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化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公募指增产品超额收益“加速跑”
中国证券报· 2025-05-21 05:47
公募量化指数增强基金表现 - 近八成公募指数增强型基金今年以来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实现超额收益 [1][2] - 跟踪中证1000、中证2000、国证2000等小微盘宽基指数的指增产品超额收益显著,例如招商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跑出11个百分点超额收益 [1][2] - 国金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博道基金、大成基金旗下中证1000指数增强A产品集体跑出8个百分点以上超额收益 [2] 大中盘宽基指数增强产品表现 - 跟踪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等大中盘宽基指数的指增产品超额收益相对较弱,部分产品仅实现5个百分点以上超额收益 [3] - 中证A500指数增强产品超额收益分化较大,国金中证A500指数增强A跑出5个百分点以上超额收益,汇添富和人保资管同类产品超额收益达6个百分点以上 [3] 量化策略表现与因子贡献 - 2024年A股市场活跃度较高,有利于量化策略发挥,成长类因子和交易行为类因子表现突出 [1][3][4] - 博道基金量化投资总监表示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严格风控下选股模型预测能力,人工智能量价系列因子贡献较大 [4] - 中证A500指数增强产品超额收益差异主要来自建仓节奏和选股模型有效性 [4] 行业趋势与产品优化方向 - 量化基金管理人迭代升级阿尔法模型和风险模型,改善超额收益表现 [4] - 业绩比较基准约束强化后,投资者更关注超额收益稳定性,指增产品需分散超额收益来源并控制风险敞口 [4][6] - 量化产品尤其是指增产品能较好满足业绩比较基准约束条件,跟踪误差相对较小 [6]
量化私募行业迎新一轮调研,关注AI模型运用等
快讯· 2025-05-20 20:53
量化私募行业监管调研 - 监管部门近期对部分头部量化私募开启新一轮调研 [1] - 调研聚焦当前市场环境下量化的整体运行情况 [1] - 关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盈利和回撤变化情况 [1] - 重点了解主要超额收益来源 [1] - 调研2024年量化整体表现和应对策略 [1] - 关注负债端赎回压力问题 [1] AI模型在量化策略中的运用 - 监管部门对量化策略中AI模型的运用较为关注 [1] - 调研人工智能算法黑箱带来的模型不可解释性问题 [1] - 关注AI模型风险不可控性问题 [1] - 调研AI"幻觉"风险在量化资产配置中的典型表现 [1] - 关注如何抑制AI"幻觉"风险 [1]
【公募基金】海内外权益市场近短期前高,分歧阻力或带来逢低布局机会——公募基金量化遴选类策略指数跟踪周报(2025.05.18)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5-20 19:53
市场表现与策略配置 - 中美经贸会谈声明公布后,关税减缓幅度超预期,海内外权益市场均获正向刺激,A股在接近3400点后呈现高开低走,美股表现强势但后续也遇阻力 [2] - 量化策略配置优先级:股基增强策略 > 常青低波策略 > 海外权益策略,A股短期分歧增加但调整后为布局机会,建议逐步从低波策略切换至增强策略 [3] - 海外市场因美国关税态度放缓而反弹,美股修复大部分关税冲击,纳指逼近年初震荡区间,中长期看好反转上行趋势 [4] 基金策略表现 - 常青低波基金策略本周收益0.405%,超额收益0.174%,2025年以来表现稳定,有效降低组合波动 [5][10] - 股基增强基金策略本周收益0.520%,超额收益0.288%,当前市场轮动快,超额表现需等待低估公司性价比显现 [5][12] - 现金增利基金策略本周收益0.030%,累计超额收益0.403%,持续跑赢中证货币基金指数 [5][14] - 海外权益配置基金策略本周收益3.422%,中长期受益于AI科技增长及全球化配置价值 [6][17] 组合构建逻辑 - 常青低波基金组合通过持仓和净值维度因子筛选低波动基金,最大回撤和波动率指标延续性显著 [21] - 股基增强基金组合聚焦Alpha挖掘能力,拆分行业Beta与选股Alpha收益,配置强选股能力基金经理 [22] - 现金增利基金组合综合费率、久期、杠杆等因子优选货币基金,提升现金管理收益 [23] - 海外权益配置基金组合基于长期动量和短期反转因子筛选海外指数,辅助全球化投资 [24] 市场动态与工具化应用 - 权益基金工具化组合满足不同风险偏好需求,低波策略适用于防御场景,货币基金优选体系优化短期资金收益 [19] - QDII基金通过技术指标筛选国家/地区指数,拓展A股外的全球化配置工具 [19][24]
策略指数跟踪月报(2025年5月期):关税风波引发权益市场下跌,量化策略超额表现优异-20250516
华宝证券· 2025-05-16 18:46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权益市场受外部冲击回调,商品市场先抑后扬且板块分化,公募和私募量化策略有不同表现 [2][10] 市场行情回顾 权益市场 - 4月A股先抑后扬、行业轮动加快,上旬受美国关税影响避险交易升温,资金转防御板块,后续在汇金及政策推动下回暖,中下旬资金板块间轮动快、缺乏主线,红利资产表现稳健 [10] - 给出2025年以来及4月上证50、沪深300等指数涨跌幅数据 [11] 商品市场 - 4月商品市场先抑后扬、板块分化明显,黑色受关税影响下跌,能化因地缘风险降低和OPEC+增产原油价格回落,贵金属因关税和美元信用体系问题黄金价格飙升 [10] - 给出2025年以来及4月南华商品等指数涨跌幅数据 [11] 量化策略指数表现跟踪 公募量化策略业绩统计 - 按基准指数分为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增强产品,再按行业和风格偏离度及变动情况分为严格约束型、SmartBeta型和轮动型三类 [12] - 沪深300指数增强产品4月涨幅-3.00%,严格约束类、SmartBeta类、轮动类月度超额收益分别为0.21%、0.09%、0.13%,还给出各类型多项业绩指标 [13][15] - 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4月涨幅-3.86%,严格约束类、SmartBeta类、轮动类月度超额收益分别为-0.07%、0.31%、0.29%,还给出各类型多项业绩指标 [16][17] - 中证1000指数增强产品4月涨幅-4.44%,严格约束类、SmartBeta类、轮动类月度超额收益分别为1.12%、1.20%、1.59%,还给出各类型多项业绩指标 [22][23] 私募基金登记及产品备案情况统计 - 2025年3月协会办理通过机构19家,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9家,3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19951家,管理基金数量142278只,规模19.97万亿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7860家,注销42家 [25] - 2025年3月新备案私募基金1423只,规模631.3亿元,新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072只,规模329.78亿元,清盘2127只,3月末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85614只,规模5.25万亿元 [27] 私募量化策略业绩统计 - 私募基金分六大策略,量化相关策略细分后构建策略指数评估表现 [30] - 2025年4月权益类私募策略中,多头策略300指增跌幅-2.64%最少,量化选股-2.72%其次,主观多头-3.95%不佳;绝对收益类策略ETF套利年化收益率14.46%最好,市场中性6.17%其次,转债策略-0.95%不佳但回撤小,还给出各策略多项业绩指标 [30][31] - 2025年4月商品及衍生品类私募策略中,量化CTA年化收益10.49%最好,期货套利6.07%次之,期权套利-5.78%不佳,还给出各策略多项业绩指标 [31][35]
【金融工程】关税风波引发权益市场下跌,量化策略超额表现优异——策略指数跟踪月报(2025年5月期)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5-16 18:00
权益市场表现 - 2025年4月权益市场受外部冲击影响整体回调 避险情绪升温 [2] - 沪深300指数月度涨幅-3 00% 中证500指数-3 86% 中证1000指数-4 44% [2] 公募指数增强产品收益 - 沪深300指数增强策略中 严格约束类超额收益0 21% SmartBeta类0 09% 轮动类0 13% [2] - 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中 SmartBeta类超额收益0 31% 轮动类0 29% 严格约束类-0 07% [2] - 中证1000指数增强策略表现最优 严格约束类超额收益1 12% SmartBeta类1 20% 轮动类1 59% [2] 私募策略表现 - 权益类私募策略中 300指增跌幅最小(-2 64%) 主观多头策略表现最差(-3 95%) [3] - 绝对收益类策略中 ETF套利年化收益率14 46% 市场中性策略6 17% 转债策略-0 95% [3] - 商品衍生品类策略中 量化CTA年化收益10 49% 期货套利6 07% 期权套利-5 78% [3] 私募基金行业数据 - 2025年3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19951家 管理规模19 97万亿元 [4] -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7860家 当月注销42家 [4] - 3月新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072只(规模329 78亿元) 清盘2127只 [4] - 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85614只 规模5 25万亿元 [4]
多只基金,开放期限制规模
中国基金报· 2025-05-13 23:19
对冲策略基金规模控制 - 华夏安泰对冲策略3个月定开混合在2025年5月16日至5月22日开放期内设置规模上限23亿元 采用"按比例确认"原则控制规模 [2] - 景顺长城量化对冲策略三个月定开混合在2025年5月9日至5月15日开放期内设置规模上限30亿元 同样采用"比例确认"原则 [5] - 两只基金当前规模距离上限仍有空间 未发布大额申购限制公告 [6] 华夏安泰对冲策略业绩表现 - 自2020年6月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23.28% 年化4.33% 位居同类产品之首 [5] - 2021-2024年四个完整年度收益均为正值 其中2022年、2023年年度收益均居同类榜首 [5] - 2023年二季度以来规模快速增长 2024年中达23.04亿元 自2023年8月开放期开始实施规模控制 [5] 对冲策略基金行业表现 - 截至5月12日全市场42只对冲策略基金平均年内回报0.85% 近八成(33只)取得正收益 [7] - 工银绝对收益以3.14%回报领跑 富国量化对冲策略、中邮绝对收益策略年内回报约3% [7] - 2023年下半年以来行业规模持续缩水 2024年一季度末整体规模55亿元 较去年底减少20% 较去年年中缩水超35% [8][9] 行业规模变动原因 - 2024年一季度大部分对冲策略基金遭遇净赎回 仅汇添富绝对收益策略规模达29.09亿元 其余均不足10亿元 [9] - 市场回暖后投资者偏好转向 对冲策略基金虽业绩稳健但非市场上涨期首选 [9] - A股市场分化显著 小市值高成长因子表现优于高盈利低估值因子 量化策略整体表现一般 [9]
私募基金年内加速“上新”,百亿私募“鏖战”A500指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22:17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活跃度 - 2025年前4个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备案新产品3491只,同比增长38.81% [1][5] - 4月新备案私募证券产品1170只,创近24个月单月最高纪录 [1] - 3月、4月新备案产品分别达1043只、1170只,呈现环比增长势头 [5] 量化策略成为市场主流 - 量化私募产品占比达43.83%,接近半壁江山 [4][8] - 股票量化策略为主流,占比69.02%,其中指数增强和股票市场中性策略分别占比44.71%和20.78% [8] -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为第二大类别,占比16.08%,量化CTA策略占15.36% [8] 股票策略占据主导地位 - 新备案私募证券产品中股票策略占比63.02%,数量达2200只 [6] - 多资产策略和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分别占比14.84%和11.86% [6] - 组合基金和债券策略产品占比分别为4.04%和3.75% [7] A500指数增强产品受青睐 - 前4个月备案165只A500指增产品,"百亿"私募备案142只 [11] - 黑翼资产、宽德私募、世纪前沿分别备案38只、37只、16只,位居行业前三 [11] - 中证A500指数因行业覆盖全面、成分股分散、流动性好等特点适合量化策略应用 [13] 量化策略发展趋势 - 渗透率持续攀升,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核心组成部分 [14] - 策略迭代深化,机构探索多策略组合方案提升适应性 [14] - 头部效应凸显,领先机构在技术迭代和市场拓展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14] - 行业竞争白热化,机构通过差异化策略体系和技术研发提升竞争力 [1][14]
量化策略护航 探寻“固收+”超额收益新路径
中国证券报· 2025-05-12 05:10
固收类产品收益策略 - 在票息收益压缩背景下,交易能力成为债基收益核心来源之一,量化手段用于监测全市场债基久期分布并动态调整组合久期 [1] - 权益市场转暖为二级混合债基提供超额收益机会,产品可配置风格稳定的绩优公募基金 [1] - 团队引入扩展交易平台、整合资讯平台等工具提升交易能力,并在周会评估市场操作与策略匹配度 [2][3] 久期与仓位管理 -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测算全市场债基久期中位数,以此确定账户久期区间,样本量增加提升久期估算准确性 [2] - 权益仓位设定初始比例并明确止盈与补仓阈值,基于历史回测实现"上涨落袋为安,下跌理性抄底" [2] - 市场久期加速拉长时需避免操作过于激进,市场调整时需验证稳健策略的可持续性 [3] 债券市场操作 - 信用下沉策略性价比下降,波段交易重要性凸显,配置利率债捕捉收益率曲线变动机会并控制信用风险 [3] - 中短端利率债品种确定性较高,长端利率受多重因素影响不确定性更大,降准降息政策增强中短端确定性 [4] - 可转债估值中性但隐含波动率低于正股,关注平衡型可转债如AI、机器人等科技题材及周期类品种 [4] 权益市场机会 - 红利策略、困境反转策略等方向存在风格稳定的绩优主动权益基金 [3] - 关税问题强化扩内需政策确定性,消费、科技等领域有望迎来利好政策,A股仍具配置性价比 [3] - 二季度权益市场可能延续结构性行情,可转债区间震荡可能性偏大,需以择券为主 [4]
2025年前4月备案私募产品激增39% 百亿量化私募成主力军
财经网· 2025-05-10 22:09
市场概况 - 2025年A股市场企稳回升,投资者情绪显著修复,私募行业迎来产品备案热潮,年内已有1372家私募证券管理人累计备案私募证券产品3491只,较2024年同期的2515只同比增长38.81% [1] - 1-4月分别备案产品732只、546只、1043只和1170只,4月备案产品数量创下近24个月新高 [1] 策略分布 - 股票策略产品达2200只,占比高达63.02%,持续成为私募产品的主流选择 [1] - 多资产策略和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分别备案518只和414只,占比达14.84%和11.86%,反映投资者资产配置多元化趋势 [1] 量化策略 - 量化私募产品达1530只,占比43.83%,接近半壁江山 [2] - 股票量化策略以1056只备案量领先,占比69.02%,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备案246只,占比16.08% [2] - 股票量化策略中,指数增强和股票市场中性策略分别备案684只和318只,占比44.71%和20.78% [2] -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中,量化CTA策略备案235只,占比15.36% [2] 量化增长驱动因素 - A股市场流动性回暖,波动率回升,为量化策略提供更丰富交易机会 [3] - 投资者对收益稳定性需求提升,量化策略因纪律性、分散化特征更易获得认可 [3] - 私募机构加码AI建模、另类数据挖掘等技术应用,推动因子有效性及策略容量提升 [3] 私募管理人规模分布 - 0-5亿和5-10亿规模私募管理人分别有850家和167家,备案产品1240只和407只,合计占比近一半 [4] - 50-100亿和100亿以上规模私募管理人分别有58家和59家,备案产品336只和789只,平均备案数量领先 [4] - 575家私募管理人备案产品不少于2只,其中469家备案2-5只,61家备案6-9只,26家备案10-19只,18家备案不少于20只 [4] 百亿量化私募表现 - 备案产品数量不少于10只的私募中,百亿私募占25家,量化私募占28家,百亿量化私募占18家 [4] - 备案产品数量前五均为百亿量化私募,宽德私募、黑翼资产、北京正定私募、明汯投资和量派投资依次备案78只、74只、44只、41只和37只 [4] A500指增产品备案 - 今年以来备案私募A500指增产品165只,百亿私募备案142只,占比86.06% [5] - 黑翼资产、宽德私募、世纪前沿备案数量位居前三,分别备案38只、37只、16只 [5] - 中国人寿、新华保险拟设立200亿元私募基金,主要投资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 [5] - 自去年6月1日至2025年4月29日,百亿私募备案A500指增产品174只,占比80.56% [6]
“固收+”大爆发!攻守兼备型产品最受宠
券商中国· 2025-05-10 07:23
核心观点 - "固收+"基金在2025年一季度迎来规模显著增长,多家公司单季增量突破百亿元,中欧基金以177亿元增量领跑市场 [1][2][3] - 在复杂市场环境下,"固收+"基金因其攻守兼备特性成为重要配置工具,低波型产品通过债券安全垫和股票增强改善风险收益体验 [2][4] - 行业正从传统配置工具向策略型产品升级,低波动、因子增强、风险预算等成为新一代策略核心 [5][7] - 产品发展趋向多元化和精细化,需在策略、工具、管理流程等多维度实现系统化精进 [7][8] 结构性行情下的市场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固收+"基金规模扩张明显,中欧基金(177亿元)、中银基金、景顺长城、永赢基金、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位列增长前列 [3] - 全球股市震荡背景下,国新办发布会提出的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为"固收+"带来新机遇,中长期债市收益率预计波浪性下行 [3] - 联博基金指出债券利率下行导致票息保护减弱,2025年债市波动增加,纯债投资难以满足收益目标 [3] 产品策略升级 - 联博汇利债券基金采用"10:90"股债配置框架,结合量化基本面选股策略,定位"低波稳健",强调量化策略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5] - 华富基金注重可转债投资,提出宏观对冲思路下的风险平价和多策略风险平价,追求低波动长期回报 [5] - 中欧基金将产品分为严控回撤(5%权益中枢)、稳健投资(10%-20%权益中枢)、高弹性(30%权益下限)三类,实现差异化策略 [8] 权益配置偏好 - 联博基金通过量化工具与基本面结合,高度分散化配置高质量企业,平衡成长与价值 [6] - 华富基金聚焦结构性机会,重点关注AI科技巨头、新消费、价值红利等主题领域 [6] 未来发展趋势 - 低利率环境下债券收益空间有限,权益及多资产策略重要性提升,理财净值化改革使"固收+"成为稳健需求重要出口 [8] - 策略将更精细化,包括按风险收益目标设计股债配置中枢,通过商品、海外资产实现低相关组合效果 [8] - 中欧基金提出工业化制造流程重构投资管理,解决业绩持续性,实现稳定交付和规模化运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