年
新华社· 2025-08-07 22:51
项目概况 - 浙江LHD海洋潮流能发电工程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兆瓦级潮流能发电项目 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秀山岛附近海域 通过海底旋转的涡轮机组将海流动能转化为电能[1] - 该项目由科学家团队攻坚打造 自2016年首批机组下海以来已持续稳定运行超过8年 实现清洁电力持续输入电网[1][2] - 项目采用3.4兆瓦LHD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系统群 攻克了高效涡轮设计 海洋防腐等核心技术难题 确保机组在双向高速海流冲击下稳定运行[1] 运营数据 - 截至报道时 项目累计上网电量超783万千瓦时 所发电量通过国家电网实现全额消纳[2] - 等效减少使用3132吨标准煤 减排7811吨二氧化碳 有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2] 行业意义 - 海洋能包含波浪能 潮汐能 潮流能和盐差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 我国海岸线长且海洋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1][2] - 浙江作为沿海省份是海洋潮流能资源大省 该项目为海洋能开发利用领域的探路先锋[1][2] - 潮流能发电验证了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 拓展了除风电 光伏外的清洁能源开发可能性[2] 发展前景 - 潮流能作为绿色环保的清洁能源产业具有显著发展前景 未来设施建设将更加注重科学规划和环保要求[4] - 通过合理选址避开海洋生态敏感区和重要航道 可最大限度降低对海洋环境的潜在影响 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4]
NexGen Energy .(NXE)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7 21: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当前现金余额为3.75亿加元,足以完成2025年现场计划并启动批准后12个月的建设[17] - 铀现货价格上涨20%,达到78.50美元/磅,主要由于现货铀信托基金重新进入市场并筹集2亿美元[15] - 公司新签订的承购协议使合同预订量翻倍,达到1000万磅,占公司总定义资源的3%[16][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在Patterson Corridor East (PCE)发现高品位铀矿化,钻探结果显示15米品位16.9% U3O8,包括0.5米品位68.8%的峰值[18] - 已钻探45个孔,其中12个孔发现超高品质矿化(超过61,000吨/秒)[19] - 公司完成对Rio Tinto持有的10%生产权益的收购,现拥有该地区所有矿权的100%所有权[2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国际能源署预测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大幅增长:中国170%,美国130%,日本80%,欧洲70%[9] - 美国政府计划到2050年将核电容量从100吉瓦提高到400吉瓦[10] - 加拿大通过C5法案,加快重大能源项目审批流程[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采用市场相关定价机制,确保行业领先的未来价格杠杆,同时为公用事业公司提供供应保障[5] - 公司已订购长周期和关键路径设备,为获批后立即开始建设做好准备[24] - 项目预计在投产前十年将为加拿大带来370亿加元的经济效益,创造1,400个直接就业岗位[1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认为当前铀矿供应无法满足现有需求,更无法满足指数级增长的需求,除非价格上涨[9][13] - 核能正从全球能源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清洁、可靠和负担得起的电力基础[12] - 公司项目完全符合加拿大政府通过C5法案定义的国家利益标准[1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已发布第五份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符合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和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标准[21] - 过去两年通过教育培训计划培养了500多名参与者,与地区机构和土著社区合作[22] - 土著领导人公开认可公司与当地四个土著民族的独特合作方式[22]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关于承购协议 - 新协议包含市场相关价格,部分合同设有底价和上限,条款优于同行[30] - 合同期限从3年到10年不等,取决于公用事业公司的具体需求[56] - 合同中没有数量选择权,买卖双方都需履行约定数量[86] 关于融资 - 公司融资兴趣已超过16亿美元,且仍在增长[35] - 融资可能在2026年初完成,具体取决于审批时间[46] - 公司考虑多种融资方案,包括项目股权、债务和预付款,目标是优化每磅铀的收益[45] 关于项目建设 - 项目团队自2017年以来持续扩充,目前可能超编但为建设做好准备[48] - 建设计划已细化到非常详细的水平,项目技术简单且吸引了行业顶尖人才[50] - 项目范围没有因C5法案而改变,公司一直超过法规要求[61] 关于勘探 - 公司初步重点是在PCE定义和扩展高品位区域,但整个Patterson趋势带都有巨大潜力[71] - 公司在该地区拥有320,000公顷土地,8个导体走廊,勘探潜力巨大[72] - 收购Rio Tinto权益的成本保密,但公司对交易满意[69]
活力中国调研行|“潮涌”变“绿电” 浙江舟山兆瓦级潮流能发电工程稳定运行超八年
新华社· 2025-08-07 20:59
项目概况 - 浙江LHD海洋潮流能发电工程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兆瓦级潮流能发电项目 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秀山岛附近海域 [1] - 项目利用海水涨潮和退潮形成的动能发电 类似海底风力发电机 自2016年首批机组下海以来已持续稳定运行超过8年 [1] - 项目总装机容量为3.4兆瓦 采用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系统群 [1] 技术突破 - 研发团队历时8年攻克高效涡轮设计 海洋防腐等多项核心技术难题 [1] - 机组系统实现在双向高速海流冲击下保持稳定运行 达到持续高效发电目标 [1] - 项目解决了潮流能机组持续发电并网和规模化运营的世界性技术难题 [3] 运营成果 - 自2016年8月26日正式并网发电以来 累计上网电量超783万千瓦时 [3] - 所发电量通过国家电网实现全额消纳 等效减少使用3132吨标准煤 [3] - 累计减排7811吨二氧化碳 有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3] 资源潜力 - 我国海岸线长 海洋能资源待开发潜力巨大 [3] - 浙江省作为沿海省份 是海洋潮流能资源大省 [3] - 海洋能包括波浪能 潮汐能 潮流能和盐差能等多种清洁可再生能源 [1] 行业意义 - 项目验证了海洋潮流能发电的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 [3] - 开辟了除风电 光伏之外的其他清洁能源开发可能性 [3] - 潮流能被认定为绿色环保 具有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产业 [5] 发展前景 - 随着技术探索发展和产业规模扩大 未来潮流能发电设施建设将更加注重科学和环保 [5] - 通过合理选址避开海洋生态敏感区和海上重要航道 最大限度降低对海洋环境的潜在影响 [5] - 项目代表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发展方向 体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5]
7000万!华能四川单日发电破纪录
中国电力报· 2025-08-07 17:19
世运圣火点燃蓉城之夜,无人机编队在天府之檐上空拼出"Hello World"的璀璨问候。当全球目光聚焦成 都,一场绿色能源与竞技体育的跨界对话,正在这座城市的血脉中悄然进行。作为扎根四川的清洁能源 先锋,华能四川公司以"无形之手"为盛会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将电力央企的责任担当融入世运会 的每一次心跳瞬间。 设备筑基:为保供打下坚实基础 世运会的热烈氛围与成都八月的高温红色预警交织。面对"迎峰度夏"与赛事保供的双重压力,华能四川 公司提前布下坚实防线。 针对多数电站设备设施服役年限较长的现状,该公司锚定"零非停"目标,制定整治计划,2025年初,检 修战场全面铺开,39台机组、45台主变、35条送出线路检修高质量完成,18项生产技改项目落地,设备 可靠性全面提升。 技术人才是稳定运行的根基。该公司创新培训模式,以赛促训,组织运行调考摸底实力,举办电气一次 设备检修、水电检修等7项生产技能竞赛,创历年频次之最,持续锻造技术尖兵,夯实生产经营基础。 关键时刻,全力以赴。该公司于世运会赛前召开会议专项部署,高负荷时段红外测温、输电线路及风洞 渗水风险排查等工作全面展开,针对成都周边作为重要支撑电源点的电站进行重点 ...
临夏州持续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中国环境报· 2025-08-07 16:30
注重系统治理,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临夏州坚持"南养水源、北保水土、中建廊道"的工作思路和总体 布局,科学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分级分类分区域采取预防保护和治理措施,系统实 施植树造林、山洪沟治理、坡耕地改造、淤地坝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项目,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 保护治理。严格落实林长制和河湖长制,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争取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 国家储备林等项目,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2023年以来,共实施水土保持项目42个,治理水 土流失面积129.6平方公里,全州水土保持率达到67.14%,森林覆盖率达到14.27%,河道治理率达到 42.9%。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开展"大棚房"、违建别墅、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耕地违规转 为林地园地专项治理,确保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三个不减"。 突出源头治污,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临夏州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 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2019年以来,累计整治"散乱污"企业34家,关停砖瓦窑厂155 家,淘汰老旧机动车4.8万余辆,建成一级煤炭交易市场12个、二级配送网点223个。全面实 ...
西部,风光电大崛起
36氪· 2025-08-07 07:40
中国风光电发展历程 - 2000年中国风光电装机量仅35万千瓦 在全球排名落后[1] - 2024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8.9亿千瓦 同比增长45.2% 连续15年全球第一[15] - 2024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达5.2亿千瓦 同比增长18.0% 连续10年全球第一[15] 西部核心地位 - 西部地区占全国面积72% 风力资源占全国85%以上 太阳能资源占全国90%左右[1] - "十四五"规划中9个清洁能源基地有7个位于西部[2] - 截至2024年6月底 中国风光电装机累计容量达11.8亿千瓦 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17] 重大项目进展 - 第一批50个"沙戈荒"风光电基地项目已基本建成投产 装机规模超9000万千瓦[18] - 其中39个项目位于西部 占比78% 建设规模8455万千瓦 占比87%[19] - 内蒙古以13个项目3110万千瓦建设规模位居首位[19] 特高压输电建设 - "十四五"期间规划12条跨省区特高压通道 其中9条从西部出发[21] - 目前已开工7条特高压通道 包括甘肃-浙江±800千伏直流工程等[22] - 全国已投运39项特高压工程中 24项从西部能源基地送出 占比超60%[23] 技术创新突破 - 风机整机国产化率达95%以上 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近100%[28] - 光伏设备国产化率超90% 全球70%光伏组件来自中国[28] - 天合光能以481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专利申请排名全球第一[30] 代表企业贡献 - 金风科技2024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18.67GW 市场份额22% 连续14年全国第一[32] - 金风科技全球新增装机19.3GW 全球市场份额15.9% 连续三年全球第一[32] - 天合光能为甘肃金塔"沙戈荒"项目提供100MW组件 项目总装机量500MW[32] 区域发展成果 - 内蒙古新能源累计装机突破1.35亿千瓦 超越火电装机量[18] - 新疆新能源累计装机达1.048亿千瓦 为西北首个过亿省份[18] - 甘肃新能源总装机突破6400万千瓦 能源占比达64%[18]
(活力中国调研行)世界首座潮流能发电站的“中国方案”:从106元到1元的度电成本革命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03:33
核心观点 - LHD海洋潮流能发电站以平台式+模块化技术路径和磁悬浮轴承等创新实现超95个月连续运行 累计发电量超810万千瓦时 度电成本从106元/千瓦时降至1元/千瓦时 成为全球领先的海洋潮流能发电项目[1][2][3] 技术突破 - 采用平台式+模块化技术 通过可拆卸舱室解决巨型机组安装与抗腐蚀难题[1] - 仿生"水下风筝"阵列使涡轮叶片在1米/秒低流速下仍可发电 利用率提升40%[1] - 第四代机组使用磁悬浮轴承技术 无齿轮摩擦损耗 机组寿命延长至20年[1] - 基于61项中国自主研发的发明专利支撑技术迭代[2] 发电性能 - 连续并网运行超95个月 刷新世界纪录[1] - 累计发电量超810万千瓦时 等效减少3132吨标准煤使用和7811吨二氧化碳排放[1] - 并网合格率达100% 通过预测模型实现72小时发电量预测准确率92%[2] 成本控制 - 度电成本实现三级跳 从第一代106元/千瓦时降至第四代1元/千瓦时[2] - 预计通过东海黑潮开发和百兆级机组迭代 度电成本有望降至0.3元/千瓦时[2] 行业地位 - 国际能源署列为"全球海洋能20大亮点工程"榜首项目[1] - 世界首个突破一周年连续运行的项目 国际首座获认证海洋潮流能发电站[3] - 中国成为继英美后第三个掌握潮流能发电并网技术的国家[3] - 日本考察团即将来华调研 显示中国已形成产业规模[3] 电网整合 - 采用双回路专用电缆和低压柔性直流输电 实现电能"零损耗"传输[2] - 首创"风光潮微电网"将波动电能转化为稳定电流[2]
福建省南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获福能股份78亿投资
证券时报· 2025-08-07 02:29
项目投资 - 福能股份将投资78.02亿元建设福建省南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1] - 项目装机容量达120万千瓦(4×30万千瓦) [1] - 预计施工工期69个月 [1] - 项目动态总投资78.02亿元,单位造价6501元/千瓦 [2] - 项目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的20%,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6.5% [2] 项目详情 - 南安抽蓄项目为日调节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工程包括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和地面开关站等 [1] - 项目建成后将承担福建电力系统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储能及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 [1] - 项目为《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五五"调整至"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 [2] - 抽水蓄能实行两部制电价政策,项目经济性有保障 [2] 公司合作与战略 - 福能股份与福建省水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和南安市能源工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按60%、20%和20%的股比共同投资设立福建省东田抽蓄公司 [1] - 项目已于2025年4月获福建省发改委核准批复 [1] - 投资延续公司深耕清洁能源的战略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3.69亿元,同比减少4.44%,归母净利润13.37亿元,同比增长12.48% [2] - 增利主要受益于福建省风况好于去年同期及晋江气电代替电量结算增加 [2] 政策与行业背景 - 福建省发改委同意建设该项目以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缓解福建电网调峰困难 [2] - 项目需落实安全、环保、水保"三同时"制度,选用技术先进设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