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栈AI
icon
搜索文档
沙利文AI云报告:阿里百度合计份额超五成,双雄格局初现
财富在线· 2025-10-27 13:11
市场格局与规模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全栈AI云服务市场规模达259亿元 [1] - 阿里云以30.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百度智能云以22.5%的份额位居第二,两家合计份额超50% [1] - 在智算解决方案实施服务市场中,百度智能云以19.9%的份额位居第一 [3] - 在AI公有云服务和大模型平台市场份额报告中,百度智能云与阿里云多次并列市场第一或霸榜前二 [3] 竞争态势与核心优势 - AI云服务竞争已进入"生态战争"阶段,需要构建IaaS+PaaS+MaaS三位一体模式 [3] - 全栈AI的平台优势是百度智能云和阿里云奠定双雄地位的核心因素 [3] - 云厂商需通过不同层级服务的垂直整合来打造场景化竞争力 [3] 公司战略与投入 - 百度于2013年创立深度学习研究院,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中首个将深度学习提到核心技术创新地位的企业 [3] - 阿里云在云栖大会上宣布战略全面转向"AI+云" [3] - 百度在2023年明确提出要做第一个把全部产品用AI重做一遍的公司 [4] - 阿里高管号召在内部现有业务中全面实现"AI化" [4] 全栈AI能力构建 - 百度智能云和阿里云均构建了从芯片、算力到模型、应用的自研闭环 [4] - 百度智能云于2025年4月成功点亮国内首个全自研3万卡集群,并推出昆仑芯超节点 [4] - 两家公司均依托各自的算力调度平台,满足企业大模型落地的全流程要求 [4] - 在模型服务层,阿里云有百炼大模型平台,百度智能云有千帆大模型平台,均提供一站式AI服务 [5] 业务成果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涵盖云服务在内的百度AI新业务收入达194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在云厂商中高居第一 [5] - 同期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速为22% [5] - 百度的AI重构计划进入价值验收期,例如百度文库、萝卜快跑、秒哒等产品取得进展 [4] 外部合作与市场认可 - 百度智能云和阿里云被报道为苹果AI(Apple Intelligence)的中国合作伙伴 [8] - 百度将为苹果AI提供技术支持,阿里则负责端侧系统优化,合作有望于2025年底前落地 [8] - 百度被外媒比喻为"bAIdu",多家券商上调其评级,市场对其在AI和自研算力芯片方面的成就给予肯定 [7] - 年初至今,美股市场的阿里和百度股价均上涨超40% [8]
阿里竞逐全球机器人巨头
华尔街见闻· 2025-10-15 10:03
公司战略布局 - 阿里巴巴正式组建“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小组”,标志着公司亲自下场进军物理AI领域 [3][5] - 公司通过投资布局具身智能赛道,自2024年以来陆续投资了逐际动力、星动纪元、宇树科技等一批公司,并在2024年9月由阿里云领投自变量机器人1.4亿美元融资 [5] - 公司将AI能力“实体化”视为对其核心电商、物流、新零售业务升级的内生需求,这些业务场景是具身智能最直接的应用试验场 [7][8] - 公司致力于构建从算力、云、模型到应用场景的“全栈AI”闭环,其核心优势在于拥有菜鸟网络、盒马鲜生、淘宝天猫等庞大而复杂的真实物理商业场景作为试验场 [20][21] 行业趋势与机遇 - 行业正处在AI“断层”时代,AI的“大脑”(大语言模型)高速进化,但AI的“身体”(在物理世界的智能实体)发展相对滞后,这蕴含着巨大机遇 [3][12] - 英伟达CEO黄仁勋强调,AI和机器人技术是最大的两个增长机会,代表着数万亿美元级别的增长机会 [3][7]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将累计部署10亿台,市场规模达5万亿美元;中金公司估算中国人形机器人潜在市场空间有望于2050年达22.8万亿元,2024-5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4.7% [13] - 2024年具身智能领域融资活跃,频频出现单笔超5亿元人民币级别的融资 [13] 技术能力与竞争优势 - 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技术是公司布局具身智能的核心,其中Qwen3-Max参数规模突破万亿,能支撑机器人处理多步骤任务;Qwen3-VL则强化了3D空间感知与动态物体追踪 [17] - 多数具身智能公司都在使用阿里的Qwen-VL模型进行后训练,该模型在空间感知、动态视觉理解、路径规划等方面的能力契合了行业对“大脑”的核心需求 [18][19] - 阿里云在服务头部大模型公司和汽车新势力的过程中积累了基础设施和实战经验,这些经验可复用于工程架构高度相似的具身智能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19] - 公司通过真实场景产生数据,数据训练优化模型,模型指挥机器人,机器人执行任务产生新数据的闭环飞轮效应,能实现远超实验室环境的快速迭代 [21] 市场影响与估值逻辑 - 布局具身智能是公司为资本市场讲述增长新叙事、注入“强心剂”的迫切需要,旨在将自身定位为能够定义未来物理世界形态的底层科技平台型公司 [9][11] - 高盛将公司2026-28财年资本支出预测大幅上调至4600亿元,认为其AI云计算能力的突破性进展和国际化扩张潜力为股价提供了新的上涨动力 [23] - 公司从商业模式创新向硬核科技创新的转型,是重塑其市场估值、开启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 [11][23]
AI彻底重塑全球云计算:Gemini企业版发布,谷歌云年化超500亿美元
36氪· 2025-10-11 08:46
产品发布核心 - 谷歌云于10月10日发布企业级AI解决方案Gemini Enterprise(Gemini企业版),旨在成为“工作场所AI的新入口”[1] - 该产品定位为一个全面、安全且集成的平台,超越简单的聊天机器人,致力于将AI智能、企业数据、业务流程和员工无缝连接起来[1][12] - 谷歌CEO表示,谷歌云年化收益已突破500亿美元,大部分增长由AI驱动,超过65%的云客户正在使用其AI产品[1][8] 平台架构与核心组件 - Gemini企业版被定义为一个统一了六大核心组件的端到端平台,而非孤立应用[2][15] - 平台核心是谷歌最先进的Gemini系列模型,其中Gemini 2.5 Pro在行业基准测试中已领先超过六个月[2][11] - 工作台(Workbench)支持“无代码”方式构建和编排AI Agent,使业务人员可像开发者一样创建智能体[2][16] - 平台包含一套预构建的专业Agent,如深度研究、数据洞察和编码助手,开箱即用[2][16] - 平台能安全连接到企业几乎所有的数据源,并学习员工的个人工作习惯,提供个性化回答[2][17] - 平台提供集中的可视化管理、审计和安全控制,并已满足许多国家的主权要求和行业合规标准[2][17] - 平台包含一个汇集了海量合作伙伴构建的Agent的市场[2][18] 产品价值与客户案例 - 现场演示案例显示,营销经理通过其创建的Agent,在几分钟内完成了传统模式需数周、跨部门的万圣节营销活动策划[3][20] - 该营销Agent协调了市场研究、库存管理、内部沟通和媒体生成四个专业代理,实现了工作流的端到端自动化[3][21] - HCA Healthcare预计其由Gemini驱动的解决方案每年可为护士节省数百万小时[13][32] - Best Buy已改造其客户服务,使自主改期交付的客户数量增长了200%,并在特定话题上多解决30%的问题[13][32] - 在谷歌内部,近一半的新代码由AI生成[13] - Klarna借助Gemini等工具打造个性化搭配手册,使订单量增长超过50%[43] 技术战略与竞争优势 - 谷歌的底气来自于由四个紧密集成的层次构成的“全栈AI”战略[4] - 基础设施层包括比上一代性能提升10倍的最新TPU,是全球数十亿用户服务的算力基石[4][9] - 研究层由谷歌搜索和DeepMind世界一流的研究团队构成,持续在前沿领域驱动创新[4][10] - 模型层以Gemini为首的行业领先基础模型矩阵,目前已有超过1300万开发者在使用谷歌的生成模型进行构建[4][11] - 产品与平台层将AI能力大规模落地,如Search中的AI概览月处理标记已超过万亿[4][11] - 谷歌强调其提供的是完整的、为AI优化的平台,而非让企业自行组装的模型和工具包[4][18] 生态系统与行业合作 - “开放”与“生态”是发布会的核心关键词,谷歌正与Box、ServiceNow、Workday等合作伙伴深化产品整合[5][49] - 谷歌正在推动建立“智能体经济”,并制定了A2A开放标准用于规范智能体之间的通信[5][41] - 谷歌与Visa、PayPal等上百家机构共同开发了“代理支付协议 (AP2)”,为智能体的安全交易和支付奠定基础[5][41][42] - 谷歌公布人才培养计划,通过Google Skills平台提供免费培训,并启动“GEAR”计划,目标在一年内赋能100万名新开发者[5][50] - 对于复杂需求,谷歌专门组建了由顶级AI工程师构成的“Delta”精英团队提供深度技术支持[5][50] - 谷歌宣布成为LA28奥运会与残奥会的官方云合作伙伴,将利用其平台和技术提升赛事体验[46][47]
构建全栈AI护城河!科技巨头为未来AI十亿倍增长“引弓”?|AI观察系列策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17:53
英伟达与OpenAI的新合作 - 英伟达将在芯片、软件、系统及AI工厂层面与OpenAI合作,助其建立完整技术栈并成为完全自运营的超大规模公司[1][5] - 此次合作核心是帮助OpenAI首次建立自己的AI基础设施,此前其数据中心建设外包给微软[5] 全栈AI布局成为行业趋势 - 全栈AI布局指从底层芯片、数据中心到云计算及模型层的全面覆盖,是科技巨头角逐AI的核心壁垒[1] - 全球范围内仅有少数公司能实现全栈自研,如阿里巴巴与谷歌,旨在打通从硬件到应用的完整闭环生态[1][5] - 阿里巴巴集团CEO宣布阿里云的新定位是“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将提供世界领先的智能能力与全球AI云计算网络[10][11] 英伟达财务业绩与市场地位 - 2026财年第二季度英伟达收入为467亿美元,环比增长6%,同比增长56%[2] - 当季GAAP和非GAAP毛利率分别为72.4%和72.7%[2] - 主推的AI芯片Blackwell系列收入在该季度环比增长17%,显示其在AI算力市场的持续领先[2] AI推理增长的宏大预期 - 英伟达CEO预计AI推理将迎来百万倍乃至十亿倍的增长,并称此为一场“工业革命”[2] - 其信心源于AI代理系统的演进,AI已成为能同时运行、使用工具、处理任务的多模态系统[3] - 在传统AI规模定律上引入了“思考”推理定律,使推理能力呈指数级增长[2] 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加速 - 摩根大通指出2025年上半年全球资本支出实现11%的年化增长,强劲势头延续[4] - 花旗集团认为AI基础设施投资正以远超预期的速度“急剧加速”,并由真实企业级需求驱动[4] - 阿里巴巴正积极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持续追加投入[7] 阿里巴巴的AI业务表现与战略 - 阿里2026财年Q1(自然年2025年Q2)财报显示,阿里云收入增长加速至26%,创三年新高[7] - AI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7] - 阿里通义开源了300余个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衍生模型达17万个[12] AI技术发展阶段的演进 - AI正从AGI迈向ASI,当前处于“自主行动”的第二阶段,特征是“辅助人”[8] - 下一阶段“自我迭代”的目标是让模型自我学习与完善,但仍面临技术难题[8] - AI Chatbot是人类史上用户渗透率最快的功能,Token消耗速度每两三个月翻一番[12] 资本市场对AI的反应 - 高盛、摩根近期上调对国内主要AI科技企业如阿里、腾讯的目标价[2][9] - 2025年初以来阿里巴巴股价上涨,市值超3万亿港元,创近4年新高[9] - 摩根大通将阿里巴巴港股目标股价上调近45%,认可其从算力到应用的全环节布局[9]
当AI有了大脑和身体,世界将如何改变?| 品牌新事
吴晓波频道· 2025-09-28 08:31
9月24日, 一年一度的 杭州云栖大会 , 在 阿里巴巴集团 CEO吴泳铭 的演讲中徐徐展开。今年的主题是 "云智一体·硅碳共生"。 举办了十年的云栖大会,一直是阿里及其合作企业展示先进技术的窗口,近年来集中展示了尖端模型、先进算力和创新应用。 文 / 初见泉 十年后的云栖大会 杭州的秋天,依旧炎热。互联网的江湖,依旧充满 燥 热。如果二十年前人们谈论的是 "门户""搜索""电商",那么如今"模型""算力""智能体"是绝 对的主角。 在一家成了不到两年、名为 "原力无限"的杭州机器人公司的展台上,吴老师先是被穿着马面裙的机器人"算了一卦",接着他穿上"机器衣",对着 空气比划着手,只见一旁的机器人按照吴老师的手势,一点点把积木搭了起来 。 在宇树科技的擂台上,吴老师被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围着,只 见他摆起架势,和穿着拳击手套的机器人同台竞技。当机器人被击倒后"装死"几秒又飞速起身,引得观众大笑。 "印象中以前没这么多人 。 " 一位随行的企业家学员感叹道。还有一个关于 "人"的有趣现象是,印度人、美国人、荷兰人等外国人面孔越来越多 了。 这似乎表明,云栖大会从最早的地方性互联网技术展,已逐渐发展成一场国际性科 ...
大丰实业控股子公司与阿里云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证券日报· 2025-09-26 22:05
合作概述 - 大丰实业控股子公司硅基方舟与阿里云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围绕全栈AI与具身智能技术展开深度协同 [2] - 合作结合硅基方舟在文娱 旅游 体育 商业等场景的落地经验与阿里云在云计算及大模型领域的技术优势 [2] - 双方将共同构建云边端协同的具身智能解决方案 推动人工智能在实体场景中的规模化应用 [2] 技术协同 - 共建行业专用模型实验室 聚焦文娱体旅商场景个性化需求开发高适配度轻量化模型 [2] - 降低文娱机器人及运营机器人等产品的研发门槛 提升任务执行精准度与多终端协同效率 [2] 数据与场景整合 - 硅基方舟开放多垂直场景交互数据与运营经验 结合阿里云数据智能能力构建场景化智能决策系统 [2] - 实现游客动线优化及演出内容AI生成等"技术+数据+运营"一站式服务 [2] 合作模式创新 - 突破传统技术供给关系 形成"场景定义技术 技术重构场景"的双向驱动模式 [3] - 合作标志全栈AI与具身智能融合进入新阶段 [3] 战略方向 - 坚持技术共研 场景共创 生态共享原则 探索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路径 [3] - 为全球文娱体旅商等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3]
吴泳铭的“阿尔法”:凭借AI,阿里重回中国科技叙事核心
华尔街见闻· 2025-09-25 12:09
公司战略愿景 - 公司宣告通用人工智能是起点,超级人工智能才是终极目标 [1] - 为实现目标,公司坚定两条路径:将通义千问开源打造成AI时代的Android,并构建作为下一代计算机的超级AI云 [2] - 公司正在推进三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将持续追加投入 [3] 战略转型与领导力 - 公司通过清晰的AI战略与果敢执行,股价实现超过200%涨幅,重回中国科技股核心 [5] - 技术出身的掌舵者将公司重新锚定在技术驱动的航道,标志着战略重心回调至技术立业 [6][8] - 新任CEO上任后迅速将AI定义为公司未来核心驱动力,要求所有业务和资源向高增长、高技术壁垒领域倾斜 [9][10] 业务重塑与财务改善 - 公司提出公共云优先战略,减少低利润项目制订单,聚焦公共云核心产品 [14] - 阿里云季度增长从个位数提升至最新一季的26%,收入质量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5][17] - 公司通过提升商业纪律和聚焦核心,为大规模AI投入储备了充足资金 [17] 全栈AI能力构建 - 公司全力实现覆盖从底层芯片到上层应用的全栈AI,软硬一体垂直整合能力被视为最终护城河 [18] - 公司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过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创中国民营企业该领域最大投资记录 [20] - 自研芯片被定位为应对供应链不确定性和建立成本技术优势的PlanB,重要性堪比谷歌TPU [23] 模型生态与应用落地 - 通义大模型家族以前所未有速度迭代并坚定开源,已开源超过300款模型,衍生模型超过17万个 [24] - 公司AI能力系统性地注入业务场景,在ToC领域打造AI超级框和AI原生出行Agent,在ToB领域探索Agent驱动的工作形态 [27][28] - 从基础设施到模型再到应用形成完美闭环,应用为模型迭代提供数据和场景反馈 [29] 财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阿里云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6%,创三年新高,AI相关收入连续8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占外部商业化收入比重超过20% [31] - 2025上半年阿里云在中国AI云市场份额高达35.8%,超过第二到第四名总和,在中国GenAI IaaS服务市场份额为23.5%,均位列第一 [31] - 在已采用生成式AI的《财富》中国500强企业中,阿里云渗透率高达53%,排名第一 [32] 资本市场认可 - 公司股价从约68美元低点反弹至超过165美元 [34] - 顶级投行纷纷上调目标价,理由是其全栈AI产品和强韧的计算需求 [35] - 公司凭借中国唯一的全栈AI能力,成为中国AI时代最核心的参与者 [36][38]
联想“全栈AI”集中亮相2025云栖大会,聚焦三大算力场景
环球网· 2025-09-25 11:48
公司产品展示 - 联想在2025云栖大会展示全栈AI能力 涵盖AI终端 AI基础设施及AI解决方案与服务 [1] - 联想万全AI一体机具备软硬协同深度调优 友好交互可视管理 快速交付开箱即用 场景定制灵活适配四大核心优势 [3] - 联想问天WA7880a G3服务器和问天WA5480 G3 AI训推一体机等明星产品亮相展会 [3] 基础设施技术创新 - 联想展示相变浸没式液冷技术 其双循环系统实际落地PUE值达1.035 使企业96.6%电费可用于AI训练与推理 [3] - 联想ThinkSystem SC750 V4服务器采用100%全覆盖冷板式液冷设计 功耗比传统风冷直降40% PUE值可降至1.1以下 [3] - 联想问天存储DG系列全闪存产品提供超高有效容量和IOPS性能 确保海量数据高速存取 [3] 计算场景解决方案 - 联想基础设施产品覆盖智算 科学计算与通算三大计算场景 [1] - 联想问天NE8770-64QC交换机采用RoCE架构融合与微秒级低延迟传输技术 满足400G超高速率与99.999%可靠性要求 [3] - 在科学计算场景推出全液冷高密度服务器ThinkSystem SC750 V4 [3] AI终端产品 - 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展示跨平台 跨设备的新一代人机交互系统 [4] - ThinkPad X1 Carbon Aura和ThinkPad X9 Aura为高端商务人士提供旗舰智能办公体验 [4] - AI终端展区吸引大量观众驻足体验 [4]
开源证券:维持中国软件国际“买入”评级有望受益于鸿蒙生态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9-25 11:06
公司业务表现 - ICT服务是公司的基石业务 贡献主要收入和利润 2024年下半年基石业务营收修复 公司员工总人数回暖 [1] - 大客户数达到2020年来第二高 大客户拓展效果显著 [1] - 云智能业务增长显著 全栈AI产品落地凸显增长潜力 [1] 合作伙伴关系 - 公司是华为深度合作伙伴 华为贡献公司40%以上收入 [1] - 公司与华为于2009年开始合作 深入参与华为各领域布局 是华为在国内最核心的IT服务外包商之一 [1] - 公司是华为云"同舟共济"合作伙伴 [1] 生态布局与发展 - 鸿蒙生态闭环初步完成 深度绑定鸿蒙物联生态建设 [1] - 2024年华为终端业务发展与公司合作紧密相关 [1]
开源证券:维持中国软件国际(00354)“买入”评级 有望受益于鸿蒙生态发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0:04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是国内IT服务领军者 是华为深度合作伙伴 华为贡献公司40%以上收入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4亿元 6.28亿元 7.08亿元 2025年原预测值为13.42亿元 [1] - 对应EPS分别为0.21元/股 0.23元/股 0.26元/股 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6.9倍 24.1倍 21.4倍 [1] 基石业务发展状况 - ICT服务是公司基石业务 贡献主要收入和利润 2024年下半年基石业务营收修复 [2] - 公司员工总人数回暖 大客户数达到2020年来第二高 大客户拓展效果显著 [2] 云智能与AI业务增长 - 云智能业务增长显著 2024年公司全栈AI产品收入达9.57亿元 增长曲线初步显现 [2] - 云计算与原生人工智能 大模型及算力资源深度整合推动下游需求快速增长 [2] - 公司在行业场景化领域占据优势 深度合作华为云能力 拓展全栈AI产品落地可能性 [2] 华为生态合作与鸿蒙发展 - 公司是华为云"同舟共济"合作伙伴 2009年开始合作 是华为国内最核心IT服务外包商之一 [3] - 2024年华为终端业务业绩修复 原生鸿蒙发布后"1+8+N"物联生态实现闭环 [3] - 原生鸿蒙软件重构及智能物联网设备发展推动鸿蒙生态需求激增 [3] - 公司是开源鸿蒙生态核心服务商 推出适合开源鸿蒙开发者的工具 联合深圳市天使母基金等机构助力创业鸿蒙开发者 [3]