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搜索文档
最新预测:广州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破50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4 16:33
蓝皮书对广州数字经济宏观形势进行了研判。其指出,虽然受到逆全球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是数字经济开放合作仍然是大趋势大方向。一方面,可以观 察到全球数字贸易和可数字化交付服务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支持数字经济开放合作制度环境不断取得积极性进展。与此同时,随着数字经济纵深 发展及其影响力持续扩大,围绕抢夺数字经济发展主导权、话语权和规则权的竞争愈加复杂和激烈。受到地缘政治、国家安全等因素影响,全球数字主权意 识将持续强化,各国对数字技术、数字资源、数字空间、数字合作的规制、安全监管将进一步增强。 8月13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发布《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预测,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 8%;2025年广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约1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超过15%,持续迈向世界领先的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 和数产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 《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 智能体、机器人等有望成为人工智能新技术爆发点 在纵深推进"+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智能终端产品的制造能力和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深 ...
数字经济(399262)收盘下跌1.35%,近1个月上涨15.5%
搜狐财经· 2025-08-14 15:57
资料显示,深证数字经济指数反映深市数字经济产业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化情况。选样指标:剔除日 均成交金额排名后20%的股票,选取日均总市值排名前50名。指数发布日期为2022年9月29日,基点 1000.0点。 8月14日,A股收盘三大指数全面下跌,数字经济(399262)收盘下跌1.35%,报2207.51点,成交额 1573.66亿元。 数字经济指数前十大权重包括:东方财富(11.49%)、中际旭创(7.43%)、新易盛(6.58%)、北方 华创(5.05%)、汇川技术(4.97%)、中兴通讯(4.32%)、海康威视(4.19%)、科大讯飞 (3.74%)、沪电股份(2.99%)、东山精密(2.93%)。 从阶段收益率计算,数字经济近1个月上涨15.5%、近3个月上涨25.37%,今年来累计上涨18.67%。 来源:金融界 ...
【今日话题】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生活?
搜狐财经· 2025-08-14 14:04
大城市发展机遇 - 集中全国乃至全球优质企业资源、教育医疗资源、文化活动和多元生活方式 [2] - 提供互联网大厂、跨国企业、顶尖高校与医院等职业与生活发展的全部可能性 [2] - 适合职业上升期人群快速提升竞争力并拓展人脉和能力 [2][7] 大城市生活挑战 - 面临高房价、高物价、高节奏的"三高"压力 [2] - 易陷入房子买不起、存款攒不下、生活质量无保障的困境 [2] - 快节奏导致社交关系复杂化并引发孤独感和疏离感 [2] 小城市生活优势 - 生活成本低且压力较小 可用大城市单间租金换取宽敞三居室居住 [2] - 空气质量、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更温暖稳定 家庭幸福感更易获得 [2] - 适合追求稳定生活质量和亲情关系的人群 [3] 小城市职业局限 - 工作机会有限且行业发展空间小 晋升路径较窄 [3] - 依赖大规模市场或高端资源的行业缺乏足够支持 [3] - 文化娱乐资源匮乏可能导致生活新鲜感缺失 [3] 选择权衡因素 - 需根据人生阶段和核心价值诉求判断适合性 [4] - 家庭背景与个人性格影响环境适应能力 [5] - 远程办公和数字经济打破地域限制 提供兼顾收入与生活质量的新选择 [5] 新兴城市趋势 - 二三线城市崛起 兼具产业潜力与低生活成本优势 [5] - 逐渐成为平衡发展机遇与生活品质的折中选择 [5]
如何加快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答南都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13:32
数据资源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ZB),相当于1564个国家图书馆数据总量(单个馆藏2189TB)[1] - 数据规模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占全球数据总量比例达26.67%(全球总量154ZB)[1] - 人均数据生产量为"十三五"末的2.2倍,反映经济持续增长与数字化进程加速[1] 数据资源制度建设 - 建立公共数据"1+3"政策体系,包含资源登记、授权运营及价格机制配套政策[2] -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实施后,省市两级出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政策超87项[2] - 推动22个行业28个企业试点可信数据空间,实施国有企业数据效能提升行动[2] 数据资源开发应用 - 国家登记平台覆盖78个国民经济大类,数据体量超6PB,提供权威数据查询渠道[2] - 打造"数据要素×"等品牌,发布70个示范场景覆盖智慧农业、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3] - 气象数据开发产品服务超1.4万个,支撑近13万个应用场景[3] - 医保部门通过数据分析精准识别欺诈骗保线索,保障基金安全[3]
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数字经济ETF(560800)半日收涨2.06%冲击4连涨
新浪财经· 2025-08-14 13:19
市场表现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上涨1 99%,成分股海光信息(688041)上涨9 97%,寒武纪(688256)上涨9 89%,中科曙光(603019)上涨7 30%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上涨2 06%,冲击4连涨,半日成交2829 49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2422 33万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1] 行业动态 - 国家数据局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 26亿户,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1] - 中银国际认为海内外AI应用热度不减,下游生态应用或加速闭环,国内先进制程良率攀升将带动配套供应体系放量 [2] 指数构成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 74%,包括东方财富(10 51%)、中芯国际(6 34%)、北方华创(5 12%)、海光信息(4 75%)、寒武纪(4 52%)等 [2] - 权重股表现分化:北方华创上涨3 90%,海康威视下跌0 27% [3] 产品信息 - 数字经济ETF(560800)紧密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场外联接包括鹏扬中证数字经济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15787)和C(015788) [5]
创近四年新高,沪指突破3700!数字货币、电子身份证领涨
搜狐财经· 2025-08-14 11:21
A股市场表现 - 8月14日早盘A股延续涨势突破3700点 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 [2] - 数字货币板块领涨 国投智能20CM涨停 四方精创涨超13% 恒宝股份涨停 [2] - 电子身份证板块吉大正元 京北方涨停 [2] - 保险股中国太保涨超4%领涨 新华保险涨超3% 中国平安 中国人保涨超2% [2] 数据产业发展 - 2024年我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 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2] - 国家数据局计划部署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 优化产业布局 加快形成产业生态 [2] - 国家数据局去年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 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3] - 数据交易日趋活跃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加快构建 [3] 两融市场动态 - 截至8月13日上交所融资余额10290.63亿元 较前日增34.93亿元 深交所融资余额9963.8亿元 较前日增81.7亿元 [3] - 两市两融余额合计20254.43亿元 较前日增116.63亿元 [3] - 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及成交比重处于2016年以来历史中枢水平 [3]
ETF盘中资讯|大盘+题材共振,金融科技单边走强!159851放量暴涨3%再创历史新高,恒宝股份等3股率先涨停
搜狐财经· 2025-08-14 11:16
市场表现 - 大盘向上突破3700点 叠加数字经济题材共振上行 金融科技板块掀涨停潮 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涨近3% [1] - 恒宝股份 京北方 中科金财3股涨停 四方精创大涨超16%冲击涨停 天阳科技 数字认证 东信和平 新国都 长亮科技等多股涨超5% [1] - 金融科技ETF(159851)场内价格暴涨超3% 日线四连阳再破新高 实时成交额超5亿元 大幅放量 [1] - 市场增量政策持续推出 沪指突破3700点 市场交投情绪大幅回升 两市成交额重返2万亿元 预计今日全天成交金额超2.2万亿元 [1] 行业基本面 - 金融科技板块弹性十足 对流动性改善反映迅速 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明显 互联网券商基本面预期持续改善 [2] - 金融IT作为顺周期高弹性品种 持续受益于交易量提振 C端炒股软件景气度向上 B端金融IT需求逐步释放 [2] - 国家数据局计划部署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 优化产业布局 加快形成产业生态和规模优势 [2] - 金融行业属于数据密集型行业 具有天然数据禀赋 金融机构以数据为核心重塑业务模式 金融IT板块持续受益 [2] 产品信息 - 金融科技ETF(159851)最新规模超83亿元 年内日均成交额超6亿元 规模流动性在同类ETF中断层第一 [3] - 标的指数全面覆盖互联网券商 金融IT 跨境支付 AI应用 华为鸿蒙等热门主题 [3] - 金融科技ETF(159851)及其联接基金(A类013477 C类013478)为多角度把握金融科技机会的重点关注产品 [3]
大盘+题材共振,金融科技单边走强!159851放量暴涨3%再创历史新高,恒宝股份等3股率先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8-14 11:00
市场表现 - 大盘突破3700点,金融科技板块掀涨停潮,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涨近3% [1] - 恒宝股份、京北方、中科金财涨停,四方精创大涨超16%,天阳科技等多股涨超5% [1] - 金融科技ETF(159851)场内价格暴涨超3%,日线四连阳创新高,成交额超5亿元 [1] 交易数据 - 两市成交额重返2万亿元,预计全天成交金额超2.2万亿元 [1] - 金融科技ETF(159851)最新规模超83亿元,年内日均成交额超6亿元 [2] 政策支持 - 国家数据局计划部署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优化产业布局并加快形成规模优势 [2] - 金融行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正通过数据管理底座构建和多源数据融合重塑业务模式 [2] 行业逻辑 - 金融科技板块对流动性改善反应迅速,互联网券商基本面预期持续改善 [1] - 金融IT作为顺周期高弹性品种,受益于交易量提振和B端需求释放 [1] - 金融IT板块持续受益于数据产业发展环境优化和多元经营主体培育 [2] 产品覆盖 - 金融科技ETF(159851)覆盖互联网券商、金融IT、跨境支付、AI应用及华为鸿蒙等热门主题 [2]
智库·数据 | 读懂电表里的“中国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8-14 10:48
能源消费总体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8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 [1][6] - 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45371亿千瓦时 [6] - 第一产业用电量6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 [6] - 第二产业用电量314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 [6] - 第三产业用电量9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 [7] -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0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 [7] 高端制造业与数字经济用电表现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8%,增速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7] - 新能源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8.7% [7] - 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5% [7]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8%,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长27.4% [7] - 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4% [7] 电力市场交易与绿电发展 - 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2.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0.9% [7][8][9] - 跨省跨区交易电量67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 [9] - 绿电交易电量15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3% [9] - 绿证核发量13.71亿个,可交易绿证9.58亿个,同比增长1.49倍 [14][15] - 绿证交易量3.48亿个,同比增长1.18倍,6月均价6.5元/个,较最低价增长4.4倍 [15] 可再生能源装机与发电量 - 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占新增装机的91.5% [10][11] - 风电新增513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2.12亿千瓦 [11] - 截至6月底,可再生能源总装机21.59亿千瓦,同比增长30.6%,占总装机的59.2% [12]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79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占全部发电量的39.7% [12][13] - 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114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4%,占全社会用电量23.7% [13] 经济韧性与能源结构转型 - 能源保供能力经受住15.08亿千瓦历史峰值负荷考验 [16] - 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用电增速显著,印证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 [1][17]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过第三产业与居民生活用电量总和,显示绿色能源支撑能力提升 [13][17] - 绿证交易量价齐升,跨省跨区交易增速显著,反映市场化机制成熟 [15][17]
炸裂!大盘突破 3700 ,数字金融板块直接 “杀疯” 了
搜狐财经· 2025-08-14 10:39
今日A股市场表现强劲,上证指数逼近3700点整数关口,多板块携手拉升,数字经济与金融相关板块尤为突出,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大盘趋势向好,逼近关键点位 上证指数日线呈现清晰上升趋势,突破3700点,截至发稿达到3702.41点,从量能来看,总手、MAVOL5(5日移动平均成交量 )等指标均有 积极表现,资金入场迹象明显,市场做多氛围升温,为板块轮动活跃奠定基础。 板块轮动加速,数字金融成主线 盘面上,电子身份证、数字货币、移动支付等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板块领涨。电子身份证板块涨幅2.87%,主力净流入11.49亿;数字货币紧 随其后,涨幅2.60%,主力资金净流入29.60亿,板块涨停数达3家。移动支付、跨境支付(CIPS)同步走强,涨幅超2%,反映市场对金融数 字化、场景应用拓展的强烈预期。 金融权重板块中,保险板块异军突起,涨幅2.51%,主力净流入3.30亿。尽管未现涨停,但资金布局趋势显著,或与行业基本面改善(保费增 长、投资端预期修复 )、指数护盘需求关联,为大盘上攻提供支撑。 此外,中国AI 50、国产操作系统等科技自主板块虽有分化(如中国AI 50主力净流出 ),但1.58%、1.47%的涨幅,仍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