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

搜索文档
照着一线教 瞄着需求学
人民日报· 2025-05-09 06:10
"学生长期投身实践,老师也紧跟行业前沿。"医学院老龄产业系主任罗清平说,她曾脱产半年,进入杭 州一家养老企业进行顶岗实践。最终,罗清平将所得经验融入到老年营养与膳食指导的课程教学中。如 今,学校养老相关专业的教师,大部分具有医学背景,且每5年就要到企业"回炉再造"。 教学的成效,直接体现在学生就业上。"养老相关专业的学生中,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占到约20%。"谢丽 琴说,其他学生也很抢手,今年刚开学就已有四五家企业来提前招人,学校养老相关专业就业率长期在 95%以上。 "您最近走路稳不稳?""请沿着直线走一段距离。"在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的实训室内,一 场"问诊"正在进行。扮演"老人"的,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危慧玉,她模仿老人步态,回 答着同学们的提问。十几名学生一边观察记录,一边在评估量表上勾选,制定出一份涵盖老年照护、康 复训练、营养膳食的个性化养老服务方案。 这并非普通的课堂演练,而是该学院养老相关专业学生必经的"实战考核"。"过去学生背诵书本知识就 能过关,现在必须学会在拟真场景里识别问题。"专业课教师唐金容说,比如危慧玉入学不到两年,已 经参与了多次见习,还定期到社区和养老机构进行 ...
养老变享老,河北方舟医养中心二期正式运营,新增800张床位
新京报· 2025-05-02 22:51
据悉,方舟医养中心二期5月将正式投入运营,新增800张床位。该医养中心隶属于方舟集团,是一家集 长者照料、医疗护理、康复理疗、养生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医养康"结合的综合养老服务中 心。 全域适老化设计成标配 24小时呼叫系统、室内净水系统、智能卫浴……当日,老人们一边参观全新的现代智能装备,一边啧啧 称奇,全域适老化设计成为这里的标配。 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我和老伴是从北京通州区过来的,开车20分钟就到了。今天特意来看看这个 普惠型五星养老中心,想给未来养老多个选择。"5月2日,近80组来自北京的老年家庭出现在河北三河 市方舟医养中心,他们通过参观体验、品尝老年餐,为即将投入运营的方舟医养二期项目现场"把脉"。 另悉,方舟医养一期已于2020年建成营业,共设置床位308张,于2023年被河北省民政厅授予五级养老 机构。目前,一期入住率达到90%,其中约70%老人来自北京,已经为近千人次提供了养老服务,为疏 解京津冀地区的养老压力做出了一定贡献。 方舟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方舟养老将不断探索,为老年人打造一流的集医、养、护、康等功能 于一体的高品质健康养老社区。 来自北京市朝阳区的张阿姨退休前 ...
医养无缝衔接 让老人更有“医靠” 泰康之家·苏园及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探访纪实
金融时报· 2025-04-30 11:33
医养结合模式创新 - 泰康之家·苏园与泰康仙林鼓楼医院仅一街之隔,实现"小病不出园、慢病有人管、配药不出门"的医养一体化服务,社区内70%-80%的慢病咨询和疼痛初期治疗无需外出即可解决 [2] - 社区配备7×24小时医疗服务中心,急救由医院临床骨干团队直接响应,显著缩短救援时间,例如一位房颤老人从发病到手术全程仅用20分钟,比传统120调度流程更高效 [2][3] - 公司通过"长寿社区+长寿医院"模式构建多层次医养生态,南京项目为国内首个"医教研养康"五位一体的医养综合体,截至2024年底累计投入500亿元于医养建设 [7][8] 健康财富规划师(HWP)体系 - HWP队伍规模超2.2万人,其中2024年新增19位博士、520+硕士、2200+来自"双一流"高校及240+海归人才,团队专业化程度显著提升 [4] - 公司创新性对高绩优代理人开展全科医生培训,设立全科医生学院,使其具备基础医疗知识和资源协调能力,可提供跨区域就诊安排等一站式服务 [6] - HWP依托"支付+服务+投资"新寿险模式,整合医疗、养老、财富资源,例如南京项目实现从医院对接、养老定制到财富规划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4][5] 医疗资源整合与学科建设 -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拥有10个南京市重点专科和1个江苏省重点专科,承担多项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老年医学为战略发展重点 [7] - 医疗网络覆盖全国,自建5大医学中心,"健保通"合作医院超3000家,医养相关布局达280家,覆盖56座城市 [8] - 医院将诊疗、急救、健康管理等服务嵌入养老社区场景,例如为苏园居民提供专项体检和日常健康管理,形成连续性服务闭环 [7]
滨江为老人打造“认知健康守护站”
杭州日报· 2025-04-30 11:14
认知障碍综合防治项目"守望忆家" - 项目通过"医疗资源下沉+智能科技赋能+五社联动机制"构建认知健康全链条守护体系,包括筛查、预防、干预环节 [1] - 服务基地配备AI诊断小屋、记忆工坊等专业空间,同时作为医疗转介中枢和前端预防的第一道防线 [1] - 浙江康复医疗中心组建10人专家团队,开通24小时医疗专线支持项目 [1] 智能康复设备与治疗方案 - "康复医疗车"搭载20余种训练场景,包括"数字射击场"锻炼计算能力、"超市采购"训练空间记忆、"雪山漫步"进行舒缓治疗 [1] - 采用AD8量表与智能脑电设备为老年居民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实施"红黄蓝"分级动态管理 [2] - 针对高风险人群提供"1+1+X"服务模式(1名医生+1名社工+若干志愿者)并定制专属服务包 [2] 多方协作机制 - 项目联动社区、医院、企业、高校、社会组织、居民群众等多方力量 [2] - 大华集团捐赠智能门锁、燃气检测器等"智能守护套装" [2] - 高校建立实践基地,社会组织提供陪诊伴医、代配药等服务,慈善基金设立"益循环"机制 [2] 社区服务扩展计划 - 每月定期开展社区义诊、上门随访服务 [2] - 心理治疗团队与社工结对开设"喘息课堂"为照顾者提供支持 [2] - 康复专家培训社区工作者,培育"家门口的医务社工"专业力量 [2] - 计划6月完成首批20名"银龄守护者"社区志愿者培训 [2]
河南省医养结合机构电子地图上线 首批121家机构“掌上可查”
河南日报· 2025-04-27 07:29
河南省医养结合机构电子地图上线 - 河南省医养结合机构电子地图正式上线,首批涵盖121家机构,公众可通过"健康河南"和"河南老龄健康"微信公众号获取信息并进行导航和咨询[2] - 截至2024年底,河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000万人,医养服务需求较大,但存在信息分散和供需对接低效问题[2] - 电子地图提供机构等级、位置分布、特色服务、机构规模及实景照片等信息,方便用户综合对比,并具备智能导航功能[2] - 首批上线的121家机构为国家级和省级示范机构、已定级机构或实践样板,后续将逐步覆盖全省所有医养结合机构[2] - 电子地图将接入"豫事办"政务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覆盖面[2] 电子地图的功能与优势 - 电子地图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例如郑州市民张女士通过电子地图快速锁定了某省级示范机构[3] - 对机构而言,电子地图提升了曝光度,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如郑州瑞阳老年病医院上线后咨询量明显增加[3] - 电子地图的导航功能让群众能更容易找到医院[3] - 下一步将不断完善电子地图中医养结合机构的床位、人员、医保等信息,逐步开发适老化界面、语音输入查询等功能[3] 首批上线机构名单 - 首批上线的121家医养结合机构分布在河南省多个省辖市,包括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许昌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和济源示范区[2][3][4][5][6] - 具体机构包括郑州市福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瑞阳老年病医院、巩义阳光医院、新密市矿区办事处中康佳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中牟锦源老年公寓等[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