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
搜索文档
具身智能创始人,来找我面试了
36氪· 2025-11-14 15:20
行业格局与梯队划分 - 具身智能行业出现阶段性格局固化迹象,智元、宇树、银河通用、星海图、星动纪元被视为第一梯队"具身智能五虎"[1][3] - 第一梯队公司估值和收入最高,离IPO最近,拥有相对稳定的应用场景,宇树估值达120亿人民币,智元估值突破150亿人民币,银河通用对外报价100亿人民币[8] - 第二梯队公司估值约50亿人民币,包括星海图、星动纪元、自变量机器人等,星海图估值7到8亿美元,自变量机器人估值10亿美元[8] - 创业门槛显著提高,新晋者机会变小,种子轮和天使轮融资记录不断刷新,资本更倾向于投资行业龙头[4] 公司估值与商业化进展 - 中美具身智能公司估值差距巨大,美国创业公司Figure AI估值近400亿美元,而中国公司最高估值约20亿美元[9] - 宇树营收达到10亿人民币,为行业最高,云深处次之,智元与中移动、富临精工等签订大单,收入达数亿元[10] - 估值50亿左右的公司收入目标多在1亿人民币左右,银河通用收入主要来自与美团药房和宁德时代灯塔工厂的合作[10] - 部分公司商业化路径明确,星动纪元通过自研灵巧手销售给科研机构产生核心收入,路径类似宇树早期销售四足机器狗[15] 技术路线与公司特点 - 行业技术路线尚未完全收敛,但仿真学习与强化学习两条路径逐渐趋同,差异化减小[3][24] - 各头部公司技术储备和优势各异,智元资源强大且资本运作娴熟,采用华为式管理方法,同时有多个科学家团队和业务线进行赛马[14] - 星动纪元强调软硬件结合,自研灵巧手,创始人陈建宇为清华和UC伯克利背景,公司被视为"六边形战士"但缺乏突出亮点[14][16] - 自变量机器人对标美国PI公司,走"重研发、轻商业化"的研发导向路线,属于大模型基因团队,其叠衣服Demo在业内表现突出[16][17] 资本市场与融资环境 - 2025年前7个月具身智能领域亿元规模融资事件达46起,2024年全年融资总额140亿人民币,2025年前7个月已达176亿人民币,超去年全年[21][35] - 行业呈现融资笔数和平均融资额双增长,平均单笔融资额从0.77亿元提升至1.35亿元,表明行业进入泡沫鼎盛阶段[35] - 2024年以来新成立的具身智能企业中,64家完成外部融资,其中21家累计融资超1亿人民币,融资活跃度仅次于人工智能赛道[29] - 资本向头部集中趋势明显,估值10亿以下的小公司面临生存困境,部分创始人选择加入头部企业[19] 供应链与后发优势 - 硬件供应链成熟度大幅提升,电机、曲轴等部件可实现标准化生产,整体成本降低,创业周期缩短[37] - 软件层面因算法框架升级和强化学习体系完善,数据集补全更成熟,创业团队起步速度有质的提高[37] - 制造业的后发优势明显,新团队可直接应用成熟技术,无需重复高成本研发过程[37] - 行业呈现"交替向前"发展模式:本体进步带动上游零部件繁荣,进而提升本体性能,推动增量需求产生[38] 行业演进与未来展望 - 行业从2023年概念启蒙,经2024年工程化之年,到2025年进入产业化阶段,公司开始获得明确商业化订单[22][23][24] - 技术框架逐渐明确,从多种路线收敛到"数采"和"视频学习"两条主要路径,分歧变小[24] - 乐观预测2026年行业可能进入交成绩单阶段,产品市场匹配将逐渐成型,真正有商业价值的订单涌现[24] - 但也有观点认为战局刚拉开,现有技术范式均无法解决核心问题,当前成果只是阶段性Demo,未来还会有新团队出现[25]
具身智能曙光初现!机器人指数ETF(560770)获连续17日汹涌增仓,规模迭创历史新高
搜狐财经· 2025-11-14 15:08
资本持续加码与政策支持:资本市场正用"真金白银"为机器人产业的未来投下信任票。2025年前8个 月,我国机器人领域一级市场融资额已达386.24亿元,是2024年全年的1.8倍。在政策层面,国家高度重 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也旨在 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 分析指出,近期,机器人产业在技术突破、商业化落地及资本层面均有显著进展: 技术突破与量产加速:行业已进入量产破局的关键阶段。国内外主要企业如特斯拉、Figure AI、宇树科 技、优必选等均计划在2025年或2026年实现初步量产。这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正从"能否造出来"转向"是 否卖得掉、用得爽、赚到钱"的商业化转变。 商业应用与"亿元订单"涌现:2025年被业内视为机器人商业化的爆发元年。一个明显的信号是"亿元订 单俱乐部"的浮出水面,优必选、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企业已斩获多笔亿元级别的大额订单。这些 订单覆盖了汽车制造、半导体显示、仓储物流等多个实体经济领域,证明机器人解决实际场景需求的能 力正得到市场认可。 11月14日,机器人板块再陷调整。截至13时21分,表征板块的机器人指数ETF ...
具身智能创始人,来找我面试了
投中网· 2025-11-14 14:24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连李开复都融不到钱,其他人更别抱侥幸心理了。" 作者丨 刘燕秋 蒲凡 张楠 来源丨 投中网 发现没,宇树王兴兴最近公开露面的次数多了,外滩大会、乌镇互联网大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都出现了他的身影,以及还有 不少媒体专访。 就在半年前,我通过一位投资人,间接帮某地方邀请他出席一个重要活动,还被告知 " 最多委托一位副总裁出席 " 。当然, 那时 " 杭州六小龙 " 横空出世,而宇树作为人形机器人最火的公司,概念股早在 A 股火了小半年了,再加上春晚 " 炸场 " ,热度高也是正常。 现在, 宇树依然是明星公司,王兴兴密集发声,可能也与 IPO 进入按部就班的程序有关 ,不过关于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 不断有新公司、新产品、新合作、新融资出现,变量似乎依然无处不在,但我却有一种到处是喧哗, " 行业阶级 " 已经固化 的错觉。不然,最靠前那几家公司卷个什么劲呢? 尤其是,当有投资人对我说,具身智能行业的阶段性格局已经形成了,智元、宇树、银河通用、星海图、星动纪元是毫无疑问 的第一梯队,她仿照 " 六小龙 " ,告诉我它们是目前的 " 具身智能五虎 " 。由此似乎可以得 ...
阿里巴巴独家注资具身智能公司Dexmal!机器人ETF(562500) 龙头个股局部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4 14:12
机器人ETF市场表现 - 截至今日13点36分,机器人ETF(562500)报0.968元,下跌0.82%,走势维持窄幅震荡,短线处于弱势整理阶段 [1] - 成分股表现分化显著,26只上涨,47只下跌,多数权重个股调整压制ETF整体弹性,海目星、宏英智能等个别标的涨停 [1] - 盘中交投处于日常释放水平,换手平稳,市场关注度相对温和 [1] 行业融资动态 - 具身智能公司Dexmal原力灵机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阿里巴巴为独家投资方 [1] - 公司A轮融资由蔚来资本领投,洪泰基金等跟投,老股东超额追投,两轮融资金额近10亿元 [1] - 融资资金主要用于智能机器人软、硬件技术研发与落地 [1] 产业链价值分析 - 中游传感与执行系统构成人形机器人价值核心,以Optimus Gen2为例,单机物料成本约为5–6万美元 [2] - 传感器、丝杠、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部件合计成本占比接近九成,其中传感器价值占比最高,约为37% [2] - 丝杠与电机分别占比约20%,减速器约占12%,其余部件合计占比不足10% [2] - 中游环节技术门槛高、产业集中度强,是产业链利润主要集中区 [2] ETF产品概况 -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超两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 [2] - 成分股覆盖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帮助投资者布局机器人上中下游产业链 [2]
阿里、蔚来资本分别领投,原力灵机完成两轮融资近10亿元
财经网· 2025-11-14 14:09
11月14日,具身智能公司Dexmal原力灵机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阿里巴巴为独家投资方;此前, 公司A轮融资由蔚来资本领投,洪泰基金、联想创投、锡创投和正景基金跟投,老股东君联资本超额追 投、启明创投和九坤创投追投;两轮融资金额近10亿元,资金主要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软、硬件技术研 发与落地。 ...
全球首款5G-A人形机器人亮相!具身智能迎来高光时刻?
新浪基金· 2025-11-14 13:59
面对高干扰的复杂场景,5G-A网络展现出关键作用。通过优化沿线20余个站点,稳定的上行速率确保 了机器人第一视角超高清画面的实时回传,使技术人员能够远程监控并确保机器人精准完成"起步、奔 跑、挥手、交接"等系列动作。 亮点二:量产机型零改造,凸显场景泛化能力。 更具突破性的是,从接到任务到正式传递仅1个月时间,研发团队未对"夸父"进行任何特殊硬件改造。 经过斜坡奔跑、持炬转向、人机协同演练等多轮实地测试,"夸父"证明了同一台设备既能胜任展厅导 览、工业搬运,也能快速适配火炬传递这类高动态、高协同任务。 亮点三:融合运控算法升级,实现高度拟人动态。 11月2日,十五运会深圳火炬传递现场,全球首款5G-A人形机器人"夸父"惊艳亮相。百米火炬传递,1.6 公斤负载,高度拟人的奔跑姿态,这位特殊的"0号火炬手"正奔跑出中国具身智能产业的加速度!(资 料参考:21经济网《全球首个!机器人火炬手"夸父"有哪些亮点?》,2025.11.03) 三大亮点:机器人"夸父"的技术突破 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机器人"夸父"在火炬传递中的卓越表现,体现了多项前沿技术的融合创新。 亮点一:5G-A网络赋能,实现远程精准操控。 研发团队 ...
21现场|从“跑步参会”到“全球首发” 高交会跻身科技首秀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13:42
开展首日,新品科技的脉动扑面而来,现场人头攒动、互动热烈。科技魅力正通过一系列硬核产品与沉浸体验,吸引一批又一批专业观众驻足交 流。 (原标题:21现场|从"跑步参会"到"全球首发" 高交会跻身科技首秀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佳楠 深圳报道 走过27个年头的高交会,已然成为科技产品的首秀舞台。 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在深圳开幕。近5000家企业参展,首发首秀和路演推介活动超过60场次, 首发、首展展品占比达20%以上。 作为全球"科技风向标"的高交会,成为世界顶尖科技产品在中国乃至全球的首秀舞台。深圳这座被誉为中国"硅谷"、南方科技中心的创新之城, 也正向着全球科技新品首发中心的华丽蜕变进发。 全球科技产品选择在此首发,正是看中深圳能将技术瞬间转化为产品和市场的魔力。 从现场首发、首展的新品、爆款看,这里每一款亮相的科技产品都精准触达产业链关键环节,迅速引发科技行业共振。 高科技产品集中首发首展 今年提出"阿尔法战略"的荣耀首次将"AI终端生态"搬进高交会展区,AI宠物生态正是其中之一。 "这是荣耀首次将AI宠物生态解决方案带到高交会展区。主要是通过AI的视 ...
Dexmal原力灵机两轮融资近10亿元,CEO来自清华“姚班”
搜狐财经· 2025-11-14 13:40
来源:猎云网 近日,具身智能公司 Dexmal 原力灵机宣布完成数亿元 A+ 轮融资,阿里巴巴为独家投资方;此前,公司 A 轮融资由蔚来资本领投,洪泰基金、联想创投、 锡创投和正景基金跟投,老股东君联资本超额追投、启明创投和九坤创投追投;两轮融资金额近 10 亿元,资金主要用于智能机器人软、硬件技术研发与落 地。 成立于2025年3月,Dexmal原力灵机是一家专注于具身智能软硬件技术研发与落地的创新型公司,公司CEO唐文斌为清华大学"姚班"出身、首届"Yao Award"金牌得主,同时也是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 其核心团队兼具AI顶尖学术背景和10余年AI原生产品规模落地经验,不仅在算法研发、硬件研发、数据管理、工程创新、场景落地多个方面积累丰富,同 时具备行业稀缺的"算法+硬件+场景"复合基因。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团队还在AI物流机器人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落地经验。凭借在智慧物流机器人技术和柔性仓库自动化产品方面的优势,公司推动物流行 业智能化升级的同时,也为其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发展奠定了软件、硬件和产品的先发优势。 基于上述优势,公司自主研发的端到端多模态具身智能大模型MMLA,可以通过深度融合多传感器 ...
从“跑步参会”到“全球首发” 高交会跻身科技首秀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13:3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佳楠 深圳报道 走过27个年头的高交会,已然成为科技产品的首秀舞台。 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在深圳开幕。近5000家企业参 展,首发首秀和路演推介活动超过60场次,首发、首展展品占比达20%以上。 作为全球"科技风向标"的高交会,成为世界顶尖科技产品在中国乃至全球的首秀舞台。深圳这座被誉为 中国"硅谷"、南方科技中心的创新之城,也正向着全球科技新品首发中心的华丽蜕变进发。 全球科技产品选择在此首发,正是看中深圳能将技术瞬间转化为产品和市场的魔力。 从现场首发、首展的新品、爆款看,这里每一款亮相的科技产品都精准触达产业链关键环节,迅速引发 科技行业共振。 高科技产品集中首发首展 华力创科学也在现场首度公开世界首创的灵巧手严肃触觉感知解决方案,发布灵巧手多维触感指节 Photon Finger tip产品,该新品通过多款微型多维力传感器,并搭载在灵巧手上,能赋予灵巧手接近人类 的指尖触觉,可实现与复杂表面信息的感知合力。 "目前公司的产品不仅应用在人形机器人产品上,也同步应用在包括医疗、工业等场景。"华力创科学 CEO鱼晨博士向记者表示,力传感 ...
人形机器人产业明年有望迎“iPhone”时刻
中国证券报· 2025-11-14 13:34
行业前景与关键时间点 - 2026年被视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iPhone”时刻,将推动相关领域发展[1]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有望迎来大规模量产时代,整机和零部件公司均将受益[1][4] - 到2030年,全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6] 主要整机厂商进展 - 小鹏汽车发布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计划于2026年底量产并优先进入商业场景[1]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试生产产线已运行,规模更大的第三代生产线将于2026年建成投产[1] - 宇树科技发布新款H2仿生人形机器人,特斯拉计划明年发布更拟人化的新一代Optimus V3[4] - 优必选、越疆、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公司在2025年接连获得人形机器人订单[4] 产业链公司业务动态 - 中联重科自2024年布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已推出多款自研样机,关键零部件全自研,并有数十台机器人进入工厂作业[2] - 长安汽车联合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突破机器人“大脑”、“能源”、“驱动”等核心技术[2] - 美的集团工业用人形机器人“美罗”已进入工厂参与作业,家用人形机器人“美拉”完成全球首秀[2] - 步科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无框力矩电机出货量约43000台,同比增长约189%,预计2026年进入大规模放量阶段[5][6] - 震裕科技计划在2025年-2030年间投资21.1亿元建设精密结构件、人形机器人精密模组及零部件项目[3] 核心部件与技术发展 - 伟创电气发布多款机器人核心部件产品,覆盖灵巧手、关节模组、电机与驱动器等[3] - 灵巧手的研发从科研机构迈向产业,多家整机及零部件企业进行自研[2] - 奥比中光可为行业提供全技术路线3D视觉传感器和视觉感知方案[4] - 均普智能为智元机器人的产品提供总成和检测服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