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搜索文档
全国乡村大市场启动 黔货出山加速度
江南时报· 2025-07-04 11:26
活动概况 - "全国乡村大市场"暨未来鑫生活平台在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梦润集团总部正式启动,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打造乡村特色产品展销平台 [1] - 活动持续7天(7月1日至7月7日),以"助实体、兴乡村"为核心目标,构建"五大领域+乡村振兴专区"展销矩阵 [1] - 活动预计首期带动500家数字店铺入驻,拉动消费2000万元 [4] 展销板块构成 - 食品餐饮板块:10家本土老字号及特色餐饮品牌组成"舌尖上的乡村风味"主题展区,展示地方特色菜肴及非遗美食 [2] - 农特产品板块:10家乡村合作社及龙头企业展销绿色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设立"一村一品"主题展位 [2] - 百货商超板块:15家连锁商超开展"惠民消费季"活动,推出限时折扣、满减优惠等促销措施 [2] - 文旅融合板块:5家乡村景区及文旅企业推出"乡村旅游护照""门票联票"等特色文旅产品,展示精品民宿、研学路线 [2] - 便民服务板块:10家生活服务企业覆盖家政、养老、健康等领域,开展"便民服务进基层"体验活动 [2] 平台战略与福利 - 未来鑫生活平台为个体户、实体店提供免费入驻渠道,通过引流促消费 [3] - 平台面向市民定向发放5万元现金消费红包,可即时用于平台消费,并参与抽奖赢取乡村特色大礼包与文旅体验券 [3] - 活动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现场打卡等形式提升乡村品牌知晓度 [3] - 后续计划在城市综合体周边持续开展7-20天的同类活动,用优惠激发消费潜力 [4] 企业愿景 - 梦润集团提出推动城镇与乡村资源平衡流动,打造"中国的乡村达沃斯" [3] - 公司基于28年下乡创业经验及电商团队建设经验,积极探索实体企业转型之路 [3] - 平台致力于通过扶持农特产品、赋能实体商家拉动消费带动经济发展 [4]
希腊联合媒体团在宁开启深度探访之旅
南京日报· 2025-07-04 10:37
文化交流与旅游产业 - 希腊媒体团参观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对云锦独特的织造技艺和绚丽的纹样表示高度赞赏,雅通社北希腊分社总编辑索菲娅·帕帕多普卢计划将云锦文化介绍给希腊读者 [1] - 南京博物院的珍贵历史文物和文创产品吸引了媒体团成员,部分成员购买了文创产品准备带回希腊 [1] - 浦口区响堂村通过发展文旅产业和特色产业(如栀子花、艾草、桃胶等)实现乡村振兴,雅通社社长阿米洛斯·佩尔迪卡里斯认为该模式值得希腊学习借鉴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 -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展示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领先技术,包括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天合光能210N型光伏组件等 [2] - 江苏省产研院与希腊国立雅典理工大学已签署合作协议,希腊媒体团通过此次参观进一步了解南京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上的优势 [2] - 希腊国家电视台栏目主持人瓦莉娅·凯马基希望加强希腊与南京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2] 历史教育与文化传播 - 希腊媒体团参访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加深了对南京历史文化的了解 [3] - 此次南京之行为未来加强中希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新的桥梁,媒体团成员计划回国后向更多人介绍南京 [3]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堰河村:280块石头铺平“穷山沟”的致富振兴路
新华社· 2025-07-04 10:23
乡村发展模式 - 堰河村通过竹林议事会形式凝聚村民共识,1993年制定茶产业三年发展计划,实现从砍树卖柴到生态种植的转型[5] - 建立"三位一体"组织架构和"三会治事"决策机制,2024年完成300余栋民房立面改造仅用4个月[6] - 形成支部联产业、干部联项目、党员联农户的工作措施,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超400万元[6][8] 产业转型升级 - 从7麻袋茶叶收入7000元起步,发展至上千亩生态茶园,并延伸种植杜仲等经济林木[6] - 形成120家标准化农家乐和民宿,打造"堰河香"农产品品牌,实现一二三产融合[8] - 2024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催生咖啡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村民人均年收入达4万元[8] 生态治理成效 - 村民全面改用电能/液化气替代木柴,采用生物肥料,实现垃圾三分类回收处理[4] - 秃山复绿工程使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同步发展生态旅游形成"避暑经济"[2][4] - 环境改善带动返乡创业潮,2024年游客服务中心改造完成[8] 文化传承创新 - 保留280块石头议事传统符号,成为凝聚发展共识的精神载体[1][5] - 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旅游结合,建设古香古色廊桥石门等景观[2] - 通过直播等数字化手段传播乡村文化,拓展土特产销售渠道[8]
百万消费券助“荔”促销
广州日报· 2025-07-04 10:00
广东荔枝产销对接活动概况 - 2025年"荔香四海・产销共赢"广东荔枝产销对接系列活动广州分会场启动仪式在广州8号仓举办,旨在推动广州荔枝产业发展[1][2] - 活动采用"线下商圈快闪+云端直播带货"双轨模式,5小时内实现从化南平荔枝热销超1200斤[4][5] - 广州市商务局发放100万元"食在广州—从化荔枝节专场"餐饮消费券刺激消费[2][10] 荔枝产业数据与规划 - 太平镇荔枝种植面积达7.59万亩,总产量约2.6万吨,鲜果销售额突破1.45亿元[5] - 胜佳超市、京东零售、广药集团等8家采购商现场签署合作协议,助力拓宽销售渠道[9] - 太平镇计划探索荔枝产业升级与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5] 产业链创新与科技应用 - 活动现场设置鲜果展区、加工品展区、创新体验区及科技展区,展示桂味、糯米糍等优质品种及荔枝蜜、冻干等深加工产品[8] - "科技助荔"环节通过无人机演示和短视频展现智慧种植、冷链运输等全产业链技术应用[8] - 电商平台设立线上直播间,网红达人通过直播带货拓展线上销售新渠道[4][8] 政企联动与消费促进 - 广州市商务局联合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多场产销对接会,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5] - 珠江健康、珠江商管与南平村党员志愿者协作实现荔枝从枝头到消费者的快速配送[6] - 活动设置投壶游戏等互动环节增强市民参与度,同时提供税务合规经营辅导服务[7][8]
浙江余村:金融活水浇灌绿水青山
人民网· 2025-07-04 09:11
余村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 余村从"卖石头"转向"卖风景"的生态发展模式 村集体年收入从关停污染企业后的21万元低谷重新崛起[1] - 2005年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后 余村启动矿山复绿工程 将矿区改造为生态景区 矿工转型为导游和民宿经营者[3] - 通过"1+1+4"抱团发展模式 余村联合周边4个村扩大发展空间 2022年进一步扩展为包含24个村的"大余村"景区[4]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 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2018年起在余村试点"金融自治" 首批贷款投向民宿和旅游项目 如村民葛军获得110万元改造民宿[3] - 农业银行湖州分行发放全国首笔乡村旅游重点村项目贷款5700余万元 支持田园景观改造等20余个农旅项目 带动500余农户增收[4] - 农业银行为云上草原度假区授信9亿元组合贷款 支持景区扩建 该项目累计投入超15亿元[5] 产业融合发展成效 - "大余村"整合各村特色资源 形成竹海漂流、高山茶厂等差异化项目 202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00亿元 村均集体收入超280万元[6] - 云上草原度假区新建索道缩短通行时间至6分钟 预计带来30%客流增长 配套"云上仙城"项目将于7月开放[5] - 余村启动"全球合伙人计划"吸引60余个项目落地 1200多名大学生入驻 "新乡人"数量超过"原乡人"[6] 创新业态发展 - 农业银行推出最高1000万元的"乡村振兴带头人贷款"等产品 支持青年创业 并协助对接市场资源[8] - 余村发展"乡村元宇宙"、数字农场等新业态 举办文创市集、国潮音乐节等活动 推动传统村落现代化转型[8] - 农行浙江分行涉农贷款余额达8700亿元 绿色信贷余额6900亿元 持续支持乡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9]
一个乡村“很好的样子”
四川日报· 2025-07-04 08:20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石椅村通过农文旅融合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以羌族文化为特色发展研学旅游和民俗体验项目 [4][5] - 北川创新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以石椅羌寨为核心带动周边7个乡镇形成跨区联动发展 [4][8] - 该村已接待研学团队6.34万人次(1-5月),相关收入达1077万元 [6] 文旅产业发展 - 研学旅游成为核心业态,开设10余个羌族文化体验项目,提供定制化服务(中小学生侧重民俗体验,大学生侧重社会实践) [5] - 打造四季差异化体验项目:春季采茶赏花、夏季水果采摘、秋季赏林观叶、冬季民俗活动 [6] - 直升机起降点建设完成将开通永昌机场航线,预计带来高端客流 [3][10] 特色农产品销售 - 建立乡村振兴先行区农文旅交流中心,免费为农户提供近百种农特产品展销平台 [8] - 在绵阳龙门市场设立"石椅子"高山蔬菜销售点,统一收购销售山野菜和订单农产品 [8][9] - 正与四川商超洽谈农特产品进驻事宜,推动北川特产规模化输出 [10] 返乡创业现象 - 青年返乡创业案例:29岁王民豪放弃月入万元工作,开设山顶民宿(旺季20间全满)并开展农产品电商 [6][7] - 民宿经济带动常住游客消费,夏季避暑游客平均停留一周 [6] - 返乡创业者表示收入虽不稳定但成就感显著提升 [7]
“方寸地”变“微农场” 山西神池小庭院拓宽致富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7-04 08:04
庭院经济发展模式 - 神池县铁炉洼村发展庭院经济,以"微农场"形式整合房前屋后空闲土地,形成"树上结果、树下养鸡、空地种菜"的立体种养模式 [1] - 该村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优选抗寒性强、含糖量高的鸡心果作为主导品种,配套发展林下养殖 [1] - 从单一种植转向多元经营,实现闲置庭院到"微农场"的转变 [2] 种植规划与成果 - 村里制定详细庭院经济种植规划,明确种植区域、品种和密度,选择鸡心果和山楂树两个适宜品种 [2] - 去年种植的48棵树经受住严寒考验,成活率很高,今年95%以上开花,庭院经济第一阶段取得成功 [2] - 鸡心果树栽种两年后枝叶茂盛,今年将首次结果,同时树下种植时令蔬菜 [1] 经济效益与政策支持 - 庭院经济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为农户增加收入来源 [1] - 当地将继续通过政策、资金、设施和技术帮扶等措施,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 [2] - 隧道养鸡模式使鸡群能在果树下自由觅食,形成良性循环 [1][3]
以“三针三线”深耕三农服务政企银联动助力乡村振兴
齐鲁晚报· 2025-07-04 07:41
政企银融合模式 - 公司采用"政府+企业+金融"模式推动协同共治,形成"政府主导、农商助力、企业参与"的三农服务新格局 [1] - 与县镇村三级党支部建立党建共建机制,联合农业农村局等机构召开普惠金融专题活动 [1] - 与商河县总商会及印刷包装行业商会签订战略协议,向印包商会授信3亿元 [1] - 与90%村庄开展党建共建,派驻"金融顾问"实现村银联动 [1] 普惠金融服务网络 -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智慧营销系统覆盖5387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2] - 推出"春耕贷""收粮贷"等特色产品,建立绿色通道实现"当天申请次日到账",年内发放涉农贷款25亿元 [2] - 组建23支"红马甲"服务队,便携设备上门办理业务,年内服务2000余人次 [3] - 开展500余场"金融夜校"反诈宣传,覆盖8000余人次 [3] 产品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开发"码上贷"小程序实现一键申贷,审批时效从1-2天缩短至即时办理 [6] - 推出"大棚贷""农机贷""仓储贷"等定制产品,联合农担公司提供最高300万元贷款额度 [6] - 建立"应急转贷"机制帮扶受市场波动企业,降低财务成本 [4] 三方联动机制 - 定期召开政企银座谈会动态收集需求,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 [7] - 通过"银行+政府+个体小微"联动确保服务实效性 [7]
金融力量焕新乡村沃土 惠州农商银行“三向发力”服务“百千万工程”
南方都市报· 2025-07-04 07:15
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公司创新打造"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工程,推动服务模式从"坐商"向"行商"转变,客户经理深入基层为128万户居民建立动态金融档案 [3] - 普惠贷款户数增长至8.5万户,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实现田间地头服务,典型案例包括为惠城区花木场定制融资方案解决资金困境 [3] - 自主研发普惠信贷"五化"系统,实现贷款全流程智慧管理,放款周期从7天压缩至最快3分钟,累计发放贷款170.56亿元,其中线上渠道占比近60% [4] 数字化与科技应用 - 公司深化政银数据合作,整合政务信息构建客户画像,线上申请功能使客户体验显著提升,如"惠民商易贷"实现20万元资金快速到账 [4] - "粤智助"政务机覆盖434个村居,共投放464台设备,提供"政务+金融"一站式服务 [5] - 普惠信贷系统采用"自动+人工+AI"协同模式,典型案例显示其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资金周转问题 [4]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通过"五个一"工程实现镇街党组织共建全覆盖、金融特派员驻村全覆盖等五大目标,强化农村金融基础设施 [5] - 整村授信在311个行政村落地,授信金额超542亿元,惠及47万户家庭,创新"整区授信"模式为城镇居民提供57亿元授信支持 [6] - 对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广东某园艺公司发放2300万元无还本续贷,带动就业与生态改善,涉农贷款余额达180.45亿元,其中普惠涉农贷款40.58亿元 [6] 组织与人才支持 - 选派业务骨干挂职参与龙门地派镇建设,驻镇干部帮扶高潭镇普联村成立首家村集体企业,带动村集体收入突破20万元 [6] - 金融特派员驻村实现全覆盖,结合政务服务机投放形成"政务+金融"服务网络 [5][6] 服务成效与社会影响 - 普惠贷款户数8.5万户、线上放款占比60%、涉农贷款余额180.45亿元等数据体现服务规模 [3][4][6] - 典型案例包括惠城区家居公司线上获贷20万元、园艺公司获2300万元续贷等,显示服务精准性与时效性 [4][6]
国家安全部新部署:实施“十项行动”提升定点帮扶质效
快讯· 2025-07-04 07:07
国家安全部2025年度定点帮扶工作会议部署 - 国家安全部召开会议部署2025年度定点帮扶工作 聚焦"守底线 抓发展 促振兴" 实施"十项行动"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国安力量 [1] - 河北盐山县和内蒙古敖汉旗的乡村全面振兴"国安贡献度"再创历史新高 [1] -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的最后一年 过渡期后要接续抓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 [1] 十项行动具体内容 固本行动 - 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 针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分类帮扶 确保政策兜底与社会力量救助有效互补 [1] 强基行动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助力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 完善跨区域交通动脉 将基础设施优势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 [1] 优产行动 -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种养业 做精做优敖汉肉羊 盐山银耳等富民产业 推动帮扶产业提档升级 [2] 增收行动 - 开展特色助农活动 建立消费帮扶长效机制 助力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价格利润空间 [2] 帮教行动 - 持续深化教育帮扶 帮助建设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重点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 [2] 育才行动 -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分类开展专题研修 技能实训 岗位轮训 优化完善"培训—认证—就业"服务链条 [2] 安康行动 - 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 通过组织专家义诊 远程医疗等方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一线 [2] 宜居行动 - 深化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打造环境优美 功能完善 人文彰显的乡村新貌 [2] 人文行动 -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 构建"人文敖汉""大美盐山"文旅宣传矩阵 增强产业辨识度和综合影响力 [2] 连心行动 - 将定点帮扶旗县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基层联系点 加强共建协作 切实做到惠民生 暖民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