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养结合
icon
搜索文档
广发银行杭州分行落地温州中心城区康养产业提升项目
每日商报· 2025-07-23 18:50
项目概况 - 广发银行杭州分行参与温州中心城区康养产业提升项目银团贷款并发放首笔贷款 [1] - 项目旨在破解鹿城区医养资源短缺难题并提升区域养老保障能力 [1] - 项目为温州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重要工程 [1] 项目建设内容 - 通过改造长者公寓、建设医养结合体验馆、扩容养老服务中心及老年病医院等设施 [1] - 打造集医疗、康复、照护、文化于一体的医养服务综合体 [1] - 助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1] 金融支持措施 - 通过银团贷款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并降低融资成本 [2] - 授信方案考虑项目公益性属性,采用差异化定价机制降低运营成本 [2] - 总分支行协同高效完成尽调、授信方案设计及审批流程 [1] 项目预期效益 - 预计年营业收入达数亿元 [2] - 带动就业超千人 [2] - 惠及老年人群超10万人次 [2] 战略意义 - 项目将缓解区域养老供需矛盾 [1] - 为浙南地区医养结合模式提供可复制的"温州样板" [2] - 体现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及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1]
强力枇杷露被转让;赛诺菲收购Vicebi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08:41
政策动向 - 国家卫健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 通过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 鼓励各地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工作 不断扩大和优化医养结合服务供给 [2] - 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的创建条件为运营满5年及以上 近2年入住率达到实际运营床位的65%及以上 入住失能、失智老年人占比超过65% [2] - 优先推荐对老年人开展健康和需求综合评估 建立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 对老年疾病开展早期干预 开展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 为老年人家庭照护者提供心理干预、培训和支持 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医养结合机构 [2] - 满足"五好"要求 分别是环境设施好、人员队伍好、内部管理好、服务质量好、服务效果好 [2] - 自2022年开始 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工作 2024年1月命名第一批示范单位 2025年继续开展创建 每2年开展一次评估 每次命名示范县(市、区)、示范机构各100个左右 2030年完成创建工作 [2] 药械审批 - 人福医药控股子公司宜昌人福药业获得利斯的明透皮贴剂的《药品注册证书》 该产品获批适应症为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累计研发投入约为人民币1,900万元 [4] - 科华生物控股子公司苏州天隆生物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和呼吸道腺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注册证有效期至2030年07月16日 [5] 财报披露 - 沃华医药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 同比增长7.6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67.64万元 同比增长303.16%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 [7] 资本市场 - 祥生医疗与盖茨基金会签署协议 联合开发并推广创新型产科及乳腺超声筛查设备 盖茨基金会将向公司提供合计210万美元的项目资助 [9] - 方盛制药及全资子公司滕王阁药业与康普药业签订《药品上市许可转让协议》 将"强力枇杷露"药品品种的所有权以不低于公司成本价的价格转让给康普药业 [10] - 赛诺菲达成独家最终协议 将收购正开发下一代呼吸道病毒疫苗的生物制药公司Vicebio Vicebio股东将获得总计至多16亿美元的款项 其中包括11.5亿美元预付款以及4.5亿美元的开发和注册里程碑付款 [11] 行业大事 - 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 2025年1-6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人次2.00亿 金额261.77亿元 [13] 舆情预警 - 东北制药董事会秘书阎小佳因个人原因辞职 公司将尽快聘任新董事会秘书 期间由董事长周凯代行职责 [15]
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印发 更好顺应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人民日报· 2025-07-23 05:48
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 -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年版)》,旨在通过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扩大和优化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1] - 工作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范围、标准和流程,每2年开展一次评估,每次命名示范县(市、区)、示范机构各100个左右,2030年完成创建工作 [1] 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创建标准 - 示范机构需运营满5年及以上,近2年入住率达到实际运营床位的65%及以上,能为入住老年人提供预防期保健、患病期治疗、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期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医养结合服务,入住失能、失智老年人占比超过65% [2] - 优先推荐条件包括:开展老年人健康和需求综合评估,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共享评估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管理,早期干预老年疾病;开展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为老年人家庭照护者提供心理干预、培训和支持;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质量 [2] 动态管理机制 - 对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进行动态管理,如发生严重社会影响的负面事件、违法案件或政策执行不力、服务水平下降、老年人权益受侵害等情况,将取消称号且3年内不得申请创建 [2]
晚报 | 7月22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7-22 22:45
核聚变 - 中国聚变能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七位股东合计出资约114.92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约114.69亿元,其中中核集团出资40.29亿元,增资后持股50.35% [1] - 公司规划打造全高温超导环流4号,对标CFS的SPARC,后续建设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目标Q≥10)、示范堆(2045年)和商用堆(2050年) [1] - 可控核聚变产业端进展提速,托卡马克路线成为主流,聚变三乘积持续刷新记录,仿星器、Z-箍缩等技术也取得突破 [2] 海南自贸港 - 国务院新闻办将举行发布会介绍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展,市场预期将释放封关运作、产业支持等政策信号 [2] - 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关键年,核心政策框架包括"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等 [3] - 政策落地将为区域经济注入动力,重点园区建设和产业升级使海南企业受益于政策红利 [3] 农村公路 - 《农村公路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施行,明确以提升路网质量为重点,新建公路需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现有不达标公路需升级改造 [3] - 2024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投资4550亿元,连续8年超4000亿元,新改建公路16.41万公里,总里程达464万公里 [4] - 预计2025-2030年路基项目投资超1.5万亿元,中央财政加大补贴力度,形成多元投入模式 [4] 医养结合 - 国家卫健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通过创建示范县和示范机构推广经验,扩大优化服务供给 [4] - 2025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占总人口21%),养老市场规模预计达16.1万亿元,年增长率超15% [5] - 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将成为主流,智慧养老(智能穿戴、AI监测、VR技术等)和医养结合模式是重要趋势 [5] 减肥药 - WHO正在制定基于GLP-1的疗法治疗成人肥胖症指南,计划2025年9月发布,可能首次正式推荐减肥药物 [6] 行业动态 - 工信部: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9055亿元,同比增长1% [8] - 我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光伏直流领域国际标准 [8] - 有色金属行业上半年总体运行良好 [8] - 青海省鼓励虚拟电厂开展业务创新 [8] - 上海市印发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30年) [8]
破题老龄化!我国启动2025年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
新华社· 2025-07-22 20:28
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 - 国家卫生健康委每2年开展一次医养结合示范项目评估 每次命名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各100个左右 2030年完成创建工作[1] - 示范县需满足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所有养老机构能以不同形式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机构普遍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1] - 示范机构需运营满5年及以上 近2年入住率达实际床位65%及以上 失能失智老年人占比超过65%[1] 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 示范县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公建民营或民办公助模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1] - 示范机构需提供预防期保健 患病期治疗 康复期护理 稳定期照料及临终疗护一体化服务[1] 申报与动态管理机制 - 申报流程采用信息化数据抓取 经省级初评后推荐至国家卫生健康委[2] - 对示范单位实施动态管理 发生严重负面事件或政策执行不力时将取消称号且3年内不得申请[2] 项目创建成效 - 首批示范单位于2024年1月完成命名[2] - 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成为健康中国与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2]
优化医养结合服务供给 国家卫健委印发工作方案
快讯· 2025-07-22 15:50
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 - 国家卫健委印发工作方案 通过创建示范县和示范机构扩大优化医养结合服务供给[1] - 示范机构需运营满5年及以上 近2年入住率达实际床位65%及以上 失能失智老年人占比超65%[1] - 优先推荐开展老年人健康评估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提供居家社区服务及家庭照护者支持的机构[1] 示范机构评选标准 - 机构需满足环境设施好 人员队伍好 内部管理好 服务质量好 服务效果好五类要求[1] - 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1] 项目实施规划 - 2022年启动创建工作 2024年1月命名第一批示范单位[1] - 2025年起每2年开展一次评估 每次命名示范县和示范机构各100个左右 2030年完成创建工作[1]
泰安市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率高达89.7%,构建“寿比泰山”健康服务新格局
齐鲁晚报网· 2025-07-21 19:44
四、品牌塑造,提升医养服务的影响力。一是标准引领,打造标杆。泰山医养中心获评"全国医养结合 示范机构",并获批国家级智慧医养服务标准化试点,建立了包含476项标准规范的健康服务标准体系, 这些规范覆盖了服务通用基础、服务提供流程、服务保障措施以及岗位标准等多个方面。发布5个地方 标准、2个省级团体标准,如《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隐私保护管理规范》《医养结合机构智慧化服务指 南》等,从多维度规范医养结合服务,为行业发展提供"泰安标准"。二是学术交流,强化内涵。成功举 办"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规划教材定稿会",泰山医养中心的示范经验得到全国50 余所高等职业院校专家学者及教材编委会成员的高度赞誉,提升了泰安医养结合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 三是特色服务,彰显优势。将中医药服务融入养老全过程,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智慧中药房",实现处方 流转、煎煮配送一体化,计划2026年实现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75%以上,发挥中医药在 养生保健、疾病防治方面的独特优势。 泰安市医养结合机构高入住率是其在政策、服务、人才、品牌等多方面协同创新的成果。下一步,泰安 市将持续深化医养结合改革创新,优化"寿比泰山"健 ...
新股前瞻|从亏损到盈利:拆解同仁堂医养的并购增长逻辑与财务隐忧
智通财经网· 2025-07-20 21:33
公司上市进展 - 同仁堂医养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由中金公司独家保荐,此前两次分别于2024年6月28日和12月31日递表但未成功[1] - 若上市成功将成为同仁堂集团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形成"医药工业+零售+医养"的港股三角架构[1] 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提供中医医疗与养老结合服务,拥有12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1家互联网医院及10家管理医疗机构[2] - 2024年以1.7%市场份额成为非公立中医院门诊量最大集团,医疗服务收入市场份额0.2%[2] - 医疗服务收入占总营收80%以上,安宫牛黄丸系列产品推动健康产品销售占比达14%[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9.11亿元、11.53亿元、11.75亿元,同期净利润从-923万元扭亏为4263万元、4619万元[2][3] - 毛利率从2022年15.7%提升至2024年18.9%,经营现金流净额三年累计达2.01亿元[3][8] 扩张战略 - 通过收购实现增长:2022年收购三溪堂两家机构贡献收入占比从21.9%升至31.8%,2024年新增上海两家机构[5][6] - 计划2029年前再收购5家医疗机构,重点布局北京、长三角、华中及大湾区[6] 财务风险 - 商誉从2021年2600万元激增至2024年2.63亿元,占净资产37%远超30%安全线[8][9] - 现金及等价物从2022年3.26亿元降至2024年2.97亿元,负债率从10%以下升至45.2%[7][8] - 质押三溪堂和上海承志堂股权获得融资,未偿还银行借款1.42亿元[9] 行业前景 - 中医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019年6599亿元增至2023年8976亿元,预计2028年达14780亿元,CAGR10.2%[10] - 行业高度分散,2024年公司市场份额仅0.2%,需与综合医院中医科室竞争[11] 发展挑战 - 快速扩张依赖并购导致商誉高企,现金储备不足制约持续收购能力[12] - 行业依赖名医资源难以标准化复制,需平衡资本扩张与运营效率[12]
【IPO前哨】估值超20亿!普祥健康有哪些点值得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7-14 08:59
公司概况 - 普祥健康控股有限公司拟在港股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申万宏源香港和农银国际 [2]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6月,由王伟斌先生创办,2014年从双全控股分拆独立发展 [3] - 公司是中国华北地区领先的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战略布局13家医疗机构,其中11家位于北京 [3] - 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达20.50亿元人民币 [4] 业务模式 - 公司致力于为社区中老年人提供临床诊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一体化服务 [3] - 业务分为医养结合业务(占比96.2%-97.1%)和医疗设备及耗材供应(占比2.9%-3.8%) [7][8] - 收入高度依赖三家旗舰医疗机构(普祥肿瘤医院、普祥中医院及大黄庄医院),合计贡献73.2%营收 [9]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55亿元、4.22亿元和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0.0% [6] - 2022-2024年年度利润分别为3884.4万元、3922.7万元和4388.2万元 [6]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别为3884.4万元、3922.7万元和5923.9万元 [6][7] 增长战略 - 计划将IPO募资用于拓展中国内地及海外业务、深化医养服务、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 [2] - 增长战略包括收购新医疗机构,如2022年收购普祥中医院推动当年营收增长65.4% [10] - 曾于2021年收购唐山维康医院,但因持续亏损于2025年6月处置 [10]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体系内收入计,公司在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 [4] - 2022-2024年在华北地区前五大医养服务商中收入增速排名第一 [4] - 2024年老年患者比例在市场前五大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4]
普祥健康递表港交所 旗下3家医院撑起逾七成收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9:37
公司概况 - 普祥健康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申万宏源(香港)和农银国际 [1] - 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总部位于北京,未披露拟发行股份数量和募集资金规模 [1] - 募资用途包括拓展内地及海外业务、医养结合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支付系统多元化及运营资金 [1] 业务布局 - 公司在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按2024年体系内收入排名第二 [1][2] - 战略布局13家医疗机构网络(6家自营+5家托管+2家投资),其中11家位于北京 [2] - 北京医疗机构覆盖6个城区,这些城区人口占北京市总人口的60% [3] - 按北京非三级医院数量计算,公司在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55亿元、4.22亿元、5.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884.4万元、3922.7万元、4388.2万元 [4] - 同期毛利率为25.7%、22.5%、23.5% [4] - 2024年医养结合业务收入2.46亿元(占比96.4%),医疗设备及耗材收入912万元(占比3.6%) [4]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5.3%降至2024年3.1%,最大客户占比从1.6%降至0.8% [5]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从2022年51%降至2024年42.6%,最大供应商占比从16.9%降至10.1% [5] 核心收入来源 - 普祥肿瘤医院、普祥中医院及大黄庄医院2022-2024年贡献收入占比分别为53.2%、69.4%、73.2% [6] - 公司明确表示这3家旗舰医疗机构是主要收入来源 [6] 行业前景 - 中国医养结合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638亿元增至2034年6951亿元(CAGR 10.2%) [3] - 华北地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71亿元增至2034年800亿元(CAGR 11.5%) [3] - 行业受人口老龄化和分级诊疗政策推动,存在医养结合供给空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